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耀趁机上眼药:“更别说他背后还有一个柳铭淇,柳铭淇可不是省油的灯啊!”
  朱哲也表示了赞同,说道,“殿下虽然仁慈,可这不是仁慈的时候!”
  太子苦笑着不断摇头,俨然对他们的说法有点不以为然。
  他看向了自己最信任的心腹,“高霂,你觉得呢?”
  礼部尚书李秀泰的大儿子李帆坦言道:“微臣以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寿王都有一定的威胁,只要是对殿下的大位有威胁的人,都该重视。”
  除了太子太傅任西海任老先生不在之外,他的基本班底都在这儿了。
  所有人都在在意这个事情,在意顽劣的寿王忽然成为了威胁。
  太子多看了李帆一眼,才和声的道:“不知道诸位听说过上古汉末,曹丕和曹植的故事没有?”
  他不待大家回答,就自顾自的道:“曹植文才横溢,年少之时就写出了震惊天下的《洛神赋》,虽然比不上铭淇的《劝学》这么惊世骇俗,但在写美景美人的文章里面,也是千古绝唱。
  而且曹植本身非常聪明,又很受其父曹操的喜爱,但为什么年龄和曹丕差不多的他,最后却没有接任王位,最后篡汉成为一国之君呢?”
  顿了顿,太子对李帆道:“高霂,你来回答。”
  李帆心中叹了一口气,答道:“因为曹操需要的是一个心狠手辣、果断坚毅、能文能武的儿子,这样才能保住他们曹家的地位,并且能保证篡汉成功,打造曹家天下。
  和曹丕相比,曹植太过于注重文学方面,喜欢文人,又和文人交好,自身性格软弱,对政治没有半点的擅长,更别说军务了。
  如若把王位交给了曹植,曹家必然会崩溃,曹操数十年的努力一定会付诸东流,所以曹操从实际出发,选择了曹丕。”
  “事实证明,曹操选得没有错。”太子接着说道:“那么诸位认为,我和铭安是不是跟曹丕曹植有点相像呢?”
  众人稍微沉默了一下。
  孙彬立刻就道:“《洛神赋》岂能和《劝学》比?曹植能凭借《洛神赋》得到全天下文人的支持吗?不能!但寿王却可以!”
  太子讶然道:“怎么在你们眼里,《劝学》就是寿王写的了?铭淇岂不得气死?全天下的文人学子,同样也得被气昏啊,非要讨伐你们不可!”
  沈明勤沉声说道:“即便如此,隐患也非常大。殿下您是在宫外,寿王是在宫中,如果柳铭淇继续的教他知识,让他不断的讨好皇上,让皇上越来越喜欢他怎么办?”
  太子皱了皱眉头,“你们是越想越夸张了。即便是如此,在我没有犯错的情况下,父皇会因为喜欢寿王就换太子?那你们太小看父皇了。而且丞相、尚书、御史台他们会坐视不管吗?不可能!”
  太子是有着绝对的信心的。
  长幼伦理在大康是非常讲究的事情。
  只要成为了太子,没有天大的罪过,群臣绝对不会同意换太子的。
  开什么玩笑?
  还要不要规矩了?
  如果今天换这个做太子,明天换另一个做太子,那整个朝廷不就乱套了吗?
  到底群臣该向谁效忠,该辅佐谁来熟悉朝务?
  昨天才是二皇子,今天就变成了三皇子,再等两天就变成了四皇子……皇上,你还是杀了我们吧!
  这也是大康吸取了前朝的教训,特意这么安排的。
  对一个延续之中的国家来说,稳定大于一切。
  不用太子多么惊艳,只要能萧规曹随,就能推动帝国进步。
  就拿当今皇上来说。
  本来当年先帝是想要立二皇子礼王为太子的,或者是坚毅敢任事的四皇子肃王。
  但最终他还是遵从了太祖的规定,立了当今皇上。
  结果怎么样?
  三十年下来,就连偏远山区的愚民,都感恩当今皇上的仁慈恩德。
  所以经过了这么一个例子,群臣更不可能允许皇帝乱来,哪怕是当今景和帝。
  太子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他本身就是要立志做一个好皇帝,怎么可能去胡作非为,成为众人的眼中钉?
  既然是如此,他的太子之位就是稳稳的。
  别说是铭安,就算铭淇是皇子,也夺不了他的皇位!
  ……
  大家见到太子自信满满的样子,有心想要反驳,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位未来的九五至尊的气度,的确是远超常人。
  就凭借着他的那些认知,心中的坚毅,寿王的威胁就不是那么的大。
  林耀却是不甘心,“太子,正所谓有备而无患,我们始终要谨慎一点。不如交给我们去做吧,我们知道分寸的。”
  “不用!”太子摇手道,“昌辉你不要乱来。……你们大家都冷静一些!铭安才七岁多,我都二十七岁多了,难道还要担心这个一个孩子?
  你们能想象全天下的人不选一个三四十岁的皇帝,却偏要选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少年皇帝?
  这不是开玩笑吗?大康真要到了那一步,也没有什么希望了!”
  好吧。
  太子连这个理由都说出来了,大家伙儿觉得今天是没办法劝服他了。
  但是包括孙彬和沈明勤在内,都认为太子的一条条理由,尤其是这最后的年龄差,更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优势。
  不过李帆却还有想法。
  他沉声道:“微臣认为,殿下可以不用担心寿王的威胁,但微臣叩请殿下招裕王世子为东宫侍读!”
  李帆这么一讲,众人的脸色不觉都有变化。
  孙彬当即就符合:“殿下,此计甚妙!还请殿下采纳!”
