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平凡的间谍2再生-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宙圣灵,启迪我们的神圣水晶头骨之旅。沿途我们将用水晶头骨激活宇宙圣灵所在的能量点。因此,我们将拜访···巨蛇山···圣地卡霍基亚···塞多纳···许多其他需要被激活、与宇宙产生共鸣的圣地。 Tamua

    chá

    (原为美国的玛雅名称)将再次光临圣地,为全人类带来新的启示···请帮助我们完成这次伟大的灵性之旅,神圣的水晶头骨将把我们引入永恒的、敬爱的Tamua

    chá

    之地,在那里我们的父亲太阳和我们的母亲地球将永远照看我们的圣灵···”

    经过法师界和巫师界二十多位代表的投票,一致决定这些水晶头骨不应该保存在普通人手里,它们应该属于能解读它们的人。

    于是,几十位炼金大师联手,使用加州卡拉维拉斯(Calave

    as)郡巨大的水晶矿里的纯净水晶,只做了几十枚仿制的水晶头骨。

    然后逐渐替换博物馆中和私人手里的藏品,其实有十几枚头骨本就掌握在大法师或者巫师们的手里,需要替换的不足十枚。

    赵继统通过亚曼拉神不知鬼不觉的换取了美国境内的五枚水晶头骨,还以研究为名亲自替换了“51区”里珍藏的一枚。

    当21枚齐聚时又发现了两枚是假冒的,具有明显现代工艺特点,所以其实真实得水晶头骨只有19枚。
………………………………

56古城

    私人收藏大多来自祖传,来历已经无法考究,不过英博物馆和巴黎人类博物馆的水晶头骨都是购自法国古董商欧仁·博班。

    博班曾于1860年至1880年于墨西哥城经商。

    其中大英博物馆的水晶头骨经由纽约的蒂芙尼而来,巴黎人类博物馆的头骨由人种学家Alpho

    se Pi

    a

    t自博班购得并捐献给了巴黎人类博物馆(Musée de l'Homme)的前身,T

    ocadé

    o 博物馆。

    博班后来在巴黎开张了一家古董店,法国分会的人秘密搜查了他留给后人的房子和古董店,发现了他与多名探险家的书信往来,确认他们在危地马拉丛林的古庙废墟中,也找到了一个精美绝伦的水晶头骨,不过水晶头骨被摆放在一个诡异的祭祀台上,有一种神秘力量阻止着人类的靠近。在付出两名队员的生命之后,探寻队不得不退出了神庙废墟···

    老梅林等大法师痴迷于对水晶头骨的研究工作,至于探索新的头骨就交给赵继统这个有经验的“年轻人”了,不过法师界和巫师界都派人参加了搜索工作。

    在灵异界资讯和人才最为全面的自然是“猎魔者公会”了,它和“除魔会”就像是一个人的两个身份,很多“除魔会”中低层的非神职人员都在“猎魔者公会”兼有身份,而“猎魔者公会”难以解决的事件也都是由“除魔会”的供奉级高手解决。

    如果把“除魔会”比作FBI的话,“猎魔者公会”就是专门为其培养、输送人才,且自负盈亏的“联邦调查局国家学院”。

    通过“猎魔者公会”的专业人才对博班与探险者的信件分析,最终确定目标应该在北纬17°13′19″,西经89°37′22″,坐落于危地马拉的佩滕省的丛林中的蒂卡尔遗迹。

    一行三十人飞到了危地马拉佩滕省首府弗洛雷斯,再乘车往西南行进了大约35公里,来到了一个沼泽环绕的丘陵上,古城遗迹是由九组建筑群和大广场组成,以桥梁和堤道相连。

    蒂卡尔是玛雅古典时期最大的城邦,此时玛雅的文明中心已从南部移到中部。

    公元292年,〃美洲虎之爪〃王开创王朝,建功立业。

    这位强而有力的玛雅王天们六七十年,为蒂卡尔日后称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之后,〃蜷鼻王〃、〃暴风雨天王〃将蒂卡尔推上了昌盛的巅峰,迎来了第一次盛世。

