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6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大唐百姓,说是唐人,可年轻人里头,有几个不是串串,当年出关时的老兄弟娶的可都是土人,那些土人婆娘,别说是汉字了,汉话都不会说几句,能让这些人说汉话,识汉字,读圣人文章,就已经是功在社稷了,你长年在大明,不了解这些,其实,那怕就是明人,对我大唐于此地的教化之功,也是深表赞同!”
  压低话声,李来亨轻声说道。
  “父王为什么相信出兵巴格达,能够换来大明对咱们的认同?就是因为知道乾圣皇帝大唐的教化之功的认同,甚至还说过‘唐王能让波斯都护府重归华夏,令佛光再渡波斯,实是功在社稷’。”
  这话是乾圣皇帝说的?
  差不多有一半吧。
  至少乾圣皇帝不会说那个“唐王”的,对此,李文锦是绝不会戳穿的,可爹的拉接来的话,却让他的眉头一皱。
  “只要打下巴格达,再往北打下摩苏尔,我大唐非但能得到两河流域最富庶的土地,还能进而与大明交好,甚至那怕就是大明对咱们册封也不是不可能的。”
  册封……
  见四下无人,李文锦说道。
  “爹,世子已经九岁了!”
  李文锦口中的世子,是国主李过的亲生儿子,至于李来亨不过只是国主的义子而已。但是这些年李来亨于大唐的功绩是众所周知的,而且多年来,唐国上下都视其为“准太子”,加上李过没亲儿子,作为义子的李来亨继承大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九年前,国主却有了一个亲儿子,尽管大家都不提,可谁都知道,国主有了亲儿子,那继承人自然也就不太可能是李来亨了。
  儿子的提醒,让李来亨微微一愣,然后就越发沉默起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那怕就是在唐国,在所谓的“老弟兄们”之间,也难免会有争权夺利的事情,也会有阴谋诡计。
  良久后,李来亨才说道。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巴格达,当穆拉德四世亲征巴格达,用四十天破城……”
  顿了顿,他又冷声道。
  “来时国主有旨‘孤只取巴格达’,既然如此,那的就把这个城抹掉吧!”


第1056章 巴格达炼狱
  抹掉巴格达!
  如果是在十年前,李来亨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倒不是是当年的李来亨不够心狠,而是因为当年的大唐手里根本就没有能把巴格达抹掉的武器。那个时候,他顶多也就是会说破城之后三天不封刀而已。
  但是现在他却有了可以把城市抹去的武器!
  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唐国仿造了大量的明国武器,但是有很多武器都受限于技术原因而无法仿制。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全世界除了大明用击发枪之外,其它各国用的都是燧发枪。这是因为大明之外,没有人能造出雷汞,甚至很多国家压根就不知道“雷汞”的存在。
  即便是李文锦他们那些“留明生”在南京留学十年之久,也没能学到“雷汞”的制造技术,总之一句话,外界对此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从大明学到了很多技术。并且将其成功的应用于军事上。
  这批留明生的回国,给唐国工业技术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尽管大明禁止蒸汽机、纺纱机等机械设备的出口,即便是诸侯国也需要向工部提出申请,才能获准,但是大明并没有禁止诸侯国的留学生学习科学技术。于是乎,在唐国同样出现了蒸汽机以及各类机床。不过与诸侯国偏重轻工业机械不同的是,唐国是通过设立制造局吸收大明的科学技术,而制造局……又是专门制造兵器的地方。
  最近几年长安制造局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恐怕就是对旋风火箭的仿制了,他们非但复制出了黑火药压柱,还通过仿制两辊轧板机,制造出马口铁薄板,用于焊接火箭箭体。甚至于他们还复制出了凝固汽油弹头,其实它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天然橡胶加汽油而已。而唐国……本身就是石油出口大国,自然不缺汽油。
  于是乎,燃烧火箭弹,就成了唐国优先发展的兵器,尤其是在其火药威力远不及大明的情况下。
  这天清晨,在日出之前,巴格达城内的军民百姓都和以往一样,在那里对着圣地的方向作着晨礼,一千年前信奉天方教的贝都因人从沙漠中杀出,征服波斯、征服两河流域之后,这里原本信奉拜火教、天主教以及原始多神教的人们都纷纷改信天方教,最后信仰者永生,至于不信者和那些沦为废墟的“蒙昧时代”遗痕一样,变成了历史的尘埃。至于活下来的人,成了天方人,和当年的征服者一样,成为了信徒,而且还是最虔诚的那种。
  千年来,他们在那里向着沙漠中的圣地祈祷着,在他们的记忆中,再也没有了有关祖先的记忆,什么古巴比伦,什么两河,都不过只是“蒙昧时代”的旧物而已……
  晨祷声,在巴格达城的上空回响着。
  当他们跪在那里虔诚的祈祷着的时候,在城外,他们口中的那些不信者们,正在忙活着,数百架十二管五寸火箭炮直指天空,一枚枚火箭弹被装入铁制发射管。
  在炮兵们完成装填之后,炮长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身后,等待着后方升起的孔明灯,这是他们从明军那里学会的战术,用孔明灯和旗语发布信号。
  突然,在他们的视线中,三个绿色的孔明灯缓缓升起。
  一灯!
  两灯!
  三灯!
  在第三个孔明灯升起同时,炮长们纷纷大吼道。
  “点火!”
