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废话。
  那些未开化的土人一旦占据了天府之国,哪能不烧杀抢掠的?
  这样即使能顺利的收复失地,没有三五十年的努力和救济,四川完全恢复不过来。
  “所以啊,我很是赞同葛总督的做法,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柳铭淇道:“南诏这个地方地势非常好,和贵州一起位于同一个高原上,又物产丰富,还能护卫我们的天府之国,为整个大康将屏障往外移出一步,真的是功德无量!”
  葛松道还是摇头:“殿下,你只考虑到了我们现在的四个省,如果南诏打下来之后,他要面对的敌人可不弱啊!”
  南诏的东南就是黎国和百越,南方便是逻国,西南是骠国。
  四个国家的土人更加不开化,更加的恶劣,经常和南诏开战,就是为了抢夺东西。
  南诏至少有大半的精力都用在对付他们身上了,所以才对大康那么软。
  要是大康把南诏收入囊中,不但要摆平南诏的反抗势力,更要面对其余四国的威胁,这在葛松道看起来,是绝对的劳民伤财,不值得。
  柳铭淇暗叹了一声。
  葛松道已经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之一了,但他还是有极大的时代限制。
  你如果再往前走五百年,一旦进入了工业社会,你就晓得如果能在印度洋上面,有自己的一个出海口,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有了缅甸这个地方,我们在印度洋就天然成为了霸主。
  向西可以直接攻略三哥,拥有南亚大陆上面最好的粮食基地,然后通过缅甸运回到国内。
  向南可以直接出海,直达阿拉伯半岛和西方世界,甚至是非洲都再也不是遥不可及。
  泰国也很好。
  大康可以通过这个地方,牢牢的锁死整个马六甲海峡,谁要想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做生意,那都得经过我的同意。
  光是收税这一个,就能让大康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如果这两个地方都收下,那就更好。
  再把越南收下,整个南海区域,我们再也没有半点隐患。
  看出来了吗?
  说白了,柳铭淇的目的根本不是自古以来我国的固有领土——云南,而是在这云南下面的中南半岛。
  一旦控制了中南半岛,大康在大航海时代就是打不垮的巨人。
  哪怕是全欧洲联合起来,哪怕他们再厉害,也没办法打到大康的本土核心地带。
  我们失败时就躲入港口,躲入太平洋。
  一旦发展起来了就出去和他们硬干。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而且还没有算整个中南半岛粮食可以一年三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仓。
  前世的华夏没有做到这一点,这一世柳铭淇很希望自己能做到。
  现在的废物蛮荒之地,在未来可都是宝贝啊!
  哪怕是花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
  哪怕是花一代人、三代人、五代人。
  都应该坚定不移的把这些地方全部占领了,让它护卫我泱泱大康的蓬勃发展!!


第353章 蜂窝煤工坊的外设
  和葛松道关于领土扩张的谈话,柳铭淇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
  但他也并不丧气。
  如果葛松道一开始就兴趣满满,想要大干一场的话,那才奇怪。
  毕竟在现在的人们眼里,包括南诏在内,都不是一个好地方,更别说更偏远的其它国家了。
  这还需要柳铭淇不断的通过事实告诉他们,这些地方的重要性。
  一旦让朝廷大佬们知道了这些地方的真正重要性,那么“自古以来”的说法就会出现了。
  不急。
  柳铭淇才十七岁,至少还有五十年的时间来推进这个。
  不过葛松道倒是说起了另一个事儿。
  “殿下,下官真的很喜欢你做出来的蜂窝煤,又便宜又好用,最适合西康那边的人们用了。”葛松道说道:“但是就有一点不好,它的运费太贵了!这样就造成了我们的使用成本也很贵。”
  少年点点头。
  四川四面环山,天然的易守难攻之处。
  但这也造成了四川很不容易和外面沟通,否则诗仙也不会有“蜀道难”的感慨了。
  大康对于国内的水道建设非常用心。
  除了有京杭大运河、黄河水道、长江水道之外,其余的许多支流水道也很多。
  比如说从帝京府到成都,走的就是汉江水道。
  从新野西边的丹江口水域,顺着汉江坐船下来,抵达九省通衢的武汉,再从武汉转到长江水道,一路往上流到宜宾,再从宜宾的岷江水道一路到成都。
  看起来要转好几次,可这比起单纯的用马车运输要方便多了。
  一艘船能载重数十万斤甚至更多物资,一辆马车能载重多少?
  船运的消耗多少,马车的消耗又是多少?
  这仔细算一下就知道,为什么宋朝会那么的富有了。
  人家船运占据了所有运输的一半以上!
  而且宋朝是有海运的,同时海运绝对不会像是我大明一样的随时连船都能飘没。
  但是呢,就如同葛松道所说,这一路还是太长了。
  如果是高附加值的小东西,比如说花香精油运到成都来,运费相当于它的售价,几乎可以忽略不算——你随身都能携带一百瓶,还不费什么力气。
  但偏偏是便宜到只有两文钱的蜂窝煤,通过一路的海运陆运之后,抵达成都的价格就几乎要翻倍了。
  更别说运送到西康那边,更是花费力气。
  如若不是运输边军物资都是不算成本的,恐怕得到五六文一块。
  这个价格比起木材和煤炭来肯定不算很贵,毕竟它们也是需要这么运送或者费力砍伐的。
  而且蜂窝煤在极限条件下的便捷使用,以及给人的安全感和抚慰感,远远不是煤炭和木材能比的。
  但如若是能更便宜一点,能省下更多的钱来做别的事情,难道不好吗?
