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7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因为他和几位宗室子弟交好,大家一起在发展裕王府商品在西北的渠道。
  虽然吴宙只能拿很少一部分,可这两年也是赚得不少。
  哦,对了,许多读者老爷们或许已经忘记了,吴宙的二儿子吴祖光曾经出来跑过龙套,也就是在小葛村硬要强行低价收购猪油的那一位。
  结果被柳铭淇给打了,还抓到了帝京府衙门,被打得屁滚尿流,从此就萎了,很长一段时间心理有阴影的他,连房间都不敢出。
  “侯爷。”
  做皮草生意的平东男柯宵白对吴宙最热情,笑着问道:“乐校尉已经回来过年了吧?”
  “他?”
  吴宙恼怒的道:“今年是没办法回来了!张将军硬要留着他在宁远城,要到明年才能调换……嗨!这孩子真是不听话,没办法!”
  旁边几人听着微微笑,心中却是齐齐的吐槽。
  吴宙和柯宵白说的是吴宙的女婿乐军,骁骑卫校尉。
  奉命北上的骁骑卫,在东北打了许多场战役,乐军统统都参与了,而且打得非常英勇,受到了骁骑卫大将军祝星骏、熊渠卫大将军李南渊的先后表扬。
  所以最后在分配驻守宁远城的军队时,乐军就被同为骁骑卫出身的张铁给留下了。
  这一次的辽西走廊战役,锦州城能受得下来,绝大部分功劳都要算在张铁身上。
  据说等到张铁回来,已经快六十岁的骁骑卫大将军祝星骏就会选择致仕,把骁骑卫交给他,让他成为新一任的大将军。
  乐军被张铁所赏识,那么铁定会受到重用,说不定马上就能成为骁骑卫将军了呢!
  如此一位军中的新贵,还是他吴宙的女婿,你说吴宙怎么不得瑟几下?
  “今天侯爷你过来,是为了买什么东西?”旁边一个勋贵问道,“是哪家王爷的珍藏?”
  “嘿嘿,我可不是为了那些。”吴宙笑了笑道,“我女婿在外面当兵打仗,随时有可能会受伤,所以我想要买点神药给他,连带着他的那群弟兄多半也需要,所以我就稍微多买一点吧!唉,这也是为了我的女儿,不然我才不会大出血呢!”
  “今天据说有两千份的神药呢!”骊山男薛家贵笑道,“即便是大家都买几十份,也是够了的。”
  吴宙点点头,神药一份是一千两银子,他最多也就是买个二三十份,再多就受不了了。
  ……
  在他们不远的地方,坐着一群京城钱庄的掌柜们。
  钱庄向来是很有钱的,所以他们也被邀请了过来。
  京城本地的聚财银庄掌柜蒋亭,正在和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说话。
  “金老板,你今天想要的皇家版本马车,可是稀罕的东西啊!”蒋亭消息灵通,说道:“据说这一次只出来三辆!每一辆都是精雕细琢的,除开给皇上和太后的之外,最先制造出来的也就是这三辆了!
  它们不但用料和之前的太后、皇上马车用的一样,高档豪华,上面还特意刻有陛下亲笔题写的一句诗词,分别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许多富豪,包括了几位王爷,听说对这三辆马车都很感兴趣的!其中诚郡王更是放话说,最好能把这三辆马车给包圆啰!”
  金老板笑眯眯的说,“呵呵,他们谁得到一辆都没有关系,关键是我必须要有一辆!”
  说话的同时,他望向了不远处的一个清瘦中年男子,那人在对面也是被众星捧月一样的存在。
  旁边的广德钱庄掌柜韩威哈哈一笑,“金老板你还是来得晚了点啊!我听说贾公子就是那位加了大价钱,买下了除了皇室之外,寻常人能买到的第一辆马车的那一位!据说那一辆马车,是裕王世子亲手帮他改动的,上面也有裕王世子准备的惊喜礼物呢!”
  “哼,这个败家仔,我看他能高兴多久?”
  说起了这个,金老板就非常不高兴。
  他叫金小福,是天下第一大钱庄金福钱庄的东家,他爹就叫金福,也就是金福钱庄的创始人。
  那一位贾公子,是天下第一大盐商贾子明的大儿子贾小明,也是富二代。
  两人都喜欢出风头,在江南就不怎么对付。
  金小福才来到京城,就看上了华丽马车的轰动性效应,想要买回去给自家钱庄总部用,这样来往的尊贵客人都可以用马车来接送,那真是太有档次了,太能提高金福钱庄的地位了!
  没想到他来得晚了一些,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的年底,哪怕是你加钱也不行。
  偏偏在这个时候,金小福听说贾小明最先定了一辆马车,裕王世子殿下亲自承诺,十一月初十之前一定会给他。
  贾小明早就定好了马车行。
  到了那个时候,他就会用最快的速度,把这辆马车给运回到江南,运回到扬州,成为江南第一辆马车的拥有者!
  这种声誉和轰动性的效果,正是金小福梦寐以求的啊!
  没想到被这个王八蛋给占了先手!
  现在就看自己能不能接着这个义卖会扳回一局了!
  虽然速度肯定比不上贾小明的,但期望能凭借着最贵和皇帝题词的优点,后来居上了。
  ……
  司马晨和司马谨也到了。
  今天司马谨过来的时候,还受到了会场召集人肃王的接见。
  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司马谨。
  虽然出身商贾,但是却忠义无双,带着德王爷手下的军士们,在他熟悉的江南大地上面狙杀倭寇,结果遇到倭寇伏击,差点被破腹交代在战场上。
  等他好不容易活下来回家后,首先就受到了东南总督贾孝德的慰问,然后是江苏巡抚倪云来的慰问,接着又是江南总督刘仁怀。
  这三位大佬都是百忙之中抽出了时间,亲自到了镇江府,对司马谨和司马家族进行了热烈的赞赏。
  一时之间,司马家族在江南的声誉如日中天,和因为另一位跟着德王殿下出生入死的巩渊的巩家一样,并称为双杰。
  江南的大地身上,不知道流传着多少他们的传说。
  巩家还好一点,本来就是书香世家,家族有着众多的官吏。
  可司马家族不一样啊,他们家就是一个商贩而已,顶多就在镇江是前五的家族,放在江苏、放在全江南,前一百都排不上!
