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又是什么鬼?
  原本这都是够诡异悲催的了,但这里面又牵涉进了一个更加骇人听闻的事实。
  那便是这个女人根本不是发疯了,而是在为父报仇。
  其原因居然还能扯到十一年前的铭浩太子遇害一事上面。
  而且那女人说得有板有眼,最关键人家拿出了铭浩太子的贴身之物做证明。
  老实说,这样的反转,让在场的所有大臣们,都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觉。
  因为当年的铭浩太子遇刺,其中的蹊跷实在是太多了,也太不可思议了。
  大家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没脑子的马匪,居然敢去冲击两千羽林军的阵营——这种傻事儿就算是西羌和回鹘的王牌军也干不出来!
  你要说是抢劫,也实在是太自圆其说了。
  但由于没有任何证据,而且这些残存的马匪最后都诡异的失踪了,任凭怎么翻天覆地的找寻都找不到。
  所以最后只能是遗憾的不了了之。
  如果大家伙儿把那个女人的证词这么一联系,再把养心殿里面张勤的推测加以结合,似乎真相已经触手可及。
  可惜的是,朱平川消失了,李帆也已经失踪了。
  这两个很有可能是关键人物的人一天不找到,这些谜团就一天得不到破解。
  然而,就如皇帝所说,现在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去查询真相,而是应该怎么来处理这个事情,怎么来削减它带来的风波。
  “老臣以为,此事不能说出去。”曹仪第一个表明态度,“无论仁王有什么过错,在没有被定论之前,他仍旧是帝国的皇子,代表着帝国的脸面。倘若说出了未经证实的事情,让天下臣民震动,让民心不稳,被有心人利用,那将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对江山社稷不利!”
  马浩秋也跟着道:“臣以为曹相说得对,此事并没有宣扬出去,那么就应该低调的处理,淡化处理。”
  “不仅仅是低调,而且要尽量的保密。”这边冯玉强道:“凡是牵扯到了仁王、寿王案件之中的人,全部严密监视,每个人都做好记录。并且告诉他们,一旦消息从他们口中走漏,那么不但他们自己会立刻被处斩,甚至家人都要流放千里!”
  南宫忌加了一句:“除了这些,老臣以为,我们可以散布一些谣言,比如说两位皇子是染了重病,或者是有什么意外……等等,尽量的把水搞混,这样大家面对无数种可能,都会不知所措,从而不会指着一种可能来乱说。”
  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
  南宫忌说出这种不要脸的招数,就连苗炎这样的法家重臣都连连点头,更别说景和帝了。
  “太升,仁王府的那群人,有拷问出什么东西来吗?”最后一位丞相钟昶此时谈起了另一个事情。
  苗炎摇摇头:“暂时还没有什么进展,裕王世子给的这个招数非常管用,不过却不是一时半刻能问出来的。”
  正因为苗炎这边还在进行之中,所以他们都不知道仁王的秘密和作恶。
  不然他们早就急匆匆的冲进皇宫看看皇帝是不是安然无恙了。
  “这些人,至少这两年不能让他们再出去了。”钟昶淡淡的道,“如果依照臣所想,反正他们都罪恶深重,直接一刀斩了,也好免除一些祸害。”
  景和帝脸皮子一抽。
  有那么一刻,他很想让这群人全都下去,免得看了心烦。
  可理智还是阻止了他。
  “算了,他们的罪责,之前已经被铭宇承担了,就不要再重提。”景和帝叹着气道。
  说起了仁王铭宇,他心中都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复杂得不得了。
  你要说他如果真的干了杀兄杀弟的人,那绝对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畜生。
  但平日里他表现得根本不是那回事儿啊,那种谦和、友善、平稳……等等气质,不就是和朕一样的吗?
  怎么私底下能差这么多?
  景和帝想不通。
  “臣谏言,应该把户部尚书李秀泰、前豹骑卫大将军朱坤两家老小,全部都抓起来细细的审查一遍。”这边苗炎也有话说:“按照仇香所言,李帆和朱平川有重大的嫌疑,难保他们家里是不是还有人参与了此事,一定不能放过!”
  “不行!”
  这边断然拒绝的是丞相曹仪,他摇手道:“太升啊,你这样做就太偏激了。且不说李秀泰一直都忠贞为国,雷厉风行的把吏部打理得很好。那朱坤也是堂堂从二品大员,难道这点体面都不要了?”
  苗炎刚想反驳,这边的景和帝也轻咳了一声:“太升,你的心意还是很好的,不过先这样吧!你把朱坤的儿子先审一下,看看有没有发现,然后我们再谈,好不好?”
  景和帝不愧是被誉为宽厚待人的皇帝,即便是在这个时候,他还愿意照顾自己的臣子,不想弄得那么僵。
  可他这样的无理偏袒,对破案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第407章 臣请陛下安国之根本!
  苗炎心中在不断吐槽皇帝,可表面上他还是不能反驳。
  一来这是人君,是他为之效力的皇帝,威严不容反驳。
  二来现在这个时候大动干戈确实是不好,徐徐图之也是正常的。
  说实话,按照苗炎这么多年的破案经验,他觉得审判孙彬、朱哲这群人,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他们倘若是真的和当年太子铭浩遇刺案件有关,也不会留在此处,而是会跟着李帆一起逃跑了——这群人好吃懒做、贪赃枉法,你指望他们能挺得住多少刑罚?
