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6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亲自给高敬端了一杯茶过去。
  稳了!
  高敬心头一松,知道自己这一把是赌对了。
  他本来不是一个喜欢投机的人,但这一次非得站队不可。
  绣衣卫大都督当然站的是皇帝。
  但这个站队不能太没有技术含量,必须有理有据,这样皇帝才会听得高兴,才会觉得你是认真思索了的,是有才华的人。
  不然拍马屁很容易拍到马腿上面。
  事实上,但凡有点可能,高敬都不愿意说这么肉麻的话。
  关键在于他看出了景和帝这一次保柳铭淇的心有多么的坚定。
  连南宫忌那么阴损无赖的法子都用了,你说皇帝还有什么不敢的?
  更别提太后最近这么二十来天,已经召见了他三次了,虽然具体没说什么,但其中的意思之明确,难道还用太后来说?
  联系到了太后,再加上太后对皇帝的影响力,所以这一次等到柳铭淇回来,皇帝再问他的时候,高敬很聪明的就选择了这种最激烈的方式来回答。
  现在看起来,效果非常的好。
  高敬恭敬的接过了茶杯,喝了一口后放下,迎着景和帝期盼的眼神道:“陛下,其实还有一点我没有说!您是知道的,德王殿下是准备送走廖石聪和张铁后,自己死守锦州城,以身殉国的。但是您可能忽略了另一点。”
  景和帝抬手道:“你说!”
  “其实这种以身殉国的念头,德王殿下一开始就有了。”
  “啊?”
  “您觉得德王殿下打出太子仪仗、天子节和假黄钺时,他想的是什么?”
  “是什么?”
  “他从那一刻开始,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大康的太子……哦,您别误会,他不是想要拥有太子的权力。”高敬侃侃而谈道:“在他的心中,从那一刻,他就代表着我大康!而大康太子,是永远不可能被人给俘虏的!哪怕是城破了,他都不可能被室韦人活捉!德王殿下一定会自尽!这就是他早就想好的事情!!”
  “哦!正是!正是!!”
  景和帝用力的一拍桌子,又是欣慰又是有点愧疚:“这傻孩子!这傻孩子!不至于啊!不至于!!”
  “不!”
  高敬却大胆的反驳了皇帝:“陛下!德王殿下的牺牲是很有道理的,他不是一个胡乱做事的人!您想想,当时如果他不阻止室韦八万军队增援宁远城下,那么宁远城能支持几天?
  一旦宁远城被完全切断了,那么锦州城就彻底死了!哪怕是方银松马上就要抵达锦州城了,他们最多也就是能打败锦州城的守军,然后从锦州港撤回来而已!
  以他们的兵力,即便是加上了熊文庆,也打不垮已经占据了宁远城、以宁远城为依托的室韦联军!更别说室韦人还可以直接派援军过来!
  那个时候,其实整个山海关以东的辽西走廊领土,就不会是我们的了!我们比起现在仅仅损失一个锦州城,损失还要大得多!所以德王殿下是立下了大功的!”
  “对对对!”
  景和帝连连点头,义愤填膺的道:“我就是跟他们这么说的,可这群榆木脑袋!就知道胡乱攀扯,根本不从实际出发,委屈了我们家铭淇、铭璟和铭宥!”
  “更别说因为德王殿下的策划,我们不但保住了宁远城,还通过两次精妙之极的配合,歼灭了室韦整整二十万的军队,其中室韦本部精锐鱼鹤军、石林军、野狼军、铁皮军、黑水军……包括室韦皇帝的金虎军,全都受到了重大打击,甚至许多都要除名了!
  在我大康建国以来八十多年的战争之中,有哪一个将领可以做到这一步?啊?这不是实实在在的扬我国威的大功劳吗?为什么他们就视而不见?非要抓着一个破旧不堪的锦州城说事儿?
  好啊!既然他们这么重视的话,不如请他们直接做船过去,去防守锦州城!微臣估摸着现在室韦估计也不会占据这种破城的,就让他们继续为国守国门吧!”
  旁边的赵寿听着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高敬平日里不是如此拍马屁的人啊,怎么今天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不过他说的那些话,真是每一个字都说在了皇上的心上啊。
  你看看现在皇上的表情,就差给他鼓掌了。
  “啪啪啪……”
  赵寿念头刚刚落下,这边景和帝就拍起了巴掌,大声赞叹道:“子宣!你说得太好了!我没想到你冷漠的外表下,居然是如此炙热的心胸!好!真好!那些人真该来听听,什么叫做真知灼见,什么叫做代表天下老百姓的肺腑之言!”
  景和帝兴奋了起来,他也站起来走了一圈又一圈:“哼!这群人!这群人……”
  他正在这儿想着怎么骂人,那边忽然外面跑来一个小宦官,大声的道:“陛下,外面几位相爷求见!”
  “不见!”
  景和帝摇摇头,“请他们回去,告诉他们,朕乏了,要休息。”
  “是!”
  小宦官可没有多问一句为什么,只有白痴电视剧里面才会这么问。
  此时,也只有赵寿这样的人,才敢问皇帝一句:“陛下,外面老百姓的呼声这么高,您不出去的话……”
  “无妨!”
  景和帝这点拿捏气度还是有的:“他们没有那么容易退!我越是不出去,他们心头的那股子气就越是平不了,就不会退!”
  高敬在旁边也道:“是的,陛下,臣已经让人给他们送了食物去,相信他们能坚持得更久的!”
  “好,好啊!”景和帝笑了笑,“为正义发声,也需要有人支持的嘛!你做得好!”
  赵寿不觉好笑,这被人包围可皇城,还要给他们提供食物,让他们坚持下去的,恐怕面前的皇上还是第一人吧!