  伴随着他们的喊声,火箭炮后方的唐军纷纷点燃引线,“兹”冒着白烟的红点飞速的燃烧着,火红的光亮伴随着浓烈有白烟,刚一完成点火,炮手就像逃似的的挑到十几丈开外的掩体里。
  跳进掩体的同时,他们甚至都没有抬头回往,而是紧张的趴掩体里祈祷着——发射火箭并不是什么安全的事情,那玩意没飞出去在发射管里炸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万一要是炸开了,那条火龙能炸飞出十几丈。
  “老天爷保佑,飞出去再炸啊……”
  “佛祖保佑……”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在那里祈祷着,只不过对象有所不同而已。
  突然,天地间的寂静被打破了,伴随着一阵猛烈的烟焰,飞扬的尘土瞬间就将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一面灰黄色的尘烟之中,就像是突然卷起一场沙尘暴似的,黄色的灰土升腾起来的同时,数以千百计的火箭拖曳着长长的烟迹,发出一阵阵“嗖嗖”的呼啸声,朝着天空飞去。
  它们就这样飞向了天空,飞向了巴格达。不过只是几十秒之后,它们就准确的落进了巴格达城内,没有剧烈的爆炸,只有一团团烈焰,有许多燃烧弹因为延时引信的关系,甚至是凌空爆炸,在空中炸出一团巨大的火球的同时,被炸飞的凝固油块像火龙似的飞散到周围,落在地上,落在人们的身上。
  那些原本正在祈祷着的人们,并没有迎来神祝福,迎来的只是从天而降的油块,那些凝固油块就像猪油膏似的粘稠,落在他们的身上时,根本就不会滑落,只是在那里燃烧着,惊恐间,他们皱眉用手拍打着身上的火团,在点燃他们手掌的同时,手上的油膏随着他们惊恐拍打,被甩到周围,甩到其它人的身上,让周围的人也变成了火人。
  一时间,巴格达的街头到处都是火人,尤其是在那些聚齐着大量人员的寺庙附近,从天而陷的燃烧弹,直接把人吞噬在火海之中,或许这个时代的炼油技术炼不出高品质的汽油,但是那些低劣的汽油也就足够了。甚至于,在这种情况下,劣势的凝固汽油还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作用,在汽油燃烧的同时,呛人的烟雾中弥漫着致命的气体,对于城里的人来说,它同样也是致命的。
  燃烧!
  不过只是瞬间的功夫,整个巴格达都在燃烧着!火红的烈焰笼罩着整个城市,将城市里所有的生灵都笼罩在这片火海之中。
  城市变成了一座炼狱。一座有地狱之火笼罩着的炼狱……


第1057章 不想吃鹅的李来亨
  烈焰!
  滚滚的烈焰吞噬了巴格达!
  当天上午,唐军就向巴格达发射了超过一万枚火箭弹,在这样的打击下,即便是巴格达城内的那些砖土建筑,也在燃烧着。至于那些木质的房门、房顶更是最好的燃料,甚至就连城里数以千百计的人都成了烈焰中的助燃剂。鲜活的生命被烧成了炭,炭变成了火,火化为了灰……
  尽管巴格达的烈焰无法和伦敦相比,但是对于这座城市而言却是毁灭的,而真正毁灭的是什么?
  是李来亨根本就没有理会城市里的烈焰,而是下令继续炮击。
  炮击,继续发射!
  ……
  在夜幕降临时,李来亨站在城外的土坡上,注视着燃烧着的巴格达城,燃烧的烈焰将夜空都映红了,滚滚浓烟就像乌云似在城市的上方弥漫着。
  烈焰中巴格达,已经没有了什么抵抗。
  枪声、炮声。
  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停止了,唯一没有停止的就是从划破夜空,像流星一样的火箭,成千上万的火箭,就这样倾倒在巴格达。
  甚至于都没有攻城,而且也也不需要攻城。
  对于李来亨来说,他压根就不需要巴格达,或者说,他所需要的不过只是一座城,而不是这里的人。甚至他也不需要这座城,只要有这个地方,也就足够了。
  “是时候给他按个名字了……”
  李来亨在心里自言自语道。可是凝视着烈焰时,他的神情却有些复杂。
  “公爷似乎有什么心事?”
  身后传来的话声,让李来亨长叹口气,然后说道。
  “年岁大了,难免会多想一些。”
  来的人是李明辉,他和李来亨一样是陕西人,他是读书人,可实际上甚至连童生试都没过,就为了一口饭和其它人一样当了“贼”,二十多年前他是李来亨帐下的书吏。不过他确实有几分本事,在众多幕僚之中,他不是最优秀的,但因为同乡同姓的关系,一直深得李来亨的信任。
  “不是想多了,而是有些事情不能不想啊!”
  站在晋国公的身边,李明辉说道。
  “公爷位高权重,有些事情,即便是您不去想,别人也是会去想的,况且,此战之后,我大唐与大明之间的关系必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大唐将不再是大明之敌,即便是其不接纳大唐,也会暗许我大唐留驻于此,自此之后,我大唐将再无外患,而外患一除……”
  几十年来,大唐上下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对于大唐而言,最大的外患就是明国,只要明国能够接纳大唐,唐国上下也就能松下一口气了,“量大唐之物力,与大明之欢心”,只要能换来大明对大唐的接受,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
  现在出兵巴格达,就是如此。也是想用这一行动,向大明表明——唐国甘臣服大明,作大明的“走卒”。
  李明辉长叹道。
  “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国公是不愿意想,可其它人不仅会去想,而且会去做。到时候,可就不是国公想不想了!”
  而是活不活了……
  对于这一切,李来亨当然很清楚,他清楚,他身边的人也清楚。
  他是国主的义子不假。可是国主已经有了儿子。
  即便是国主不去想,其它人也会去想,他们会想什么?
  李来亨身边的人会去想,国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