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怕他们,又怎么可能借口杀知县?
  “世子爷,您是不怕,可是民心!现在民心在京城那边,正统也在那边,即便是世子爷有所图谋,现在时机也不成熟……”
  “……”
  盯着刘汉仪,朱国强并没有说话。
  “世子爷忧心国事,众所周知,可如果你不去扬州,也就坐实了乱臣贼子的名声,于无知愚夫的眼中,世子爷就是乱臣贼子,就是居心叵测,到那里奸侫就是忠义之士,世子爷!”
  压低话声,刘汉仪说道。
  “但这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天下人看到世子爷的忠义,看到世子爷的无奈!看到世子爷的悲愤!非如此不能得民心!”
  刘汉仪的话,让朱国强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他拧紧了眉头,一时间却说不出话来。
  “小不忍则乱大谋!”
  盯着世子爷,刘汉仪沉声道。
  “世子爷,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方今上无能,至东虏入寇数千里,百姓惨遭杀戮,流民四起、流寇为祸四方,可于世人眼中,上仍是正统,世子爷欲有作为,非得先忍下世间所不能忍不可……”
  面对刘汉仪的劝说,只看到朱国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咬牙切齿地说道。
  “忍下世间所不能忍?可是当断不断深受其乱。要是我现在挥师讨奸,这南直隶谁能奈我何?”


第154章 东江旧人
  “若是我现在挥师讨奸,这南直隶谁能奈我何?”
  朱国强之所以会如此恼火的原因,并不单是“闻名已久”的史可法让他大失所谓,而是所谓“众正盈朝”的崇祯朝让他失望透顶,正是这种失望才让他想要“讨奸”,当然,尊不尊皇,那就是另外一说了。如果有必要的话,也不是不能拿出来当旗号摇一摇。
  其实单就建奴来说,倒算不上什么心腹大患,即便是现在,看似势不可当,可搁朱国强的眼里,顶多也就是疥癣之疾。朱元璋立国时就把蒙元打的东奔西逃,把所谓的“黄金家族”打得几近灭族,不过几十年时间,就是把鞑子们打的跪在地上唱征服,虽然随后的两百年,冲突不断,可那些蒙古人对大明也是爱恨交加,尽管时而犯边,但是犯边的目的不是为了互市,就是为了获得“赐印”,大明的“赐印”才是草原的正统!甚至到了土尔扈特东归时就献上了大明的赐印,表示臣服。
  论起赫赫兵威,当年占据中原蒙元,那一点不比建奴要强上多少倍?单就是色目兵就有十几万,可最后,不也一样被打的跪地唱征服?现在之所以对着建奴吃亏,说白了,无非就是兵无战意,将无斗志,归根究底,还是一句话——内部出现了问题!
  至于钱……钱都是小问题,当年朱元璋起兵的时候,有钱吗?不也一样把气势汹汹的蒙古人按地摩擦。
  钱是小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激起将的斗志,兵的战意!
  现在兵的战意已经被赏田激起来了,至于将的斗志……从龙功臣、世勋之家、与国同休!
  这样的理由够了吗?
  其实归根到底。绝大多数人都是利益当先,只要有了足够的利益,绝对可以让他们心悦诚服,誓死报效。
  “世子爷,于南直隶是没有谁能奈何得了您,可是世子爷,您别忘了,南直隶还有阿巴泰糜烂淮南,还有河北多尔衮虎视眈眈!世子爷这个时候讨奸,只会让亲者痛而仇者快。让天下人不以为耻!现在建奴也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
  眼见世子爷要一意孤行,刘汉仪立即大声反驳道。
  “攘外必先……”
  话刚到嘴边,朱国强生生把这句话给吞了回来,他么的,自己怎么和光头一个味道了。
  深吸口气,朱国强冷静了下来,然后冲刘汉仪长揖道。
  “卫新,是我着相了。”
  都是那些家伙给气的!
  “甚至忘了大敌在前这茬了。等到干掉阿巴泰这路大军,我再挥师北伐多尔衮!”
  北伐多尔衮!
  嗯,到时候也可以顺便“尊皇讨奸”嘛!有一些旗号只要想要,总是可以拿出来摇一摇摆一摆的。
  到时候哪怕只有一个名声,也可以让天下人心悦诚服,至少给他们一个理由。给他们一个去背叛的理由。
  在这一瞬间,朱国强甚至有些感慨。哎呀,你们这些人呐,也就是碰到我了。会千方百计的给你们一些理由。让你们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见世子爷如此虚心纳谏,刘汉仪高兴道。
  “是下臣莽撞,世子爷虚怀若谷,实是我大明之幸。他日北伐多尔衮时,想必天下人必定会为世子爷贺!”
  多尔衮总是要撤回关外的,总是要从京城旁边走。到那个时候有些事情总是可以顺势而为的。
  在两人心照不宣之时,朱国强的眉头又是一锁,拿着手中的那张纸,抖了抖。
  “那史可法的这纸军命?”
  就当是张擦腚纸吧!
  “世子爷,扬州总归还是要去的,总要给世人一个交代!毕竟,归根结底,名声总是很重要,有那个名声总好过没有那个名声,咱们做了那么多,不也就是为了那个名!”
  就在刘汉仪想要继续游说世子爷时,一行人牵着马朝着军营栅门走去,领头的除了一乘哨骑外,还有一长一少,长者不过四十几岁模样,年青的不过刚到及冠之年。年长者虽说,可是却刻意的走在年轻人身后半步以显示尊卑。
  “大兄,您说德世子,真的会见你我吗?”
  毛承斗不无忧虑的往军营栅门看去。
  “少爷,您就放心吧,德世子不同一般人物,寻常的宗室又岂会领兵南下?又岂会杀官勒索钱粮!”
