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担心。”柳铭华心情很好,就跟这个他一向看不起的二哥多说了一句,“即便是明年皇子出世了,皇上已经多少岁了?五十岁了!他还能坐多少年的江山?
  大臣们会同意一个十来岁,甚至年龄更小的皇帝登基吗?前朝有好几次都是这样的情况,结果怎么样?全都被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最后败坏了江山社稷!
  所以咱们太祖不是曾经讲过吗:‘倘若主幼臣强,非国家之福,宗室有英明神武者,或可代替之。’这就完全是为咱们大哥量身定做的金口玉言嘛!”
  柳铭辛摇头冷笑,“这可不一定!别忘了,曾经的亲王,有两个!而另一个更加的出彩,更加有能力!”
  “柳铭淇?”柳铭华不屑一顾的道,“是,我承认他真的是才华出众!但这个人太不懂规矩了,一天到晚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有认真的读圣贤书吗?他有大哥宽宏大量、温文尔雅的气度吗?朝廷诸公哪个喜欢他?都是喜欢咱们大哥的!”
  “也不一定啊。”柳铭辛淡淡的道,“禁军几位大将军、几位总督,包括刘仁怀在内,对柳铭淇都是称赞有加,你可别忘记刘仁怀是什么人?
  再说了,现在柳铭淇还在积极的谋求娶苏凤的女儿苏小雪,苏凤可是刘仁怀的头号大将!要是时间拖那么几年,拖到了刘仁怀进京,那可什么都不好说了!”
  柳铭华听到这话,第一次转头望向他,脸色难看的道:“柳铭辛,你什么意思?怎么一直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呢?”
  “我只是提醒你,咱们家的胜利,并不是那么的唾手可得。”柳铭辛笑着道,“况且不是有风声说吗?柳铭淇是很赞同皇上的皇子登基的!”
  “我呸!”
  柳铭华啐了一口,“他这就叫恶心人!自己当不成皇帝,也不想我大哥当皇帝!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不就是想要当帝师吗?到时候他既是宗人府宗正,又是帝师,别提多风光了!”
  “铭华你说得对!”柳铭辛连连点头:“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帮帮大哥。”
  “做什么?”柳铭华问道。
  “很简单嘛,我们先破坏他和刘仁怀的联盟……”柳铭辛道,“你去追苏姑娘吧!正好她不答应和柳铭淇的婚事,让皇奶奶都吃了一个瘪!”
  “怎么是我?”柳铭华指了指自己,讶然了起来。
  “你看我长的这样子,难道适合苏姑娘吗?”柳铭辛也指了指自己。
  看着他的一个马脸和阴沉的脸色,柳铭华哈哈一笑,“你到是有自知之明……嘿嘿,那我就去试一试!反正苏姑娘没有同意,大家也不能说我什么……”
  想起了苏小雪那清纯又俏皮的绝色娇靥,柳铭华吞了吞口水,很是有点眼馋。
  陷入幻想的他,也因此当然看不清楚柳铭辛的那一丝冷笑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礼王和柳铭观走进了书房,两人先喝了一杯泡好的茶,才坐在椅子上聊天。
  “铭观,过两天你就要去礼部了吧?”礼王笑着问道,笑声中颇有些志得意满的味道。
  儿子能走出这一步不容易啊。
  大臣们不知道和陛下据理力争了多少次,而且还惹得陛下发火了好几次,才换来了皇帝的第一次让步,同意儿子以亲王身份,进入礼部作为监管和辅助礼部尚书,处理各种事务。
  大家都知道礼部是六部之中最为不重要的地方。
  可所有人都为此而欢欣鼓舞。
  或许皇帝以为,这只是一个迫不得已的让步,以后都不会再让步了。
  殊不知,这个口子一开,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自己的儿子一定能不断的开始在朝中有影响力,最终获得朝臣们的欣赏,从而登上皇位宝座!
  哪怕是皇帝又有了儿子,但一个国家被一个小孩子所治理,真是成何体统!?
  相对于礼王的志得意满,柳铭观同样很高兴。
  不过他的高兴并不是自己向皇位更近了一步,而是真心实意的喜欢这个职位。
  柳铭观虽然也渴望能成为太子,可实际上他性格文雅,就喜欢礼部的这些工作,比如筹办各种大典聚会,比如制定各种文书刊发,比如和文人雅士讨论教育方面的问题……等等,这些是他从小就学习的,又是很擅长的。
  所以他对于过两天开始的新活儿是最期待的。
  “嗯,李尚书说了,等到那边整理好,就会请我过去。”柳铭观颌首回答道:“说起来,儿子还有点紧张呢!生怕做错了什么事情,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不用怕!”
  礼王挥舞起了手,“你放心大胆的去做!我是知道你的实力的,不可能做得不好!我对你的叮嘱就只有一句而已。”
  “父亲请说!”
  “你要记得……礼部不是你的最后一步,而是你的第一步!”礼王道,“既然我们已经踏出了第一步,皇上又这么的配合,那么我们没有退缩的道理!”
  “我明白。”
  柳铭观迟疑了一下,缓缓的点头。
  当皇帝啊!
  谁不愿意?
  哦,应该说好像铭淇就不大愿意,明里暗里都有这个意思,所以才那么不在乎的把德王的王爵给丢掉了,跟没事儿人一样!
  我可做不到他那么的洒脱呀!
  思绪一晃而过,柳铭观又道:“只是父亲,这一次我们和皇上闹得这么僵硬,他甚至都发火了好几次了……这样做,真的不要紧吗?恐怕在皇上的心中,我们已经就是恶亲戚了吧?”