  现在好了,他们直接冲进了江南风云榜的前十。
  最让那些商贾们羡慕的,并不是刘仁怀、以及铁定接替刘仁怀成为江南总督的苏凤对他们家的照顾,而是他们就此和德王府裕王府搭上了线。
  听说德王爷在率领数百勇士出征的时候曾经讲过,“今日谁与我同生共死,谁就是我柳铭淇的兄弟。”
  这句话可是非常重的!
  德王府和裕王府在商界是什么样的存在?
  神!
  凡是能和他们搭上关系的人,无不是飞黄腾达,立刻成为超级富豪!
  就拿裕王妃的娘家徐家来说吧,之前擒海伯不过是小富之家,家产不过一二十万两银子。
  可自从他们成为了裕王府在杭州的经销商之后,一年下来随随便便都能挣一二十万两银子,甚至随着裕王府的商品越来越多,他们能赚的钱也是越来越多。
  要不了十年八年,杭州许多深耕百年的富豪,都会被他们给超过!
  这是何等的可怕?
  更可怕的是德王爷今年才十八岁!
  最起码起码徐家还能有五十年的好日子过!
  五十年?
  那可是够一个家族辉煌两代甚至三代了!
  如今司马家族和巩家成为了德王殿下的兄弟,即便是没有血缘关系,但德王殿下一定是能照顾就照顾他们。
  凭借着裕王府德王府的各种支持,他们真正成为江南的顶流,那可是指日可待呀!
  每一次看到他们,江南的商贾家族和勋贵家族都是万分的懊恼。
  当初要是自家的子弟也能跟着一块儿去,那该多好啊?
  家族的荣耀,真的只是在这一瞬间就会改变呐!!
  ……


第753章 不按常理出牌
  司马晨此刻正在跟儿子司马谨交代事情。
  “谨儿,你可要记得了!咱们一般不出手,但在关键的时候,一定要支持一把!不要怕砸钱,砸得越多越好!”
  司马谨听得有些迟疑,“爹,咱们用不着这么做吧?昨儿个和殿下吃饭的时候,他已经说了,咱们用不着多掺和,来看看热闹就好!”
  “傻孩子!”
  司马晨摇头笑道,“你要知道,有些事情,裕王世子殿下可以说,但咱们不能那么做!”
  “为什么?”司马谨道:“爹,你不要小看了殿下,他说了的话就是金口玉言,绝对不可能反悔的!有了民用马车,咱们司马家就等着飞黄腾达吧!”
  昨晚柳铭淇和他们吃饭的时候,考虑到了司马家主要是做船运的客运项目的,便提出把在江苏的民用马车生意,交给他们来做。
  不是江南的民用马车生意。
  也不是垄断民用马车的买卖。
  司马家族仍旧要从江苏的经销商手里购买民用马车,价格并没有便宜,但只要江苏有货,必须要第一个供应他们,哪怕是被他们买断买完了,也不许在司马家满足之前卖给第二家。
  这纯粹就是给司马家族一个当二手贩子的机会。
  属于江苏的经销商们,该赚的钱就赚,不属于他们的财富,也不要惦记。
  但也就是江苏而已了,浙江和安徽两个地方,跟他们都没有关系。
  乍一看这个有点苛刻,但司马晨却高兴得差点没有给柳铭淇给跪下。
  说个最简单直白的话语,从此时开始,江苏境内的中高档次的客运马车,就属于司马家族了。
  低档的那些穷秀才和小商人不说,中高档次的官员、士绅、地主、土豪们出门,谁不愿意坐更好的马车?
  只要见识过裕王府马车的人,坐过裕王府马车的人,但凡有点选择,都不可能再坐之前的破烂马车。
  当然了,他们有钱,可有钱却买不到民用马车啊,因为这些马车都归我们司马家族所有。
  我们不卖,就拿来出租,或者办车马行,你从苏州到扬州,可以跟别人一起坐,也可以自己包一辆。
  苏州的商贸非常发达,人员流动非常的大,大家每天都有坐马车的需求,一天起码有成千上万趟的马车奔驰在路上。
  哪怕我赚得不多,一趟一个人就赚个一钱银子,一车坐六人,一千趟也就是六百两,一万趟便是六千两了!
  这么长此以往,是多么的细水长流好生意啊?
  这道理司马谨也懂,所以他让父亲不要担心,司马家族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司马晨见状一笑,“谨儿,我得告诉你,做人做事一定不能止步不前,要向前看……关系再好我们都应该要积极的去维持,你需要不断的在殿下面前彰显自己的存在,殿下才会越来越重视你,把你当成自己人!”
  顿了顿,他道:“别看你差点战死沙场,但你自己扪心自问,你和殿下的关系,跟巩渊相比又如何?”
  司马谨哑口无言。
  巩渊和他一起跟着柳铭淇南征北战,吃了许多苦,大家的功劳实际上是差不多的。
  但司马谨自己都明白,柳铭淇肯定和巩渊更加亲近一些。
  因为巩渊是众所周知的柳铭淇的疯狂崇拜者,他办的《江南日报》,据说就是柳铭淇让他去办的。
  这样的人,相当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