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凡的间谍2再生-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毋庸置疑,从结果来看,击苏团队成功了,没有战略失误,没有执行不力,没有浪费一点时间,但是,由于里根团队在此过程中过于暗箱操作,涉嫌滥用职权,违规谋划了许多秘密事件,因此受到了质疑。
美国国会还成立了特别委员会调查里根政 府是否在秘密外交行为中触犯了美国法律,其核心团队也无一幸免。
理查德·艾伦(Richa
d Alle
),国家安全顾问,因涉嫌与日本相关公司的贿赂事件被迫辞职,尽管里根认为这是一场政治阴谋;卡斯帕·温伯格,国防部长,因伊朗门丑闻于1987年辞职;作为掌握诸多机密的“打击苏联领导小组组长”,不合时宜的离世将这些秘密都带到了地下,更为这位传奇的中情局局长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虽然里根的这些得力干将在苏联解体前就消散殆尽,然而整个战略已经获得了惊人的生命力,其效果逐步发挥,令苏联帝国解体成为不可挽回的事实,彷佛一座存在结构缺陷的大厦,在主要支柱受到冲击后,无法支撑自重而摇晃破裂,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轰然倒塌。
而此时掌控该计划的赵继统,几乎什么也没做,却要攫取最甘甜的果实,这也为看似得利的他埋下了祸根···
………………………………
22新总统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
ge He
be
t Walke
Bush,1924年6月12日至2018年11月30日),美国第51届第41任总统。
由于美国历史上存在过两位布什总统,因此又常被称为老布什,以便与其同样担任过美国总统的长子乔治·沃克·布什作区别。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不久,中学刚刚毕业的布什应征入伍,在太平洋舰队担任鱼 雷轰炸机驾驶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表现英勇,战功卓著,被授予飞行十字勋章。
1942年,菲利普斯学院毕业。
1944年,与巴巴拉·皮尔斯结婚,生有四子一女。退伍后入耶鲁大学攻读经济学,是著名的耶鲁大学〃骷髅会〃成员。
1948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移居德克萨斯州,成为油田物资供应的推销员。
1951年,创办布什…奥弗比石油开发公司。
1953年,与人合股筹建扎帕塔石油公司,1954年又创办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因此成为百万富翁。
1953年至1959年,是扎帕塔石油公司的创办人和董事。
1956年至1964年,是休斯敦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总经理;成为了百万富翁和成功的石油勘探业经营者。
40岁这一年,刚刚开始对政治产生兴趣的布什先生输掉了他的第一场公众选举:在代表共和党角逐得州的国会参议员席位时,他以44%对56%的得票率不敌民主党候选人拉尔夫·亚尔伯勒。
尽管他随后就在1966年和1968年连续拿下得州第七选区的国会众议员席位,但在决定性的1970年中期选举中却又一次惨遭出局:在共和国总统尼克松的支持下,老布什再度对亚尔伯勒在参议院的议席发起挑战,却被一位横空出世的民主党黑马人物劳埃德·本特森斩落马下。
这次失利几乎使布什彻底放弃参与一切形式的政治选举:他要求由立法机构转入行政和外交部门,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并获得了尼克松的首肯。
在上任仅8个月后,他就目睹了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驱逐台湾代表的2758号决议。
“水门事件”改变了尼克松政 府的命运,也使布什再度获得了在舞台中央亮相的机会——不出所料,依然负多胜少。尼克松央求他担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在新闻界和国会的进攻面前稳住政 府的阵脚,这项任务失败了。
杰拉尔德·福特提名了另一位运气不佳的政治家纳尔逊·洛克菲勒来担任副总统,把老布什安排到中国,任命为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
任职期间为发展中美关系作出努力。也是在那个时候,老布什与中国的友谊也开始建立。作为美国历届总统中相对的友华政客,老布什在这期间不断地被中国文化所吸引。
1975年,老布什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
1977年,民主党总统卡特上任后,作为共和党成员的老布什辞职,重返商界。
1980年,老布什在选举中寻求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是在初选中输给了更为保守的里根。作为一种安慰,老布什作为里根的竞选搭档,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之后,随着里根的上台和连任,布什在里根的领导下当了两届副总统。
1988年,八十多岁的里根即将离任,但仍有高达60%的超高民意支。于是在里根的积极支持下,老布什准备在新一届的总统大选时参加总统竞选。
尽管他最终赢下了40个州,取得压倒性优势,但在通往白宫之路上依然走得磕磕绊绊:由于在“伊朗门”事件中的不光彩角色,布什在衣阿华州党内初选中惨败于鲍勃·多尔参议员。
面对杜卡基斯州长这个资历较浅的民主党对手(民主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则是布什的老对手本特森),共和党方面发起了各种近于人身攻击的宣传战,不仅暗示杜卡基斯可能罹患抑郁症、必须长期求医问药,还以一幅杜卡基斯在坦克上拍摄的照片暗示后者在防务政策上的审慎立场是一种欺骗。