  林耀暗叫不妙,有心想要搅和这事儿,可忽然看到对面的李帆对自己投来一个阴狠的眼神,心头吓了一跳,赶紧的闭嘴不语。
  上一次他好不容易才从绣衣卫的手上挺了过来,如果被李帆给卖了的话,他这条命基本上就没了。
  以前还有可能判处流放,但如今柳铭淇俨然已经成了圣人。
  刺杀圣人,这罪罚不是处斩,全天下一样会闹翻。
  包括他老爹,也同样会吃尽了苦头!连官都当不了。
  太子听着他们这么讲,微微笑了:“我知道你们的意思,这是想要他不再教铭安了,拉他到我们这边来吧?”
  “是!”
  李帆毫不犹豫的承认道。
  太子道:“其实我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当然不是因为铭安的事儿,而是觉得铭淇挺有意思,而且很多想法都很有新意,对我可能有不错的启发。
  但是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太子可没有资格去去招揽一位亲王世子作为侍读,这在皇室和朝廷的规矩上,都不可能允许的。
  现在就更加不可能了,铭淇已经俨然是新的圣人,除了父皇之外,谁有资格让他去办什么事情?更别说是来我太子东宫做事儿了!
  可你们也不要失望,铭淇应该就是下一任的宗正。到了我登基过后,不是一样的就可以倚重他的力量了吗?到时候你们可要和他好好相处才是!”
  李帆点点头,紧接着道:“殿下,既然裕王世子都是圣人了,肯定不再适合教导寿王。我们准备找人去上书,让他不再担任讲读官这个职位,您看行吗?”
  好个李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既然太子暂时不能用柳铭淇,那就让寿王也暂时不能用,这样就又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对太子最有利。
  转眼能想这么多东西,真不愧是太子麾下第一军师。
  但是,太子这一次又否定了他的意思:“高霂,我们不能这么小气,这样做反而会让人觉得不好……好了,你不要多说了!
  正巧昨晚铭淇给了我一百包大白兔奶糖,我留下十包,剩下的你们带着回家给家人吧!
  大家都多休息几天,别想太多,过了年这大雪灾的事情,恐怕我们又得忙起来了。放心吧,我心中有数的!”
  李帆在心中又叹息了一声。
  太子殿下现在是越来越妇人之仁了啊!
  在危机出现一点苗头之前,就该先下手为强,不然到了以后,反而会更加的麻烦!
  可他又不能违背太子的意思。
  这些事情,如果太子没有表露出强烈的愿望,他们这群手下去做,绝对没有那么容易。
  而且确实是在这风口浪尖之中,自己等人如果盲目的行事,还会给太子惹来不小的麻烦。
  寿王有了《劝说》的光环来护体,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是无懈可击的。
  唯一能做的拉拢柳铭淇一事,却又难以执行。
  东宫虽然仍旧稳当,可不安分的因素越来越多,始终会是一种隐患。
  有了柳铭淇这个并不能掌控的人,真是横添变数呐!
  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一个粗俗无比的莽夫,竟然忽然会变得这么聪慧。
  难道真的像是别人所说,溺水之后就有机会顿悟!?


第276章 甘蔗断货了!
  饱饱的睡了一觉起来,柳铭淇觉得空气特别的清新。
  虽然现在已经大年初三了,可《劝学》的余波远远没有停歇。
  从大年初二一大早来拜访他的人就络绎不绝。
  他们都是白身,顶多是举人,但没有做官。
  去年景和三十年本来该开科举的,可因为大型的蝗灾,所以殿试直接推后一年,这些学子基本上就都呆在京城。
  官员们其实也想来,不过他们却不能和宗室有交集,不然就是害了柳铭淇。
  于是有太祖法令傍身的柳铭淇,让大管家田荣在府门前面给来访的各位道歉,说宗室子弟没办法结交士子,还请各位见谅。
  他这么说起来,大家自然也没有办法。
  毕竟设身处地想一想,柳铭淇的确是需要避嫌。
  所以虽然一颗炙热的朝圣之心没办法得到满足,却也是表示了理解。
  当然大家又不是没有得到回礼。
  每个前来的士子文人,都得到了一幅柳铭淇亲书的《劝学》……的印刷本。
  那份原文已经被皇帝收了去,挂在了御书房里面,众人自然是不敢抢的。
  也没有人敢说裕王世子你也给我写一份吧。
  怎么?
  皇帝有了一份,你也想有一份?
  那皇帝的位置你是不是也想有一个呢?
  来呀,狗头铡伺候!
  得到这个圣人亲笔写的《劝学》印刷本,本来就已经是很高兴了——即便是柳铭淇的字写得实在一般,但那意义却是不一样的。
  然后他们还每人获赠了一包大白兔奶糖。
  大白兔奶糖始终没有什么机会面对大家出售,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仍旧是一个神秘的美味。
  能白得一份大白兔奶糖,文人学子们自然是高兴得很,连呼裕王世子果然是豪爽大方。
  到了下午,专门就有人为了大白兔奶糖来走一遭。
  但裕王府也没有小气,裕王妃说了,来的文人学子都发,给咱们家铭淇宣扬一下,让他更加的名满天下。
  好吧。
  其实发大白兔奶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而且天下的舆论,从来都不在这群年轻人身上,他们再长大二十年,成熟稳重的进入了朝廷才有可能。
  但是呢,凡是进入朝廷的人,他们为了维护自己一辈子所学,为了维护“秩序正义”,必然不可能反对《劝学》。
  不敢反对《劝学》,那他们都不能推翻柳铭淇,否则便是跟天下人作对。
  因此其实柳铭淇现在已经是稳得不能再稳。
  别说他了,朱熹还不是圣人呢,就敢偷尼姑,就敢偷大儿媳妇,简直是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