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7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仅因为柳铭淇现在权势惊人,又是天下的功臣,更因为他们每个月都能从裕王府的生意里面,得到一些好处。
  柳铭淇以“感谢保护”为名,每个月都要给他们送一些东西。
  比如肥皂、大白兔奶糖等等。
  这些东西要嘛是不便宜,要嘛就是外面买不到,虽然不算太值钱,可对于绣衣卫们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补助。
  中间有一段时间,高敬为了和柳铭淇划清界限,禁止了他们接受礼物,但没过多久,便又解除了。
  毕竟绣衣卫为了柳铭淇家里的产业,那是相当的辛苦。
  裕王府的每一个作坊,都有绣衣卫去看守。
  虽然这是他们的职责,可现在不是现代,看守的人不叫子弟兵,所以人情往来是必须有的。
  这也没办法。
  别说只是我华夏才有,欧美到了现代,你试一试看各个高档社区不给警察好处?
  分分钟变成那些低档社区的治安!
  闲话少说。
  柳铭淇见到了高敬,他正在忙碌的处理公务。
  看到少年到来,高敬停下了笔,问道:“殿下有何事?”
  这个绣衣卫大都督在别人看起来很不好相处,不过柳铭淇却非常欣赏他。
  因为他沉默寡言,办事得力,这样的人最适合做下属。
  “也没什么。”柳铭淇笑了笑,“大都督,你认识江南一个做海商生意的陈家吗?”
  “陈家?陈瑜华?”高敬的记忆力也很是了得,马上就报出了名字。
  “对!”
  柳铭淇颌首道:“他们的情况怎么样,你跟我说说。”
  高敬除了对待皇帝,对任何人都是冷脸。
  而且他不喜欢这些宗室勋贵和权臣的后代,也从来不甩他们。
  不过柳铭淇是个例外。
  一方面柳铭淇的确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帮了那么多穷苦人家。
  二来柳铭淇为人做事很洒脱,也很讲究规矩,为绣衣卫提供了不少便利。
  第三个就更简单了,皇帝很看重柳铭淇,经常让高敬帮点忙。
  这么一来二去之下,高敬自然跟柳铭淇就熟了。
  甚至于这一次六方势力进攻大康,绣衣卫之前一点有用的情报都没有,害得大康仓惶迎战,不知道损失了多少。
  为此高敬被皇帝和丞相们骂得狗血淋头,却又不敢反驳。
  幸好有柳铭淇横空出世,拼命的挡住了倭寇和室韦人,顽强的撑过了这一关,解救了大康的同时,也解救了绣衣卫。
  这个事情上面,绣衣卫和高敬都要承他人情。
  所以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高敬也是愿意给柳铭淇一些方便的。
  所以听到柳铭淇的询问,高敬稍微思索了一下,便道:“我只记得他们家六七年前出海的时候,遭遇了几股海盗的联合绞杀,一家青壮死得干干净净,包括了陈瑜华的儿子、女婿、侄儿等等,只有陈瑜华一个人被家仆拉上了小船,一路疯狂划船,才勉强回到了陆地上。”
  “女婿?”柳铭淇讶然道。
  他可不知道陈小薇嫁过人啊。
  当然不是说嫌弃陈小薇嫁人之后还要“死皮赖脸”的嫁给自己。
  现代人不讲究这些。
  年少不知阿姨好,错把少女当成宝。
  这个结了婚的妇人,可是比少女要有乐趣得多。
  “嗯,是订婚了的夫婿,还没有成婚。”高敬道,“他的女儿陈小薇,十年之前被誉为江南第一美女,不比现在的苏家姑娘差!只不过在此之后就消声灭迹了,他们也没有再做买卖,关门谢客,应该是彻底的衰败下来了吧。”
  “这样啊!”
