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逃回来的溃兵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多尔衮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见鬼了!
对于明朝他自然是非常了解——明朝的王爷可不是大清的国爷,手里压根就没有兵权,即便是有千多号的府卫,也就是样子货,可现在德世子的样子货,却把大清铁骑给击败了!
这件事未免太匪夷所思了吧!
不过对于尼堪的失败,多尔衮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虽然是自家的侄子,可……也就是侄子而已!
现在每天,他们都是在和明军抢时间,必须要抢在明军反应过来之前抵达黄河岸边,然后抢船过河南下!
所以要尽量避免节外生枝。
可现在德世子居然领兵南下了,而且还是崇祯皇帝下的旨意。
这个大明朝未免也太古怪了,不是说“宗室不领兵”吗?
怎么偏生现在领了兵,而且还让自己给碰上了!
“没错,大旗上清楚的写着‘德’,济宁的明人也在到处传着,是德世子到了……”
对于山东的百姓来说,德世子就像是一面旗帜,看到那面旗帜他们就放心了,尤其是对于运河两岸的百姓,更是如此,毕竟,在过去十个月中,通过运河船夫商人的口口相传德世子的“火神”之名,早就名扬南北了。
听说船上是德世子,那里有不大张旗鼓宣扬的道理,说到底,还是借想德世子的“仙名”,把东虏吓跑了。
只是现在,这个消息听在多尔衮耳中,让他感觉有些发懵。
“怎么可能会这么快?”
傻了眼的多尔衮喃喃道。
“就是插了翅膀也不能一天几百里吧,难不成他真的会飞?”
就在多尔衮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被德世子的行军速度骇的有些发懵时,远道而来的传令兵却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启禀大将军,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命小的给大将军带信,三天前,贝勒爷所部前锋已抵达黄河北岸,岸边明人完全没有丝毫防备,抢得大小船只五百余艘,目前大军已经安全过河……”
“过河了!”
猛然睁大眼睛,多尔衮激动的大声说道。
“好,好!两路大军只要有一路过河,此役我大清国必可全胜!”
欢天喜地的多尔衮,心底甚至升出了一个念头——大清国自有神助!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老天也是站在大清国这边的!
没错!
即便是你德世子当真是火神下凡又有何妨,老天是站在大清国这边的,老天在保佑着大清国!那怕就是你会飞又岂能挡得住有如天助的大清国!
“命令全军,火速南下,告诉奴才们,阿巴泰已经过河了,若是我等去晚了,南直隶的明人就让阿巴泰给抢光了!”
第116章 不为虏奴
浩浩荡荡的大军沿着黄河大堤一路向东,在他们的身后,市集变成了废墟,城市在燃烧……
自从半个月前,阿巴泰率领大军一路南袭,日夜兼程南下,终于抢在明人反应过来之前,抵达黄河岸边——岸边到处都是明人来不急撤到对岸或者烧毁的船只,还有数以千计的船夫。
数万大军从而顺利过河。
接下来,就像皇上料想的那样,大军一路横行无阻,沿途明军无是闻风而逃,不费吹灰之力,就连下几个县城。算起来,也就是在归德碰到点麻烦——当地抵抗了两天。
两天之后,自然是玉石俱焚、鸡犬不留、尽屠全城!
接下来,一路上取夏邑、攻汤山,在阿巴泰来到徐州,他的前锋已经抵达徐州两天了,此时,徐州已经被围城两天。两天来,徐州军民一直在坚守着徐州城。
抵达的徐州城下的大营后,阿巴泰往徐州城看了一眼,然后问道。
“徐州拿下了吗?”
“回贝勒爷,徐州城内的明狗顽固的很,见我满洲大兵至,非但不降,还敢抵抗,实在是顽固的很!”
“天黑!”
瞧着跪在地上的奴才,阿巴泰冷冰冰地说道。
“天黑之前,拿不下徐州,你自己个儿提脑袋来见我!”
