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径,小桥,假山等景观。
孩子们正在假山下,朱国强和儿子朱和域相对面坐。
“父皇,儿臣听说有赤子献金?”
“赤子献金?”
朱国强笑道。
“不过就是官员们的文字游戏而已,那些水手发现那个大金矿,有如稚子抱金过市,他们是守不住的,只能献给朝廷了。”
有时候,世事就是这么无常,原本朱国强以为,最早发现的金山应该是旧金山,毕竟大明已经在那里建立了“豫章城”。可谁曾想,这么多年过去了,“豫章城”还是那个“豫章城”,那里的金矿,还是没有被发现。
反倒是另一个被发现最晚的“金山”,却被捕鲸人意外发现了。
“道理差不多了。”
“和域,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朱国强笑问道。
这些年太子一直在学习如何治理国家,这件事朱国强倒想听听他会怎么处理。毕竟,往后类似的发现会有很多,伴随着“金山”的发现,势必会一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有一个规章制度总能解决一些问题。
“滔海谋生,本来就是不易,发现金河也是偶尔,人性贪婪,想吃独食倒也在情理之中,现在把金矿献给朝廷,目的是为了自保,虽然朝廷可以从中得利,可要是直接收了金矿,未免有失朝廷的体面,不过赤子忠心,不能不加以体谅,以儿臣看来,不妨成立金矿公司,给船员一定的股份,以表彰他们献金义举。往后要是再有类似的情况,可以照此办理,当然,他们自己也可以过去淘金。”
朱和域的回答,让朱国强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说道。
“这个办法,倒也不失为好办法!”
朱国强笑道:
“国家没有必须去占个人的便宜,他们是发现者,不过矿却是国家的,嗯,这样15%吧!往后发现者可以拥有15%的股份。”
想了想,朱国强又说道。
“不过,还是要交给朝廷讨论一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那怕是那里是冰天雪地,那怕是那里离国万里,为了黄金,为了财富,成千上万的人涌入了金河,无论将来如何,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明的极北之地注定会被黄金所改变。
“那怕十个淘金客里有一个人住在那里,那里就姓大明了!”
对于朱国强来说,相比于黄金,他更在乎那片土地,对于大明而言,金矿不过只是吸引人们在那里定居的一个诱饵而已。
而更重要的是,朝廷的这种慷慨,同样也会驱使着人们前往那片未知的土地。驱使人们去探索那里,发现那里所埋藏的宝藏。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那片土地也会成为大明的。就像是在这个世界,那些从欧洲过来的哥萨克一样。是什么驱使着哥萨克翻越乌拉尔山来到那片冰天雪地的荒原上。
是扩张的动力?
当然不是。
不过是因为沙皇的慷慨而已,那些哥萨克可以在西伯利亚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土地,黄金,皮毛,权力。
这笔交易沙皇吃亏了吗?
他当然没有吃亏,甚至还占了大便宜,毕竟对于俄罗斯而言,到了21世纪,西伯利亚的资源甚至是那个国家的经济支柱。正是那片不毛之地支撑起了俄罗斯的经济。
而沙皇的扩张又付出了什么呢?
不过只是给予一些探险家们一定的特权,或者经济上的利益而已。
在这个世界俄罗斯沙皇能够做到的。朱家的皇帝同样也能够做到,而且会比沙皇更加慷慨。
只要大明的那些探险家,愿意把目光投向那片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他们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第943章 淘金热
一座金矿,对于大明而言,不过只是一件小事。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随之掀起一场淘金热。
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阿拉斯加淘金热一样,从乾圣十六年起,成千上万的人涌进了在冰海(鄂霍次克海)西北岸的金河(马加丹)。在短短几个月内,一座人口万人的城市——金河就耸立这片海岸上。
尽管这里的港口每年只有半年通航,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这里甚至都没有新鲜蔬菜,但是这里仍然吸引了大明各地的淘金客,他们抱着发财梦来到这里,在这片冰原上做着发财梦。
淘金热确实让不少人飞黄腾达。在短短数年内,这些淘金客就淘出了数百万两黄金、数千万两白银。但是对于大明来说,这场极地的淘金热,却彻底的改变了大明对于北方冰原,也就是对西伯利亚的态度。
曾几何时,对于大明而言,即便是最富远见的人,也会说“我们要罗荒野干什么?也就只有几张皮子而已!”
“罗荒野”,也就是古代中国对西伯利亚的称呼,对于大明人来说,或许现在大明已经确立了对于“罗荒野”的绝对优势,甚至直到外兴安岭都有大明的卫所——不是羁縻统治的部族卫所,而是真正的明军卫所。
当年拼命扩充实力的多尔衮,征服了包括北山女真在内的女真各部,将其编入八旗,后来那些生女真也随其一同西征,在大明收复奴儿干都司故地时,这里的土人部族已经是十不存一,即便是如此,为不给后世留下隐患,大明仍然十年如一日的对山林蛮夷进行讨伐。
在“除恶勿尽”的原则下,野女真残余被清除一空,随后朝廷派出了流官,派驻屯军设立卫所,甚至还复置了古里河卫,卫所位于精奇里江江畔,在另一个世界这条河叫结雅河,其上游当在外兴安岭山南。
当然现在的古里河卫并不是永乐年间的羁縻卫,而是明军的千户所,乾圣五年,一千明军奉命进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大明最北方的卫所。而无论是流官也好、卫所也罢,对于大明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毕竟,维持统治是需要银子的。在地方税源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中央财政支付。
这也有了“除了几张皮子,罗荒野一无所有”的说法,甚至有人说“皇帝对‘罗荒野’念念不忘,就是忘不了那几张皮子”。
可是金河的发现却改变了世人对“罗荒野”的印象。
原来“罗荒野”的河里有金子啊!
