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至于从木板船里面站起来后的她,转身就腻声道:“淇叔儿,我们再来一次!!”
  可不仅仅是她兴趣盎然,熊孩子也是时不时的会盯着木板船看。
  一群裕王府的小孩子更是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就坐上去。
  “好了。”
  柳铭淇拍拍手,“如果都是小孩子的话,这个木板船一次可以坐三个人,你们也看到了,这个不会有什么危险。现在谁愿意和我们的小公主一起去坐?举手!”
  “唰!”
  所有人都举起了手,包括了熊孩子。
  不过熊孩子马上又把手放下了。
  “嗯,那就先念妤、铭安和你吧!”柳铭淇点了一个小女孩,才道:“走,我们上去!后面的人等着!”
  寿王本来是想傲娇一下的,可这么好的机会他又舍不得放弃,便扭扭捏捏的跟在了柳铭淇身后。
  结果一趟下来,他叫喊得比长乐公主大声多了,也兴奋得多了。
  “先生,我还要来!”下了木板船,寿王大声的喊道。
  “排队!你和念妤都是。”柳铭淇一点儿也不惯他。
  熊孩子明显不心甘,可看到长乐公主都得排队,还是很聪明的没有自讨没趣。
  长乐公主倒不觉得排队有什么难过,看着别的小孩子或尖叫、或大笑、或大哭的滑下来,她不觉是哈哈大笑,快乐得很。
  等到他们反复玩了好几次,柳铭淇又神神秘秘的拿出了另一种宝贝。
  那是两条很长的木板,前面微微向上翘,后面很平滑,中间还固定了一双毛茸茸的靴子。
  除了木板,少年还拿出了两根带把的木棍,一路走到坡上,脱掉鞋子套进了木板靴子里面,然后就顺着坡度,一下子滑了下来。
  “哇噢……”
  看着柳铭淇在坡上不断的转弯,不快不慢的飞了下来,一群小孩子齐齐的发出了惊呼。
  特别是最后滑到了平地上,柳铭淇顺势一转一停,姿态潇洒的停在雪地上,更是让小孩子们兴奋得拍掌赞扬。
  这个东西,好像比起木板船更好玩儿呢!
  长乐公主赶紧屁颠屁颠的跑了过去:“淇叔儿,我要玩这个,我要玩这个!”
  “这个可是有风险的哦,初学者很容易滑倒,你怕不怕?”柳铭淇笑着问道。
  “我不怕!”
  小公主昂起了头,“刚才坐小木船你看我怕了吗?”
  “好!”
  少年哈哈一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走吧,淇叔给你拿一款小一点的滑雪板来。”
  顺带着,他也向着熊孩子招了招手,“铭安你也来吧!”
  “诶!”
  刚才还一脸我不在意我不喜欢的熊孩子,马上就破了功,同样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先生您真是好人呀!”


第261章 又来天灾!?
  小孩子的乐趣永远比大人简单,也更容易满足。
  第二种的踩双脚滑雪板,让所有试过它的人都摔了好几次,有好几个人都不敢了,只能回去坐小木船。
  可出人意料的,小公主和熊孩子却坚持了下来,一个下午的时间便玩得有模有样,深深的爱上了这种游戏。
  柳铭淇手里的那副大人的滑雪板,也被熊大宝抢了过去,一个人玩得很溜。
  在这种情况下,当天晚上是没办法回去了,羽林卫和千牛卫只能找了附近的一个村子,住进了村里最大地主的宅院。
  至于大地主自己一家人,当然只能暂时的去住别的地方。
  结果进了屋子,小家伙们就纷纷喊身上酸痛,直到柳铭淇让人给他们烧水泡澡后,才一个个香甜的睡了过去。
  明明第一天那么累,第二天他们早上起来又是生龙活虎的玩了大半天,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本来景和帝要求他们最迟第二天一早就回去,但是一行人到了晚上才抵达京城。
  送小公主和熊孩子回宫,柳铭淇都认为自己要接受皇帝的指责了,可出人意料的是,他到御书房便看到一堆的人在里面。
  皇帝和他们在大声的说着什么,显得异常忙碌的样子。
  柳铭淇对于朝务没有兴趣,既然顺利的交差,皇帝又没有空,他乐得回家去休息。
  可是才从这边出来,他就看到和自己一同回来的熊大宝神色凝重的往御书房走。
  “宝哥,你不休息吗?”
  “不了,张勤已经值班了大半天,我得去换他。”熊大宝多说了一句,“唉,这下子糟糕了,湖南、湖北、四川、西康、安徽、江西六个省份接连下起了暴雪,已经持续了十来天了,看样子还没有一点停歇的样子。老天爷真的太狠了啊!”
  直到他错身离开,柳铭淇才反应过来。
  这不是素老板之前告诉我的情况吗?