“是!奴才遵命!”
……
几天前,当东虏兵犯中原的檄文就传到了徐州,知府刘芳,原本汤山知县,刚刚上任才几个月,字白子,云南石屏人,在从檄文中得知东虏过黄河后,就立即召集各大户乡绅公堂议事。
读罢檄文,面对在座的进士、武进士、举人、武举人、贡生和秀才,刘芳郑重地说道。
“希望在座的诸公,各抒己见,献策出谋,确保本城百姓的生命财产之安全。古人云‘燕翼撅谋,众志成城。’请各位不吝赐教。”
全场一时肃穆无声,无人发言。
片刻的沉寂后,突然有一人起身发言,是万寿祺,他是崇祯三年的举人,随后两次参加会试,均不第,原本他是计划年后到京城参加会试,可不曾想徐州遭了兵劫,远在辽东的东虏居然长驱直入南直隶,过黄河,临徐州。只见他高声说道。
“我们身为大明臣民,坚守城池,为朝廷分忧,是臣子的本分。我愿捐家产一半,招募乡勇,购置火器,为国为民,守土抗敌!”
言罢环视四周,还是没人发言,他又加上一句:
“我愿亲率家丁,分任守城之责。”
他的侄子万崇谷也大声说道。
“我完全赞成叔父的主张,我也愿意捐家资一半,招募乡勇,打造刀枪,共同抗虏守城!”
万家虽说祖籍江西,可移居徐州已经两百多年,早就是本地大族,有他们带头表态,其它人自然纷纷表示愿意捐资守城。这时忽有人站起来反对守城,主张献城投降。
“众所周知,东虏生性暴虐,归德不就是抵抗了,才被屠尽全城嘛,依我看,与其守城,不如把守成的银钱拿出来,买个平安……”
有人开了头,自然有人附和,正在大家争论不休时,忽听一声怒吼。
“真是岂有此理!”
站起来的是阎尔梅,他是沛县人,他和万寿祺既是同年的举人,也是好友,正在万家做客,不曾想却因为东虏入寇被留在了徐州,原本他只是以举人的身份旁听,听到有人要输银钱粮草苟稍大。他立即大怒吼道:
“输敌银钱、粮草,根本就是助纣为虐,就勾结东虏!”
阎尔梅激动道。
“凡大明臣民,都有守土抗敌、保境安民之责,谁想逃避责任,必将受到社稷的惩罚!愧对朝廷,也无颜见祖宗在天之灵!”
最后他又大声说道。
“阎某虽是沛县人,可沛县亦是徐州,我愿献全部家当,率领城内亲族亲丁,助大家守城,与徐州共存亡!”
他的话立刻赢得一片喝彩声。这时立即也有人高声说道。
“我等也愿守城,国家养士两百年,我等守城自是义不容辞!”
接着又有多人支持守城,一时间多数拥护守城。有士绅大户提供钱粮,守城者人数众多,在刘芳运筹下,准备好钱粮、武器、火药,只待清兵杀来,军民上城死守。
……
这一守就是两天,两天来东虏不断用红衣大炮炮击城墙,城上守军伤亡惨重。
“东虏上城了,上城了……”
听着城墙上惊喊声,万寿祺立即拔刀出鞘,对身后的家丁、乡兵说道。
“诸位乡亲,东虏破城,不问老幼,悉数杀尽,不留活口。为了父母妻儿,都随我杀虏!”
“我与万兄一起杀虏!杀虏!”
跟在万寿祺身万的阎尔梅也是抽出钢剑,随着他一同冲在最前面,
“杀虏!”
