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然,陛下又怎么可能打破祖制委任德世子领山东乡兵驰援中都,以宗室之身守备中都。
甚至就连钦差镇守中官李天乐也“拖着”病体,被人扶着来到城外的军营。
前方是德王府的仪仗,礼乐大作,奏得的出征的礼制大乐,场面自然是隆重非常。
军营外的街道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他们挤在路边,或是掂着脚尖,或是抬着头,不时的张望着军营,在他们的身前,身着盔甲的丁壮横着长枪阻止百姓冲到路上。
在军营内身着一身板甲的朱国强骑于马上,他身边是丁鹏程带来的六百骑兵,他们无一例处都穿着全身板甲,平原之战证明缴获满清的盔甲在近距离还是挡不住重箭。这次南下自然要换上更好的盔甲。
而在他的面前,是即将出征的八千乡兵组成的方阵。他们之中,只有两千人穿着全身板甲,不过剩下六千人虽说没有全身板甲,但却也有胸甲、钢盔,那是朱国强借鉴欧洲胸甲骑兵盔甲在另一边委托工厂制造的,专门装备步兵。
而为了弥补腿上没有护甲,甚至还特意用旧扎甲制作了护裙,这样一来到也勉强算是武装到了牙齿。
在冬日的阳光下,板甲发出明灿灿的光亮,甚是耀眼。这场面之壮观,甚至让人窒息,更多的却是激动。骑在马上的朱国强,双腿轻夹马腹,来回在方阵前跑动着,随着他的跑动,战士们的目光也随着他的身影移动。
“将士们!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大家伙都是去年在建奴人圈里的漏刀活下来的!”
“谁家亲人不是死于建奴之手!”
“谁家姐妹不被建奴蹂躏!”
“血海深仇谁人敢忘?”
……
震耳欲聋的发问,让所有人都无不是紧紧的握着手中的兵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家人都惨死于建奴的杀戮中。
爹娘被残杀!
姐妹被蹂躏!
如此血海深仇,谁人敢忘?
无人敢忘!
“血海深仇谁人来报!”
“我!”
“我!我!我!”
……
震耳欲聋的吼声在军营中回响着,在这一瞬间,所有人的热血都被唤醒了,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不需要银钱的激励,他们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报仇!
报仇雪恨!
不为皇帝老子!
只为自己,为惨死的亲人报仇雪恨!
眼见着军心已经被唤起后,朱国强猛然拔刀直指晴天。
“杀奴!”
“杀奴!杀奴……”
八千将士卒齐刷刷举起手中的兵器,气势如虹,响声震天。
说完,朱国强打个手势,执法官立即吹响钢哨。
在刺耳的钢哨声中,八千健儿如成的方队,依然从军营中向外走出,长期的训练,让他们在行军时仍能保持着整齐队形,在他们行进军时,旗帜飘扬着,手执兵器的将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营外走去。
“轰!轰!轰!”
整齐的步伐汇聚在一起,竟然宛如雷鸣,即便是千军万马也不见得会有这样的气势。当他们踏步走出的军营里,整齐的步伐发出的雷鸣声震得人们无不是为之愕然,而明晃晃的在冬日夏映射着耀眼光芒的盔甲,更是闪得人们睁不开眼睛。
“天兵天将,也不过如此吧!”
从未见过军队会如此威武的百姓们,无不是纷纷惊叹着。许多百姓更是已经兴奋得满面红光,在他们看来,单就凭这样的精锐之师,必定能杀退建奴,凯旋而归。
在这一瞬间,就连同将士们的家人也放心了。
有世子爷领着他们,又有这样的明甲,他们肯定会平安归来吧!
别说是普通老百姓,就是宋学朱也被眼前这支尽着“明甲”的大军给吓了一跳,尽管济南乡兵一直都是由世子家将操练,可他却没想到他们的装备会如此精良,这样的威武之师,即便是大明精锐也肯定无法与之相比。激动间,他不禁吟诗道。“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这所谓明甲有精光,就是此等明甲之光吧!”
“我的老天,这,这……”
原本拖着“病体”,强撑着身子来“监视”德世子的李天乐,惊骇道。
“这,这,这是济南的乡兵?”
一旁的宋学朱闻言笑道:
“虽是乡兵,可大家操练却也刻苦的很,毕竟,去年建奴围城,大家实在是不敢掉以轻心。”
“那盔甲又是从何而来?”
“闻建奴破墙入关,济南百姓捐赠,工匠日夜赶制而成!”
闻言,李天乐顿时无语。文官的嘴,当真是张嘴就来。爷们信你才怪,这,这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啊!
哎呀,现在正好德世子走了。正好可以趁机上密折了,嗯,咱家这也是听命行事。
不过,这德世子领的兵看起来似乎真的是精锐之师。要是自己这个时候得罪他,万一将来,将来,
将来他还真能靖难不成?
这个念头在李天乐的心里冒出来的时候。他只觉得后背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难不成大明又要出一个燕王?
乖乖要是得罪了这样的人物,到时候丢性命的可就是自己了。
当李天乐在那胡思乱想的时候,周围的一众山东官员无不是捋须叹道:
“有此精兵,何愁破奴?我等只管静等捷报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目放精光——世子领兵、暗制甲胄!那一桩不是妥妥的大功一件!
送上门来的大功,谁人不要?
当然也有人目中异彩闪动,在百姓的欢呼声中,盯着策马出营的世子尽是若有所思状……
这一刻,所有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当然,许多人也在这一刻做出了他们自己的选择……
第115章 被吓傻了的多尔衮
一路南下追击!
