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铭淇他们一路走了十一天,正好在大年十五元宵节这天,抵达了鬼门关的北码头、通江镇。
  相城府知府郑儒文早早的便在通江镇等着。
  上一次柳铭淇他们是从水路过来,是先在北码头下的船,然后再到通江镇。
  现在走陆路,自然要反过来。
  原本老远便能看到的热闹小镇通江镇,此时是一片死寂,店铺全都关门了事,只有一群人站在空地上聊天,见到了大队伍过来,眼神中还有着不可掩饰的仇恨和不满。
  只不过他们是无法靠近的。
  不说柳铭淇本身就带着数千人,郑儒文也早早的把定好的五千驻军给派到了四周散布。
  这样防守严密的情况下,谁敢造次?
  柳铭淇只是看了看他们,便骑着马儿走过瓶颈道,进了北码头。
  柳铭淇前年来的时候,虽然是接近枯水期,但这北码头还是热闹非凡,到处都是来往的船只和马车。
  现在已经是枯水期,倒是有一些船只停靠在码头里面,但马车却是一辆都看不见。
  诺大的仓库区,除了寥寥几人坐在门口吹牛打屁之外,再也看不见四处搬运的汉子们。
  不过北码头也并没有空置下来。
  靠近了码头的大半部分仓库,都被临时改造成了住宿区和材料堆积区。
  这边便是辜辰彦主管的大运河临时改道区域了。
  枯水期并不代表没有船只可以通行,更不代表没有一点水流经过。
  事实上现在仍旧是有不少的水流,只不过是撑不起那些大船罢了。
  否则辜辰彦也根本用不着在北码头和南码头两个地方都改建河道,让水流环绕着通过,把这中间二十多里空出来。
  因为在七八月份大洪水过后,便已经在施工做改道工作,现在从北码头这边眺望下去,已经是空空如也,连青苔都没有长出多少。
  拿着千里眼眺望远处的暗礁群,这一次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那密密麻麻的暗礁,简直是一望无垠。
  这都算了,柳铭淇也早有心理准备。
  可当他看到暗礁下面的情况时,忍不住还是骂了一声。
  “草!”
  和少年一起骂出声来的,还有柳铭璟。
  这家伙比柳铭淇还要快发出感叹,“铭淇呀,你想要清除这样的暗礁群?还是不要做梦了吧!”
  按理说,柳铭璟虽然喜欢吃喝玩乐,但绝对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
  他之所以直接让柳铭淇放弃,还是因为看到的状况太惊人了。
  柳铭淇也同样是惊叹万分。
  只见那些原本冒出水面、或者没有冒出水面的暗礁,最上面的大概一两米,也就是大约猪蹄子那么粗。
  但是越到下面就越粗,差不多三四米的地方,居然就能有大象腿那么大,直径恐怕都有二十厘米。
  再往下看过去,大约七八米的位置,直径瞬间再次变大,起码又粗了一倍。
  十五米以下……这些暗礁居然凝固成一片了,竟然像是河床地面,比前面一截干枯的河床底端高出整整一大截!
  真是……
  打扰了!
  柳铭淇倒吸了一口冷气,又忍不住的庆幸。
  幸好这里的最低深度目测都有十几米。
  倘若是只有几米的话,哪怕柳铭淇把上面的暗礁给炸了,只要不是丰水期,恐怕都会出事故。
  是。
  一千吨的货船吃水也不过两米,三千吨货船也不过是三点五米。
  一千吨在现在看来很寻常,也就是二百万斤。
  可在古代的话,两百万斤也就是1。67万石了,这样载重量的内河船只,长度是三十到五十米,宽度在八到十二米之间——你想想古代的内河船只,这样的尺寸是不是已经足够大?
  实际上大运河上最主力的船只,还不是一千吨级别的,而是换算过后,五百到八百吨左右的船只,一千吨的不多,三千吨的更少。
  那么这样最深都只有三点五米,哪怕是四米,是不是就意味着柳铭淇只要能炸掉大象腿粗细的密集暗礁群,便已经万事大吉了?
  错了!
  因为水流并不是恒定的。
  一般来说二月份渐渐的河流水量开始回暖,三四月份逐渐增多,到了六七八这三个月,就是水流最充沛的时候,然后九月开始减少,十月急剧减少,到了十一月下旬,基本上很多河段就不能再通行了。
  按照这种水流量来讲,四月份和六月份的水位差都能有个两三米,更别说三月、十月这些时候了。
  依照柳铭淇拿到了历年测绘资料,四月份的水流量大概是在暗礁之下的四米,再加上按照最高三千吨级别轮船的吃水深度四米添加,那就是八米。
  如果是再保险一点,最好是十米,甚至是十二米。
  嗯,十二米最为保险!
  十二米啊!
  谢天谢地,以柳铭淇锐利的眼神和物理狗的精准估算,暗礁群凝结成一块儿的河床面,起码是在十五米以下。
  虽然非常的困难,但终究还是有机会的!
  ……


第519章 一片凋零
  “我想下去测试一下那边的暗礁群。”柳铭淇对身边的辜辰彦说道,“有了详尽的数据,才好做出判断。”
  辜辰彦点点头,递了一叠纸张给柳铭淇,然后顺便指了指另一侧。
  柳铭淇扭头一瞧,发现北码头这边一处,已经被挖成了三十多米的一个台阶,然后还有一条光滑的坡道,显然是可以运输东西的。
  而辜辰彦给他的一叠纸张,上面全都用铅笔写着各种测试数据。
  暗礁顶峰:平均比枯水期高出3。2米,比丰水期高出1。3米。
  暗礁高度:从暗礁平面到顶峰,平均高度17。3米,最低处13。7米、最高处19。5米。距离普通河底平面最多23。4米,最少15。5米。
  ……
  柳铭淇在查看各种数据时,辜辰彦说道:“我用了两百多个人,从丰水期到枯水期,在这二十里的鬼门关暗礁群走了十几遍,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统计出来这个数据,大致上是不会有错的。”
  “很好,谢谢!”
