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事情吃了亏,也就算了。
  可苗炎现在又想故伎重施,继续利用柳铭淇来获得利益,当然就让少年新仇旧恨一起涌了上心头。
  见到柳铭淇不搭理自己,苗炎也不动怒,说道:“世子殿下,本官可不是为了私人利益来找你,如今朝廷给的钱粮严重不足了。如果没有新的外快入账,这些灾民的工钱就要下降,连带着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下降,孩子、老人都吃不饱,开春回家的路上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你平日里行善第一,难道就忍心看到如此残忍的一幕出现?”
  柳铭淇耸耸肩,“我上次行善还差点被人斩了呢,苗大人您说,好人就真的有好报?”
  苗炎认真的点头:“有!民众们会记住你。”
  “别!我可不想活在他们心中。”柳铭淇吓了一跳,小爷我风华正茂,如此晦气的话可说不得。
  苗炎却不懂这个梗,见状还有些惊讶,难道裕王世子淡泊名利到了这种程度?
  柳铭淇却不信他的话语,“苗大人,朝廷刚刚才收了秋粮,赋税也全部归于户部了,正是一年之中最有钱的时候,你在这个时间段都说没钱,究竟是挖了多大的坑啊?让朝廷诸公都不敢给你足够的钱?”
  苗炎淡淡一笑,“也没什么,本官想把京城的御街好好修整一番。”
  柳铭淇:“!?”
  苗大人你上辈子是蛔虫吗?
  怎么知道我心中所想?
  虽然我的目标不仅仅是御街,但第一步拿下御街,也是不错的开始啊!
  柳铭淇的心思马上活动了起来。
  裕王世子、裕王府不可能去组织做京城道路的修缮,但是苗炎能啊!
  苗炎要修缮御街道路,大家不但不会觉得他心怀不轨,反倒是会赞扬他为民办事。
  妖!
  这是什么世道!
  好事都得分人来做!?
  只要能办成事情,那么无论谁来说,其实都一样的。
  柳铭淇不讲究什么名声,他活在民众们心里就行~~
  更何况柳铭淇还想借此来实验一些东西,这下子又可以光明正大的了。
  见到柳铭淇脸色阴晴不定,苗炎有点摸不清他的想法,不过还是继续表达自己的意思:“御街总长度是三十里,宽五百步,最中间的五十步是御道、两侧各一百步为车马所用,外围的各九十步是步行所用,剩下的是两边铺面。
  按照我的治理方案,直接按照官道的模式夯土,哪怕花个一两年的时间,哪怕多花两三百万两银子,也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让京城有一条经久耐用的好路!”
  “好主意!”
  柳铭淇一拍手:“皇上和户部同意了吗?批给您多少钱?”
  “大家都受道路之苦久矣,当然欢喜,也没有给我阻碍。”苗炎似笑非笑的道:“但是由于户部需要为年底的加俸和明年的各种开支做准备,所以他们让本官自己筹钱。”
  “自己筹钱,能自己收费吗?”柳铭淇脱口而出。
  “收费?”
  “对,收费!”柳铭淇顺口道:“既然是帝京府衙门花的钱,那么走我修的路,就请给我钱,直到我收够了成本,然后有点盈利后,才会免费。”
  “世子殿下你这想法……”
  苗炎一时半刻不知道怎么说,半响后才道:“你真是一个天生的商人。”
  让苗炎收过路费,那还不如杀了他好一点。
  因为反正都会被骂死的。
  他只以为柳铭淇在说笑。
  其实柳铭淇也就是随便说说,因为这事儿在古代根本行不通。
  柳铭淇又好奇的道,“苗大人不可能只把希望寄托在抓人罚款上面吧?”
  苗炎很固执,但是他绝对不天真。
  想要再在打击伪劣冒牌产品上面发一笔横财,甚至比第一次还要多,那已经不可能了。
  上次被他狠狠罚款的那群无良商人们,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怎么可能再有大资本投入?
  如今的这一批大白兔奶糖“玩家”,是之前没有吃过亏,又被利益所吸引,抱着侥幸心理冲进来的商人。
  可惜他们不知道,绣衣卫的掌控天下虽然是一句口号,但在这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他们却绝对可以做到这一点。
  不然上一次苗炎就不会直接一锅端了。
  听到柳铭淇的话,苗炎颌首说:“这几个月以来,随着秋粮的入库,不少粮食商人偷偷的从江南运粮过来,偷逃税款想要暗地里出售,本官已经掌握了确切的证据,只待收网了。”
  柳铭淇为被苗炎盯上的那些商人默哀一分钟。
  敢情你们没有经历之前苗炎对付“大运商号”郑三爷的手段,不知道苗炎究竟有多凶残,所以居然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偷税卖粮?
  当然了,这里面的利润确实是很高。
  今年江南再次得到了丰收,粮价直接又被打到了十文以下,虽然没有恢复之前七文的价格,但比起京城五十文一升的价格,还是便宜太多了。
  运过来就是爆赚。
  如果能不缴纳十税一的税收,那就更加大赚。
  “除此之外,本官仍旧是要仰仗裕王府商号。”苗炎直言不讳的道,“这几个月裕王府商号缴纳的税赋,几乎占到了所有帝京府宗室的十分之一。
  如果再加上白糖和大白兔奶糖的进一步大批量出货,未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御街道路修缮的钱,也就足够了。”
  “你这么想……其实也是很正确滴!”