  “呵呵!”
  宁王一挥手,“恶亲戚就恶亲戚,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要付出点什么!倘若不得罪他,怎么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皇位啊……”
  柳铭观有一些恍惚,“皇上放不下,那是很正常的啊……”
  “谁叫他管教不严,最后三个儿子一个都没有留下呢?”宁王此时的神色有些阴森,“观儿,你如今就不要想那么多了,老天赐给你的东西,你不好好的把握住,可是会被老天爷惩罚的。”
  “我明白……”
  “你明白就好。”宁王细声的道:“皇上没有这个福分,而铭淇这孩子又懂得谦让,这真是老天爷的安排啊!切记千万要认真,不要辜负了大家伙儿对你的期望!”
  “嗯,我明白的。”柳铭观和声回答道,“如果是我登基为皇,一定不负黎民百姓和朝廷大臣,打造出一个繁荣昌盛的新大康来!”


第728章 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
  我叫柳铭淇,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人。
  现在我需要做一个五年计划,以便规划未来五年即将怎么做。
  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如果没有一个可以执行的计划,想到哪儿做哪儿,无疑是一种很愚蠢的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
  同时为了致敬太祖等伟人,我把第一个计划的年限定在五年。
  目标年限太长了让人看不到希望,反而会懈怠。
  目标年限太短了不能够做一些长远的规划设计。
  所以五年挺好的。
  总的说来,我在未来五年时间里,第一序列需要完成的事情如下。
  红薯。
  钢铁。
  火炮。
  香烟、白糖和胡椒。
  发电。
  四桅帆船和大航海。
  一项一项的说。
  红薯这个事情前面已经分析得够多了。
  明年景和三十三年,便会有二十四万亩的红薯地在京城周围铺开。
  即便是产量不增加,按照每亩三千斤来计算,最多还有一年的时间,也就是景和三十四年,在整个京畿地区种植第三批的一千四百四十万亩,便是最后一批试种了。
  等到了景和三十五年,四千多亿斤的红薯,便足够分配给全国绝大部分的农民们。
  到时候我派出在京城里有丰富种植经验的老农民们,去各地执导他们怎么培育红薯种子、怎么精细的养肥土地、怎么的种植、怎么的收获和保存。
  相信在景和三十五年的秋天,绝大部分的大康民众们,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红薯了。
  至此只要每年派人去检查和指导一番,老百姓们便基本上不会再缺粮。
  再加上了对于各种粮食的储备,以备灾荒,困扰大部分朝代的粮食危机便会基本上得到解决。
  中华大地上的老百姓,只要不饿肚子就不会造反。
  可是,如果他们因为没有饿肚子,而毫无节制的开始生育,对于整个国家的负担,肯定会越来越大。
  我一定要谨记人口快速增加带来的各种难题。
  中华的朝代毁灭就毁灭在人口周期上面。
  当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已经没有足够的耕地让他们耕种,粮食也不够他们生活。
  这样的年限只用持续三五十年,等到他们的孩子们出世,情况就会遭遇更一步的计划。
  倘若再连续遇到几年的天灾人祸,那么必然就会反贼四起,天下打乱,从而最终改朝换代。
  我泱泱中华数千年,只有南宋不是因为这个缘故而灭亡的,其余的都逃不过。
  所以想要破掉这个人口周期问题,必须要想办法。
  想办法不是你让他们计划生育,在这个时代是绝对挡不住的,大康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节流不行,那就只有开源了。
  人光吃红薯,或者是土豆、玉米,那是绝对不行的。
  还需要大米当作主食。
  所以开源,主要就指的是怎么有更多的大米。
  开源的办法很多,可以不断的改进水稻,也期待农家出现一个袁爷爷那样的人,可以造福全天下。
  另外的就是大批量去海外买粮食,但这个的花费就太多了,让朝廷花费太多的生意,他们一般不愿意做。
  接着便是我设定的打下中南半岛,把这里当成中原的粮食大后方。
  中南半岛有着澜沧江孕育而成的湄公河,再加上了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给这里的水稻带来了最好的生长环境。
  况且这里的水稻还能一年三熟,质量和口味都是上层的不说,产量也是全球数得上号的。
  整个中南半岛一年出产的粮食,巅峰时期足够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吃。
  我要求不多,只要那里能每年通过海运,运送可供五亿人食用的大米回到大康的各个港口,那就是莫大的幸福。
  而且中南半岛不能留下那些土著猴子们,除了就近的可以训化之外,其余的男性全都可以被抓去开荒。
  女性最好,可以给移民到这边的大康民众们当老婆。
  移民不但可以减轻国内的耕地压力,更可以让我们占领更多的地盘。
  两三代之后,这里便会成为大康神圣不可侵犯的自古领土,再也不会和我们分开。
  但要注意一点的是,一定要打通从云南和广西跟中南半岛的通道!
  不能只有湄公河,还必须要如同秦直道一样的通道,形成和中华大地上的公路交通网,这才能保证不会成为飞地,一旦遇到什么问题便占据为王,从而离开中原的统治。
  秦直道的修建在平原上都很难,更别说是中南半岛的雨林、多山地带了。
  历朝历代不是没有目光远大的君王,他们也不是不想开疆辟土,而是多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所以没办法把这些土地给收入中华。
  比如你单单凭借着古代的肩挑背扛、人工锄头挖掘,怕是数十年都不可能完全修好一条秦直道。
  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得到的却是雨林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