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6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晚上,等到扎好帐篷时,累的都喘不动气的众人,默默地看着他开罐头。
  打开罐头,又把肉罐头倒进小锅里,看着赵林在那里忙前忙后的样子。
  苏云问道。
  “林子,你为啥想要当兵?”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几个人都是一愣,显然,他们都不明白苏云为什么会这么问。“为啥?”
  赵林坐了下来,好一会才说道。
  “俺也不知道为啥,反正小时候,瞧着军户家的孩子一个个别提多牛气了,就是地主家的少爷也比不上他们,反正,反正,小时候看着你们,我就寻思着,等长大了,非得当兵不可,咱也列个军籍,也让俺儿,俺孙都能像你们那样活着。”
  赵林的话声一落,伍长就在旁边骂道。
  “你小子巧骂人哪!”
  “伍长,没,没有,俺,俺不是那个意思……”
  望着不知所措的赵林,苏云笑道。
  “伍长在和你开玩笑呢,对了,你拿保书的没少费功夫吧。”
  “那可不是,俺和你说啊,当时为了拿那个保书,别提费了多大劲了,没有人愿意给俺做保啊,就是捧着银子,想送都没地方送,那把俺给急得啊……”
  当赵林说道着他的经历时,附近的几个弟兄也在那里跟着附和着说着他们当初是怎么求人,怎么送银子,如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保书给拿到手,对于苏云等军户子弟来说,他们显然没想到拿一个保书会这么难。
  “哎,就咱们这样还算是容易的,我听说十三队的有个家伙,为了能当兵,把小妹嫁给军户的儿子了。”
  “民户嫁军户,那可不就享福了?”
  “问题是那小子脑子不够使啊!”
  “他傻啊!”
  “是啊,就是一张保书,一个考校的机会而已,需要吗?”
  “你不也掏银子了。”
  ……
  听着他们的讲述,苏云就坐在那里默默地听着大家在那里发着牢骚,尽管他们没有任何人说着不公平,但是苏云仍然听出了其中的不公。甚至还有他们言语中的不满和怒气。


第1025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
  一个星期后,离开“都司大营”回到报社中的苏云,心里久久无法平静。
  作为一名记者,苏云很想通过他深入“都司大营”亲自采访的结果写出一篇具有爆炸性的新闻,好好打响《开封日报》知名度,自己也能名扬四海,让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只是面对在都司大营里的采访,他却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去写。
  为了得到一纸保书,那些民户子弟确实是费尽了周折,个个都使了钱,花了银子,担了莫大的人情,可县试做保,不一样的也要找人帮忙?
  只要一想到这个问题,他的脑袋就拧成了一团,他不知道应该如何着手,这样的文章如何写?写出来要有依据,否则人家可是要告自己诽谤,自己就是辩解也无从辩起。况且,这涉及到诽谤军户,审理司是可以来拿人的。
  要是这样自己就不是名扬四海了,而是身败名裂了!
  又一次,从抽屉里将采访本取出,看着里本里记录的内容,苏云寻思着要好好整理一下采访内容,然后再写出一篇关于从军做保的报道。
  “不能写的那么直白,就直接说民户当兵不易,做保需要到处求人就行了,等明天,交给编辑,自己这边也算交差了。”
  这样最少不会得罪人吧!
  虽然谈不上名扬四海,可至少不会身败名裂。
  有时候,人总想要自保,苏云也不例外,况且,他还是军户子弟,他也是受益者之一。
  “大家都一样,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这样反复说服着自己。看了半天采访本,可是苏云的脑袋里却乱成团麻了,他的心里还有一丝不甘,一丝不愿。
  尽管不太甘愿,但是他还是写了一篇稿子,次日刚到报社,迎头就碰到了编辑。“回来了……这阵子那个采访的事情办的怎样了?稿子出来了吗??”
  面对编辑的询问,苏云直接无视了已经写好的稿子:
  “还没赶出来我想再到其它地方补充采访一下,整理更多的资料,好把这个稿子写成系列报导。编辑,既然咱们要报道,就要争取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你说是不是?”
  “道理是这个道理……”
  李奕铭看着他想了一会,然后说道。
  “你尽管去补充,去扩大采访线索,总之还是那句话,你写你的,有什么责任,我来担着!”
  “好来!”
  其实,苏云采访的东西不可谓不详尽,他采访的那些人说的很明白,关于他们如何求人的过程、如何送礼,甚至就连同很多军官对此也是非常了解,他们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怕就是兵部派来监管的官员,也是选择性的无视。
  可以说,这件事是从上至下,大家都知道,但所有人都在装聋作哑,也正因如此,苏云才不知道应该怎么写,是轻描淡写的写上几笔,还是追根溯源,直指问题的根本。
  问题的根本是什么?
  足足半个月,面对编辑的追问,一直没有做出决定的。这天,他刚走出报社就看到了路边站着一个熟人,不是别人,是赵林。他站在雪地里来回走着。
  “林子!”
  “哎,苏大哥!”
  赵林有些腼腆地说道。
  “没想到你真的在这。”
  “你这是……被退下来了?”
  苏云小心的问道,在训练期间也是可以淘汰人的。
  “不,不是,”
  赵林连连摆手说道。
  “你走的时候,告诉我,可以来这找你,这不,这不……今天正好休息,进了城,所以才想找苏大哥,没想到,你真的是在报社干活。”
  “嗯。”
  “那苏大哥当时为啥想去当兵?”
