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桃源县就是为了树立威名,让其它的地方官不敢截流粮草,草草应付,当然,这也有一个可能——得罪许多文官,可,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搁朱国强看来,那些文官中,有不少人将来既然是不死于流寇,自己也不会放过他们的!
  况且啊!
  那些人那,就是贱骨头!
  和他们客客气气的说话,要粮没有,要钱没有,总之,要什么没什么。顶多像是打发叫花子似的,给你几车粮食。可如果蛮横起来,就是要什么有什么!就是清军,历史上,清军入关后,杀了一通人,然后拿着万历年间的黄册索要钱粮时,一个个不都是乖孙子似交了钱粮!
  暴力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但可以肯定的是,处理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暴力!
  现在,自己所需要就是凶名赫赫!
  “此次本世子南下抗虏,意以桃源为后方,若是有粮草军械转运,都经此地,不知龚知县可否为本世子操持桃源诸事?”
  “回世子爷话,小臣是宿迁知县!”
  “可也是朝廷命官!总是要为君分忧的!”
  “既然世子爷有令,小臣自当为世子爷分忧!”
  没有多余的话语,对于这么一个能烧城弃城的七品县,龚昌允当然知道应该做什么的选择。
  更何况,他心里对这位德世子,可是佩服的很!当他用“为世子爷分忧”回应了“为君分忧”时,朱国强忍不住多看了这家伙一眼。
  好家伙,这小子当真不是一个迂腐之人!
  乱世之中,就是该用这样的人,崇祯啊崇祯,你瞧,这人才遍地,你就怎么不知道用呢?
  其实,如果以这个时代的官员标准来看,龚昌允绝对谈不上是一个好官,尽管他坚壁清野,让百姓都撤往南岸,躲避了满清的屠杀,可是他作为文官,不能守土有责,不能与城共存亡,反倒是一把火把城给烧了,这样的人等到战后必定会被御使弹劾,当然,到时候,他唯一的功劳恐怕就是活民不下十数万!
  这确实是一件功劳!
  但这个功劳,顶多是让他活命或者不丢官而已。
  其实,作为一个地方文官,他又能干什么?招募乡勇,拼死抵抗?他确实可以,可效果嘛……就很一般了。
  当然那些个御使,给事中们是不会问这些的,他们只会看到他弃城。
  “世子爷,目前桃源县有乡勇万五千人,再加上从宿迁等地撤过来的丁壮,要是世子爷有用,小臣可以点两万五千乡勇!”
  数!
  绝对不少。
  可是战斗力……让人怀疑。
  都是一些临时招募的乡勇而已,几年后,满清入关时,面对剃发令,各地百姓群起时,上千,甚至几百清军凭什么就能杀死百姓万余人,甚至十几万人,既是因为百姓无组织,也是因为训练不足。让这样的人上战场和满清精锐作战,根本就是找死!
  “乡勇训练不足,冒然随军抗虏,只会有害无益,战场上,炸营、溃败往往都是新兵引发,所以兵更贵精,此次南下,我有八千虎贲,足矣!”
  “世子爷威武!”
  龚昌允急忙恭维道。
  “世子爷,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说!”
  “世子爷,虽说小臣,甚至许多人都知道,您为何杖毙孙明亮,但只恐怕他日必定会有人以此为借口弹劾世子爷!”
  看着欲言又止的龚昌允,朱国强笑道。
  “何惧之有!”
  说罢,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方今之世,又岂是过去太平之世?既是乱世,当用乱世之法,任由地方轻军慢军,甚至中枢不知兵者胡乱指挥,或者以言官动辄弹劾,到时候,大明的天下终究是为丢的,本世子此次南下,一是为保祖宗江山,二是为保天下百姓,至于其它,皆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内!”
  颇为自负的说出这句话后,朱国强的心里冷笑道。
  军权这东西,最美妙的地方是什么?
  就是拥有军权就可以抗命不遵!
  而且要是有了足够的战功,同样也可以让朝廷投鼠忌器,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军权。
  这个军权!
  可真是美妙!
  枪杆子里出政权!
  伟人的话绝对是真理!
  为什么,在明亡时,大明的宗室只能任人鱼肉,说白了,还是手中没有兵权,即便是他们有正统,有大义,有文官的支持又有个屁用?
  没有军权,像隆武之后的那几个皇帝只能空有气节了!总之,还是要抓兵权!
  世子爷的回答,让龚昌允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不知世子爷,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下一步……”
  沉吟片刻,朱国强只是随口说道。
  “下一步,自然是抗虏败敌!”


第131章 要办水师
  天气越来越冷了!
  因为正值小冰河期,虽说才十月,可是大江南北雪却已经下了几场。
  来到被大雪覆盖的河堤上,神情凝重的朱国强。
  “也不知道黄堌口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一边忧心着战局,一边还操着黄堌口决口堵塞。不过黄堌口那边有张尔忠作阵,还有从开封等地赶过去的治河官员在,再加上“钢木土石组合坝”那种超越时代的技术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唯一让人心烦的,还是两路清军!
  还是应该如何选择!
  “如果任由建奴南下的话,不论那一路都能对南直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啊!”
  自言自语中,朱国强的眉头紧锁。
  选多尔衮,就要坐视阿巴泰糜烂南直隶。而选阿巴泰的话,万一多尔衮要是过河了呢?
  他们就可以沿着运河一路杀到扬州,扬州十日就会于这个世界上演。
  现在左右为难的他,一时间,很难做出选择,毕竟,鱼与熊掌是不能兼得的。
  现在怎么办?
