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6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小看了这笔税赋,未来为什么国家有胆子取消了酒的专卖,盐的专卖?不就是因为有烟草在顶着的嘛!
  因此按照柳铭淇所想,只要是推广五年之后,香烟税赋就能突破三千万两银子。
  如果把出口海外的税赋也给加上,突破五千万两银子轻轻松松的。
  大康一年能增加五千万两银子的税赋是什么概念?
  直接是增加了两成!
  一个单个税赋就能增加两成,这可是连盐税都达不到的啊!
  有了这笔钱,大康的恢复速度更快,对于各种边防、水军的建设自然更加有底气。
  一旦有了十足的军事实力作为支撑,那么大康做生意便会更加顺当。
  不是有一句话所说么。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和平也同样如此。
  柳铭淇的烟草是种植在四川的宜宾。
  今年狗日的南诏兵分三路,其中一路便是打向了宜宾。
  幸好四川巡抚张子哲非常给力,从一开始就把他们给击溃了,宜宾并没有受到兵灾的影响。
  再加上今年四川风调雨顺,所以烟草的种植效果非常好。
  柳铭淇在宜宾是委托那边的地主们来种植的,面积在二十亩左右。
  烟草其实种植起来很容易,也不会有太麻烦的手续和苛刻的生长条件。
  就跟之前说的那样。
  凡是有苛刻生长条件的、生长困难的,都差不多被大自然和人类给淘汰了。
  能活下来的,基本上都是自己拼命在进化的。
  宜宾本来就是最适合种植烟草的地方,再加上柳铭淇很礼遇那群地主们,所以他们拿出了最好的土地、派了最熟练的老农民来照料,所以今年的收割很是顺利。
  烟草按照部位的不同,如果精细采摘的话总共进行三次,时间就在六月到九月。
  这么三次采摘的不同烟叶,就会做出不同品质的香烟出来。
  这也是高档、中档和低档香烟的来由。
  不过在这个时代,倒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柳铭淇先重视的还是产量。
  等到产量全部上去了,然后再说精细分化的事情也不迟。
  通过三次采摘,烟叶每亩地的产量是大概四百斤左右,这个在后世的宜宾算是中等水准,但放在这里,也已经是精细化生产的结果了。
  如果是大规模的种植的话,产量降到三百斤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百斤的烟叶,烘烤成烤烟叶之后,仅仅只能得到十斤的成品。
  基本上转化比例就是十比一。
  因此按照现在一亩地出三十斤的成品来算的话,起码要有十万亩才能达到去年苏禄国国王运过来的三十万斤干烟叶的水准。
  但烟叶可不是水稻,必须在平地或者梯田上才能长出来,它是可以在山上种植的。
  再加上宜宾这边平地众多,别说是十万亩,就是一百万亩都不成问题。
  唯一有些麻烦的是,种植了太多的烟叶,必然会挤压水稻粮食的空间,到时候周边的米价又要上涨。
  当然了,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十亩收获的四千斤烟叶,明年烟草种子拿来种植时,最多只能耕种一千亩到两千亩之间。
  想要形成一百万亩的规模,还得等到三年之后再讲。
  也就是说,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仍旧需要大量从苏禄国进口烟叶。
  苏禄国的地盘很大,但他们自身却没有种多少的烟叶,毕竟烟叶做成的香烟只是能提神消遣而已,并不能当饭吃。
  可因为苏禄国在东南亚,他们那里的水果、西米、动物、鱼类等等资源非常丰富,根本用不着怎么耕种,就能吃饱肚子。
  所以一旦有了这种财富效应,苏禄国想要扩展烟叶种植规模的话,他们翻倍产生的产量,比起大康要多得多了。
  事实上,从去年第一批三十万斤干烟草顺利卖到大康开始,苏禄国国王就开始着重的扩产烟草种植了。
  他们想要种植也方便,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地,放火烧一片树林,数万亩的土地就出来了,方便得很。
  而且因为有长年腐烂的树叶等微生物融入到了田地里,这些土地还非常肥沃。
  这不,在六月初的时候,苏禄国今年烘干的烟草就已经抵达了裕王府的仓库。
  一共五百万斤。
  裕王府去拉货的时候,直接运了两艘大船的肥皂、白糖、大白兔奶糖、花香精油、骨瓷、丝绸等等,都给苏禄国国王。
  在苏禄国,金银珠宝什么的都不大时兴,因为苏禄国到处都是金矿、银矿,虽然规模不算大,可供应整个国家的贵族们,却是绰绰有余的够了。
  他们缺少的就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各种工业制品。
  越是没有的越新鲜。
  苏禄国国王这两年可谓是出了名的豪横,以及出了名的时尚。
  苏禄国的那些大小部落的头人们,贵族们,全都以拥护苏禄国国王为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苏禄国国王手里得到各种来自大康的各种珍奇物品。
  用过肥皂的人,就再也无法忍受自己手上身上永远都是脏兮兮、油腻腻的。
  更不能忍受自己的老婆小妾们身上也是污垢一堆,又脏又臭的样子。
  每天清清爽爽的,多好?
