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过理想主义的人,通常就不能在朝廷为官。
  也难得他这么有自知之明,清醒得很,倒也是符合柳铭淇心中的目标。
  “皇帝的处事方法,我们寻常人无法去想象,但是我们生在大康这个宽容的环境里,却还是可以做一点事情的。”柳铭淇道,“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请你来的原因了。”
  巩渊莫名的就兴奋起来,“王爷请说!”
  别人这么说,巩渊只当他在放屁。
  老子就是这种标新立异的人,你还敢和我谈这些?
  但德王却不同,他是能写出“舍生取义说”和《劝学》的圣人,想的一定不一样!
  “江南民风开放,各种事物敢为天下先。然而民众们,还有在野的有识之士,还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发声渠道。”柳铭淇缓缓的道,“俗话说,民意通而政畅,为了让民间意见尽可能的让上位者知道,从而查缺补漏,维护安宁……如今我就想要建立这个渠道,长凤你可愿意担当此大任?”
  巩渊有点听不懂:“王爷是让我去探访搜集言论吗?”
  “当然不是,我是让他们自己找上门来。”柳铭淇笑着道,“长凤你知道通告和驿报吧?”
  “嗯!”
  通告通常就是位于城镇里每一个街坊门口的告示板,上面贴着许多官府想要让大家知道的事情,经常有受官府雇佣的读书人来给围着的老百姓们讲解。
  驿报就是通过驿站传送的文书,一般是各级官府之间的文书往来。
  但出于时代的限制,巩渊还是没听懂柳铭淇的意思,“这里面有什么关联吗?”
  “当然有!”
  少年道,“我想要让你做一个新闻报纸……就是把你能搜集到的各种事情,无论大小,都刊登印刷在这个报纸上面,然后分发出去。”
  巩渊毕竟是聪明人,这么一讲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这就是您说的发声渠道?让大家都能看到我搜集而来的信息情报?”
  “对!”
  柳铭淇颌首道,“不但是情报,你还可以请人针对一些弊端和不良风气等等,予以批判和谴责,替民众们发声!甚至对于官府的一些事情,还可以出谋划策,为民生尽一分力……”
  少年越说,巩渊的眼睛就越亮。
  待到他说完,巩渊猛的一拍石桌子,“妙啊!妙啊!报纸……报纸……哈哈,太好了!太好了!!”
  说话之间,他径直站起来,给柳铭淇深深鞠躬道:“王爷,长凤长久以来都有这样模糊的想法,想要替穷苦的民众们发声,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苦楚,来关心他们!
  我大康的天下,非仅士子富绅官吏们的天下,乃是全天下人的天下!倘若连他们都不愿意去照顾,朱门酒肉臭的故事必然会再次上演!
  殿下今日之言,犹如醍醐灌顶,让长凤茅塞顿开!我当做此报纸!当为民发声,为民请命,虽万死而不悔!!”
  这个快三十岁的举人,激动得浑身都在发抖。
  他不缺钱,也不缺民声。
  巩家三代都有举人,巩渊的爷爷曾任六部从五品官员,父亲也曾任饰品知州,他自己考上了举人不说,弟弟也已经是今年入京考试的举人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巩家在江南有良田万亩,商铺数十间,可谓是豪富一方。
  从小在优渥条件下长大的巩渊,却偏偏对这些荣华富贵不感兴趣。
  他喜欢读书会友、喜欢批评朝廷弊端、也喜欢为老百姓说话……
  但活了接近三十年,他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最应该走的这条路。
  没想到在今天,被柳铭淇一语点醒。
  他心中的酣畅淋漓,真是可想而知!!
  ※※※※※※
  柳铭淇找巩渊,实际上不是巧合。
  他早就听说了巩渊的名字,而且在最近京城里面,谈论巩渊的人非常多。
  起因就是他敢冒绝大的风险,带领一群举人们直接上街,冲到皇宫去请愿,而且是喊出那么激烈的口号。
  这绝对是不怕死的!
  偏偏老百姓就喜欢这种不怕死的英雄好汉。
  特别是江南来的这群士子们,早早的便在传播巩渊的傲然独立,洒脱自然。
  这样无论是民间,还是在士子们的心中,巩渊都一举成为了那个反抗不平等和黑暗的英雄。
  他就是那个旗手!