  柳铭淇摇晃着资料,由衷的道。
  他刚才只是看了最靠近北码头的这一滩暗礁群,倒是忘记了,这样的暗礁群足足有二十里。
  幸好最低的只有13。7米,这样哪怕是柳铭淇费尽心力,也只用在那些位置上面,多炸出一个口子来,便能解决问题。
  想要把已经连接成一片的所有暗礁平面给砸毁,恐怕柳铭淇只能呼唤东风号了。
  不过话说跨位面的召唤很贵,柳铭淇手上的钱还不够一爽单位,他又没有叮当猫帮忙,所以这也只是痴心妄想。
  废话少说。
  辜辰彦果然不愧是巫愚的徒弟,不愧是墨家子弟,一板一眼做得非常详尽。
  柳铭淇觉得,以后自己不推选他继任工部尚书一职,那都是对大康子民的犯罪。
  少年也注意到了,辜辰彦用的是自己的公制单位记数。
  这样的做法就很好。
  不然你来试一试,一丈二尺三寸五厘……这个单位你给我做出精致的标码来?尺子上面弄得乱七八糟的,完全不严谨!
  工部其实是最需要用到各种尺寸的地方。
  因为哪怕是打造军械,都是他们工部在管理的。
  还有户部使用的各种收粮器具、秤、斗、筐等等,也是他们制作了之后发放出去。
  更别说各种各样的度量衡。
  要是能从工部打开缺口,让他们能不断的学习科学的度量衡,从而推广到全天下,对以后的科学研究就很有利了。
  以后有了这种启蒙,柳铭淇的物理学说也更容易得到推广。
  之前柳铭淇先是给了巫夜霜米、厘米、毫米的尺寸比例,然后通过巫夜霜自己的实践,发现了它的好处,自发自觉的去影响了工部的一群大员,辜辰彦便是其中一个。
  此时,一群车夫和工人们,已经小心翼翼的在搬运各种器材。
  他们之中,至少有五百人是从裕王府带出来的,之前便在石油提炼工坊、苦味酸炸弹工坊干活儿,他们将要负责本来的工序,就像是在京城里做的那样。
  他们搬运的目的地,是早就准备好的、改造了的各个仓库。
  北码头上面的各种仓库至少有上千个。
  现在枯水期季节根本就没有买卖,自然里面就空了,连仓库的老板们都回到自己老家过年休息,那些干苦力的也只能是遗憾的回家休息。
  正好现在可以利用一下,还非常的方便。
  柳铭淇从码头上走回去时,相城府知府郑儒文才来得及跟柳铭淇回报:“殿下,这边我们已经整理好了大小各种仓库三百二十五个,各种生活物资和应用物资也准备妥当,相城府驻军也分散在了周围三十里路的位置,并且设下了各个关卡,竭力保护此处的安全。”
  他不用说,柳铭淇都看到了。
  就在北码头这边的悬崖上面,以及竖立在大运河正面的临时堤坝上面,到处都插着旗帜,站着和走动着巡逻的军士。
  五千人全部散落在三十里的范围内,其实也没有多少人,而且战斗力明显的不高。
  但他们拿来做一个警示和警报器的作用,是绰绰有余的。
  身为法家子弟的郑儒文知道,这一次德王率众来整治鬼门关,事情的本身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德王的安全。
  此事景和帝专门发了一道中旨给他,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都要保证柳铭淇的安全,哪怕是牺牲再多的人命都无所谓。
  于是郑儒文不但把自己带到相城府的五千驻军给派遣妥当,更让数百个山民游走在这边的各处山间道路和小路之间——不求他们阻挡有可能出现的意外,只要他们能发出信号弹就好。
  山民们对于这一带非常熟悉,哪怕是迎面和匪徒们遇上,他们也能左窜右窜,逃离危险。
  为此,郑儒文不但给了他们每人每天三百文钱,更是承诺,倘若有人真的发现意外情况,直接奖励一百两银子。
  这可让山民们乐得开了花。
  这一次的整个修缮鬼门关起码都是要有四五十天,这便意味着他们单是每天的三百文都能拿四五十天,也就是十三四两银子了。
  倘若发现了敌人土匪之类的,那更是血赚。
  虽然这边通江镇很富足,但最富有的还是那些做生意的人,以及当官的,周边的山民们顶多是比寻常人温饱一些,谈不上富裕。
  一两个月能挣三五两的日子都不多!
  所以他们的干劲儿挺高的,前几天便已经开始行动了,巴不得遇到坏人。
  柳铭淇来之前,绣衣卫指挥使杜文涛便已经给了他郑儒文的详尽资料。
  杜文涛就是上一次在小葛村,柳铭淇暴打纨绔之后,绣衣卫派来探查情况的那一位,在绣衣卫里面是出了名的不喜欢打打杀杀,不过探查情报的能力还是很出色的。
  这一次高敬便派了他随行,不但有上百个绣衣卫,更有权节制周边三个州府、十六个县份的绣衣卫,堪称他在绣衣卫的巅峰时刻。
  郑儒文是法家子弟,而且是正四品,不过这位法家子弟的光芒却并不耀眼,原因在于他的才能并不突出,历次的评比之中,他得到的通常只是“上下”的评分。
  如此的评分,不能让他迅速的升迁,所以四十二岁才是正四品,也算不上奇怪。
  但郑儒文有一点好,那便是他做事情非常严苛刻板,除恶必尽,对于上官吩咐的事情绝对是认认真真的完成。
  有了这个一个优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