  更别说是花香精油这种神器,只要给了任何一个美女,都能马上把她给收入房中。
  古人嘛,除了喜欢吃喝享受,就是女人了。
  连现代的酋长们都要娶个三五十个,百八十个老婆的,你更别说古代的这些愚昧贵族、部落头人们了。
  然后还有白糖。
  他们虽然也吃水果,很甜的水果,但是水果是果糖,很多时候都无法融入各种菜肴里面,吃起来也没有保质期。
  女人就更加喜欢。
  白糖可以放进任何的食物里面,甚至可以做甜的肉食。放进椰子水里面也是更甜,至于那有奶腥味的羊奶、牛奶之类的,加了白糖连小孩子都愿意多喝一碗。
  连白糖都这样,更别说大白兔奶糖了。
  现在苏禄国也腐化了。
  谁家过年过节,祭祀、婚丧嫁娶开宴席什么的,如果没有大白兔奶糖摆在桌上,那你就是怂人,根本算不得贵族,不算是上等人。
  哪怕是再怎么的咬牙切齿,这贵族、头人们都得备上。
  而全苏禄国的大白兔奶糖都在苏禄国国王手里呢。
  柳铭淇之前就定好了,给他直接拿了一千斤去。
  这可是一份厚厚的重礼啊!
  在大康这大白兔奶糖从来没说按一斤一斤卖的——之前倒是有这个想法,但裕王妃一看一盒一盒的都疯狂抢购了,我还卖什么一斤一斤的啊,那不是傻吗?
  苏禄国国王也知道行情。
  他不晓得,他儿子罗烈可是在大康京城呢,这些物价他心中都有数。
  人家能成为国王,哪怕是一头猪呢,也是面生猪相,心中嘹亮。
  对付这些人,柳铭淇最有经验。
  你就不能抠抠索索的,一定要大方,要海派,不要那么计较。
  这么多几次下来,他就会认准和你做生意,同时也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你。
  苏禄国国王就是如此,虽然他很大因素是想要赚钱,得到许多贵重的大康物品,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柳铭淇和裕王府的观感都很好。
  像是这一次,不但去年就大面积扩种了烟草叶子,今年运送五百万斤烤干的烟叶时,还附送了许多苏禄国的新奇玩意儿,光是鸽子蛋大小的宝石就有几十块。
  这就是做生意的奥妙所在了。
  那些一开始就想着赚钱最大化,以及什么都要一分一毫算钱的人,是享受不到这种快乐的。
  回到眼前来。
  去年苏禄国拿来的二百万斤烟叶,早已经被裕王府的烤烟工坊给做成了香烟,卖到了全天下。
  二百万斤足够做成整整三千万包的香烟,六月运到的五百万斤,更是可以做七百五十万包。
  这么大的产量,单凭着皇帝、大臣们、京里的宗室、贵族、大商人们,肯定是没办法消耗掉的。
  不过前段时间打仗,朝廷倒是采购了十万条,分发给在各地指挥战斗的各级将领们。
  包括完颜翼他们去江南、祝星骏和方开岳去东北等等,他们都携带了大量的香烟。
  在那崇山峻岭之中,金吾卫最低迷的时候,方开岳就是发放了香烟,让他们得以喘口气,从而坚持下去。
  江南那边倒是也有销售的,不过因为倭寇肆虐的缘故,中间商路有极大的风险,所以也就中断了。
  从八月开始才逐渐的进行物资的运送,以及各种商贸的往来。
  裕王府倒是调集了大量的货物供应给那些区域经销商,能不能卖好,那又是另一个说法了。
  但对于香烟这个东西,柳铭淇一点都不担心。
  它的成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以后只会发愁不够卖,绝对不会担心卖不了。
  对吧?
  更别说还有海外市场。
  先用香烟打开市场,然后再通过不断的扩展种植,让香烟分成等级,渐渐的深入到普通人的级别。
  他们昂贵的一两银子一包的香烟抽不起,那么三十文、五十文一包的香烟还是能买得起吧?
  从现代的例子就可以知道,买香烟的人根本不是家里有余钱才买,而是只要我手里有钱就可以去买。
  对了!
  如果想要把生意扩张到那一步,区区一个四川是绝对不够用的。
  还得加上云南……
  云南可是这个世界上最适合种植烟草的地区之一了,至少在这个亚洲境地里面,没有地方能比得上它。
  嗯,这两年空闲了,是不是该怂恿一下皇帝大伯,把自古以来就属于我华夏根源的南诏,也纳入我们大康的领土呢?


第694章 皇帝的承诺!
  红薯和香烟,一定是柳铭淇之后三五年最重要的任务。
  只要把它们给发张好了,大康的实力就能得到恢复。
  到时候想要找周边的恶邻们报仇,也能更加的得心应手。
  大康的整体做生意氛围像是我大宋,但是论骨气和脾气却比大宋要好多了。
  建国八十多年以来,大康可从来没有被这些异族给联合起来暴打过。
  如今挨了怎么狠狠的一记又一记的耳光,就算皇帝不疼,所有的大臣们、将军们都会疼,更别提老百姓们的仇恨了。
  现在的江南和福建,不知道多少人家披麻戴孝,哭声一片。
  全都是倭寇造的孽。
  因为大力发展海贸的原因,大康民间还没有到放下一切兵器,只顾着种田生活。
  所以根据池三儿带过来的消息,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江南的父老乡亲们,士绅官员商人们,都一窝蜂的给朝廷上书,请求朝廷为他们报仇,杀光倭寇那群畜生。
  他们来信也说得很清楚。
  “江南税赋历来为天下之冠,为天下贡献良多。而今惨遭倭寇蹂躏,我江南子民百里之内,无不披麻戴孝,此乃我江南之耻辱,大康之耻辱。”
  “倘若朝廷对此不管不问,而我江南拼死拼活贡献税赋,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意义何在?朝廷又怎能忍心对待我等?”
  “如若江南民心丧失,则大康江山社稷不稳,天下震动。叩请皇上以我江南子民为念,速速派兵剿灭倭寇,以消我江南千万民众之恨!”
  “……”
  要不怎么说大康的民风开放呢?
  你这话放在我大明,一定是大打板子的存在。
  放在我大清,直接就能抄家灭门了。
  可在大康,他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