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6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要在黑暗之中行驶,马车上方的四周还有四盏小的汽油灯,点燃了之后可以维持三个时辰以上的灯火,这样可以照明,避免发生碰撞。
  车厢里面同样是按照欧式的风格,最重要的位置是一排大的沙发,宽敞得可以躺下来。
  然后地板上还铺设着一层虎皮,看上去很是威武。
  同时,车厢内里两侧还各有几个大大小小不同的抽屉,里面可以放置各种物品。
  也有两个小板,需要的时候可以撑起来,放置奶茶、食物等等。
  这个小板便采用了弹簧功能,使得支撑和收纳都不用费太大的力气,而且非常稳固。
  可想而知的是,坐在里面的人会感觉非常舒服。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马车千万不要颠簸。
  一旦颠簸了起来,里面再好的各种设施,都是完全没有用的。
  只会让人不断的难受、恶心,甚至是吐在里面。
  所以柳铭淇更在意的是外面的动力系统和减震系统。
  动力系统可不仅仅是骏马神骏与否那么简单,还有车轴的运用,轮胎的受力和反馈等等。
  减震系统就容易理解了。
  两处轴承的弹簧运用,以及轮胎对于地面震动和颠簸的吸收处理,便可以做好减震的问题。
  这两个方面,钟彬他们都做得不错。
  轴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没有轴承,马车的轮子就不可能转动,不转动自然不能行走,也就不能称之为马车。
  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晓得,轴承里面全是滚珠,因此也被称为滚珠轴承。
  但古代是不可能有滚珠轴承的。
  他们一开始用的是木轴承,然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变成了青铜轴承,然后还有铁轴承。
  后来发展到了更加成熟的阶段,则是变成了同时拥有两个轴承——内外轴承,也称为大小圈轴承。
  通常是由内里的小木内圈,和外面的大铁外圈组成,两环相套,然后中间用动物的油脂来润滑,保证摩擦不会很快损坏轴承结构。
  这些民间的智慧,从木轴层开始,再到大小轴承,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说是什么时候哪个人发明的,但其实发明这些的都可以被称作科学家。
  如果好好的支持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条件和资金,已经更多的奖励,说不定我国的各种科技发展,早就能领先欧洲好几个世纪。
  可惜的是,对于科学的忽略,对于发明创造的不重视,一天到读书就能书中自有黄金屋了,便逐步扼杀了大家的创造积极性,不像是欧洲十六七世纪那样,通过全民发明来爆炸性的增加各种各样的软硬实力,从而获得了飞一样的提升。
  从此一步差,步步差,一口气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拼命向前奔跑,都没有能追上来。
  略开这种伤心事情不说。
  柳铭淇一开始教给钟彬的便是内外铁圈夹着滚珠。
  滚珠才能最大限度的以滚动方式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力,以及提高机械动力的传递效率。
  用人话来解释一下,就是老司机开车又快又稳。
  这个难题非常大,需要把铁圈和滚珠做得全部同一尺寸来安装,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在机床没有出现之前,铁圈的大小只能大概相同,而滚珠也只有根据每一个内外铁圈来制作。
  这样就使得流水线打造马车非常麻烦,这些零部件如果坏了的话,必须要拉到专门的工坊去进行新的更换,而不是方便的只用更换零部件就可以。
  但不管怎么说,不能因噎废食,还是先做出来最好。
  做出来之后,再说以后的。
  钟彬做这个轴承的时间,和做轮胎的时间差不多。
  不过幸好,在裕王府强大的金钱威力下,他一口气端了七个铁匠工坊,拉了三十多个老中青铁匠过来,帮忙处理这个滚珠轴承的问题。
  能在京城靠着手艺恰饭的手艺人,都是很有一套的。
  他们在看到了柳铭淇的图纸,知道了一系列的要求之后,便开始了积极的炼制。
  为什么那么用心?
  因为钟彬给他们保证了,只要他们能完美的完成这个任务,就会成为德王府的佣人,享受德王府死契佣人的待遇。
  你想想看。
  这些铁匠都是社会非常底层的人物,他们自己倒是能靠着手艺混口饭吃,但他们的儿孙们却不一定有这个天赋和能力啊。
  甚至有一些还是好吃懒做的。
  如果能到德王府里面成为死契的佣人,那就好比我们现代混入了公务员的队伍,旱涝保收呀!
  只要想着自己子子孙孙都能吃上德王府的饭,他们的心顿时就激动了起来,还能不拼命的干啊?
  他们从去年到今年,打造了至少上千个大小不同的各种铁圈,和滚珠混成了一个个完整的轴承,然后拿去做实验。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各种瑕疵,都没有把他们给吓退。
  到了后面,甚至在轮胎成功之前,铁匠们就做出了好几十个大小半径差不多的滚珠轴承,通过了马车的实验。
  等到杜仲胶轮胎一做好,两者搭配之下,这马车还真就能顺顺当当的走了!
  速度快不说,而且还很稳当,稳得你不像是在做马车,就像是坐轿子一样。
  ……
  在没有大规模的橡胶输入的情况下,杜仲胶便是非常可靠的胶料来源。
  在现代它都能做大量的橡胶制品,只不过是因为经济成本的缘故,才没大幅度的推广。
  其实杜仲胶在民用胶料上面,没有半点的问题。
  所以有了柳铭淇给的轮胎制作方法,对于外胎的制作还是简单一点的。
  可对于内胎的充气胎来说,那就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
  之前从来没有人用杜仲胶做过这些东西,所以实验室的少年团和钟彬一起,都是从零开始。
  不提里面的艰辛困苦有多少,单从他们实验用了差不多五十几万两银子、搜刮了周边五个省份的杜仲树胶汁就可以晓得他们搞得多大。
  这也就是裕王府的钱多,不然别的地方根本支撑不起他们这样大规模的铺张浪费。
  但是这种铺张浪费也是科学实验的必要。
  比如现代的那些各种药物,哪个不是花了几亿、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美金的实验经费才做出来的?
