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简直是一箭三雕。
  故而柳铭淇肯定这么做。
  不为别人,也是为自己的子孙们。
  他们生活在一个商业发达,并且全面领先吊打这个世界所有国家的国家里面,一定不会遭遇什么屈辱。
  至于说会不会有改朝换代之后的那些风险,对不起,那已经不是柳铭淇能管得到的事情了。
  他只能保证自己活着的时候,大康朝都是朝着正确的道路走着,都是一步步强大的。
  这便是他为子孙们,为这个国家的民众们能做到的最好了。
  ……
  有了柳铭淇的主意,第二天一大早,景和帝便把宗人府宗正肃王、四位丞相、冯玉强、张翔等人叫了过来。
  因为心里有事,昨晚大臣们都没有睡好。
  但他们到了乾清宫,看到皇帝却是精神抖擞的,仿佛一点都没有受影响。
  正在这儿奇怪,景和帝便笑着提出了柳铭淇的方案。
  毫不夸张的说,一群人瞠目结舌。
  肃王第一时间表示了坚决反对:“陛下,您这么一做,必然会导致宗室失衡,因为会有更多更好的爵位继承,他们一定会大肆生儿育女,这样我们的压力可就更大了呀!”
  大康建国八十年,宗室总共人数才三千多人,可谓控制得非常好。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降爵承袭的功用,另一方面就是庶子们还得降两级。
  比如说,肃王的大儿子就是郡王,他的小儿子只能是公爵。
  那么小儿子的二儿子,却只能是伯爵了,伯爵的二儿子,就直接降级成为最低的底线——子爵。
  这么算下来,一个亲王的子孙,除了长子一脉以外,只要两代就能完全降级到底,
  都已经是子爵了,那么子爵的待遇是什么呢?
  “岁俸银五百两,禄米五百斛。”
  一年只给你五百两白银,外加三万斤大米小麦。
  只有这么一点俸禄,你想要三妻四妾或者是多子多孙,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要日子过得好,唯一的办法就是少生,这样自然而然家庭的可支配钱粮便会增加。
  老实说,这样的俸禄,哪怕是有上万个子爵家庭,对朝廷都没有太大的负担。
  大康朝光是盐务方面,一年就有二千四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其它的收入加起来,拢共差不多是一亿两白银。
  另外每年的粮食税赋算下来是八千万石,江南占据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所以有了这两个收入,皇室的供养对朝廷来说,真的算不得什么。
  可现在要变化,变得高等爵位的人更多,那么相当于多了一倍的人去大肆生育,长期下来肯定不好,皇族人口突破一万都要不了多久。
  这便是肃王坚决反对的原因。
  任何一任的宗人府宗正,都必须要把控制宗室人口当成很重要的一个工作。
  虽然看起来比较残忍,但长期来说,对子孙后代却是极好的。
  肃王反对声音出来,皇帝望向了旁边的大臣。
  景和帝是聪明人,他晓得肃王算的账,肯定比不过大臣们算的那笔帐。
  果不其然,冯玉强首先就开口了,“肃王殿下,如果按照皇上所说,把给他们的俸禄都加在了购买爵位里面,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相当于他们自己在养活自己,朝廷只不过是经手一下而已。”
  “对嘛。”
  副相南宫忌也很是赞同,“肃王殿下,您想想看,虽然宗室人口会增加,但也得是他们能挣钱啊!如果父亲和爷爷们不能挣钱,那些家庭哪里来多余的钱买爵位?不照样和以前一样么?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啊!这两年我们有多苦,想来您也是知道的。倘若不是陛下想出来这个主意,朝廷真不知道该怎么去应对这一次的超级大雪灾了!
  一旦不能应对这么六个省份的大雪灾,朝廷就会在民众们心中地位降低,就会失去民心,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后果,这样的责任,老臣担当不起,您恐怕也不愿意看到吧?”
  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
  南宫忌说的话,恰好是点中了肃王的要害。
  谁最希望国家的稳定?
  当然是皇帝第一。
  但第二绝对是宗室,因为他们就是靠着大康吃饭的,一旦大康完了,他们也完了。
  肃王皱起了眉头:“雪灾很严重?”
  一旁的钟昶回答道:“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许多,今天早上刚刚来的情报,通往四川的通道已经有两条彻底被暴雪覆盖了,那边什么状况真的没办法预估。”
  “殿下您看,这一次皇上的主意,起码能给朝廷带来超过一千万两的收入,这笔收入就如同之前从寺庙道观里得到的一样,完全就可以成为救命的钱。”马浩秋说道,“而有了这么一笔的进项,我们明年开始还会有固定的收入,这对于每年都遭灾的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您心里应该清楚。”
  四个丞相之中,三个副丞相都说了话,肃王又看向了最老陈稳重的丞相曹仪。
  曹仪缓缓的点头:“殿下,老臣认为诸位同僚说得都很对,我们总要先解决现实的问题,未来的问题,只能慢慢再说。这个没办法,但必须要有取舍。”
  肃王沉默了片刻,道:“如果价格太低了不行,但是价格太高了,会不会被吓退?”
  见到他转了口,景和帝大喜:“肃王请放心,今天找大家过来,就是想要商量这个价格的。指着往高的方面定,没钱还想承袭高爵位,这不是做梦吗?如果都那么好得到,岂不是我们大康的爵位没档次了?”
  张翔看到大局已定,顺手就是一记马屁送上:“陛下这个想法,真的是太厉害了!不但是没有损害平民百姓的利益,而且还能给千百万受灾民众获取好处,甚至于那些花钱买爵位的宗室和勋贵们,同样会感谢陛下的恩典。
  细数下来,根本没有一方不满意!这太让微臣感到佩服万分了!我皇聪慧天授,往往能力挽狂澜,拯救民众于危难之中,实在不愧是万众敬仰的圣君啊!”
