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雷鸣水浒满江红-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哈迷蚩道:“陈希真说他师傅忽来道人会用法力相助,王爷只管准备让三军踏冰而渡就是。”粘罕大喜,传令三军这几日把战马马蹄包上草,并发棉衣防寒。将士们多不解。
且说宋国那边,地方官飞报入朝,这日正值钦宗设朝坐殿,进本官俯伏启奏:“粘罕大兵数十万已近黄河,望陛下即速发兵退敌。”钦宗大惊,使问众卿:“金兀术兵势猖獗,将何策退之?”当下张邦昌奏道:“如今只得黄河阻挡金军,粘罕若过了黄河,汴京危矣。臣观满朝文武全才,无如李纲、宗泽。圣上若命宗泽为元帅,李纲为参谋,决能退得金兵。”钦宗准奏,降旨拜宗泽为平北大元帅,李纲为参谋,领兵五万前往黄河退敌!二人领旨出朝。那宗泽虽是将才,年纪已老;李纲虽是个有谋有智的忠臣,但是个文官,不会上阵厮杀。今金兵势大,张邦昌明明要害他俩的性命,故此保奏。那李纲回府,与夫人辞别,收拾行装不提。
到了次日,宗泽元帅起兵,李纲接进。相见已毕,李纲便道:“老元戎,你看那些奸臣如此厉害,明明欲害下官,保奏领兵。老夫性命,全仗周庇。”宗泽道:“先生放心,吉人自有天相。”,二人一同出府上马,来到校场点齐五万人马,发炮起行。一路来到黄河口,安下营寨。沿河一带拨兵把守,将四面船只收拾上岸。宗泽写下一封书札,差人星夜往汤阴县,去请岳飞同众弟兄前来助战。李纲道:“岳飞刚刚枪挑藩王,用他只恐朝廷议论。”宗泽道:“若有议论都在老夫身上。”。
不多日,差官回来禀说:“岳相公病重不能前来。那些相公们不肯离了岳相公,俱各推故不来。小人无奈,只得回来禀复。”宗泽长叹一声:“岳飞有病,此乃天意欲丧宋室也!”。
李纲、宗泽守了南岸,收集船只,只道粘罕大军船少一时怎能渡得黄河之险?不道到了八月初三,猛然刮起大风,连日不止,甚是寒冷。番营中俱穿皮袄尚挡不住,那宋兵越发冻得个个发抖。再加上连日阴云密布,细雨纷纷,把个黄河连底都冰冻了。粘罕在营中向军师道:“南朝天气,难道八月间就这样寒冷了么?”,哈迷蚩道:“臣闻得希真的师傅会作法相助我军渡河,如今天气寒冷,冰冻了黄河,大军正好渡过。想是法力之故。今王爷可差人到黄河口去打探,倘若黄河冻了,汴京在我手掌之中也!”。
粘罕听了,就令番军去打听。不一时,番军来回报,果然黄河连底都冻了。粘罕大喜,就下令发兵,竟踏着冰过河而来。那宋营中兵将俱是单衣铁甲,挡不住寒冷,闻得金兵过河,俱熬着冷出营观看,果然见番兵势如潮涌而来。宋军见了,尽皆拚命逃走已来不及,那里还敢来对敌。幸而此刻宗泽家人张保送信到李纲营中,见事情紧急,背了李纲逃得性命。
宗泽见军士已溃,亦只得弃营而逃,找到李纲,一同来京候旨。先有飞骑报入朝中,二人未及进城,早有钦差赍旨前来,谓:“李纲、宗泽失守黄河,本应问罪,姑念先前保驾有功,削职为民,追印缴旨。”,二人谢恩,交了印信,钦差自去复命。宗泽便对李纲道:“此还是天子洪恩。”李纲道:“什么天子洪恩,都是奸臣诡计!我等何忍在此眼睁睁的看那宋室江山送与金人?不若转回家乡,再图后举罢!”宗泽道:“所见极是。”。就命公子宗方进城搬取家小,李纲亦命人迎取家眷,各望家乡而去。朝里钦差降旨,差备将士紧守都城,专等四方勤王兵到。按下不表。
回言再说那粘罕得了黄河,逢人便杀,占了宋营。不多时候,忽然雨散云收,推出一轮红日,顷刻黄河解冻。粘罕差人收拾南岸船只,渡那后兵过河,就点马蹄国元帅黑风高领兵五千,为头队先行。燕子国元帅乌国龙、乌国虎领兵五千,为第二队;自领大兵,一路来至汴京。离城二十里,安下营寨。