  事实上一开始把他们关进去,他们这群人就有尿了的,问什么就答什么。
  只不过皇帝让苗炎查得仔细一些,所以现在他们的话苗炎统统不信,得等到他们崩溃了之后,供述的供词才有用。
  苗炎正在这么想着,那边的冯玉强便踌躇着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苗炎心头一愣。
  冯玉强虽然不是法家的人,但这个翰林院掌院学士刚正不阿,杀伐果断,从来都是雷厉风行的。
  为什么忽然说话这么犹犹豫豫的呢。
  景和帝倒是没想那么多,抬手道:“你讲吧!”
  “陛下,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传出去肯定是要朝野震动的。”冯玉强道,“想要安稳人心,臣以为您应该做一些准备。”
  “比如呢?”
  “比如……”
  冯玉强一咬牙,“天子乃国家之本,太子储君为国之将来,传承有序乃是兴旺发达的基础,此言太祖也曾经说过,也有过预案。臣恳请皇上暂且下一道旨意,加封一位亲王世子为帝国亲王,以宽慰天下臣民之心。”
  “放肆!”
  马浩秋当即就呵斥了起来,“陛下今年才四十八岁,民间有六十老翁犹能让妻妾诞生子嗣的,难道陛下拥有后宫佳丽无数,还无法再生一个皇子吗?”
  只有他一个人呵斥,别的人都没说话。
  这让景和帝很是有点伤心。
  特别是说这话的还是他视为良师益友的冯玉强说的。
  他沉默了一阵子,道:“墨河,你何苦逼得朕这么紧呢?难道人就是这么的现实吗?”
  景和帝心里很清楚,有皇子的皇帝,和没皇子的皇帝,那是两个概念。
  有皇子的皇帝,那就是稳如泰山。
  没有皇子的皇帝,那就是无根之萍,没有未来。
  你连继承人都没有,别人还怎么尊敬你?
  还不如去讨好那些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
  所以景和帝才觉得,冯玉强是太现实了。
  冯玉强叩首了下去,“陛下,臣与陛下相交超过三十年,在您的心中,臣就是这样的一个现实的小人吗?”
  他反问了过去。
  景和帝无言以对,或者说是沉默以对。
  冯玉强继续道:“臣这是为了您着想,为了江山社稷着想,绝无半点私心……倘若陛下不信,臣愿意今天就致仕,回家养老。”
  “你……”
  景和帝皱眉了起来。
  眼看局面很僵,曹仪不得已的站了出来,“陛下,您别怪冯大人,他其实也是已经为您着想了。”
  聪明人很多,在场的每个大臣都是。
  钟昶此时也朗声的道:“陛下,我等都是陛下的臣子,绝非见异思迁的逆臣。冯大人如果是那种人,他就不会说册立帝国亲王了,直接说册封太子,那岂不是更方便他去讨好储君?”
  “是啊,陛下。”南宫忌也站了出来,“墨河只是用了权宜之计,只是为了安稳天下人心。帝国亲王而已,又不是太子,等到新的皇子诞生了,亲王就一直当亲王,谁还敢说半句?”
  除了皇帝因为关己则乱,没有品味出这个意思之外,其余的重臣们,甚至包括赵寿,其实都听懂了“加封一位亲王世子为帝国亲王”的意思。
  这不过是冯玉强的权宜之计而已。
  哪怕是他再怎么的希望景和帝再生一个皇子,这江山的稳固却是要的。
  况且帝国亲王这个称谓,在懂的人心中,完全就是一个备选。
  只有那些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才误认为他会是未来的皇帝。
  其实只要不是被封为太子,那么在法定的地位上面,就没有任何的保障。
  就跟南宫忌提醒的一样,顶多后来就一直当亲王呗,还有什么难的?
  大家伙儿这么接二连三的解说,景和帝心中顿时舒服了很多。
  虽然还是有些膈应,但总体来说也不怎么抗拒了。
  谁叫他没有十多二十个儿子呢?
  倘若儿子多的话,就不怕被来个斩尽杀绝了。
  呵呵。
  他的这个想法如果被柳铭淇知道,少年只会嗤笑。
  想来陛下你不知道胡亥是谁。
  更不晓得千古第二帝李二干过什么事儿。
  思绪之中,景和帝终于是缓缓的点头,“那么……你们觉得谁合适?”
  一群人面面相窥。
  连苗炎这么硬的人,都不愿意第一个出头。
  景和帝此时气笑了,“怎么?刚才不怕得罪我,现在你们倒成了哑巴了?……墨河,你第一个说!”
  冯玉强硬着头皮,“陛下,臣以为礼王世子铭观殿下,文雅多才、宽厚待人,饱读诗书,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嗯。”
  景和帝不置可否的继续点名,“曹相,你觉得呢?”
  曹仪轻咳一声,“臣也觉得铭观殿下合适。”
  皇帝继续点名道:“青古,你呢?”
  钟昶道:“铭观殿下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马浩秋也这么说。
  不过到了最后一个已经不是副相的南宫忌,他倒是说出了另外的想法:“陛下,臣以为铭观殿下很好。但倘若是挑选亲王,不应该只有一个人选,或者说,不能让大家觉得就是他了,就这么板上钉钉了,这种固有的印象可不好。”
  “嗯,不错。”景和帝非常赞同。
  如果只有一个亲王世子被封为亲王,那么他在这段空闲的期间,一定会得到大量的资源和关注。
  会有许多人来投奔他,想要靠着他一飞冲天。
  而这群人,将会成为未来太子最大的阻力。
  倘若人太多的话,对大康朝绝对不是一个好事儿。
  但是分成两个亲王就不一样了,相当于把投机的人分成两部分,自然而然就能减少他们的凝聚力,从而减小对未来太子的威胁。
  “那么第二位是谁?”景和帝问大家道。
  低头的赵寿嘴皮子一抽。
  亲王世子就只有四个,现在还剩下三个,你说最合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