  柳铭淇颌首道,“劳烦大都督把更详细的资料给我一份吧,我回去看看。”
  “这事关朝廷机密,殿下拿着不合适。”高敬直接摇头拒绝。
  “今天陈瑜华和陈小薇来找我,说是要把陈小薇许配给我当妾。”柳铭淇整好以暇的道:“那么大都督你认为,他们现在和我有没有关系了?”
  “真的假的?”高敬不觉瞠目结舌,“他们怎么会忽然找上你的?”
  “这事儿以后再说,你先把资料给我吧!详细的情况,我会跟皇奶奶和皇上说一下的。”柳铭淇也是闭口不谈。
  “好……好吧,你等一会儿!”
  高敬站了起来,在门口吩咐起了手下。
  虽然天下的情报宗室是不可以浏览的,可是这事关柳铭淇的婚姻,虽然只是一个妾室,但他也有权来知晓这一家的情况。
  这也是皇家的规矩,不然你娶了一个乱七八糟的人,岂不是丢了皇家的脸?
  这里说的倒不是什么花楼姑娘,而是一些家世有瑕疵、人品有瑕疵……等等的人。
  甚至万一娶到了帝国的间谍,那就更好笑了——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高敬不相信柳铭淇会拿着这个开玩笑,所以让他拿着资料走了,顺带着也记下了柳铭淇索要资料的理由。
  ……
  柳铭淇回到家里,看资料也看得更加详细。
  基本情况就如同高敬和陈小薇所说,他们是遭遇了海盗的袭击,所以全军覆没,造成了整个家族的衰落。
  但是少年看绣衣卫的资料时,又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好像是后面有一只手,在略微的操控着什么。
  比如说,有人出卖了他们的行迹?
  别怀疑。
  这种事情在我大明就常有发生,经常看到别人风生水起了,就借助海盗把别人给干掉。
  到了后来,海商们只能和海盗勾结,或者直接培养海盗。
  真正我大明海贸最发达的时候,却又是要等到郑一官纵横海上,收保护费控制海商们做买卖的时候。
  那个时候只要你给郑一官交了钱,他就发个旗帜给你,哪个海盗都不敢抢劫挂了旗帜的商船,于是反倒大家的生意买卖做得好。
  郑一官也是一个狠人,不仅仅是大明、倭寇、高丽的商船要给他钱,就是葡萄牙人、荷兰人去大明做生意也得给他钱。
  可惜他始终是没有根基的人,他的后代们也没有发展船舰和火炮的战略眼光,不然让郑家横行几百年,说不定还能走出一个类似于大不列颠的海上强盗国度来。
  有人说全怪施琅投靠清廷,从而来攻击宝岛,使得郑家和小朝廷只能被迫投降。
  实际上真不是这么一回事儿,是郑一官和他儿子郑成功死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富二代了,只知道享乐和守着孤岛过小霸王的日子,不发展水军,然后人心涣散,最后被清廷一打就垮了。
  换成是郑一官那时你看看?
  分分钟把清廷的水师给沉到海里去。
  话又说回来。
  海商和海盗是很纠缠的两个群体。
  柳铭淇肯定是想要彻底的剿灭海盗,可在二零二零年,索马里海盗那边还在闹个不停呢,你跟别说古代。
  所以不奢求剿灭海盗,但是利用手里的力量,尽可能的打击海盗,让大股的海盗在自己的地盘消声灭迹,这却是可以做到的。
  陈家就是一个很好的扶持对象。
  陈小薇分析人心非常厉害,但她把柳铭淇想得太肤浅了。
  站在柳铭淇的角度,稍微残忍一点的来讲,为了开海和大航海时代,他都可以牺牲掉大康的许多利益。
  未来世界的核心,在于海洋而非陆地。
  当然了,这话也只能是中、美、俄这些超级大国才有资格讲。
  因为他们的周围已经没有任何有威胁的敌人了。
  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出海,必须要在海洋上压制自己的左邻右舍,并且发展到辽阔的四大洋中去。
  不然为什么老美的航母编队那么多?