钦宗大惊,忙召集大臣计议,原来今年不同去年,那张叔夜自长子战死,儿子叛逃后身染重病至今未愈;种师道已经病故;金兀术攻打山东,各路勤王人马被绊住。群臣面面相觑,却有枢密院孙傅出列奏道:“臣几年前举荐的郭京道长,不仅仅会延年祈寿,能施道门“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并会佛教“毗沙门天王法”,可生擒金将退敌。”,钦宗大喜道:“爱卿和不早说?”,命传郭京上殿,原来那郭京正是陈希真师弟,奉忽来道人之命潜伏至今。平时也用些点石成金,呼风唤雨的邪术小法,颇得二圣信任。当年张叔夜大军征讨梁山,天上庆云集结为天下太平四个字,便是此人杰作。郭京还未上殿,有侍郎李若水出列道:“臣想自古未有施法破敌之说,是否命郭京先显露些道术手段再令其破敌?”,钦宗也觉得有理,待郭京上殿,命其施展法术给群臣观看。
郭京领旨下殿,不多时带上两个小童,郭京用白色粉末在金殿地砖上划了许多个大圈小圈,大圈外侧的左右边各画一道门,左门上写个“生”字,右门上写个“死”字。试验开始,郭京南面而坐,口中念念有词。郭京喝声“住!”,身旁一个小童从衣兜内取出一只猫,另一个小童从衣兜内取出一只鼠。郭京喝一声“生!”,第一个小童把鼠放在生门,第二个小童把猫放进死门,猫鼠一齐进入大圈,彼此沿着小圈转来转去。有几次,猫鼠擦身而过,鼠并没有畏怯的样子,猫也像根本没有看见鼠一样。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郭京又喝一声:“死!”猫、鼠交换了进口的门。鼠一进死门就吓得伏在地上不敢动弹,猫跳过去一爪抓住鼠咬死。
郭京奏道:“适才臣用的是天罗小法,若使出六甲大法,这鼠便是那数十万金军,入死地岂能生逃?”,钦宗大悦,封郭京为天师,武略大夫、光州刺史,并赐金帛数万,让他自主募兵。郭京在城中募兵,不问军事技艺能否,只选择年命合六甲者。结果所得都是些市井无赖。有武将自告奋勇要给郭京当副手,他却拒绝说:“君虽材勇,然丁甲不合,恐为吾累。”,都招募好了之后,郭京就是不出战,与这些“六甲兵”,整天花天酒地纵情享乐。外面金兵为了速战速决加紧攻城,孙傅几番来找郭京让他快点出动“六甲兵”,郭京只道:“非至万分危急,吾师不出。妄用法术,会遭天罚。”。
七八日后,金兵攻城十分猛烈,眼看守城的士兵损失惨重,孙傅实在等不得了,告知危险万分,恳求郭京必须出动“六甲兵”。郭京便来到城楼上,让守城的士兵都撤离到几里之外,不许看自己做法,兵士们面面相觑哪敢离开。孙傅也有些犹豫不觉,派人请宋钦宗定夺,钦宗点头照准,于是城楼上就剩下郭天师一人,下面便是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兵”,俱鬼神打扮排列成九宫八卦之势。郭京祈祷片刻,宝剑一挥,打开宣化门,让“六甲兵”出去迎敌。
可想这群地痞无赖怎么是金兵的对手,一触即溃,慌不择路跌落于护城河者无数,死尸满河。孙傅大惊,再看城楼上的郭京时,已经不见了。就在此时,由于城墙上已无守兵,并且城门大开,守城的士兵还在几里之外,想关城门已经来不及了,大队金兵趁虚而入,哪里挡得住?孙傅这才知道郭天师猫鼠戏法的厉害,只慌得上天无路,死于乱军之中,开封外城沦陷。
正是:秦有指鹿为马事,宋有猫鼠六甲军,社稷将亡出妖孽,后人空嗟千百年。
………………………………
第十章 李若水主辱臣死 盖天锡献城投敌
