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7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个世界里面,基本上是没有别人能做出更为合适的弹簧和轮胎来的。
  这牵涉到了许多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想一想,拆开来做就能做到的。
  倘若真的那么容易,我国早就把光刻机和飞机发动机给搞定了。
  你看着弹簧如此简单,好像把铁丝缠绕一下,压一下就可以了,但你做出来的弹簧,绝对是没有弹性,一下子就压下去,再也弹不起来的。
  要嘛仿造得好,弹簧可以多用几次,但也绝对不可能用上千百次还能保持弹性的。
  弹簧都如此,硫化的轮胎就更不用说了。
  滚珠轴承倒是问题不大,不过等到柳铭淇的钢铁工坊把不锈钢给炼制出来,给马车的滚珠轴承全部换成不锈钢的,那么耐磨性和机械动力的传递效率便会成倍的增加,不至于三两个月就得更换一次滚珠轴承。
  这便是科学的力量!
  不断的用技术的更新换代,去碾压那些想要伪造仿冒的人,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垄断。
  当然,倘若有人能制造出上好的仿造品出来,柳铭淇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很高兴的把他给抓过来,放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面工作。
  历来这种野路子的科学家是最让人喜欢的。
  许多人都不明白一个道理。
  他们知道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没有劳斯莱斯,基本上这辈子都不可能有了。
  但他们却不晓得,一个人一出生,他的智力就决定了的。
  一个能在“蛮荒”年代发明出东西的人,一定是在这个领域的天才!
  这样的天才,远比一万个制式培养出来的研究人员要可贵。
  所以一旦遇到了,柳铭淇是一定要把他(她)给挖到自己的团队里面的。
  ……
  话说生意虽然做得好,但柳铭淇不是没有烦恼。
  任何一个社会,无论古往今来,都有关系的存在。
  就好像巴菲特这个报童八岁就进入国会大楼参观一样,那是因为人家家里有高官,而不是什么励志的传奇。
  比尔盖茨读书读不了了,他老妈这个金融行业的大佬就成立了一个电脑公司,让他去工作,前期的一切业务和生意,都是他妈妈给介绍过来的,微软属于是躺赚。
  所以你看,哪有什么平白无故的励志传奇和奇迹?
  很多时候都是关系在起着作用!
  就拿柳铭淇的这个马车来说。
  本来一开始要给皇帝和嫔妃供应,就让储存的那些零部件紧张起来了。
  然后这几天和群臣们斗智斗勇,撒泼耍混的景和帝,又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给朝廷从二品以上的官员,全部都定了一辆马车,准备送给他们。
  你可以理解成皇帝是在收买别人,群臣们也会理解皇帝是在求他们放他一马。
  可这么一来,给柳铭淇的压力就大大的增加了。
  大康从二品以上的官员零零散散有二十多个,这笔买卖虽然不算大,可景和帝要求必须要在十二月就给他们供货,这完全就是走特权嘛!
  但柳铭淇也不可能反抗,必须得把这些订单给挤进去,让马车工坊的人第一批制作。
  毕竟皇帝的命令,不就是圣旨吗?
  然后,宗室里面的众位亲王和郡王们,还有关系和柳铭淇不错的,都纷纷的找了过来。
  他们不求什么降价,那是丢面子的事儿,但却要求能第一时间提车,必须要让他们早点去显摆,不然等到下雪了,马车开出帝京城的可能就小了,那还怎么去羡煞旁人?
  零零散散的来找关系的人,竟然超过了一百人之多。
  柳铭淇都不敢去见他们,免得被缠住了就没办法脱身。
  少年心中也是吐槽。
  不就是一辆马车吗?
  像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等到以后我发明更好的车子出来,你们还不得疯掉呀!?
  ……


第723章 又见苗秀秀
  柳铭淇不想见那些关系人士的最好办法,就是呆在实验室里面。
  不过不是马车实验室,而是钢铁实验室。
  铁匠们对于炒钢法、灌钢法等等方法,理解得还是不够。
  柳铭淇也没有非让他们在一起死磕,既然一群人不行,就果断的让他们分成了好几组,按照自己的方法开始去研制。
  每出一炉钢水之后,他们就会坐在一起讨论商讨,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别人的成功的原因,从而去融入到自己的实验之中。
  这么一做的话,钢水的质量明显有了提高。
  做出来的中碳钢,已经渐渐的符合标准了。
  柳铭淇过来,就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他们讲解迷津。
  关键柳铭淇想要培养的不是他们,他们这些铁匠都已经定型了,提高得恐怕不是很大。
  他是在给那三百多少年团的成员们在上课。
  这段时间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跟着师父们学习炼制钢水的每一个细节。
  而空闲的时候,他们又会拿出柳铭淇给的相关知识来讨论,每一次等到柳铭淇过来,他们不但听,柳铭淇还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来。
  十四五岁的少年,正是学习最好的年代,而这群少年团的成员,是深深知道怎么抓住机会,来改变自己命运的道理。
  所以柳铭淇不但很认真的教导他们,还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各种实验,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柳铭淇一个人再厉害,再怎么的是物理和化学双博士,也有死去的一天。
  如果这些知识自己自己掌握,而没有传给别人,让他们不断的加以学习和研究,从而发扬光大的话,这无疑是柳铭淇最大的失败。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只有靠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绝对不是一个人就行的。
  太祖再厉害,身边还不是有翔宇先生,有太宗,有众位文武将星辅佐?