  为什么罗刹国宁愿得罪所有欧洲国家,也要把克里米亚半岛收回来?为什么他们面对日本的超级银弹攻势,都不愿意卖北方四岛回给日本?
  为什么我们一直要坚决收回宝岛,并且在我们的南海区域巡航守卫?
  都是这个道理啊!
  这也是中华错过了最好的大航海时代,所以这么一两百年过得才这么困难。
  柳铭淇现在就是要大康人再也不要受华夏受过的苦,所以为了这个大前提,区区的陆地上的利益损失掉又有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
  哪怕陈家最后脱离了柳铭淇的控制,柳铭淇都不会在意。
  陈家再强大也是大康人,如果大康有成千上万个陈家,全世界都是我们的。
  到时候就不用在乎谁坐江山的问题了。
  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要替中原人考虑,都要为自己的国民好。
  世上没有永久不灭的王朝。
  柳铭淇这个来自于现代的人更晓得,在这片土地上,倘若不是皇帝做得很好很好,终究有一天,会有一位图书馆管理员站出来,发出呐喊,创造一个新世界的。
  在此之前,柳铭淇把自己的家族给打理好,同时尽可能的保存更多的元气,留给后来人,就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第760章 同意
  黄昏时的皇宫,此时已经下起了雪。
  这还是十一月的时候。
  总的来说,大康天气比现代要寒冷一些,尤其是冬天。
  照理说这京畿地区属于秦岭以北,但它却是靠在秦岭周围的,不应该太冷。
  可这几年十一月必然都会下雪,只是看下雪的大小而已。
  别说是京畿地区了。
  现代的四川的成都平原,想要看一次下雪都像是过年那样的期盼,却总是看不到。
  而柳铭淇来到大康的三年时间里,四川都下了大雪。
  天气寒冷,景和帝陪皇太后吃饭就要早一些,今儿个柳铭淇作陪,皇太后还多吃了一碗饭。
  他们吃得很简单,也就是一个红烧肉、一个咸菜肉丝,一个卤猪头肉,一个清炒白菜,一碗羊肉汤。
  你看得没错。
  这就是一个太后、一个皇帝加一个亲王世子的晚餐。
  平日里其实他们吃得就不奢侈,再加上了最近几年来的天灾不断,皇帝和太后自然就吃得更简单。
  就因为今天柳铭淇过来,才给加了一个卤猪头肉。
  太后并没有刻意的去吃素,因为在这个营养根本不充分的年代,稍微吃多点肉,是可以长寿的。
  皇帝的微胖在于他喜欢吃甜食,倒不是说吃得太多。
  不过最近景和帝却瘦了许多。
  可能一方面是压力大,另一方面也是想要继续生儿子吧!
  五十岁的男人了,想要生儿子还是需要积极调整状态的。
  太后吃过饭就在寝宫周围遛弯去了,剩下柳铭淇和景和帝谈事情。
  柳铭淇一上来就拍马屁:“哦哟,皇上,怎么现在越看您越精神啊?看上去跟我爹都差不多了!”
  “真的吗?”景和帝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颇有些惊喜。
  他和柳铭淇的老爹裕王是亲兄弟,不过相差了十岁。
  现在柳铭淇说他们差不多,当然是说他变得年轻了。
  甭说什么女人害怕青春易逝,男人还不是一样?
  景和帝笑着道:“我最近也就是锻炼多了一点,然后少吃一点肥腻和甜的东西,自然就减了下来……就昨儿个,我还围着乾清宫跑了三圈呢!”
  跑步锻炼是柳铭淇教他的,让他小跑着走,不用多费力气,但要稍微出汗。
  他从去年就开始这样做了,感觉很好的情况下,还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只不过之前因为外寇入侵和皇女事件,让景和帝又松懈了几个月。
  “陛下您不用担心。”柳铭淇道,“这种事情不能愁眉苦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