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所有人拿他都没有办法。
除了皇帝恩赐之外,江南总督刘仁怀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贾府,亲切和贾子明谈话之后,自己也写了一篇“盐商救灾碑文”,立在了贾府的门口。
谁都知道江南总督刘仁怀前程远大,最差最差都是副丞相,基本上没问题的话,丞相是跑不掉的。
而刘仁怀今年才四十五岁,起码还有二十年的官场生涯。
能有这么一个交好的大佬,你说让不让人眼红?
至少贾家的一代人,就有了保障了!
甚至于再说得直白一点,依照大康朝的惯例,就凭借着皇帝赐予的牌匾题字,哪怕贾家最后落魄了,下一任皇帝也会给他们留一点小富之家的保障的。
当时江南传回来的消息,便是好几个大盐商破口大骂之余,又恨自己没有狠下心多买一些,多捐赠一些,结果白白便宜了贾老贼。
“陛下,既然贾子明已经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异路人,那么我们不妨再利用他一次。”柳铭淇道,“让朝廷散出风声去,陛下您对贾子明非常满意,所以哪怕是票盐制,贾子明都会占据不少于之前份额的票盐。
其余的人,咱们不但不保证原来的份额,还会让他们和别的地方的富豪们竞争,彻底来一次革新。”
景和帝眨了眨眼睛:“这样能行?”
“如果您觉得不够的话,不妨再让刘总督去他家里一两趟。”柳铭淇道,“然后刘总督从贾子明家里出来,再进盐政衙门,召集别的大盐商们,斩钉切铁的告诉他们,朝廷没有这个打算,让他们不要担心。”
景和帝闻言笑了,“铭淇啊,你年龄不大,却是很坏啊!”
少年很无奈,“陛下,我在为咱们大康朝奋斗呢,您这么说,是不是太打击我幼小的心灵了?”
皇帝晒然一笑,“倒也是,你想的很不错。”
“当然啰。”
柳铭淇道,“我正是考虑到这个事情不能从朝堂上开始,所以才故意挑了那么一个场合,先形成一种民间的讨论。
后面朝廷要否认的时候,完全可以说,那和他们无关,都是一些无聊人士自己谈论的嘛。”
“你认为盐商们会因此恐慌,从而更大程度的对朝廷让步?”
“肯定会,他们现在每年赚的很多很多,哪怕是再给他们加一些盐引,影响也不会太大,只要我们不要想着竭泽而渔就行。”
“刘仁怀认为,每年提高六百万两银子的盐引比较合适,你觉得呢?”
听着皇帝忽然冒出的话语,柳铭淇也反应了过来。
这事儿看来朝堂的大佬们也有谈及啊,甚至远在江南的刘仁怀都已经参与进来了。
想想也是。
有什么行当能比盐务更能捞钱的?
连织造都不行,盐业根本相当于是无本生意!
想要最快速度拿到最多的钱,只有盐务才能做到嘛!
这一次的蝗灾,一个月不到就筹集到一千二百万两银子,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
注:大蒙第三代大汗蒙哥,乃是所有汗国承认的最后一任统帅全族的大汗。之后的忽必烈,因为得位不正,只能是大元朝的皇帝,其余的金帐汗国等等铁木真的儿孙们传下来的国家,都和他没直接的上下属关系了。
而这位蒙哥,就战死在了我大宋四川的钓鱼城,甚至宋朝灭亡后,钓鱼城元朝仍旧没有攻下来,最后是忽必烈立誓绝不报复,钓鱼城才放下了武器。
想想我大宋,开局就遇到超强契丹,再遇爆强大金,再遇无敌大蒙,最后才被大元灭国,真不弱了!!!
第125章 还有更来钱的法子
六百万两银子的盐税,那就是五百万引。
如今盐商们一年的盐引数量是两千万引,共计二千四百万两银子。
朝廷就要二千四百万两银子全拿,一分都不给盐政衙门留。
至于盐政衙门的各种开支用度,那他们会稍微打点擦边球,多拿一点点的盐引来卖,这也是朝廷诸公允许的。
如今一口气再增加五百万引,盐商那边能撑得住吗?老百姓们会因此负担重吗?
答案是很明显的。
对于盐商们的影响很小,对于老百姓们反而有好处,因为市场上的盐多了,自然价格会下降一点。
那么有人肯定会问,为什么朝廷和老百姓都会有好处,盐商也不会被影响的事情,之前不做呢?
原因很简单。
利益问题。
盐商们想要多赚,他们自然不愿意出更多的钱去买更多的盐引,宁愿维持现状。
朝廷上的各位大佬,派系林立,很多都和盐商们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他们也不愿意盐商那边震动,少了自己的一份孝敬。
于是大家都觉得,还是现在这样就挺好,不用想什么新花样来折腾。
可是,如今连续三四年都遇到了不小的灾害,户部库房前些年存下来的粮食和钱财,已经剩下不多了。
眼看着国本都有动摇的风险,许多和盐商利益相关不大的大佬们,就积极的推进起了盐务的革新策划。
在这种大义的面前,朝堂上的大佬们只能退让,寻求一个比较合适的数额,免得竭泽而渔。
革新派当然也不会想要竭泽而渔,所以大家都在积极的商讨,寻求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份额。
只不过这种机密还没有公开。
现在柳铭淇说起了票盐制,皇帝才吐露了一点风声。
刘仁怀担任江南总督多年,盐商们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做生意,他当然了解得最为深刻。
六百万两银子的份额,想来景和帝自己是满足的,所以才会给柳铭淇讲。
思绪回转,少年道:“盐务总督白恒望的意思呢?”