  肯定好!
  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柳铭淇直接说了出来:“总督大人是不是想我们裕王府在成都这边开一个蜂窝煤工坊?”
  “对!”
  葛松道毫不掩饰的道,“如果那样的话,真是善莫大焉。”
  西南三省,除了四川比较富裕之外,其余两个都穷得很。
  民众们对于便宜耐用又方便的燃料的需求,那是无休止的。
  历史上为什么云贵川没有造成大规模的自然环境破坏?
  很简单。
  因为这些地方都很穷,地广人稀。
  人口少了,再怎么的砍伐,能用多少?
  再加上这三个省份的山多植被多,远超东部、西北的平原省份,所以使用木材的速度和木材生长的速度才能持平。
  在柳铭淇心中,实际上这几个省份的人口增加,才是最符合大康的利益。
  毕竟想要控制整个中南半岛,你没有上千万的移民充斥在那片土地上、精心耕耘几十上百年,是没办法把它彻底纳入大康的怀抱的。
  既然想要人口增加,那么就要有充足的粮食、良好便宜的资源供应。
  蜂窝煤便是其中的一项。
  柳铭淇道:“我觉得也挺好,但是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啊。”
  葛松道大喜过望,“殿下请说,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能解决的。”
  他还以为柳铭淇要拿捏很久,没想到这个少年如此的干脆。
  “四川有大型煤矿吗?”柳铭淇问道。
  “呃……”
  葛松道有些头疼了,“我们在威远有一个规模不小的煤矿……不知道殿下您需要多大的产量才行?”
  “如若是想要做蜂窝煤,这边至少需要每年准备三十亿个,如若是考虑到南诏等地,哪怕是五十亿个也不算多。”柳铭淇道,“依照每个蜂窝煤半斤重,要二十亿斤左右的煤炭才够,能生产出来吗?如果没有便利的煤炭资源,那在四川设立蜂窝煤工坊便是空中楼阁,不靠谱。”
  为什么在京城能建立蜂窝煤工坊,而且还一口气做了两个?
  不就是因为山西的晋城距离京城只有四百里路、两天就能把煤运到吗?
  不就是因为山西的运城虽然距离京城有八百里路,但人家和京城是同一条黄河水道上的城镇,所以水运得非常便利快捷吗?
  要是四川没有便利的煤矿资源,那么运输煤炭过来的费用,和直接运送蜂窝煤过来的费用,又有多大的差别?
  根本就用不着那么麻烦了!
  “我得去问一下才知道。”
  葛松道说着就站起身,到了书房外面吩咐了一阵才回来。
  回来后,他有些歉意的道:“对于这个我不是很熟悉,让殿下见笑了。”
  “没有。”柳铭淇摇摇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那叫做庸才。专精一道,且自始至终的去贯彻执行,这才是能臣干将。比如说如果葛总督你一心想要将南诏收入囊中,那就一定能成!”
  葛松道闻言好笑,“殿下看来对南诏有执念啊。那里究竟有什么吸引您的地方呢?”
  “谁能拒绝自己的国家领土扩大呢?”柳铭淇笑着说了一句。
  他也没继续和葛松道商谈此事。
  就算没有那些大义来压着,等到宜宾的烟草丰收了,等到他们发现云南才是种植烟草最好的地方,那都不用柳铭淇讲,朝中自然会有声音出来的,而且会越来越大。
  财帛动人心。
  香烟这样出口的王牌产品,怎么会有人嫌弃多?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外面就有人回报了过来。
  葛松道拿到便条,看了一眼递给了柳铭淇:“现在一年产量应该是十亿斤上下,如果殿下的蜂窝煤工坊需要的话,我们可以进一步扩产,二十亿斤没有问题!”
  他此时总算是放下了心。
  如果一年产量只有三五亿斤,那还真不好意思让柳铭淇在这里建设蜂窝煤工坊。
  葛松道从来没有觉得柳铭淇说的“五十亿个”的产量是在信口开河。
  稍微一想就知道这个数目并不夸张。
  西康那边的靠近吐蕃的那片区域,一年至少有三个月是被大雪覆盖的,然后寒冷的天气几乎要持续半年。
  单是为了那边的驻军和他们的家属们,一年十亿个蜂窝煤都绝对不算多,十五亿个都能用得完——现在不是吗?十亿个的订单之后,每个月还准备往那边运送一两千万个的。
  另外四川北部的区域,靠近了西北,也是比较寒冷,也需要蜂窝煤取暖。
  更别说还有贵州这个一天到晚都阴雨天气的山地省份。
  他们那边的烧柴是一种痛苦,一个村子开始做饭了,浓烟能把方圆一千米都给笼罩住了。
  要是有了蜂窝煤,取代了潮湿的木材,对贵州的民众绝对是一个福音。
  葛松道第一次出京任官就是在贵州,他的父母妻儿也是死在贵州,他展开报复为亲人报仇也是在贵州。
  因此贵州对他的意义非常大,他当然愿意给贵州民众们更好的生活。
  除此之外,你还不用说蜂窝煤在四川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他们也完全可以用两文钱一块的蜂窝煤烧水做饭啊,这不比煤炭和木材便宜太多?方便太多?
  就这么的数一圈下来,一年都要用到三四十亿个蜂窝煤了,依照裕王世子的计划,向着南诏推销的话,那还不得多准备一些?
  所以人家没有张嘴就胡说,就来为难人。
  柳铭淇拿着便条看,上面不是写的“威远煤矿一年xx斤产量”,而是把今年一月的产量写下来、二月的产量写下来……一直写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