看到两个举人老爷冲杀在前,众人无不是齐声大喝,不顾生死朝着城墙杀去。
他们不过只是城内的普通百姓,但是他们知道一旦城破的下场,毕竟,从归德逃来的难民,已经告诉他们投降同样也是死,即便是他们平素胆小怕事,但是现在为了家人的性命,而且又遇到愿意领他们杀敌,自然愿意拼命守城。
“杀……”
刚冲过去,万寿祺就看到一个东虏兵翻过云梯,手用的刀就冲着脑袋砍了上去,尽管那人穿着重甲、铁盔,一刀砍去屁用没有,可还是让那人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不等他站稳脚,提剑杀来的阎尔梅一剑刺中他的脸颊,尽管没能杀敌,却也让那人惨叫一声,捂脸的功夫,就被手持铁锤的铁匠一锤砸在胸口倒在地上。
“杀虏!”
尽管守城的丁壮只有布衣,而清军尽着重甲,当清军的刀枪砍来时,顿时就是一片腥风血雨,可是在两个举人的率领下,数百丁壮无不是拼死相搏,甚至有人直接叫嚷着抱着城头的清军跳城同归于尽,在差不多付出了损失大半的代价后,攻上城头的几十个清军终于被杀退了。
浑身是血的万寿祺,愣愣的看着城头,城头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没有披甲的丁壮完全不堪一击,暂时能守住城凭的不过只是以死相搏,以命换命而已。
这样守,又能守得住几日?
“万,万兄,咱,咱们守住了……”
顺着声音,万寿祺看到阎尔梅喘着粗气摇摇晃晃朝自己走来,他浑身是血,被刀剑砍破的棉衣翻卷着,血淋淋的伤口正涌着血……
“古古兄……快,来人,快来人!”
在阎尔梅将要倒下时,万寿祺急忙冲过去一把扶住他。大口喘着粗气的阎尔梅,只手紧紧的抓住万寿祺的衣衫,睁大眼睛盯着他说道。
“万,万兄,答,答应我,不,不降……城破,城破……杀我,杀我……绝,绝不,不为虏奴,不为虏奴……”
第117章 当头“棒”喝
受了重伤的阎尔梅被家丁送下了城墙。
看着城头上浑身是血、个个带伤的民壮百姓,万寿祺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为了守住徐州,众人无不是以命相搏!
这城能守得住吗?
清军压根就没有给万寿祺感慨的时间,片刻后,刚刚被打下城头的清军又一次攻城了。
与先前不同,这一次清军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不断红夷大炮炮击城墙,一时间城砖飞崩,夯土滑落。
突然“哗!”的一声,只见原本在炮击下千疮百孔的城墙突然塌下一大片城砖,在城砖和夯土塌陷时,城头上有人大喊道。
“城破了!”
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却如此震撼人心!
与此同时,城下身着厚甲的清军也传蜂拥一般,顺着塌陷的地方朝着城头冲来。
“随我杀虏!”
疲惫不堪的万寿祺尽管已经没有挥刀的力气,却仍然迈步朝贼寇冲去。
攻城的清军,全都是披甲重步兵,战斗力非常强悍。他们顺着城墙塌陷时形成的砖土堆登上半截城墙后,就像是扑入羊群的恶狼似的,横冲直撞、见人就砍,
“杀虏……”
但万寿祺却不顾生死往前冲,守城的民壮们同样不顾身拼命相搏,一时间,那一片两丈宽的塌陷处,尽是一片血雨腥风,城头上的民壮拼命用长枪刺捅着攻上去的清军,而清军凭着甲厚刀利,不断砍杀着民壮,不断在城头上扩大的战果。
“万老爷,俺是城南李平!”
眼见清军就要在城头上站稳脚时,只见一个壮丁大喊一声,突然飞扑出去。只见他怀中抱着一桶点着的火药,使尽全力扑到塌陷的处拥挤的清军中。
“轰”的一声巨响后,拥挤在城墙下清军顿时被一团硝烟吞噬,硝烟散去时,城墙根下到处都是被炸碎的残肢断臂,更有数十个受伤的清军在血泊中呻吟着、挣扎着。这样同归于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