  巩渊在此之后,并没有安分下来,他频频的举行各种集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他坚定的觉得要把副相南宫忌斩首抄家,要把漕运衙门的那数百个贪官污吏一律斩首,家人流放……
  如此激烈的态度,比起朝廷诸公们的意思,完全是天壤之别。
  当官的都不希望做得太绝,因为下一次说不定别人就把你的事情给做绝了,所以留点体面是非常恰当的。
  可想而知朝廷诸公是多么讨厌这个家伙了。
  但那些举人们,那些士子们,都还没有被官场和光同尘,还是热血青年。
  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人,连翰林院的一群编修和检讨,都经常参与这种集会,大赞巩长凤“人间之杰”、“天生勇士”。
  然后回来他们就开始打了鸡血一样的上书,纷纷要求严惩这一次天大贪腐案件的主角们。
  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在我大康,换做我大明,巩渊都有点够呛,更别说我大清了,巩家分分钟被抄家灭族的结局。
  但一个社会的进步,恰好就需要这样的疯子。
  这样的可以在一片沉默和默契之中,打破黑暗,给人们带来不一样东西的人,就代表着社会的一缕阳光,可以照亮人心。
  柳铭淇不提倡暴力的改变世界。
  改变室韦、西羌、回鹘、东瀛等等地方倒是可以,但自己国内就不用了。
  他喜欢用温和一点的办法,慢慢的来改变。
  改变的不是国家,而是人心。
  是开启他们的智慧。
  只要人们的心智上去了,他们能骄傲自豪了,能发现自己敢说敢做了,那么这个国家才会进步。
  从这一点来讲,一九零零年之后的我国,报纸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连带着在那混乱凄苦的二三十年时间里,报纸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康的民风比起我大清灭亡那些年要开放温和多了,尤其是江南,因为天高皇帝远,本身又富裕,自然会显得激进一些。
  这也不光是大康,历朝历代的江南都如此。
  在这样的地方刊发报纸,积极的引导民众们,让社会的风气越来越开放,这才能极大程度的消除封建的愚昧,慢慢的提高科学的比重。
  所以柳铭淇在听说了巩渊的事情之后,知道了他不愿意入朝为官之后,瞬间就想到了这个人可以当报纸的主编。
  巩渊有钱,就不会为生活所迫,去屈服于金钱。
  巩渊同时又是举人,声誉非常的高,也非常的自负,这也就不会被人给胁迫。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言传身教,江南的民众们非常拥戴他,愿意相信他。
  这样的人,创办一个报纸,可以避免很多很多的问题,可以起一个好的开头。
  事实上在说这话之前,柳铭淇就晓得他会答应。
  像是巩渊如此的性格特点,这种装比,又可以人前显圣,并且还能当一个地位崇高的旁观者、批判者……简直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怎么可能拒绝?
  而现在巩渊的激动表现,也证明了柳铭淇的判断很准确。
  ……
  待到巩渊兴奋完毕,重新又坐下,柳铭淇才再次开口:“长凤,做这么一份报纸可不容易,巨大的荣誉只是一方面。你还必须要有强大的心态,足以抵御任何人对你的诋毁和质疑,并且错误之后还要积极的认错改正,这样才符合一个公正的报纸形象。”
  巩渊点点头:“王爷,这个我懂,这些年来骂我的又不只一个,我不怕他们。”
  “好。”
  少年道,“既然你有这个意思,待会儿我给你一个大致的模板,是我琢磨出来的。你可以参考一下,也可以按照你想象的去做,没关系。”
  “谢谢王爷。”巩渊郑重的道:“我没有做这个的经验,您肯指点一下,那是太好不过了。”
  巩渊很聪明,他从柳铭淇刚才的拨开迷雾便晓得,这位王爷一定琢磨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定有很多见解。
  柳铭淇是他的偶像,他当然愿意从偶像那里吸取知识,这一点儿都不丢人。
  更别提柳铭淇还直接跟他说了,怎么做是他自己的事儿,不干涉。
  巩渊这就尤其的感激柳铭淇。
  他膜拜柳铭淇是一回事儿,但肯定也不希望成为柳铭淇的傀儡,他有着自己的独特骄傲。
  “现在我们再说一点现实的事儿吧。”柳铭淇又道,“你家里是官宦世家,虽然现在你父亲已经致仕了,但家里人在朝廷和地方为官的不少。
  所以这个报纸你不能当老板,就换成我家未过门的小妾萧素琴素老板来担当吧,一切的费用德王府来承担,你觉得呢?”
  巩渊很狂,但是不傻,而且很懂得人情世故。
  他本来都决定了自己去承担这里面所有的风险。
  可听到柳铭淇这么讲,他犹豫了一下,“王爷您不是不愿意继承大统吗?这样的出风头,是你所愿吗?”
  “我都无意皇位了,想要做什么,难道还不能心想事成吗?”柳铭淇耸耸肩道:“江南总督刘仁怀这几年不会离开,你就放心大胆的做吧,他还是有这种容人之量的。”
  “哦?那倒是好事儿!”
  巩渊无意中听说了一个秘密,却也只是笑笑,没有多问。
  这事儿现在还的确是一个秘密,柳铭淇也是因为景和帝拿了三道题给自己做才晓得的,并且他第一时间明白了为什么刘仁怀不能离开江南的原因。
  以刘仁怀对于江南的掌控,肯定不怕这些新东西的出现。
  哪怕不是柳铭淇的产业,他也不会乱来。
  等到两三年过后,报纸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了足够的根基,到时候无论是谁,都很难从江南这块土地上把它给剔除了。
  巩渊只是孤傲,又不是迂腐的人,想到了由柳铭淇挂名的好处,他自然不会拒绝。
  “殿下,这个报纸的名字应该叫什么呢?”巩渊又出言问道。
  “就叫《江南日报》吧!”柳铭淇说出了自己想到的名字。
  “江南……日报?”巩渊念叨着这话,“王爷的意思是,做成每天都要发的报纸?”
  “这只是以后发展的方向。”柳铭淇道,“想要天天发行,技术印刷和运送的问题倒容易解决,关键是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编辑处理的时效性,这些都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完成的。”
  “好的。”
  巩渊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一开始就要天天发,心想哪来这么多的东西写呢!”
  顿了顿,他说道:“王爷,我觉得裕王府的印刷工坊非常好,印刷的字体很清晰,纸张又比起一般的好,能不能在江南也开一个,正好印刷报纸?”
  “你倒是一个识货的人。”柳铭淇一听就乐了,“好吧,你回去的时候带一个小组过去。”
  江南是一个商家的必争之地,印刷行当也是如此。
  柳铭淇无意要隐瞒印刷的一些技术,现在已经发明出来了活字印刷,倒是可以推广一下。
  古代的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读书的人不够多。
  我国是怎么腾飞的?
  还不就是靠咬牙坚持下来的九年义务教育?
  正是读书的人多了,基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