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没想到皇帝居然选择了苗炎。
  柳铭淇忍不住感慨,“皇上和诸位相爷胆子真大啊!他们就不怕苗黑……去大杀一通,喋血淮安城吗?”
  苏子山装作没有听见。
  不过柳铭淇也问他,“你去不去?”
  “去!有我们家大人的地方,怎么能缺得了我?”苏子山义正言辞的道。
  托京城小道消息中转站柳铭璟的福,柳铭淇现在对帝京府衙门的八个总捕头是有了不少的了解。
  苗炎最心腹的总捕头,肯定是武元号和顾向贤。
  接下来就是雷胜。
  这苏子山其实要排后面去了。
  主要原因是苏子山为人比较圆滑,不愿意承担什么责任,更不会去得罪什么人。
  他属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那一种总捕头。
  这一次苗炎去担当漕运总督,居然也要带苏子山去,这倒是让柳铭淇有些意外。
  难道是苗黑子觉得自己不能一味的喊打喊杀,所以让苏子山去调节气氛的?
  心中这么琢磨着,柳铭淇还是顺了苗炎的意,进入了帝京府衙门。
  帝京府衙门果然比之前还要忙碌。
  到处都是进进出出的官员,到处都是忙碌处理公务的人。
  连柳铭淇到了苗炎的办公房间前,都等了两刻钟,等到五个人先后进去和苗炎谈了事情,才进去。
  看吧!
  我也算很不讲究身份的人了吧?
  堂堂一个亲王,居然如此能忍得住。
  进入房间时,少年这么自嘲的道。
  其实呢,柳铭淇并不是有这么自虐,而是知道,他这样的王爷想要活得好,想要一辈子吃喝玩乐不愁,那么就需要苗炎这样的官员来为大康朝保驾护航。
  没有了忠诚能干的臣子,天下何以为天下?
  难道就靠东林党那群嘴炮强者?
  所以即便是苗炎抓过他、打过他,还关他进了牢房,差点要斩了他,柳铭淇也不记仇。
  人这一辈子就几十年,一天到晚记仇记仇的,烦不烦?
  一切往好的方面想,一切以过好日子为原则,你就心胸开阔了。
  ……
  “德王殿下。”
  苗炎没有失礼,柳铭淇才进门,他就从案桌上站了起来,鞠躬行礼。
  “客气了,苗大人,坐吧!”柳铭淇不客气的坐在了他的旁边,看了看他满桌子的公文,“我还没有恭喜苗大人高升呢!此去为官漕运总督,三五年之后回来,一定是入阁为相呀!”
  “这事情我没有考虑过,现在最主要是怎么弄好漕运。”苗炎揉了揉眉头,“这也是我请殿下您过来的原因,还请您多多指教!”
  苗炎肯定不是把治理漕运的希望放在柳铭淇身上。
  不过因为他见识到了柳铭淇许多神奇的瞬间,知道这个少年歪主意一大堆,但偏偏就是能有极好的效果,所以他决定兼听则明。
  但柳铭淇不晓得啊。
  他还以为苗炎特别重视自己的意见。
  所以顿时心里一种被信任被重视的感觉油然而生。
  而且虚心听意见的还是苗炎耶!
  这更让柳铭淇满足。
  他马上沉吟起来,开始找历朝历代漕运的优缺点,弊端,然后还有对漕运的治理。
  结果柳铭淇悲催的发现,漕运的问题一大堆,但解决的办法却是基本上没有。
  至少是在封建社会是没有的。
  哪怕是到了我大清的最后几年,漕运仍旧保障着上亿人的生活用度。
  倒不是他们不愿意改进,也不是这些人没有改进的魄力。
  最大的困难在于,根本没办法出现一个可以取代漕运的运输方式。
  只有到了清朝灭亡之后,铁路的大肆修建,才慢慢的让漕运退出了舞台。
  不过那些没有铁路发展的地方,长江和黄河仍旧是运输的最大途径。
  所以除非是柳铭淇现在直接开挂,把蒸汽机做出来,然后使劲儿的铺设铁路,否则漕运的难题都是无解的。
  苗炎看到柳铭淇脸色不断变化,而且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反而是心中踏实了下来。
  如果柳铭淇张口就说一大堆的办法,苗炎反而不会听进去。
  倘若漕运真的有那么容易解决,也不会千百年来都成为一大难题了。
  德王再怎么的聪明,也不可能比所有人都聪明吧?
  因此少年越是显得为难,苗炎反而越是认为他在认真的思索想办法,越是期待他的建议。
  “苗大人,想要彻底解决漕运是不可能的。”柳铭淇直截了当的就说了第一句,“哪怕是你去,哪怕是高举铡刀,斩杀了千百个漕运的贪官污吏,只要你一离开,甚至是不用等到你离开,巨大的利益仍旧会让无数人铤而走险,继续犯罪的。”
  “嗯,这一点我很同意。”苗炎微微颌首。
  “既然您明白,那我们就好谈了。”柳铭淇道,“就短期来说,我有几个提议,应该还有用处。”
  “您说!”
  “第一个,漕运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给沿途的城镇和民众们提供粮食和各种物资,是一条大康的生命线,无论任何时候它都不能中断,所以一切都是以正常运营为第一要素。”
  “是的。”
  “既然如此,漕运衙门的那些规章制度,经过了千百年的淬炼和实践,实际上已经非常成熟了,暂且并没有改动太多条款的必要。但不是没有改变的地方。
  比如说,对于漕卒们的使用,我就认为不应该让他们世世代代都为漕卒!这样把他们固定死了,没办法摆脱这种日子,便会造成他们的工作效率极低,往往一两年能做好的事情,拖个三五年都不稀奇。
  接着还有更重要的清淤疏浚工作,这些都是运用当地民夫,命令的是当地官府来筹措钱粮。这不但增加当地的负担,更会让当地官吏们进行强行摊派,逼着老百姓们卖地卖粮,苦不堪言。
  不如用漕运收来的税赋来做这个事情,这样虽然耗费了钱财,但却在更大的程度上造成了不扰民。并且你直接的给老百姓们发给工钱,不是让他们白干活,还能提高效率。”
  “等一等!”