  想要发明恒古未见的东西,就只有靠着不断的用钱去砸,才能有成果。
  总而言之,现在出现在柳铭淇面前的四轮马车,便是他们的成功作品。
  给柳铭淇的感觉,很像是欧美电影电视剧里面的十八世纪马车。
  车轮和轮胎的大小也是不同的,前面稍微小一些,后面因为承重重一些,所以需要大一点的车轮。
  这样也更符合力学的原理。
  柳铭淇坐在了上面,由钟彬亲自驾驶马车,挥舞着马鞭,勒着缰绳,一溜烟的就从试验基地奔驰上了官道。
  大康的官道和秦直道差不多,笔直又夯实,基本上没有什么坑坑洼洼,哪怕是数十年的马车不断碾压,也没有损坏。
  走在这样的道路上,真是感觉一路平稳,柳铭淇特意放在了小木板上面的杯子,没有一点水溅出来。
  不过这样少年觉得不过瘾,便打开了前面的小窗户,吩咐道:“钟彬,给我快点!再快点!”
  “好嘞!”
  钟彬是跑了好多次了,自然不慌,稍微的给了马儿几鞭,两匹马儿便飞奔了出去。
  它们这么一用力,瞬间速度就提了起来,然后在官道上超越了许多的马车。
  这些马车还第一次看到这么奇怪又别致的马车,不觉纷纷给予了注目礼。
  少年透过了并不那么清晰的窗户,望向了外边飞驰的景色,颇有一种已经回到了现代,坐着汽车的感觉!
  这种坐着舒适座椅的马车,不用屁股颠簸得像是要散架一样的感觉,真好!
  好极了!!
  ……


第719章 皇帝先享受
  皇宫门口的千牛卫侍卫们,老远的就发现了一辆马车直冲冲的往皇宫而来。
  皇宫的守卫是很森严的。
  并不是大家都站在皇宫门口,而是在五十步之外,就有各种障碍物,然后还有千牛卫侍卫把守。
  皇宫门口更是如此,除开拒马等障碍物,千牛卫数目更多,并且能在最短时间内关门。
  同时,驻扎在皇城里面的羽林卫,他们每个时辰都会派军在皇城里面巡逻。
  倘若有什么意外发生,他们最长在一炷香时间就能冲进皇宫、最短基本上三分之一炷香的时间就可以纵马赶到。
  毕竟皇城里面到处都是笔直的道路,非常适合骑兵前进。
  况且他们这些都不是最前沿的,最前沿的还在外城、内城和皇城的三道关卡检验。
  其中皇城门口最重要的检验就是各种兵器,除非是你有颁发的证件,并且得到了身份确认,不然任何人都不可能带着兵器通过关卡。
  除非你是一路杀进来。
  但一路杀进来的人,必然会面对疯狂羽林卫的反扑。
  哪怕是几百人、上千人,在面对骑着马儿的羽林卫时,都完全不会是对手。
  说了这么多,也就是解释到为什么这些千牛卫们在看到马车奔驰过来,没有直接给射成筛子的原因。
  有了皇城门口的检查,或许这里面坐着的就是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亲王或者郡王子弟吧!
  正在这么想着,马车在距离五十步的哨岗处停了下来。
  守卫的千牛卫军侯上得前去,喝问道:“来者何人……哦!殿下!”
  他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就看到柳铭淇从里面跳了下来。
  大家对柳铭淇是熟悉的。
  千牛卫去了一百人到柳铭淇的家里当侍卫,然后还有一百人跟着柳铭淇去了鬼门关,随即被苗炎留在了身边,训练成所向披靡的漕卒“戚继光阵”。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两位头儿,也就是千牛卫校尉熊大宝和张勤,都同样跟着柳铭淇出去杀倭寇,杀室韦狗,一路上杀得何其痛快!
  这让还留在皇宫的千牛卫们非常羡慕。
  哪怕他们知道很多自己的同僚们都葬身在了江南,在了锦州城内,都还是不改初衷。
  男子汉大丈夫就该马革裹尸,死在最灿烂的时候,怎么能庸碌无为的死在病床上呢?
  如此说起来,千牛卫和柳铭淇的渊源极深,大家算得上是自家人。
  不过这位军侯并没有因此就玩忽职守,他到了柳铭淇跟前,行礼之后问道:“殿下您这是……又发明了什么新奇玩意儿?”
  问话的时候,军侯的眼睛一直在打量着马车。
  这种非常欧式风格的马车,和大康的马车是完全不一样的。
  先不说两轮和四轮的区别,就说马车的开门方式,还有轮胎大小不一,还有那诺大精巧的车身,都让他感到新奇。
  要知道,这位军侯守卫的可是皇宫。
  每逢大的节庆日子,许多大臣、勋贵和宗室的马车都会赶到皇宫门口停下,他见识了成千上万的各种奢华马车,唯独没有见过这样的。
  反正一看就觉得很让人欢喜,有种清新雅致的味道。
  “我徒弟新做的马车。”柳铭淇指了指驾驶马车的钟彬道,“钟相的二儿子,钟彬!就是他做出来的……现在我要开进去,请皇奶奶坐上一坐。”
  “哦,这样啊!”
  千牛卫军侯看了看如同车夫一样的副相之子,靠近了马车旁边,在柳铭淇的指点下,打开车门,打量和摸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