  大兄的话,让毛承斗摇头说道。
  “大兄,话可不能这么说,要是德世子不桃源县,此次南下难免会有地方官卡扣钱粮,到那时德世子必定会为粮饷分神,势必不能全力败虏。其实当年先父要是不为粮饷分神,又何至于……”
  毛承斗的话突然顿住了,似乎不太愿意提及旧事。
  “可不就是如此,当年岛上粮食不足,老帅只能向人借粮活命,大家伙也只能寻挑野菜度日,可后来他姓袁的把海运一禁,老帅连借粮都没地方借了,不去登州要粮饷东江人只能坐等饿死。可这都成了老帅的罪过……”
  提及旧事时,愤愤不平的毛承志神情顿时变得黯然,最后,他的目光变得坚毅。
  “少爷,将来的老帅能否恢复声誉,必定会落在德世子身上,只要他愿意见您,此事也就成了一半,他若是不见……”
  “那便回杭州吧,这捐纳的太学生读着也是无味的很,我是钦犯子弟,是断然不会授官的!”
  毛承斗的语气显得有些失落,如果父亲不是“钦犯”,他完全可以凭世荫入太学,可现在呢?却只能靠纳银。
  可即便是纳银入了太学又能怎么样?
  钦犯子弟又怎么可能为官!
  “所以,就看他德世子愿不愿意见少爷了,若是他愿意见,非但老帅的事成了一半,就是少爷您的将来前程也有了依托!”
  “大兄,这么多年,让您费心了!”
  又一次,毛承斗无不有感激的看着大兄,当年大兄从辽东带着先父带血的衣冠回到杭州后,虽然是先父的义子,可在家里却以家仆自居,这些年家里的事,里里外外可全都是靠他撑着。
  “少爷瞧您说的,这都是我应该的!”
  看着刻意落在自己身侧半步的毛承志,毛承斗心里尽是感激。
  终于,两人在哨骑的引领下到了栅门外,在哨骑禀报时,他们两人便隔着栅栏正打量着营中正在操练的兵丁。
  “大兄,你长于行伍,以你看来,德世子的兵卒操练如何?”
  “军纪森严,堪称精锐!”
  简单的道出八个字后,毛承志轻声叮嘱道。
  “少爷,一会到了营中,你只管见礼就行,话让我来说。”
  “大兄,你肯定他会见咱们?”
  相比于毛承斗的担心,毛承志却笑道。
  “开始还有些怀疑,现在绝不会怀疑了!”
  原本正在帐篷中与刘汉仪争论是扬州是去还不去时的朱国强,在听到侍从进帐禀报时,不由一愣。
  “东江故总兵官毛文龙之子毛承斗,旧将毛承志?”
  东江?
  闻言,朱国强诧异道。
  “东江镇?”


第155章 奴能来,我亦能往
  “世子爷所求是什么?是败阿巴泰于淮南,还是令建奴自此之后,再不敢入寇中原!”
  只是简单的客气几句,毛承志就直接抛出了这句话来。
  他之所以如此直截了当,正是因为德世子真的见他了。
  其实,就是毛承志在决定过江来拜访德世子时,心里也是没有底。
  虽说南京与江北就是一江之隔,可是很多事情传过来的时候,不知道会被人演绎成什么模样,毕竟人传话必定会传多,传变。尤其是朱国强把桃源知县砍头这事儿,传到南京后,立即在六部掀起轩然大波,大明朝开国以来,什么时候有过这么跋扈的人,就是皇帝杀文官,也不能说杀就杀啊。
  可传到毛承志这,他却大叫着“杀得好”,从那之后,他就关注起了德世子的举动,在听说他杀将、杀逃兵的事后,南京各地到处都是“德世子嗜杀”之类的话语。南京六部官员,无不是纷纷上书弹劾,就是南京的太学生中间,也这么流传着,而赞同德世子杀官的毛承斗,自然也就成了其中的异类,甚至还因此与同窗发生争执!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承志作出了一个决定——带少爷来江北,投靠德世子,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少爷的将来,同样也是为了老帅。
  可不管他心里怎么想,最终,能不能在德世子受到重用,关键还是要显示出自己的本事,武将出身的毛承志并不会绕弯子,直来直去的他说出这句话后,心里就越发的不安了起来。
  他这是唱的那出戏?
  原本好奇对方东江旧将身份的朱国强,好奇的打量着毛承志,作为毛文龙的义子,当年能抛弃官职,到毛文龙老家将故主之子养大,别的不说,这样的忠义之士确实极为难得,尤其是当时毛文龙可是钦犯的身份。
  “那你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回世子爷,承志是个粗人,不会弯弯绕绕的,所以只有一句话,为什么毛帅活着的时候,建奴从来不敢入寇,毛帅被姓袁的擅杀后,建奴立马就破墙入关了?”
  这还用解释吗?
  皮岛的位置就说明了一切。
  “当年毛帅于东江,虽然实力不足以消灭建奴,但是其部队足以牵制努尔哈赤军队,虽说不足但牵制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此项功劳足以保障中原暂无外敌侵入,所以只要东江镇在,建奴就绝对不会入寇,东江镇一去,建奴就再没有后顾之忧了!哎,可惜了,若有东江在我大明何至于被建奴入寇千里!”
  尽管朱国强并没有提到毛文龙,但是能一语道破其中的关键,仍然让毛承志长揖道。
  “世子爷英明!在下代东江上下谢世子正名之恩!”
  说罢,他就起身说道。
  “世子爷,方才在下说,要是世子爷只为败阿巴泰于淮南,那么以世子爷麾下的精兵强将,想要败阿巴泰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可之后呢?即便是建奴在淮南受重创,他日势必还会再次入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建奴视我大明为猎场,习惯于我大明劫掠。所以,以在下看来,即便是世子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