一夜之间,人人心向“罗荒野”,不对,是人人心向“金河”。
到金河去!
到金河去!
淘金热的狂潮一浪高过一浪。而在这阵狂潮之中,很少有人能够保持冷静,尤其是当一块重达十几斤的狗头金在乾圣十六年被勋臣收购献给皇家博物院公开展览之后,金河变成了金山。淘金热变得更加火热了。
不但很多普通人纷纷倾家荡产买船票去金河,甚至就连同一些勋臣也把目光投向了金河,在他们纷纷成立金矿公司,开采黄金的同时,在康国公府里,一个年轻人却把眼睛盯上了“罗荒野”。
康国公陈无敌是大明的顶极勋臣——非但本人是陛下的家臣,甚至他的女儿还是太子妃。与旧时大明皇家不与勋臣联姻,以避免外戚扰乱朝纲不同。乾圣皇帝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特意制定了《皇家通婚法》,规定皇子正妃必须是勋臣之女,皇女必须下嫁勋臣。同时又制定了《贵庶通婚法》,勋臣之子必须以勋臣之女为正室。
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
说白了,就是吸取了崇祯面对王朝覆灭时,文臣无能,勋臣无力,外戚无权,最后无人能用,只能坐视失国的局面。
而且以勋臣统武,以勋臣平衡文官,本身就是乾圣皇帝的制定的策略,所以,在乾圣朝,勋臣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权贵,不但有权,而是有钱。
不过,虽说是权贵,可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原则,嫡长子之外的长子也好,次子也罢,都必须要在成年后出府自立门户,甚至还制定了“非祭祖不得返府”的规矩,总之一句话,皇家信赖勋臣,但同样也会防犯其坐大。
作为的康国公府家的九公子,还差三个月就十八岁陈哲昆,一直在为自己的将来做着打算。
他并不想重复其它几个兄长那样的日子——考入军校,以军职为生,或者靠着南京等地的铺面为生,当个闲散公子哥。或者随某位皇子就国海外,这往往是勋臣次子们最好的选择,他们到了海外,也是一国开国勋臣啊!
“人,总要成就一番事业!”
作为国公家的公子,陈哲昆并不差钱。他所需要成就的是一番事业。
什么样的事业呢?
从军?
从政?
经商?
这从来都不是陈哲昆的选择,甚至他对当诸侯的开国勋臣也没有什么兴致。
“罗荒野!”
摊开桌子上的地图,陈哲昆手指着地图上兴安省北方以及西北的一片空白,那片地区就是“罗荒野”,也就是所谓的西伯利亚。
“五哥,你瞧这地方,这地方这么大,还是一片空白,你不想去给这里添上几笔?”
“添几笔?”
司玉宇瞧了眼地图,随口说道。
“怎么?想给陛下打几张皮子?”
司玉宇是颖昌侯的二公子,没什么志向的他,也就是想当一个闲散公子而已。
“皮子肯定有,可指不定,还有金子呢,金河不就在罗荒野吗?谁知道,那里有没有另一个金河?”
“这可能吗?”司玉宇随口反驳道。
“你以为金矿是什么,遍地都是?”
“你知道罗荒野有多大吗?既然那里有黄金,在其他地方肯定也有黄金!”
陈哲昆直截了当地说道。
“即便是那里没有黄金,指不定咱们可以在那里发现银矿,谁知道呢?地方那么大,谁知道那里会有什么……”
“是呀!谁都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你就这么过去的话,根本就是拿银子打水漂。,指不定到最后你会白白赔上几万两银子。白费了钱不说,到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得到!”
“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得到,咱们到了那里,那里就是大明的土地!”
陈哲昆哈哈大笑道。
“至于银子,你我在乎那些银子吗?”
他的回答让司玉宇顿时变成了哑巴。他们这些人最不差的就是银子,毕竟,皇帝对勋臣是非常慷慨的。而且勋臣家里也有很多买卖。谁家里每年不进账个几十万啊。
哪怕就是他们分家了,也可以分到一笔不菲的财产。那笔财产足够他们挥霍一生的。几万两,不过只是一个零头而已。
“这么说你真的决定了?……”
司玉宇看着好友问道。
“是的,如果不到那边去看看,去是一是的话,我这辈子会后悔的。”
陈哲昆说,“到那边去一趟,无论能不能找到金子,至少我去尝试过,而且也努力过!”
他一面说着,一面看着远方说道,
“所以,我打算组织一只探险队,到北方去,到罗荒野,到那里去寻找黄金……”
第944章 北国故人
去罗荒野寻找金矿!
不得不说,在这场淘金热中,没有什么比这更吸引人得了,当消息传出之后,很快陈哲昆和王玉就招募齐了一支队伍。
靠着“金矿”的诱惑,陈哲昆招募来的都是一群敢死之士,其中大部分都是没有继承权的军户次子,与普通人家的子弟不同,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接受过教育,但是因为军田不分,非军籍不得继承,因而他们成年会就必须离开自幼成长的家庭,自谋生活。
没有什么家产的他们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二等公民,他们往往只能求学或者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