  苗炎显然是看了不少漕运相关的资料的,他马上提出了意见:“你知道为什么之前不用漕运的钱粮来做这事儿吗?”
  “知道呀,不就是养活了太多的无关人士,中间有太多人吃拿卡要嘛。”柳铭淇反问道:“有您在那边坐镇,难道还不能让他们规矩一点吗?”
  “这个可不容易。”苗炎在柳铭淇面前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们已经成了气候,除非是我不想要他们来帮忙,全部另起炉灶,不然是没办法一刀切的,顶多是好一点。”
  “所以我才建议你,直接把时代漕卒制度给废除了。”柳铭淇道,“采用雇佣的制度,然后有事情再额外雇佣人手,又不用给他们五险一金,这不又是一个省了钱的地方吗?”
  “什么五险一金?”苗炎听得莫名其妙的。
  “哦,也就是咱们官府的各种保障制度嘛,包括发给衣物、发给钱粮、各种补贴等等。”柳铭淇道:“漕运军士有五千人,这个咱们动不了,但是沿岸的那些漕卒多达数万人,缩减了之后,可是不但立刻就树立起了威望,同时让你手上能用的钱大大增加,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由衷的感激呢!”
  “嗯……”
  苗炎眼中神光不停的闪动。
  柳铭淇说的很有点惊人,也是一种异想天开的打破陈规的做法。
  漕卒制度千百年来都在执行,想要废除谈何容易?
  但偏偏废除之后的效果又是立竿见影的,很适合自己去打开局面,一下子竖立威望!
  这样的好处,一下子就让苗炎心动了。
  对于苗炎来说,真正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快牢牢掌控住漕运衙门,这样才不负皇上的期望,让漕运顺畅的流通起来。
  想要完成这个目标,苗炎不用一点非常手段又怎么行?
  可下一刻,苗炎又追问了起来:“漕运的重大作用,除了要保障正常漕运之外,还要担负朝廷十分之一的税赋。你这样倒是方便漕运了,但是大量的用钱,岂不是每年输送给朝廷的钱就不够了?”
  他这又是问到了点子上。
  为什么之前的漕运总督,都会让地方沿岸的官府来负担清淤的工作?
  就是因为他们要节约钱,然后输送给中枢朝廷。
  朝廷税赋的十分之一,按照往年来计算一般就是九百六十万两白银。
  懂事的漕运总督从来不会这么给,人家都给一千万。
  然后遇到什么灾难的时候,漕运总督还得额外给钱——连林镇远都是如此。
  所以他们哪里来那么多的钱,去支付一次次的修缮?
  更别说按照柳铭淇所说,一口气把所有的漕卒给革除了,恢复他们的自由身,同时自己花钱雇佣人来修缮和清淤。
  这是要花大笔的钱!
  你得有那么多钱才行。
  ……


第433章 引进竞争和末位淘汰
  不得不说,苗炎的考虑很全面。
  而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苗炎分得清楚轻重。
  他知道漕运衙门的两大责任——保持漕运畅通和缴纳税赋是最重要的,其余的什么都能推后。
  一旦不解决这样的问题,他是不敢大刀阔斧的改革的。
  事实情况就如此,哪怕是苗炎,也不能肆意妄为。
  但是柳铭淇认为,苗炎最聪明的,就是找上了自己。
  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有超越这个年代的目光,更没有各个朝代的经验教训——不说别的,大康对于前朝的漕运就了解得不多,原因在于战乱等各种因素,许多文献和方法都没有保留下来。
  其实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是如此的。
  所以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是一次新的开始。
  文明倘若不能累积,那便不会进步。
  幸好我们的文字和道德理念得以传承,不然中华将无以为中华,会变得跟希腊、罗马、印度一样,不知不觉的就变成了泯然众人的国家。
  思绪一晃而过。
  “节流之外,咱们还需要开源嘛!”柳铭淇说道,“我记得漕运衙门有自己的船厂,对不对?”
  “有!”
  苗炎颌首道,“不过漕运衙门的船厂没什么用处,除了修缮还能行之外,每次购买新的船只都必须要找江南的那些大船厂购买,花费可不小。”
  有些事情两人都心知肚明。
  去找外面的人买船,自然油水少不了。
  特别是漕运衙门这样的强权机构买船,那可不是一艘两艘,而是每次都十艘八艘的买,这得花多少银子?
  后来修了两三年,就以“老朽不堪用”为由,直接报废,又去买新船,谁能说什么不是?
  毕竟每年漕运衙门要接受那么多的任务,要源源不断的把江南的钱粮物品源源不断的送往京城,船只的压力肯定很大,磨损当然也大。
  况且人家专业衙门做出的评估,你不相信?
  不相信信不信明天它就莫名其妙的因为“不堪用”而自沉了?
  柳铭淇道:“苗大人你过去之后,就狠抓造船厂,一来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免得花那么多的冤枉钱,二来是打造更多更好的轮船,去卖给那些海商们!这样又可以增加一大笔收入,还可以不断提高我们造船厂的水准,说不定还能和北方水师、南方水师竞争一下!”
  北方水师和南方水师也是有自己的船厂的,虽然耗费非常大,但人家的船质量可非常好。
  嗯。
  这也是废话。
  船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