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景和帝:“!?”
  他皱着眉头问道,“为什么这么敏感?他们很实际的在照顾自己的子民,难道就非要是因为想要和我们打仗吗?”
  “不然为什么要买那么多实用的东西呀?”柳铭淇道,“不就是拿来收买人心,从而增强实力,随时准备战斗吗?”
  “这个太牵强了。”景和帝还是摇头。
  “不管怎么说,您赶紧让人把那些消毒酒精收回来。”柳铭淇说道,“消毒酒精倘若用在了战场上,那可是不得了。”
  “不至于,不至于。”景和帝哑然失笑,“更何况,卖出去的东西,怎么能收回来?”
  “那这样吧!”
  柳铭淇马上改变了说法:“您去给他们说,我们双倍价格收回,您看他们愿意不?”
  景和帝不解的道:“你什么意思?钱多了烧得慌?”
  “不是。”柳铭淇解释道:“倘若他们愿意赚钱,就会把酒卖回给我们,去买其它他们需要的东西。倘若他们打死都不卖,那就证明他们想要用在军队里面!因为卖回来之后,他们就没有用的了!而且他们的行动就一定在这两年,最早甚至是明年!”
  景和帝笑了,“之前让我多卖一点的是你,现在让我收回来的也是你……铭淇啊,你不要太紧张了!每家他们才买多少?能用超过一万人的军队吗?”
  “反正您试一试,也没有坏处,对不对?”柳铭淇道,“最多这个钱我出,行了吧?”
  “别胡闹,这个是钱的问题吗?这是关系到我大康的脸面的问题!”景和帝瞪了他一眼,“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可是……”
  “应该不会的,铭淇,你不懂这些和草原人打交道的事情,只是太敏感了而已。”景和帝阻止了他,“对了,鬼门关那边熊伯振已经全部清理一遍了,你什么时候能过去?”
  见到皇帝不愿意谈,柳铭淇只能暂时放下,“春节之后吧!现在材料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正月里的水最少,也最适合从容不迫的做事情。”
  “嗯,好!”景和帝扬了扬手,“你先下去吧,这个事儿我知道了。”
  “您要不多让高都督他们注重一下情报的搜集……”
  “知道了!”
  景和帝好笑的道,“回家去吧你,记得下个月多准备一些猪肉给宫里,过年的时候要用。”
  “好吧。”
  少年只能悻悻的走了。
  他也期望自己是想多了,但是这种明显有备无患的好事儿,皇帝应该听取一下意见才对嘛!
  老是做老好人,也不是那么恰当!
  ……
  少年不知道的是,他离开后没有一壶茶的时间,宫里三大总管之一的、兼职绣衣卫副都督的大太监周明就匆匆的赶到了御书房。
  “陛下,您找我?”他一脸的急匆匆,显然是小跑过来的。
  “嗯。”
  景和帝闭着眼睛,淡淡的道:“最近铭淇在干什么?”
  “德王殿下一般呆在家里,钟相的儿子钟彬经常过去,他们在搞什么叫轮胎的东西,好像是和之前的弹簧一样,用在马车上的。”周明道,“我们的人没有发现有任何的异常,就是简单的做东西。”
  皇帝笑了,睁开眼睛道:“上次他说了,要带太后出去玩儿,这些东西肯定是为改进马车颠簸而坐的……这孩子啊,还是很有孝心的。”
  周明不敢接话。
  下一刻,皇帝又把刚才柳铭淇说的都跟他讲了一遍,道:“这事儿我是不大相信,但铭淇这孩子说的,我还是有点担心……你找人密切的查一查,认真一点。”
  “遵旨!”
  周明点头。
  “对了,我还没问你怎么想的呢?”景和帝道,“你认为他们这一次来,是不怀好意吗?”
  “老奴认为,他们对我们不怀好意又不是第一天了,他们什么时候不想着要入主中原?”周明说道:“但您要说这一次他们就是有什么疯狂的目的,或者这两年就要来进攻大康,也不大现实!因为我们大康虽然这几年很受苦,但基本的实力却没有受到损耗。各大边军、驻军、禁军九卫,都没有任何的损失,他们愿意来碰个头破血流吗?”
  “嗯……”
  景和帝赞赏的道,“我也和你想的一样……赵寿,你呢?”
  他在问一直站在身后没说话的老太监。
  赵寿迟疑了一下,还是咬牙道:“陛下,老奴觉得德王不但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而且他还很有运气。对于这个事儿,我们应该更慎重一点,比如说去赎买酒精回来。慎重虽然会造成虚惊一场,但总比最后出事儿好吧?”
  听到他的话,景和帝眉头不觉皱了皱。
  倘若是以前的话,他听这话完全没有想别的,反而会高兴。
  但是现在听,怎么听怎么觉得不舒服。
  “周明,还是按照我们刚才说的做吧!”皇帝一挥手,“记得不能遗漏任何的情报。”
  “遵旨!”
  周明行礼之后转身离开了。
  景和帝的身后,赵寿心中黯然叹息了一声。
  作为伺候了景和帝三十一年的他明白,经历了两个儿子被杀的变故之后,皇上已经不是以前的皇上了。
  德王殿下越是出色,越是能干和关心国事,就越是会让皇帝猜疑。
  他在怀疑德王殿下这段时间的表现,一直是在作戏,实际上还是窥视皇位。
  虽然皇上一直避免自己这么想,他也想相信德王,但内心深处的执念和恐慌,还是让他不自觉的就会怀疑和猜忌。
  唉!
  赶紧让嫔妃们生下皇子吧!
  只要有了皇子,陛下便不会胡思乱想了。
  如此德王殿下的一身本领和才华,才不会浪费掉啊!