  张翔的马屁,连南宫忌都听得都有些打寒颤,可景和帝却是笑容满面,“陶山啊,你这就说得有点夸张了,这个法子也不是最好的,至少有点违背祖宗的法令。”
  “又不是不降爵承袭了,只不过是有一次让他们暂停一代的机会罢了。”冯玉强此时也出言道:“总而言之,皇上您的办法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否则我们在哪里去找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两银子?”
  冯玉强从来不拍马屁,他说的话都是心中所想。
  一旁的肃王即便是心中再有想法,也不得不认同皇帝的主意。
  至于说违背祖宗法令这事儿,相对于上千万民众的生死,根本就没有衡量的必要。
  曹仪是大臣之首,见状便提议道:“好了,既然主意出来了,大家又认可,我们就来商量一下价格的问题吧。”
  大臣们纷纷点点头。
  看着他们一本正经的开始了折算价格,景和帝心中又是满意,却忽然又有些担心。
  大家都认为可以得到几百万两甚至上千万两银子,但如果那些家伙不买账怎么办?
  可不要都不买啊。
  那么多的子民嗷嗷待哺,钱粮如果不到位的话,真不知道要出多少事端了!


第264章 苦恼的诚郡王
  内城,高头街。
  大康的皇族是居住在皇城里面的。
  列位亲王和他们的家庭府院都在皇城之中,但如果降爵袭承了郡王,就得搬出皇城,去内城找房子住。
  虽然宗人府规定宗室子弟可以在帝京府安置,但绝大部分的宗室子弟都在内城有房子。
  这已经成了许多降级到子爵的宗室们唯一的尊严。
  而高头街便是宗室子弟居住的一个区域。
  不过这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郡王和公爵们。
  属于是最为顶级的一群宗室子弟。
  比如说号称宗室里面最有钱的诚郡王,他的诚郡王府便在此处,占地超过了百亩,单是仆人都超过了五百人,可谓豪华富贵之极。
  诚郡王砚评的父亲是景和帝的七叔卓亲王,卓亲王自己就很喜欢做生意,他的儿子诚郡王十几岁便跟着卓亲王忙碌。
  两父子非常有财运,涉及了好几个商业项目都做得非常顺利,几十年的打拼下来,便累积了大量的家产。
  除了诚郡王府,他们在内城和外城还有十几套大小不一的宅院,妥妥的房爹。
  临近春节了,诚郡王反而是更加忙碌。
  一年的生意盘算,各种奖赏的发放,对明年的规划等等,都需要他这个掌舵人来做。
  今天一大早他就去铺子上面,算了帐又准备几万两白银回家,这是给府中的下人们、妻妾子孙们的赏赐。
  四十二岁的诚郡王以前忙于生意,对于享受没有多大的兴趣,但这几年或许是年龄大了点的原因,他不但试着享受一下,对待下面的人也宽松了不少。
  要放在十年前,承袭了他父王卓亲王性格的诚郡王,一年最多只给府中的丫鬟家丁们发十两银子的奖赏。
  现在他每年一个人要发五十两,家丁和侍女们高兴得不得了。
  结果诚郡王还没有回家,他最爱的苏侧妃便到了店子上面。
  “咦,你怎么来了?”正在做事儿的诚郡王讶然了,自己这个侧妃,最是娇生惯养,不喜欢到处跑,怎么忽然会出府了?
  苏侧妃笑眯眯的脱掉外面的大氅,从后面抱住了诚郡王,“王爷~~人家想你了嘛!”
  “你这个小妖精,前天我不还在你房里休息的吗?”诚郡王笑了起来,“再要这么宠你,王妃就又该骂人了。”
  “她不过就是给您生了世子嘛,奴家如果早几年嫁过来,不一样生的是世子?”苏侧妃白了白眼睛道。
  她长得非常漂亮,经历了少女到妇人的变化,却是变得越发的娇媚,让诚郡王越来越爱她。
  此时诚郡王就有点酥,“咳咳,少在那儿胡说,你今年才二十三岁,世子比你只小了一岁,你怎么生他?”
  苏侧妃一愣,旋即撒娇了起来:“人家不管啦~~王爷你欺负我~~”
  她这么在后面摩擦着,诚郡王心里又是一麻,顺势把她给抱到了自己的怀里:“我的小心肝!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啦……今天晚上我一定好好的宠你!”
  “嗯嗯……人家最喜欢王爷啦!”
  二十三岁的苏侧妃说着少女的腔调,但是诚郡王却觉得她不做作,甚是娇憨可爱。
  诚郡王已经四十二岁了,苏侧妃二十三岁,两人直接差了一辈,所谓老夫爱少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两人又腻乎了一阵,诚郡王又问她,“苏苏,你来这里到底是做什么的?”
  “哎呀,就是人家听说一个传闻啦。”苏侧妃抱着他的脖子,出气如兰的道:“宫里传出了消息,皇上决定发布加恩令。”
  “加恩令?”
  “对,加恩令就是说呀,以后宗室之中,从郡王开始,就可以给自己的庶子加一等爵位。比如王爷您,世子肯定就是锦国公,但是如果您愿意的话,羽青侯也是可以变成羽青公的。而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一点点钱财就可以。”
  苏侧妃眼巴巴的看着诚郡王,眼睛水汪汪的,看上去有多可爱就有多可爱。
  可是在诚郡王眼中,她就好像有点不可爱了。
  小老婆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皇帝如果出了这个加恩令,她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从侯爵变成公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