景和帝平声道:“他没有发表意见,不过却赞同了刘仁怀的意见。”
少年笑了,“这白恒望挺有意思的,那么贪财,屁股却还是在皇上您这边。”
景和帝瞪了这个惫赖小子一眼,不过转而也摇头失笑起来。
盐务总督和漕运总督、两位三品织造一样,都是非常肥的位置,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要吃饱喝足。
具体就看是吃多少而已。
白恒望可不清廉,他在京城都有好几处的府邸,同时各种商铺产业一大堆,绣衣卫的记录里全部都有。
但白恒望的胆子不大,遇到景和帝吩咐的事情,他都能去完成,每年的盐税也能按时按量的缴纳,且盐务从上到下都不会出乱子,这就已经让景和帝比较满意了。
甚至于柳铭淇还怀疑,白恒望每年是另外给了景和帝不少孝敬的——内务府虽然产业多,天下矿山都是皇帝的,但终究还是比不上白得的银子好。
“小子对于盐务的事情并不熟悉,想来刘总督和白大人都赞同的说法,也是比较靠谱的。”柳铭淇斟酌一番,给出了中规中矩的答案。
景和帝不知道他是不是藏拙,他也懒得去多问。
六百万两银子的份额是四位丞相都比较赞同的,即便是柳铭淇有别的意见,他也不会去听。
不过柳铭淇说的分化盐商的策略,倒是挺有意思,说不得又要用一遭了。
那贾子明不是很注重虚名吗?
让刘仁怀去他家的时候,给他过世的父母一个封号,不就好了吗?
既让别人看到,更是让他自己看见,从而知道跟着朝廷走的好处,以后便会更加配合了。
“只不过国家多事之秋,六百万两看起来很多,放在亿兆百姓们之中,却是很小很小的一笔钱。”景和帝叹道,“可惜再也没有像是盐务这么来钱的行当了。”
大康朝的税赋和柳铭淇知道的所有朝代的税赋有些不一样。
从秦汉以来,我国的税赋基本上就分为两类,一类是盐铁酒茶瓷丝等税赋,另一类就是商赋、田赋和人头赋。
实际上这些赋税的类型,和大康朝都差不多。
但大康朝的商赋占据的比例却高出很多,大约占据了大康朝每年税赋的四分之一,也就是二千四百万两左右。
而一亿五千万人的田赋和人头赋加起来,也仅仅只占据四分之一。
而柳铭淇熟知的那些朝代,基本上田赋和人头赋要占据一半以上,很多时候甚至是三分之二。
沉重的压力全都压在了老百姓的身上,这也是古代王朝都不长命的重要原因。
唯一一个开挂的我大宋,却又被更加开挂的大元给灭了,历史倒退三百年。
而我大明这不争气的东西,空有繁华的商贸,却不能收起商税来,最后落得王朝破灭。
当然那些商人们也没有讨到好就是了,江南一地被屠了又屠,无数富商的财产全部被掠夺。
单论这些商人来说,真是活该!
大康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把田赋和人头赋规定得非常死,税赋抽成也不高,但对于商税征收得却很多,由此才能达到四分之一。
除了盐务,景和帝想要动哪方面都困难,尤其是在想要榨出大笔钱的情况下。
你说丝绸?
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一年靠着国内外的生意,上缴七百万两银子,你再给他们增加六百万两的任务,直接会压垮他们。
瓷器?
瓷器销售得倒是挺好,不过一年也只能收五百万两银子。
毕竟民间的许多窑厂都能做,寻常老百姓们用最简单的就可以,不会讲究精美。
那些做得好的,不是富商官员买,就是卖到草原和海外去,市场不大,就造成了收入不多。
茶务倒是也有五百万两,不过朝廷控制的主要是边贸,西南、西北、东北这些地方都是穷人,能用牛马羊、矿产等来购买,已经是不错了。
你想要再涨价和增加份额,他们也多半是吃不下的,还容易引发战争。
这也是为什么上一次柳铭淇建议开临时盐引、临时茶引的时候,朝廷只动了盐引,并没有动茶引的原因。
至于说田赋和人头赋……
呵呵
前朝亡就亡在这个上面,逼反了那些穷苦老百姓,从而最终轰然倒塌。
所以太祖立国之后,第一时间就宣布了,除非到万不得已,不然朝廷绝对不能增加田赋和人头赋。
过后的几位皇帝也遵从了这个旨意,因此大康朝的老百姓们总体来说还是能活下去的,除非像是现在这样连续几年的大灾害,不然流离失所的灾民很少。
看到皇帝发愁的样子,柳铭淇迟疑了一下,轻咳了一声:“陛下……”
景和帝转而看向了他,却蓦的道:“铭淇,你是不是又想到什么缺德主意了?”
少年气得发抖。
小爷我为国为民的想办法,你居然说我缺德?
要不是我身为大康朝的皇亲,我才不会一天到晚绞尽脑汁的给朝廷想办法呢。
他二话不说,直接拱手:“陛下,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小臣就告退了!”
景和帝微微一愣,一时间没有去挽留柳铭淇。
关键时候,还是赵寿赵公公管用。
他赶紧的上前几步,拉住了柳铭淇的衣服,赔笑道:“世子殿下!世子殿下!您怎么能在皇上面前说走就走呢?这话都没有谈完呢,不急不急。”
“咳咳!”
景和帝也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回过神来的他也咳嗽了一声,挤出了笑脸,“铭淇啊,你性子怎么这么急?我又不是针对你什么,不过是顺口问问而已。
你看看,之前你说的麸糠粥,实施之后,谁知道是你提出来的?
还有临时盐引的计划,我也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