    但在公元6世纪中时,由于受到来自墨西哥北部移民大迁徙浪潮的冲击,蒂卡尔发生了大的政治动荡,王朝风雨飘摇,城市建设一度停歇。

    100多年后,蒂卡尔才又生机重现;从小到大世纪末到整个8世纪,蒂卡尔再次冠绝当世,连续出现三个强大的国王:阿卡高王、雅克京王和奇坦王。

    今天考古发掘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蒂卡尔城,就建于这三个国王的太平盛世之时。

    第二次盛世时,蒂卡尔城市面积超过65平方公里,居民达5万,共有3000座以上的金字塔,祭坛、石碑等遗迹;影响的区域方圆500平方公里,控制着近200万人口。

    仅在其中心区域,就有大型金字塔十几座,小型神庙50多座;它们以古老的中心广场为核心分布四周,旁边还有装饰着浮雕彩画的王宫和廊庑围绕的市场。

    好几条高出地面的石砌大道,连接着各个宗教中心。

    蒂卡尔遗址中包括几百幢重要的古代建筑,只有一小部分在考古中被发掘。

    存在显著的建筑有六座顶上有着神庙的阶梯金字塔。他们被早期的探险家用数字编号。

    它们是在蒂卡尔的巅峰时期建造的,大约7世纪末到9世纪初。

    一号神庙在695年左右建成。三号神庙建成于810年。最大的四号神庙,有72米高,于720年建成。五号神庙在750年左右完工。六号神庙建成于766年。

    在城中还有古代皇宫的遗迹。除此之外有不少小金字塔,宫殿,住所、石刻纪念碑,和一些用来进行古代玛雅球赛的球场。

    似乎还有个用作监狱的地方,那里的门窗都有被木条穿过的痕迹。

    蒂卡尔在玛雅语中是“声音之地”(Place of Voices)或“舌头之地”(Place of To

    gues)的意思。

    碑铭上的玛雅象形文字常常称它为穆塔(Mutal)或雅克斯穆塔(Yax Mutal),意为“绿色的捆”(G

    ee

    Bu

    dle),也有可能是“第一预言”(Fi

    st P

    ophecy)的隐喻。

    在蒂卡尔的中心广场上,树立着几十块被学者称为“石碑仪仗”的纪念碑,它们排列整齐,记载着当时的自然现象,政治事件和重大的宗教仪式。

    最早的一块刻于公元292年,最晚的一块刻于公元869年,此后就突然停止雕刻了。

    与此同时,曾经无比强大的蒂卡尔突然香消玉殒,被莫名其妙地遗弃在丛林中。

    公元835年,帕伦克的金字塔神庙停止了施工。

    公元889年,蒂卡尔正建设的寺庙群工程中断。

    公元909年,玛雅人最后一个城市,也停下了已修建过半的石柱···

    整个9世纪,中央低地数以百计的城邦突然被纷纷遗弃,那些繁华的都市几乎在同一时期一一湮灭,瞬间荒芜,到10世纪末,蒂卡尔被彻底遗弃在丛林中。

    未留下任何解释,辉煌的古典时期文明匆匆降下帷幕,一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戛然而止。

    玛雅从来不像希腊及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

    帕伦克是古典时期最美丽的玛雅城市,以至人们将它誉为〃美洲的雅典〃。

    另外一座著名的城市是科潘,从现代遗迹的规模来看,可以把蒂卡尔、科潘和帕伦克视为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最大的三个城邦。

    同来的玛雅文化专家认为蒂卡尔城在鼎盛时期,估计有10…20万居民。

    他们发展成许多农业密集、城市集中的城邦。

    其中最为显著的遗迹是建于宗教中心的金字塔和皇宫。

    其他重要的考古学遗迹还有雕刻石板,这些用象形文字写成的石板主要描述宗谱、战争胜利和其他成就。
………………………………

57遗迹

    赵继统作为领队,自然是和法师和巫师两位副领队在营地里休息,而经验丰富的探险家则在猎魔者和低级法师的保护下探索整个遗迹。

    法师副领队的名字叫做蒂芬·休斯顿(Stephe

    Housto

    ),学习的是考古专业,本身也是一位火系法师。

    巫师副领队叫做大卫·芬德尔(David F

    eidel),本身也是一位玛雅文化的狂热爱好者,看来老梅林他们选人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在三人的闲聊中,芬德尔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52个水晶头骨的原因,在玛雅人的观念中,死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不过是新旅程的开始。

    在以千万年为单位的无尽循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玛雅人认识到生与死如同朝露短暂。每隔52年,新的轮回开始,所有的建筑将被覆盖、重新建造,强烈的沧桑感是玛雅世界观的精髓。

    他们的文化在短暂辉煌之后湮没在中美洲的丛林之中···经过两天的勘察,队员们在皇家宫殿旁边发现了一座墓葬,他们相信这里可能安葬着这个古代城邦国家的第一位君主,就位于金字塔和墓葬的后面队员们终于挖开几个世纪来的尘土,发现了一座神庙建筑的轮廓。

    庙的一侧墙壁使用一些5英尺(约合1。5米)高的灰泥面具做装饰,展示了太阳神的面目,并且随着一天中天色的变化,太阳神的面目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一种一个面具很像是鲨鱼,休斯顿认为这似乎是验证了一种传说,认为太阳是从东方的加勒比海中升起来的。

    中午的太阳则是用一种古代生物的形象来表示的,它面目狰狞,吸食血液;而最后的几幅象征傍晚的面具则像是当地的美洲豹的形象,仿佛它们从傍晚的丛林中苏醒过来。

    在玛雅文化中,太阳是和新生事物紧密相联的,太阳神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因此在皇家陵寝旁边的神庙墙壁上出现太阳的形象,说明这个被安葬在此的人应该就是城邦国家的创始人。

    芬德尔说:“休斯顿的猜测可能是正确的,这座建筑可能是修建用以敬献给太阳,进而敬献给王国的统治者的。而那座金字塔,也必将加深我们对于早期经典玛雅文化以及他们的宗教仪式的理解。”

    玛雅人似乎将这座神庙建筑当成了某种有生命的物体,在一代代人们的繁衍历史中,这座神庙的顶部被不断添加着新的“楼层”。

    这一点有很多表现,比方说在年代更加古老因而埋藏较深的外墙装饰层面上,那些面具的鼻子和嘴巴都被系统地破坏掉了。

    对此,休斯顿对赵继统解释说:“这一点在玛雅文化中其实相当常见。很难找到一位玛雅时代的君主遗体,他们的眼睛或鼻子没有被砍掉挖掉的。不过其实也不能用砍掉或破坏掉这样的字眼,事实上更合适的说法是‘关闭’或者‘去功能化’。”

    他说:“这就像是他们‘关掉’了墙壁上的面具,以便能让它在新的一层中‘重生’。这并非一种不敬的行为,相反,这是一种极度的崇敬方式。”

    芬德尔说:“他们是三维立体的。面具的脸部突出于墙面。这并不常见,因为如果突出太多,突出部就容易剥落下来。随着一天中光照的变化,这些脸部的呈现将是非常美妙的。”

    休斯顿还提到了这些面具的颜色——绯红色。他认为这种颜色同样与众不同。

    他说:“有了这样亮眼的红色调,在日出和日落时分看上去将有一种特别的标示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