  难啊!
  现在粮草是不用担心了,可是多尔衮、阿巴泰,又该怎么办?
  单就只是想想,朱国强都觉得头痛。
  兵力实是在捉襟见肘啊!
  心里这么自言自语着,朱国强就这样有些心烦意乱的在河堤上走着,偶尔的他会把目光投向河面,河面上桅杆如林,除了他率领的近两百艘漕船组成的船队之外,在河岸边还留着大大小小数百艘船,其中既然舢板那样的小船,也有双桅大船。
  这些船大都是从北岸各地撤过来的船,盯着水上的船,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遮洋船,朱国强的眉头挑了挑,然后自言自语道。
  “要是这样的话,不知道行不行!”
  所谓的“遮洋船”,是大明北方最常见的海船,早年间有遮洋总时,海运漕粮就是有遮洋船的运输。按照后世的分类就是“沙船型平底海船”,载重1000石,船体扁浅,平头,平底,船身全长八丈一尺,宽一丈五尺,深四尺八寸,共十六舱,设双桅,四橹,十二篙,铁锚两个。舵杆用铁力木,有吊舵绳,使舵可升降。
  当然,这只是国初时的定制,就像运军为了夹带私货放大漕船一样,民间造的遮洋船尺寸,远远超过定制。
  在大清河的时候,朱国强还见过更大的“遮洋船”,这是因为“遮洋船”吃水不深,即便载重三四千石的五桅“遮洋船”也可以驶入大清河。
  “差不多有十丈长吧,宽也差不多有两丈……”
  也就是三四十米长,六、七米宽,盯着河边停着的“遮洋船”,这些船大都是三或四桅,两大一小,或者两大两小,形制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船不同于寻常海船,它有浆有篙,既能在海上航行,也能在内河上航行,在大清河那边也有这样的遮洋船。
  这里的遮洋船虽说不多,可岸边停着的也有足足十七艘之多,瞧着那些船上来回走动的船夫,因为有舷墙遮挡,所以只露出上半身,这种舷墙通常用竹木制成,有航行防水和战斗防御作用,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坚固度。南下时搭乘的漕船,改造最多的地方,就是增加了舷墙。
  “要是在舷墙上开出炮窗,这些沙船岂不就成了军舰?”
  想到这朱国强的目中闪过一道精光,在心里暗自寻思道。
  “也许,可以用他们和这些船建一只水军!”
  甚至就连水军的水手也都是现成的,这些船夫现在大都已经“失业”,如果给他们足够的银子,应该是可以招募过来为已所用的。
  水军!
  “既然他多尔衮想要过河,那么咱们就在河上拦截他,与陆上不同,水战和海战一样,无非就是大铳胜小铳、大船胜小船,只要铳炮俱全,自然可以赢得水战!而且,水战还不需要太多人马,每条船上,除了配少数官兵外,船上的船夫,就是现成的水兵。”
  在桃源县衙里,朱国强看着陈无敌他们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甚至还拿出了一张沙船的图样,解释道。
  “我们可以利用现成的‘遮洋船’,给每艘‘遮洋船’上都安装十几门大炮,然后,以它为军舰、炮船,在黄河上航行,一旦多尔衮试图过河,咱们就直接于河上破敌!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有水军阻敌,咱们也就腾了手出来,这样咱们既能在黄河上阻挡多尔衮南下,又能追击阿巴泰……”
  钱德功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才说道。
  “不过,世子爷,现在湖口那边有多尔衮的炮队挡着,虽说咱们能冲过去,可总归还是要冒着风险,咱们……”
  “为什么非要从湖口过去?”
  朱国强笑着说道。
  “有水运之利的地方,咱们走水路,没有水路地方,咱们自然是走陆路!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作战计划制定要因时制宜。”
  尽管朱国强并不精通兵法,但作为半个军事迷,对古往今来的战例倒也了解不少,自然也就不可能拘泥于形势,甚至相比于晚明那些战略眼光不足的督师们,他反倒更擅长站在战略的角度去看待战争,当然,这也是常在网上纸上谈兵的最大特点,具体战术不一定精通,但谈起大局绝不逊于他人。
  尽管世子爷作了决定,但陈无敌想了想,还是反对道。
  “世子爷,咱们只有八千人马,认真说起来水战,对咱们更有利,卑职以为咱们弃水就陆,对咱们的变数太多,况且,世子爷,估且不说训练水军不是三两天功夫就能练好的,单就是这十几艘船上需的两三百门大炮,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些大炮从那里来?况且,那些船虽然都是两三千石大船,可千斤大炮,连上炮子,重量不下几百石,末将以为那些船上,肯定也装不了那么多炮。”
  对陈无敌的反对,朱国强只是笑了笑,然后说道。
  “这几天,咱们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尽量收集阿巴泰那边的情报,掌握他的动向,还有就是招募水兵,至于炮嘛,炮我来想办法。”


第132章 无敌小钢炮
  眉头蹙成了一团!
  将烟蒂按灭于烟灰缸的时候,朱国强甚至不由的长叹口气。
  置身于公司的办公室中,盯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供货商,他的心情显得有沉闷。
  “要不然,就多委托几家企业制造呢?”
  制造的并不是其它的东西,而是火炮,当然,只能以“道具”或者“装饰”等名义采购。可这样采购个几十门没有关系,采购几百门……开玩笑吧,这是自己把自己往局子里送啊!
  “等打退了清军,第一件事,就是要建立军工厂!”
  又一次,朱国强信誓旦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