第687章 民意为先
  御书房外面的御花园,一群相爷们坐在了花台上,却并不言语。
  旁边还站着一群文武百官。
  他们都是被皇帝喊到了宫里来的,其中不少人身上还挺狼狈。
  比如说御史中丞王智耿,他头发上还有一片小的菜叶子没有弄下来呢。
  仔细一瞧,这些略显狼狈的人,大部分都是强硬要求处罚柳铭淇、柳铭璟和柳铭宥的人。
  不过虽然气势上弱了一点,但王智耿他们的心态却没有变。
  他们望着一群“叛徒”,非常的鄙视。
  包括对一群稳坐泰山的相爷们,他们也显得并不怎么亲近。
  从柳铭淇和柳铭璟坐船回来的那一天开始,实际上各方面的明争暗斗和串联,便已经开始了。
  总体说了,经过了这么多天,王智耿等一群人还是处于弱势。
  占据了主流的一共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是丞相们所想的,大致是软禁他们三位宗室,让他们再也不能出京畿地区,同时降低他们的爵位,以示惩戒,这样也就算了。
  另一种就更加极端一些,是以肃王为首的一群宗室和大臣们所想。
  明明是立了大功,为什么非要处罚?
  顶多也就是斥责一番,让他们不出京畿地区,也就算了。
  凭什么连爵位都要降级?
  不升级都委屈了他们,你还说降级?
  这两种意见都不是王智耿他们能接受的。
  王智耿心中就抱着一个念头,那便是一定要按照祖宗法令,处死德王柳铭淇,怡王世子幽禁终身,岩国公幽禁二十年。
  否则的话,以后有点什么就违背祖宗法令,违背朝廷法令,那还怎么服众?
  好吧。
  其实他们还是知道分寸的。
  这只是他们的理想想法而已,就连最顽固的王智耿都知道,他的这个想法不可能实现。
  如果是苗炎还在朝廷里,说不定还有那么一丁点可能。
  但如今苗炎身在江南,鞭长莫及,怎么来参与朝政,从而让柳铭淇伏法?
  现在接替苗炎成为新的帝京府府尹的人是葛松道,他本来是法家第一重臣,可奈何他更加擅长于军务。
  且这位副相兼帝京府尹当初为什么从儒家转到法家?
  不就是因为乱兵屠城,杀了他全家吗?
  现在柳铭淇救了江南百万老百姓、锦州城十万老百姓、宁远城十万老百姓,避免了多少个家庭惨遭屠戮?
  这在葛松道心中,一定是非常大的功劳,非常感同身受的。
  所以哪怕葛松道比苗炎更加杀伐果断,他都不可能对柳铭淇下死手。
  这样的信念,牵涉到了他整个儿的信仰和灵魂。
  甚至葛松道一定不会允许柳铭淇被处死,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所以,没办法。
  最大的盟友不在身边,本来应该成为盟友的人,这一次又遇到特殊的人和事情,不可能帮自己一把。
  王智耿想得到的结果,注定也不会实现。
  但是,他肯定是要据理力争的。
  看着一群人喧哗不定,王智耿望了望御花园里面的远处御书房,心头一狠,大踏步到了门口。
  门口侍卫自然不会让他进去。
  王智耿便站在了门口,大声道:“陛下!陛下!你还要躲到什么时候?难道您连这点担当都没有了吗!?”
  无数大臣瞠目结舌。
  这个人真是飙啊!
  你这是在当众骂皇帝吗?
  不过这还是没有索尼飙。
  索尼敢站在寝宫门口,大喊“福临!福临!爱新觉罗·福临!!”这个老头更牛皮。
  但这样已经是很吓人了,没多久,皇帝便在赵寿和高敬的陪伴之下走了出来。
  他一脸的阴沉。
  看到了行礼的王智耿,也是毫不客气:“王长德!你要造反吗?朕什么时候出来,需要跟你说明?朕有公务要处理,不行吗?”
  王智耿根本不去接他的话,而是继续下拜道:“陛下,今天德王和怡王世子已经抓捕归案,趁着大家都在的时候,何不把这个案件给审了?”
  “大胆!”
  这边肃王可不惯他这毛病,“王智耿,你注意一下你的说话语气!陛下要怎么做,需要你教吗?”
  肃王是宗室,不过他也是宗人府宗正,是唯一一个有权力参与宗室相关朝政的宗室掌权人。
  所以他出现在这里,半点问题都没有。
  王智耿对他的训斥也没意见,再次给皇帝鞠了一躬,道:“陛下赎罪,微臣唐突了。”
  景和帝就不喜欢看到他,见状说道:“朕理解你的心情,不过朝廷做事自有朝廷的规矩!御史台是有监察、劝诫的职责,可如今事情还没有理清楚呢,你就嚷着要结案,不是太急躁了吗?凡事都要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行。”
  顿了顿,他阻止了王智耿的再次说话,转而问曹仪道:“曹相啊,宫外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朕听到外面都很嘈杂的样子。”
  景和帝的这个装蒜,没有瞒过任何一个人。
  可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来拆穿他。
  王智耿都没有这么傻。
  曹仪也是一本正经的回答道:“启禀陛下,外面有许多老百姓、读书人,都在皇城外面叩门,希望陛下能接见他们,让他们倾诉内心的想法!”
  “哦?到底是什么想法?”
  “他们在为德王、怡王世子抱不平,认为朝廷亏待功臣,有失公允。”
  “这样啊!”
  皇帝点点头,“那好吧,把他们都放进皇城里面来……朕和尔等一起在皇宫城墙上去看一看,听一听!老百姓的意见,我们还是要听取的嘛!”
  “也不用全部,陛下。”这边帝京府尹葛松道说道:“让他们选一些代表进来就好了,不然安全方面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