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7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你单单凭借着古代的肩挑背扛、人工锄头挖掘,怕是数十年都不可能完全修好一条秦直道。
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得到的却是雨林众多、蚊虫蛇鼠众多、瘟疫瘟障四发的地方,你说有什么用?
因此他们放弃了,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
但这个困难,在我这里,却有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
我同时就在做炸弹实验室。
现在的苦味酸炸弹威力已经足够大了,等到后来,各种黑火药炸弹制造出来,一路的这么轰炸过去,拦路的山就给炸了,拦路的河就修建大桥、拦路的雨林全部给用汽油给烧了……三五年就能彻底做出几条秦直道出来。
只要我不怕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那么就一定有办法。
反正我不需要那么多的土地,特别是和我们云南、广西交界的地方,没有任何阻碍的顺畅交通条件,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我们能和中南半岛的子民互相交流,大家有着共同的文化、祖宗和信仰,就不可能分割得开。
不信你们想一想?
在古代除了我们华夏,还有哪个国家能维持这么两千年的大一统?
没有!
连之一都没有!
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全世界所有民族和国家都没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只要成了我中华的家人,就永远不可能分割得开。
分割开的,只是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我们一家人。
从我华夏而去、有着云、桂两地的相连,有着不断的交流往来,有着我中华的官员、教育、生活体系维持着,中南半岛绝对不可能远离我们。
哦,对了!
我也是昏了头。
云南现在还是南诏呢!
想要把云南给打造好,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到时候只能一同把云南处理了,从中原大地迁移过去百万甚至千万的民众,才能保证这里的战略地位稳固。
……
不知不觉一个红薯,就让我的思维发散得如此之遥远。
但这也不是什么胡思乱想。
红薯其实不仅仅代表着红薯,它所指的就是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这个说法在任何时候都是对的。
哪怕是现代,你敢说这事儿不准确?
那非洲那些的战争灾难死伤的人多一些,还是因为吃不饱饭死的人多一些?
特别是在古代,粮食安全就是一切安全的根本。
只有吃饱了喝足了,人类才会去除枷锁,不断的开始新的发展。
为什么欧洲在十五六世纪就开始了大量的爆发出了科技天才,一步步的把老白这一族推向了巅峰?
不就是因为他们通过大航海,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物资,从而让他们自己人吃饱了喝足了,从而有时间、有精力和金钱来开展科学研究吗?
然后他们又靠着这些发明出来的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强大,从而再次霸凌整个世界。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我也希望大康在这个世界能做到这一点。
于是,这也不可避免的引出了五年计划的第二点——钢铁。
钢铁被誉为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
甚至是它被誉为工业的粮食。
前面说了真正的粮食对于人类的重要,现在说到工业,能成为工业的粮食,由此可以知道钢铁的重要。
在现代,人们或许不会感受到钢铁的巨大威力。
但是在十四五世纪开始,随着各种军用的大炮、枪支……各种民用的机械等等的发明创造,钢铁就成为了人类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生产力代表。
直到二战的时候,大家都仍旧把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实力、以及国力强弱的标准。
当时的第一就是美利坚。
刚开始打仗的时候大家还不觉得,直到美利坚对东瀛宣战之后,一个月一艘航空母舰的下饺子速度,简直是活生生的把倭寇吓得绝望了。
这便是伟大的钢铁产量的威力,它不仅仅代表着钢铁本身,更代表这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准。
而我国的工业发展起来,不就也是靠着钢铁产能的飞速上涨,成为了世界第一之后吗?
如今在这个时代,柳铭淇不晓得别的地方的情形,但大康的铁产能,应该还是属于世界领先的。
从现在开始做钢铁,那便是提前别人至少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开始布局。
有了更多的钢铁,我们就能修建更多的战舰,生产出更多的大炮枪支等武器,碾压整个地球,获得全球的资源和全球的消费市场。
比如说南非的超级金矿、澳洲的超级铁矿、智利的超级铜矿和硝石矿……这些东西,你没有足够强大的武器,怎么去得到?
有了更多的钢铁,我们国内的各种工业发展就能加速,真正的流水线大生产年代便会到来。
只要生产力提高了,各种科技发展起来了,各种流水线生产展开了,那么大康的崛起便是无法阻挡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准备培养成千上万个钢铁专业实验人员,我准备了整整十万工人,去轰轰烈烈的开展大炼钢。
或许前面几年的产能和质量会不过关,但大康人是聪明无比的,他们会不断的改进,不断的进步,从而渐渐的朝着最正确的方向走。
更何况还有我这个化学和物理双博士在呢!
别说是什么优质钢铁,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就是各种特种钢,我都能知道比例和技术指标。
只不过这就牵涉到了更多的协同科技发展了,得慢慢的来,急不得。
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最多两年时间,我大康的钢铁产量就会突破巅峰的北宋,超过每年一千万斤。
至于古代巅峰的明朝后期钢铁产量八千余万斤,五年之内也不在话下!!