  ……


第473章 妖言未必不能惑众
  说来也凑巧。
  周明刚刚离开,高敬便一脸沉重的来觐见。
  景和帝一边喝着参茶,一边听着他汇报情况。
  “陛下,臣最近在京城里听到了很多的流言……”高敬有些吞吞吐吐的,“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有什么不好讲的?难道这段时间流言还少了吗?”景和帝不以为然的道。
  京城老百姓本来就是最跳脱的。
  因为身在天子脚下,和贵族当官儿的怎么都能八竿子打到一点亲戚关系,所以他们底气比谁都足。
  历来就没有他们不敢讨论的事情。
  今年从九月份以来,大家伙儿吃瓜就吃得很爽了。
  特别是对于两位皇子先后离奇死亡,更是议论纷纷。
  甚至景和帝都听说了,有人谈及,会不会是仁王被贬之后,觉得寿王是一个威胁,想要铲除他从而成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结果成功了之后,自己却莫名其妙的死了。
  这样的讨论,真是无限接近于真相。
  幸好这种言论并不占据主流,大家讨论得更加离谱的都有,因此也基本上大家都是胡言乱语,聊天吹牛而已。
  从太祖开始,大康从来不禁止老百姓们的言论。
  所以从来没有我大清这种,你聊着聊着,忽然就有着衙役密探请你去衙门坐一坐的情形。
  景和帝听得多了,也不会在意。
  但即便是他这么说了,高敬还有点支支吾吾,这便让他有些讶然,也有些不耐烦。
  “快说!”皇帝放下了参茶碗,不悦的道:“难道还有什么更能打击我的吗?”
  两位皇子死亡的事情,高敬自然是知情人,他甚至知道得比景和帝还要多。
  故而他也听懂了皇帝的意思,便只能硬着头皮道:“是这样的,京城最近忽然出现了一大堆关于德王殿下的流言,也可以说是诽谤污蔑。臣已经到处查找和搜寻,却没有找到流言的来源。”
  不枉费柳铭淇一直和高敬拉拢关系,他说的最后半句话,已经是在给柳铭淇辩解了。
  景和帝笑了笑,“不是一直在说宁王的吗?怎么说起了铭淇了?来,讲吧!”
  “是!”
  高敬道:“谣言主要来自于几个事情。第一也是之前老百姓们谈过的,德王乃是儒家和法家尊崇的圣人,他不为太子、登基为皇,那么就是违背了天下民意。”
  景和帝点了点头:“继续!”
  “第二个,老百姓在说啊,裕王府那个蜘蛛网一样的销售网络,非常的奇怪。如果不是想要收买人心,为什么会白白让利给宗室呢?这不明摆着想要团结宗室,让所有的宗室支持他成为太子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老百姓不知道为什么,都晓得了曾经在鬼门关发生的爆炸事件。他们觉得德王私自制造这么威力巨大的爆炸物,是不是想要图谋不轨,一旦您不选择他。他就会铤而走险……”
  下面的话,高敬再怎么也说不下去了,那实在是太大逆不道。
  可景和帝还是把意思听得明明白白。
  他不动声色的道:“你觉得呢?”
  高敬回道:“第一条的圣人言论,实际上一直都有,只不过现在忽然声音高了起来,不足为奇。但让微臣觉得有些诧异的是,第二三条的言论,好像明摆着是故意离间陛下您和德王殿下的。”
  “具体说说。”
  “是!”
  高敬又继续道:“那个宗室销售网络的确是笼络了太多的宗室,上百家有实力的宗室都囊括进去了,但如果说这个就是笼络人心,那是最站不住脚的。
  首先德王殿下已经跟陛下您报备过,而且这里面赚到的钱,会拿出一部分交给宗人府,用以给那些贫困宗室的补贴。
  然后这个蜘蛛网络是在……在宫中发生大变之前,倘若说在那个时候德王便有这样的心思,那他未免太可怕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德王想要继承大统,那么他去讨好那些没有什么权力的宗室干什么?不该是让丞相们入股,让九大禁军大将军入股,让六部尚书、五大总督入股吗?这些人才是有资格去讨论谁能继承大统的人呀!”
  景和帝微不可闻的颌首。
  这一点,他乍一听就不相信。
  铭淇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开诚布公的说了一下宗室商贸的意义,他都觉得挺好。
  这样不但能让宗室们生活得更好,以后发展得好了,说不定还能减轻历任皇帝的压力——要是遇到吃不起饭的宗室,太后、皇后等后宫主脑,是一定会给一些钱财的。
  虽然一个家庭给得不多,但几十、上百个家庭过后,每一年给,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如今宗室的宗人府已经把任务接过去了,那这笔开始就不用内库承担了。
  比如说今年,今年是这种宗室商贸实行的第一年,宗人府便收到了七十万两的分红。
  裕王府是按照给每家人的出货量,然后让他们缴纳一成的利润,这样谁都没办法作假。
  包括裕王府在内也都缴纳了。
  但因为宗室联盟是从五月份开始筹建,满打满算都才半年的时间,居然都能有七十万两银子,那么一年下来岂不是有一百五十万两,甚至更多?
  当然了,哪怕是两百万两,对于皇帝的内库收入来说,都不值一提。
  不算之前每年就有的矿山皇庄收入,每年的加恩令都起码是几百万两银子呢,还有高价的度牒也是旱涝保收五百万两。
  可有了这笔收入,宗室这边可以自己办的事情就多了,那些穷困的宗室子弟家庭,就能过一个肥年,免得他们又大过年的就跑到皇宫哭诉,惹得娘又跟着流泪伤心。
  这样就挺好。
  景和帝觉得可以一直这么的办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