  “我……”
  话到嘴边,苏云岔开话题说道。
  “走,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我们到附近的饭店好好的喝两杯,别看现在寒风腊月的,一样能吃着黄河的大鲤鱼!我记得你小子挺喜欢吃鱼的吧话,还有羊肉,开封的羊肉汤,那也是一绝。”
  “苏大哥,不用,不用,真的不用!”
  容不得他拒绝,苏云就把他拉到了附近的饭店,菜当然是好菜,酒也是好酒,河南本地的烧酒,不是南洋来的蔗酒,那酒便宜,可用来待客却不合适。
  黄河的鲤鱼,羊肉汤,冬天里的菜样不多,大鱼大肉是少不了的。在吃饭的时候,他们两个人聊了很多,聊的都是大营里的事情,无非就是训练时训练官们如何操练他们,他们如何咬牙撑着。
  一句话大营里的训练,很苦。
  可苏云知道那压根就不是训练,因为训练不是淘汰人的。
  两人喝了不少酒,等到离开酒楼的时候,苏云已经喝多了,而赵林的也有了些醉意,
  “苏大哥,你,你当初去大营,不是为了当兵吧。”
  看着赵林,苏云默默的想了想,然后说道。
  “要是……出了大营,来这找我,我给你找个活。”
  “苏大哥,你不知道,俺,俺想当兵。”
  “当兵,不是唯一的选择,而且……”
  苏云苦笑了笑。不是谁都能当上的,这话他没说出来。
  “苏大哥,你有话就直说,别兜圈子?”
  “当兵,难……”
  “难!”
  盯着苏云,赵林笑道。
  “俺知道!可俺就要当,凭什么你们能当,俺们就不能当!”
  “不是不能!”
  “就是不能!”
  或许是因为喝醉了,赵林大声嚷嚷道。
  “苏大哥,你说难,俺知道,你们打小的时候,就练那个,肯定比俺强。可俺就不认命,凭什么啊!凭什么什么好处都让你们占着啊!”
  “大林子,瞧你说的,”
  “说什么了?别看在大营里头,我们不说话,可是老百姓家的孩子包括我,早都看你们不顺眼,你们的爹,不就是当年从了军吗?轮到你们这就从小就吃好的,穿好的,就连当兵,你们也能直接报名,我们还得去求你们爹,捧着银子求他给做个保,我们就天生命贱?凭什么啊?公平吗?”
  苏云冷冷地说:
  “我们的爹当年提着脑袋跟陛下打建奴、打流寇的时候,你们的爹在干什么?这会儿倒是要讲公平了?早干嘛去了?”
  盯着苏云,酒意上了头的赵林大声说:
  “苏云,我最烦的就是你们这些人这种牛哄哄的劲头,你牛什么啊?你们爹当年跟着皇帝打江山,地有了,势有了,可总不能我们老百姓的孩子就该死吧?”
  “该死?谁说你们该死了!”
  “就是该死!好处都让你们占尽了!凭什么年年淘汰的都是老百姓家的孩子,凭什么你们就能直接进去,凭什么到处都是照顾你们的,凭什么,老百姓想当个兵,都那么难!凭什么啊!你们爹娘是他们,凭什么到了你们这,还让你们占尽便宜!”
  一个个凭什么从赵林的口中道出来之后,苏云愣住了。
  过去他认为军户得特权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面对赵林的一声声反问。他突然有些茫然了,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就是啊!
  凭什么?
  凭什么他们可以拥有那一切,或许他们的父辈曾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作为子女的他们,凭什么去继续享受着父辈创作的那一切呢?
  公平吗?
  这确实是非常不公。
  天道不公莫过于此,问题是在苏云看来,他们就是说以享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他们的父亲曾经跟随皇帝陛下舍生忘死的在战场上冲杀过。
  可是……父辈的荣耀是属于父辈的。他们呢?
  在这一瞬间,看着愤愤不平的赵林苏云突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第1026章 有觉悟的士绅
  一篇文章。
  搁在作者的那里是为民户不公而愤然发声,搁在市井百姓的眼中,至多也就是愤而不平,可搁在有些人的眼中,用途就会发生些许变化。
  地处南直隶北方的颖州府,是大明最早拥有火车站的城市之一——其位于浦口至开封的铁路沿线。距离火车站不远的南门里,有一座颇有规模的祠堂,这是有着“都堂李”之称的李姓宗祠。
  南门里,李家府邸门前,有数座进士牌坊,这些进士牌坊都李家历代出的进士修建的。所谓“都堂李”,发迹于在明朝成化年间任监察御使李葵及天启年间任户部尚书李精白。李精白虽是高官,可人品却不甚光彩。因为他投靠了魏忠贤而飞黄腾达。后崇祯即位,魏忠贤事败。李精白因附逆而罢官回乡,但凭借为官时的“积蓄”,在城郊置了很多田地,阡陌纵横。
  虽然崇祯八年颖州城被流贼破城后,李精白与同城“司马张”一样皆死于流贼之手,虽然,流贼杀了人,烧了房,可李家的地仍在,李家的人仍在。不过只用了十来年的功夫,李家就已经恢复了元气。在南门里修建的更加富丽堂皇的宅院宗祠。
  不过,和所有的官绅士宦一样,李家的好日子止步于乾圣年间。尤其是乾圣八年,朝廷颁布了《土地调查令》。据《土地调查令》的规定:田主须将其土地向官府申告,政府据此予以测量,土地的田主及种类,由地方土地调查委员会决定,不服决定者,60日内向高等调查委员会提出申诉同,未申告的土地权属归属国有。执行的结果,除了确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