杜卡基斯最终垮掉了:严格说来,这才是决定大选结果的关键。
里根在1989年1月11日于白宫的总统办公室经由电视转播发表了全国的告别演说,9天后便离开总统职位,由布什接任。
成为总统的布什先生面对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人们为里根这位“冷战斗士”献上鲜花和颂歌,却不曾意识到他留下一个赤字奇高的政 府。
1990年时美国已出现2,200亿美元的赤字,在1980年以来增长了三倍。
老布什认为解决的良方是,减少政 府开支,他削减了对“星球大战”计划和尼加拉瓜内战的投资,推迟了包括隐形轰炸机在内的昂贵武器装备的投产,但依旧不足以解决赤字问题。
在国会中民主党人的压力下,政 府决定通过一项新的税收法案,增加对高收入群体和汽油、卷烟、酒精的征税 力度,但这很快被民主党人反过来用于攻击布什,谴责后者违背了1988年选战期间做出的“没有任何新税”的承诺。
为了使“冷战”能在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下获得终结,在1989至1991年,老布什频繁地穿梭于东欧和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成功地阻止了莫斯科与基辅、第比利斯以及波罗的海国家之间爆发大规模内战。
老布什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马耳他会晤。1990年5月31日至6月3日,美国政 府与苏联就削减战略性核武器、销毁和不生产化学武器、监督和检查地下核试验等有关军备控制等问题达成协议,并与戈尔巴乔夫签署了该协议。
两年后达成的START II则实现了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无核化。
由于这些未雨绸缪的安排,苏联解体仅仅以地理政治危机、而不是核危机的方式得到呈现:冲击被限制在了旧边界内。
………………………………
23战云初显
作为两任副总统,赵继统和老布什很熟悉,也见过他的妻子芭芭拉。老布什也对里根总统留下的班底没有什么抵触,所以他和新任的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韦伯斯特都没有被替换。
李漱玉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也彻底信任了赵继统,他提供的很多情报都得到了证实。
于是她给老赵安排了新的联络员,自己摆脱了身份,回到国内(也是有些干不动了,将近七十的年纪还得每天打扫好几套房屋)。
新的联络员竟然是中情局的情报人员,在中央情报局驻夏威夷情报处工作,负责越南方面的情报收集工作。这样一来就方便多了,可以通过中情局专用渠道向他传递情报,还不被人发现,因为没人敢私自拆封来自总部的公函。
随即老赵通用内部消息让他立了点小功,将通讯员小H提升为夏威夷情报处的负责人,这样能接到总部的大量公函、指令也就不引起人怀疑了。
自1945年之后,德国一直处于分裂的状况,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实行的政策严格控制两德之间的人员流动。
1989年3月28日,民主德国开始实施新的边境管理条例,放宽了对公民出境的管制,从而直接引发了一定规模的逃亡潮,在此后的不到一年间,约有十馀万东德公民通过各种途径辗转移民西欧,形成第三次东德居民出逃浪潮。
敏感的老布什要求赵继统全力跟进两德的事态发展,9月,东德进一步放宽边境管理,西德公民甚至可以在东德的领土过夜。更宽松的边境管理反而进一步激起了东德公民的抗议浪潮,在莱比锡等城市持续爆发群众集会和游行,要求东德当局发扬民主,实行改革,改善供应和服务,开放出国旅行、放宽对新闻媒介的限制。
9月下旬,同属东欧阵营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发生变化。开始民主化改革,东德遂停止了其与捷克斯洛伐克间的互免签证交通。
同时为了平息国内的抗议活动,东德政 府在10月初重新收紧了一度放开的边境管制,再次禁止西德公民进入东德。
此举不仅没有平息抗议浪潮,反而火上加油。
10月7日是东德的40周年国庆,东德各大城市包括莱比锡、德累斯顿、波茨坦、马格德堡、耶拿等地爆发不同规模的抗议示威,在首都柏林国庆庆典会场附近,7000馀名市民聚集抗议,并与警察爆发了冲突,数百人被捕。
此后群众抗议活动不断升级,抗争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最初的争取旅行自由,放宽新闻控制,逐渐转变为要求反对派组织合法化、要求多党制和自由选举等,这种全国性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是东德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几乎同时,匈牙利和波兰的政局发生巨变,两国政 府相继宣布不再遣返出逃到该国的东德公民。
10月18日东德德国统一社会党领袖埃里希·昂纳克宣布因为健康原因辞职,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选举埃贡?克伦茨接替昂纳克的职位,克伦茨上台后随即宣布实行“彻底改革”,宣布赦免所有外逃和参与游行的人,并与西德政 府正式接触。
但是昂纳克的辞职和新政策都没有平息民众的抗议声浪,东德各地的游行依旧进行。
随着新领导人的上台,东德境内原本非法的反对派组织开始获准公开活动,在这些反对派组织的协调下,全国各地的抗议活动不断升级,11月4日柏林爆发50万人参与的大游行,6日莱比锡50万市民上街游行。
在强大的压力下,民主德国政 府于11月7日宣布集体辞职,11月8日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治局集体辞职,同日选出以克伦茨为首的新政治局。
9日民主德国宣布其公民无需申报特殊理由即可办理 护照,东德居民获得迁徙的自由,不久东德居民开始翻越柏林墙前往西德,此后曾经令人恐惧的柏林墙形同虚设,两德居民实现了自由迁移。
11月13日东德的民主 党派德国民主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