  她从江南赶回来的时候,进入京畿地区之前的最后一站是安徽,说安徽已经持续在下大雪。
  当时自己还觉得那是京畿地区的暴雪扩散作用,等段时间温暖了就好。
  结果没想到,人家一直持续在下暴雪,而且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六个省份里面,安徽的灾情都不算什么,这是江南地区范围之一,有着富饶的土地和民众,民间的财富不算多,但积蓄还是不少,属于大康最中产的那群人之一。
  四川也还算可以,这里中间有着广阔的盆地平原,不但养活了大部分的四川人,更可以支援给旁边的贵州和西康两个省份。
  西南一直以来比较安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四川的粮食来稳定四周。
  江西比安徽和四川自然要差一些,但是这边河流众多,还有大康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平日里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同样是经常输出大米粮食的产地之一。
  但是剩下的三个省份,就真的苦比了。
  西康省在四川盆地的西部,除了很小一部分是平地之外,大部分都是山脉、丘陵,是大康最穷的几个省份之一。
  可这个地方东面是富饶的四川,西面儿是青藏高原,南面就是南诏,地势非常险要,你不驻守又不行。
  否则一旦草原部落从青藏高原冲下来,一路平推占据了四川,那么对整个帝国的威胁就太大了。
  往东,顺着长江就可以一路抵达两湖地区,甚至是江南都能去。
  往北边,直接杀向富饶的关中平原,这就直接威胁到了距离不远的帝京城。
  再不济,他们可以把四川给封闭起来,靠着四川盆地的丰富资源和土地,大大的发展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
  所以哪怕是每年给西康省大量的粮食物资补贴,朝廷也不得不这么做。
  但西康省还不是最悲催的。
  它本来就穷,暴雪来临不过是再穷一些而已。
  剩下的湖南湖北才是今年最悲催的两个省份。
  特别是湖北,它还多了一个今年四月的云梦泽水灾,持续了一个多月。
  接下来就是八月份的蝗灾,又持续了一个多月。
  现在接着又来了暴雪铺天盖地的下。
  一年三次中等规模以上的受灾,在历史上恐怕都是罕见的吧?
  如果只下十几天,像是京城这样倒还好,但关键最怕这些地方不止下十几天,万一二十多天,甚至三十多天呢?
  那才糟糕!
  因为湖南湖北才熬过蝗灾没多久,哪里有什么资源再来应对暴雪?
  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起西康省都还要脆弱。
  这恐怕才是景和帝和朝廷诸公担忧的地方。
  柳铭淇也想到了他们现在在大声的讨论什么了——赈灾。
  没办法。
  虽然大家可能看着这个词就头疼,但你又不能不去做。
  不可能因为一二次我做了,第三四次我就不去赈灾了。
  一次不赈灾,死伤就可能超过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所以哪怕是今年已经有过好几次赈灾,让国库和内库都大量的损耗,也终究还是得拨出钱粮,供应灾区。
  眼看着还有两三天就要过年了,许多地方的官员说不定都已经开始封印休假了,却还遇到这事儿,只能加班加点的重新忙碌起来。
  皇帝和大臣们的忙碌只是一个缩影,未来的许多天里面,无数的官吏和民众们,才会更加忙碌。
  现在恐怕皇帝最期盼的,就是过年能有好消息,暴雪下了这么十多天就停下了吧!
  ……
  俗话说,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康朝廷在这边愁眉苦脸,几个草原的使团却是兴高采烈。
  当然他们也不在外面表现就是了,都在驿馆里面偷着乐。
  比如说最大的两个使团,西羌和室韦的重要人物,又聚集在了一起。
  “消息已经确定了,这一次的灾害很有可能要超过蝗灾。”韩乐古说着自己收到的情报,“最惨的是南方地区,也就是湖南湖北和四川西康这四个地方。”
  “湖南湖北是受到了诅咒吗?”乞勒都埋笑出了声,“一年三次大灾大难,也算是前所未有了。”
  耶律安翔也在笑,“是啊,本来两湖地区是大康有名的鱼米之乡,现在好了,哪怕是三五年时间都没办法恢复元气。”
  嵬雀罔麻点了点头。
  其实两湖地区的重要性还不仅仅在于他们本身是鱼米之乡,而在于他们紧邻着京畿地区,紧邻着帝京府。
  饶是有大运河的漕运,江南运送到朝廷的税赋粮食,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损耗用度。
  但两湖地区不一样,这里哪怕是陆运,通过官道来运输,狂奔两天两夜就能抵达京畿地区,三天就能看到帝京府的城墙。
  这样的损耗再多能有多少?
  况且这种时间效率,也根本不是漕运能比的。
  再有一点,两湖的西北就是西北三省,就是面临西羌压力最大的地方。
  平日里西北三省的一半粮食,可都是两湖提供的。
  如今两湖地区受到了如此大的打击,那么西北的粮食吃紧必然会带来军心动荡,也一定会给西羌的攻略带来好处。
  一年或许看不出多大的效果,但如果连续两三年都是这样呢?
  江南虽然富甲天下,可想要供应这么多地方的粮食也根本不可能,那里又不是仙境,不可能种什么都是十倍、百倍的粮食产量的。
  西羌实在是太穷了。
  如果能多得到大康的财富和人口,必然会更上一个台阶,真正的成为一方霸主。
  见到嵬雀罔麻若有所思的样子,韩乐古心中也是微微一笑。
  大家都是老狐狸,不然也不会被派来大康出使了。
  表面上看,两湖和四川受重灾,只是便宜了西羌。
  但如果西羌真的看准了机会出兵,和大康一定是打得难解难分。
  为什么?
  你看一看地形就知道。
  西北三省过来直接就是京畿地区,直接就是帝京府。
  大康的禁军九卫大部分精华都在这个区域,距离西北三省也就是两三天的行程。
  就算是边军不给力被打得节节败退,二十来万精锐的禁军九卫岂是开玩笑的?
  西羌人越是深入,越是对他们不利。
  而大康的日子也不好受,毕竟都打到帝国的京畿地区了,军事和政治上面的压力都大。
  既然他们对于西羌是疲于奔命了,那么如果那个时候室韦在东北拔掉一些钉子,比如锦州、甚至是山海关防线,那岂不是要轻松许多?
  多少年来,室韦都被这些顽固的防线挡在了外面,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勇士的鲜血和生命,都没有打开这些通道。
  真的能达成梦想,室韦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