却说郭京逃亡,开封外城沦陷,由此北宋沦亡外族,二帝被掳金国。史家称之“靖康之耻”,想各位看官都在21世纪,每想到80余年前的南京浩劫,心中仍不免隐隐生痛,那自然可以想想岳飞等爱国志士为何一生都在为“靖康耻,犹未雪”与敌拼搏至死方休。笔者实在不忍心细写,只摘录史实文字让各位明白当时国家之难,民众之苦。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因郭京作祟外城失陷,金人故技重施又提议和,向宋廷索取1000万匹绢,100万锭金,1000万锭银等钱帛。然而宋钦宗仍不能醒悟,派宰相何栗去金营乞和,金人却要宋钦宗亲自到金营商议割地赔款之事,钦宗不得已进了金营求降,献上降表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完颜宗翰(粘罕)与诸将俘宋徽宗、钦宗二帝。
靖康二年二月,北宋灭亡(共167年国运),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
开封城外金国军营
粘罕接旨命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随行的李若水抱著钦宗身体不放,大骂金人:“狗辈休得无礼!”。完颜宗翰大怒正要发作,哈迷蚩想起宗弼嘱托,忙道:“这是他的臣子李若水,乃是个大忠臣。四王爷极重他的,恐王爷伤他性命,叫臣好生看管他,如若死了,就问臣身上要人的,望乞主帅宽恩!”,粘罕听了笑道:“他忠也是忠他的皇帝,我大金拿来何用?”,哈迷蚩道:“四王爷意思,今后吞灭大宋,毕竟要治理,光靠张邦昌张仲熊那帮买主求荣杀兄叛父之辈怎靠得住?也需笼络宋国忠良为我大金所用。”,粘罕笑道:“四弟确实心思不错。”,对左右道:“把这蛮子带进囚牢,不要殴打为难他。”。晚间,哈迷蚩前往牢中,带了酒食探望李若水,说道:“李先生何苦如此?你那宋主何等昏庸在下就不必说了,自古道良禽择木而栖,我大金王爷甚爱先生是忠臣,先生今日顺从大金,明日富贵不可限量矣!”,若水笑道:“尔等既然知道我是忠臣,就请免开尊口,你若不速退,我后面出口伤人就不好看了。”,说罢背向,哈迷蚩无奈退出。
李若水困乏,朦胧在草席上睡去,忽听耳畔有人痛哭,忙睁眼看原来是家中老仆谢宁,谢宁哭道:“老爷父母春秋已高,若知道老爷尽忠了怎好?小的知道老爷不愿当汉奸,何不在金人面前稍作屈服,说几句软话,留得性命回家看看亲人呢?”,若水想起父母,也不禁泪下道:“忠孝不能两全,我顾不得家了,你回去告诉二弟,让他把我的死讯慢慢告诉老人家吧。”,谢宁大哭拜别。
到了后日,粘罕召见李若水,问他肯不肯为二帝写退位诏书。若水曰:“上皇为生灵计,罪己内禅,主上仁孝慈俭,未有过行,岂宜轻议废立?”,粘罕道:“金宋本为联盟,是你宋朝皇帝多次失信,我大金皇帝才派兵讨伐。”,李若水冷笑道:“若以失信为过为借口,你金国才尤甚。”历数金军失信败盟杀戮百姓后,大骂道:“你金国不过一强盗之国,灭亡无日矣。”,粘罕怒极,令带下去斩首,若水回头骂不绝口。至郊坛下受刑处,金国监军打破其口唇,李若水吐掉牙齿大骂不绝,金人又割了他舌头才斩首,李若水就义时年三十五岁。哈迷蚩暗暗遣人收其尸骨火化,装在一大锦盒内带给宗弼。
后人有诗叹道:
不图富贵惟取义,为国辞亲实堪怜;
骂贼拼得身粉碎,书帛留名照汗青。
值得一提还有一位,便是那吏部尚书贺鼻涕贺太平,本来老奸圆滑不会有事,谁知冤家对头盖天锡在山东投金后,告诉宗弼朝中贺太平一向主战,不可不除,宗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