……
第729章 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二)
自从木柄手雷出来的第一天,想要有强大的战斗力,骑马拿着刀枪厮杀,已经是落伍了。
但是只有木柄手雷这个武器,是远远不够的。
想要克制木柄手雷,其实有很多种办法。
比如说偷袭,比如说尽可能的分成小股部队突击,比如说更大规模的作战,比如说防守作战等等。
然后木柄手雷的近距离攻击范围,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倭寇军队和室韦军队这一次受创这么大,原因就是他们基本上是在突击遭遇战之中遇到木柄手雷的。
室韦更倒霉,大部分的伤亡是在避无可避的攻城战之中,在最近距离的厮杀之中,大量的被木柄手雷所杀伤。
不然如果是两军正式对垒,你木柄手雷的投掷范围最多就是一百米,人家弓箭的射击范围动不动就是两三百米,你怎么比?
再加上骑兵可以飞速的奔驰,在他们不断拉开距离之后,又反身回来射箭,你说木柄手雷又有多大的用处?
所以如果大康军队因为这一次击败了室韦军队,就得意忘形的去进攻室韦的话,哪怕是有二十万军队携带木柄手雷去,恐怕都会落得惨败的下场。
同理也可以用在西羌、回鹘和乞颜上面。
草原人虽然在文化水准上不高,但他们千百年的生存法则就注定了,他们有着野兽一般的嗅觉。
多吃亏几次,他们就能针对敌人的特点,找出应对的法子来。
所以如果有清醒的认识便会明白,木柄手雷只适合在防守战之中、在大康境内作战有优势。
一旦到了草原上面,木柄手雷的威力就会大大的下降,不值得寄予厚望。
这一点,等到我给出陛下“战后总结书”的时候,一定要重点说明。
免得他们骄傲自满,反倒是被人家杀得丢盔卸甲,最后损失惨重,使得我的各种计划落空。
毕竟大康的人虽然很多,但是有经验的精锐士兵却很少。
从现代而来的我明白,一个优秀士兵的培养,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功夫的。
如果是从老兵开始转型培养,两三年就能有强大的战斗力。
倘若是新兵,别看平日里训练人模狗样的,到了真正的战场上,能不能扛得住压力,能不能誓死拼杀,那都是两回事儿。
大康的军队之中,我最看得起的禁军七卫,如今加上了后备役,总数还不到十万人,可谓是彻底被打残了。
然后厉害一点的边军损失也很惨重。
西北那边据说死伤在十五万以上。
北方防线也有差不多七万多人的。
东北边军最惨,山海关、宁远、锦州一线的守军,总计三十万人,最后就剩下四万多了。——这里面还包括紧急补充的两城共七八万的青壮。
事实上东北边军可以用全军覆没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
你说说看!
就这么一点兵,你还想去把室韦、西羌、回鹘、乞颜给横扫,真是做梦去吧!
不过呢,如果从禁军中拿五万人给我训练,我有把握把他们训练成和现代子弟兵一样的精锐。
可惜皇帝和大臣们都不敢这么做。
他们连给柳铭璟两万人来训练特种小队都犹犹豫豫的,据说马上熊大宝和张勤就会回来,“协助”柳铭璟练兵。
说得那么好听,不就是不想要柳铭璟在其中有巨大的影响力么?
好了。
略开这事儿不提,反正我知道柳铭璟也不可能造反。
接着前面的说。
想要克制住草原上的骑兵,其实终极杀器就是机关枪。
几十挺机关枪那么一扫,成千上万的骑兵都没用,全部都得扑街。
除此之外,那些什么步枪,无论是前膛还是后膛都不管用。
所以直到一战过后,骑兵才基本上退出了主流的战场。
因此我并没有梦想着一早就解决掉草原上的敌人。
但我并不是没有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
这就引出了第三点的火炮。
火炮实际上已经开始在制作了。
虽然表面上是在做舰炮,可是实际上在陆地上作战的也可以用。
只不过是大小、发射距离、装弹大小不同罢了。
目前为止,以最近二十年的科技水准来说,在陆地上最为实用的便是佛郎机炮,也就是那种电视里看到的,用两个小轮子车推着前进的小炮——在抗战中都经常有看到。
说起来现代工业,哪怕是军工业,都是一个整体。
佛郎机炮需要的轮子,我恰好做出了杜仲胶轮胎,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运动,这样转移阵地起来就更加方便简单。
然后同时我又制造出来了钢铁,有了优秀坚固的炮身,炸膛的风险就变低,射程和准星也会变好。
最关键的是我还在不断的优化着火药配置,这就使得火炮的炮弹类型会不断的增加。
这么一系列的东西全部拼凑在一起,崭新的、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大炮,就会这么诞生!
有了火炮,步兵打仗就不怕什么骑兵了——当年僧格林沁数万最精锐的蒙古铁骑决死冲锋,就死在了大炮、火枪兵和龙骑兵的联合绞杀下。
然后有了火炮,我设计的四桅大船便更加有用武之地。
不说一艘大船五六十门火炮,只要有一二十门,就足以轰碎所有的敌舰。
当然了,这种水路两用的火炮,现在才刚刚起了一个头,连样品都没有打造出来。
想要真正的做出实物,并且加以大规模运用,最快也得一两年的时间。
小的佛郎机炮倒是能快一点。
我希望它能赶上特种小队攻略南诏的战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