步追骑?
不可能!
所以,朱国强选择了水路!
既然多尔衮是沿运河南下,那走水路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从大清河入运河,然后就可以一路南下。人马坐在船上,非但可以节省体力,而且速度也快过陆上行军,可以日夜兼程行军。
运河的流水在默无声响地奔流着,在夜色中流淌着的河水浓稠如墨。百艘漕船组成船队,在黑暗中向南行驶着。凌厉夜风中,船队里发出“嗵、嗵、嗵”,的响声,惊起河边芦苇荡的水鸟,夜空中惊起的鸟鸣汇成一片……
突地,一道光柱从头船掠过来,照亮了漆黑一团的河道。
那是头船的探照灯,正是凭着探照灯,船队才能在夜间快速航行,而不至于担心撞到河岸。当灯光从船上掠过时,可清楚的看到,漕船的船舷边竖着三尺高的厚木板,木板后方有士兵警惕的盯着河岸。
当朱国强从尾舱中走出来时,恰好看到顶舱的士兵用探照灯查看河岸,那个小巧的探照灯,并不是电灯,而是电石灯,电石灯的发光原理就是利用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点燃以后乙炔燃烧发光。
尽管电石灯用生铁铸成,不但重量大、价钱高,而且进水量不容易控制。但是它却有亮度高的特点,在抗战期间,日军的炮楼大都是用电石探照灯照明。
不过,朱国强定制的这几十支电石探照灯,都是只能照亮百米小型灯,不过这也够用了。
沿着船舷往船艉走去时,柴油机的轰鸣声越来越清楚,那是船用柴油机发出的轰鸣声,到了船艉,朱国强看到扶着挂桨机舵杆的船夫,便笑着问道。
“怎么样,累了吗?”
“回世子爷,不累,不累,这可比过去撑船轻松多了!”
梁老大连连说道。
望着世子爷时,船夫的目光中尽是敬畏,这种敬畏是发自骨子里的。
世子爷是火神!
身为船夫的梁老大,因为见多识广的关系,对这样的传闻,自然是信都不信,可当世子爷摇起摇杆,启动了这台机器后,在船自己动起来后,他就再也不怀疑了。
除了神仙,他不知道还有什么解释。
感受到船老大眼中的敬畏,朱国强并没有点破。其实就是一台80马力的挂桨机而已。
为了能够追上多尔衮。他选择了水路,船倒是不愁,毕竟济南本身就是水陆码头,在大清河畔既有能出海的遮洋船,也有浅船,就是所谓漕船。山东本身也负担漕粮,有运军也有漕船。按定制漕船都是四百料浅船,不过船式早就遭到运军破坏。运军为了多运私货,无不是加大船式,私增身长二丈,首尾阔二尺余。原本只能运五六百石的漕船,现在都是千石大船。
虽说大船夹私货亏了国家,可对这次南下运兵却极为有利,只需要不到两百艘漕船,非但装下了八千将士和四千多民壮,甚至就连战马也一一装上了船。
船够用,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追上多尔衮,毕竟,救兵如救火。
要快,要速度!
造新船肯定是来不急了。
于是乎,柴油挂浆机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它也就是柴油机和螺旋桨甚至船舵组合一体,外挂在船艉,螺旋桨伸入水中,旋转推动船前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内河木帆船改装时,就是直接用几根铁钉把挂浆机钉在船尾,帆船就成了机帆船。
除了容易安装操作的挂浆机之外,朱国强还选择了拖船队,毕竟挂浆机的使用、操作都一定的技术要求,用挂浆机当拖船拖着船队航行,虽说有一定的风险,可至少他能忙活过来——只需要来回巡视指导船夫操作几台挂浆机。
不过,这也牺牲了速度——时速不过五六公里上下,一天,也就……不到三百里!
日行三百里!
在十七世纪那绝对是逆天的速度!
朱国强就连自己都不知道,当他的船队沿着运河浩浩荡荡的驶过济宁时,刚刚刚从沿着会通河抵达与丞水河口处的多尔衮,甚至被他的这个速度吓傻了眼!
“你说什么,朱慈颖领兵南下,已经到济宁!”
骇然的睁大眼睛,因为时值半夜,多尔衮甚至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范六,上次你说的他们是几日出得兵?”
“回王爷,是十月十八,今个才……”
不等范六说完,多尔衮就骂道。
“这才过去几天,他朱慈颖就是长了翅膀,也不能飞这么快!”
说罢,他又一次盯着勒木托连忙问道。
“你确定是朱慈颖吗?”
尽管这一路上横行无阻,可是多尔衮并没有托大,为了防止被明军追击,并且掌握他们的动身,他派出的哨骑足有数千人,都是骑术精湛的蒙古骑兵,他们在大军后方、左右查探明军动向,要是遭遇小股明军或是有机可乘时,就是以骑射袭击明军,逼得明军甚至不得不与他们保持至少百里的距离,在十七世纪,行军百里,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多尔衮自然也就用担心被明军袭击了。
也正是大量的哨骑,让他能够及时掌握战场上的动向。不过,也正因如此,才让他失去了千五百骑兵——他那个傻侄子爱新觉罗·尼堪领着两千骑兵充当哨骑时,居然一头撞上了德世子朱慈颖。那家伙率领近两千精锐侍卫在平原县城北非但把尼堪杀的一塌糊涂,甚至就连他那傻侄子也一并成了俘虏。
从逃回来的溃兵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多尔衮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