  柳铭淇深深知道这个道理,也知道科学的种子只有传播得越广,才能扎根下去,逐渐的形成一种风潮,从而带动大康继续前进。
  他收那么多徒弟的原因,就在于此。
  这一世柳铭淇的身份也注定了他可以有很大的发展。
  一个富贵王爷,正好适合他做很多的教育和科研创造。
  皇帝这样的苦差事,还是让别人去当吧!
  ……
  作为一个科研狗,其实在实验室的乐趣还是很多的。
  但现在柳铭淇可不是后世的那个经常被导师廉价利用的工具人,他还是一个王爷,一个马上就要迎娶三位侧妃的王爷。
  于是未来的侧妃娘娘找上门来,他还是要出来见面的。
  来找柳铭淇的是巫夜霜。
  巫夜霜本身也是一个实验爱好者,她对于苦味酸炸弹的研究,已经到了一种非常精妙的地步,柳铭淇觉得她已经相当于有大学生的水准了。
  这可是了不起的夸奖。
  毕竟在这个年代,你想要找一个有着大学生素质的人来,还真的不容易。
  别以为现代遍地都是,处境不如狗的大学生,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事实上没有上百年的文化铺垫,没有赶上那么好的一个时候,还真不容易有那么多大学生。
  虽然他们大部分都被认为是“素质极佳的蓝领工人代表”。
  回到眼前来。
  霜姐姐不是一个人来的,她还带着苗秀秀过来。
  苗秀秀便是那个老混蛋苗炎的女儿。
  和她那惹人讨厌的老爹不同,苗秀秀不但人长得非常清秀漂亮、医术高超,而且心地很好,自己开了一个医馆叫做“心安堂”,对没有钱的穷人都免费诊治和送药。
  当然她也不会亏本就是了。
  因为太后很喜欢这个姑娘,平日里她进宫去给太后、嫔妃们看病,就能获得大量的赏赐。
  然后那些贵太太们也因为如此,所以都喜欢找她,不过人家苗秀秀非常忙碌,经常需要排号。
  这些人的诊疗费苗秀秀可不会少收,再加上她医馆里面的大夫医术都很精湛,所以心安堂总体来说居然还是盈利的。
  但苗秀秀并没有把这些钱带回家,她把利润分配给了大夫和伙计们,让他们都能很安心的在心安堂做事儿,这样就保持了心安堂长达好几年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在柳铭淇看来,苗秀秀放在现代的话,妥妥的就是一个医院院长的角色,而且是玩得很转的那一种。
  和以往一样,苗秀秀穿着简单的棉衣,不是什么贵价的货色,不过从花纹和款式来看,却肯定是皇家制品。
  毫无疑问,这是太后赏赐给她的。
  这姑娘非常不讲究衣着,太后都看不过去了,每年都会赏赐不少衣物给她,让她必须穿着。
  不过这倒是让苗秀秀看上去多了一份精致的秀美。
  “铭淇,秀秀有事情找你~~”
  虽然马上就要成亲了,可霜姐姐说话还是那么简单直接,没有什么亲密的意思。
  但柳铭淇并不在意,毕竟你都要尝到她的咸了,她即将是你最亲密的人,还讲究那些外在的东西干什么?
  “殿下~”
  苗秀秀是经常给人看病的大夫,做事情也不拖泥带水,便直接说道:“这儿马上就要到年底了,我想要召集京畿地区的名医们,来给大家来一次义诊,您觉得怎么样?”
  “挺好的呀!”少年称赞道:“你是不是经费不够,找我来赞助啦?”
  “嗯~~”
  苗秀秀看到柳铭淇这般干脆,轻声笑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的花销,可比您想象的要大呢!”
  “多大都没有关系。”柳铭淇跟着笑道,“只要是为了老百姓好,那就可以花!老百姓好了,我们大康才好。大康好了,我们这些宗室子弟不是更好吗?”
  “嗯~殿下您真是洞悉分毫,明白事理。”苗秀秀夸赞了一句,道:“不过这一次不是为了老百姓,而是为了那二十多万到处修缮的青壮呢!”
  “他们怎么了?”少年听着一阵讶然。
  “他们来到京畿地区这边,差不多已经两年半了。”苗秀秀道:“这些青壮从一开始就做繁重的活儿,比如疏通河道、修缮城墙、修补道路等等。今年四五月开始,便被送到了陕西各地去待命,甚至于有三万人被编入了龙腾卫唐晖大将军的天水城驻军队伍里面……
  长期的劳作和辛苦,使得他们之中生病的人不少,身体有隐患的也很多,如果不好好的给他们检查调养一番,恐怕他们身体就会出毛病!这些人一个人就代表着一个家庭,他们垮了可就造成很多人的痛苦呢!”
  她这么一说,柳铭淇便心中明了。
  接下来,苗秀秀又详细的解释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要说这两年京畿地区最为辛苦的人,自然便是这么二十多万青壮劳动力。
  他们因为安徽、山东和江苏地区的三省交汇地带遭受重大蝗灾来京畿地区暂避锋芒,同时也是养活自己和家人,准备等到蝗灾过去了之后再回去。
  结果……
  结果京畿地区这边简直是狗大户啊!
  朝廷雇佣了他们,由苗秀秀等人亲自领着到处去干活儿,出于让他们这些流民安稳的缘故,工钱给得非常高,一下子就让他们解决了一家老小的温饱不说,还能存点钱。
  于是大家就想着要不多工作一年,然后能带着更多的钱回家去重新开始,这样不是更好么?
  然后他们万万没想到。
  接下来柳铭淇的蜂窝煤工坊招募了许多他们的老弱病残不说,因为去年的超级大洪水,也因为超级大雪灾的缘故,朝廷加大了路面的清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