  柳铭淇顿时有种“我缴税我自豪”的骄傲。
  大康朝纳税同样是以售价为准,而不是以利润为准。
  因为利润你说多少就是多少,很难有个界定。
  售价就不同了,你卖给别人是多少价格,一问就晓得。
  商人们顶多在数量上有所隐瞒,但如果被查出来的话,至少都是十倍的罚金,大康朝商业氛围浓厚,但是这也是非常大的一笔税款,从上到下都很重视。
  所以许多不是大买卖的商人,一般也很少偷税漏税,顶多就是少许看不出来的而已。
  裕王老实、裕王妃又不屑作假,所以裕王府的每一项买卖,都如实的缴纳了税赋。
  虽然亲王是五十税一,可架不住他们卖的商品价格高啊。
  花香精油一个月就要卖五十万两银子,五十税一也有一万两税赋。
  肥皂别看单价低,七月份便卖了六十万块、刚刚过去的十月足足卖了八十万块,税赋又是一万六千两白银。
  单是这两样便有两万六千两税赋,一年下来就有三十一万两千两。
  甚至为百官修建马桶系统这事儿,裕王府也是缴纳了上万两的税赋。
  “本官其实更看好的是你们的白糖。”苗炎道:“只要原材料足够,一个月卖出上百万两都不足为奇。所以在这方面有什么要本官帮忙的,你可以直接说,只要不违反法令,本官肯定出力。”
  不知道苗大人你当代言人行不行?
  少年心中腹诽了一句。
  但想起苗炎板着脸,拿起白糖打广告的样子,他又觉得好笑。
  像是这样的代言人,肯定得被轰下去吧?
  思虑过处,柳铭淇顺着杆子往上爬,“您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来了,白糖工坊需要进一步的扩张,这买土地的事情,还得麻烦您多费心。”
  苗炎点点头,“没问题,本官会吩咐下去,你们谈不好就我来。”
  “还有我们的生意安全、工人安全,这可也得防着别人。”
  “白糖工坊不是在东城外的巡捕衙门旁边吗?我会让他们严加保护的,哨卡可以四面八方都设下,确保不成问题。”苗炎干脆的给出了方案。
  顿了顿,他又道:“你们还要扩招工人对吧?这一次干活儿的人之中,有不少都是勤劳肯干的,府里都有记录,本官可以推荐给你们。”
  “那就谢谢苗大人了!”
  柳铭淇表示自己很满意。
  并且觉得后世的官员就该跟苗炎学学,怎么在保证本方权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积极的帮助投资商。
  不要老是靠着贱卖东西来吸引人,这往往跟舔狗一样,舔来舔去,最后绝对没有好下场。
  只要苗炎维持自己的人设,他说的话就能算数,同时也会让人相信他。
  而这种稳定有效的支持,恰好就是商人需要的。
  ……
  注:宋朝御街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南宋临安的御街,长度是十里,之前就有大大据此提出帝京城的御街太长,三十里不现实,或许用的就是这个数据。
  但北宋汴梁的御街足有二十里(皇城南北长1300米、内城南北长2900米、外城南北长5800米),本书设定比帝京城汴梁大一些,故而加到三十里。
  另外,御街宽500步也不足为奇,北宋御街本身宽便是380米,可见汴梁是多么雄伟繁华的都城!


第212章 三合土
  看苗炎的样子,估计最迟在十二月就要开始做准备,最迟春天便会开始夯土修路。
  柳铭淇回去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开始写关于自己想要实验的内容。
  不是水泥,而是三合土。
  水泥需要超高温来将原材料烧成粉末,如今的炉火还达不到。
  况且水泥一出来就是大杀器,靠着它修路,帝国的道路不但可以四通八达,而且还经久耐用,减少大量的运输损耗。
  无论对于作战,还是平乱,还是对于发展各地贸易,都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
  这是直接可以颠覆古代历史的。
  所以柳铭淇现在还不敢拿出来,免得朝廷诸公再次猜疑他。
  直说了吧。
  苗炎很有可能就是太子继位之后的副相之一,这样重点培养的重臣,一定会为太子扫平障碍的。
  柳铭淇单做生意还好,不断的发明惊世骇俗的东西,让民众们崇拜和传诵,苗炎不把他钉死才怪!
  做什么事情都要被苗炎这样的人盯着,你说柳铭淇会不会毛骨悚然?
  因此,低调是有必要的。
  身为穿越者,不必事事都出风头,快乐的过小日子就好。
  三合土这种东西,就比较适合柳铭淇在御街道路重建上面提出意见。
  其实秦直道和大康朝的官道,用的都是混合土,不一定是三合土,但效果不比三合土差。
  好一点的三合土能用三五百年,但秦直道却用了接近两千年,堪称奇迹。
  官道的用土方法、各种配料、人工工序要求等等,都是记录在案的。
  柳铭淇现在就是要用自己知道的三合土,去和大康朝的混合土方法来混合,看看能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合土顾名思义便是用三种材料组成的土,效果最好的是石灰、粘土和细沙。
  如果讲究一点,那就在里面加一定的糯米汁,或者是红糖。
  古代福建的土楼修建得坚固无比,千年不毁。
  许多人传说他们在建造的时候,不但用了三合土,还配上了红糖、蛋清和糯米饭,所以才有这样的效果。
  并且客家还有“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的谚语。
  可这应该是一种误传。
  福建本来就多山,粮食从来都不够吃,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福建人出海到南洋,背井离乡的去挣扎生活了。
  连吃都吃不饱,还能大量的用蛋清、糯米饭这样的宝贵资源来修建土楼?
  要知道,整个福建可不是一座两座土楼,单是永定就有两万多座土楼,总共得消耗多少蛋清、糯米饭?
  倒是红糖还有点可能,毕竟福建可是有名的甘蔗种植地,出产了大量的甘蔗。
  便宜的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