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7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周之孝所知,暗地里保护柳铭淇的绣衣卫就有超过百人。
  只要柳铭淇离开裕王府,必然各个暗探是都跟上了的。
  只不过……
  十万匹骏马啊!
  只要有了这批骏马,三五年之后大康就能彻底恢复元气,进行大规模的复仇。
  如果只是拥有现在的均码裙,恐怕时间还得推后十来年,才能说足够。
  葛松道也有自己的考量,“陛下,臣和曹相的想法一样!我们先摸清情况再说吧!倘若是在没有危险,局面又掌握在我们手里的情况下,这笔生意倒是也做得。
  这么一年的大战下来,我们边军、禁军的骏马已经损失殆尽,特别是李南渊那边,一口气损耗了二十万匹骏马!这些加起来的损失不下六十万匹!
  倘若是没有更多足够数量的上等骏马补充,恐怕我们十年八年都恢复不了元气,更别说找那些混账野蛮人报仇雪恨了!”
  葛松道的这个说法,都是让皇帝微微的点头。
  他何尝不知道大量的骏马对大康的作用?
  不然他也不会在财政状况这么严峻的情况下,还是答应多给兵部购买补充骏马了。
  可无论从大康的利益看,还是从个人的情感来看,他都不能让柳铭淇去冒险。
  要不然真如曹仪所说的那样,最好的结果就是柳铭淇不愿意出卖秘密,自杀殉国。
  他都不敢想象自己的老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是多么的悲痛欲绝,还有自己的弟弟、弟媳……除了柳铭淇,裕王府可是没有后人啊!即便是女儿都没有一个!那就是彻底的断子绝孙了,多么凄惨!?
  所以他才一口拒绝了柳铭淇出去的可能性。
  但葛松道这么条条框框的说下来,景和帝心头又有些活动:“嗯,鸿廉说得不错!在保证了铭淇的安全的先提条件下,我们还是可以考虑考虑的……子宣,你赶紧和他们联系,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儿!难道我们不问,他们就不用主动积极的去探查回报吗?”
  “是!”
  高敬不敢半点反驳,只能低头答应。
  “此事兹事体大,必须要尽可能的搜集好消息,才可以决定怎么行事。”曹仪叮嘱道,“千万马虎不得。”
  “是!”
  “还有安全问题。”葛松道道,“除非是确认到他们能在我大康掌控范围之内交易,不然裕王世子殿下是不能出去的。”
  “下官明白!”
  高敬认真的点头。
  皇帝和两个丞相的吩咐,让他的压力很大。
  可这也正是他这个绣衣卫大都督应该做的。
  同时,他心中也有点气恼。
  正如皇帝所说,小部落联盟肯定彼此之间有讨论有风声传出来,为什么这些家伙居然不主动上报?
  真是太丢脸了!
  ……
  高敬的忧虑和烦恼并没有持续多久。
  仅仅是两天之后,喜气洋洋的高敬,就又见到了前两天见到的这些人。
  “陛下,这可是大好消息啊!”
  高敬把手里经过整理好的一份份情报给递了上去。
  皇帝看过之后,又递给了怡王、曹仪、葛松道和周之孝看。
  最后看的周之孝当即就是一喜:“这消息是真的?确认了?真的如此?!”
  “当然!”
  高敬阴沉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我经过了好几次反复的确认,确认他们的各种密令与记号,都没有任何错误!”
  “好!”
  景和帝也一拍龙椅,“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们的行为就有解释的了!难怪要铭淇前去啊!”
  所有留在小部落联盟的密探们,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消息,虽然细小情节上不同,但大致上都一样。
  那便是这一次小部落联盟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兵灾带来的影响,所以他们在收到怡王府的消息之后,开会时忽然就有一种构想提出来。
  既然自己活得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归顺大康,成为大康的子民呢?
  西羌和回鹘看起来那么厉害,但这一次倾尽全力都没有打下大康的一个甘肃省,甚至于室韦人和东瀛人在东边联手也没有破开大康的防御,这就是证明了大康的实力无比强横啊!
  归顺这么一个强者,对他们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但具体要怎么归顺?
  这就需要保密,以及仔细郑重的谈判了。
  毕竟归顺过去的各种待遇,都需要大康给予承诺的。
  他们是带着上百万的骏马、牛马羊归顺过来,还有十几万最好的骑士和牧民,这些都是大康非常需要的东西。
  有这么一个筹码,他们当然想要获得更多。
  接下来便是选择谈判的人选。
  他们从回鹘人和西羌人口里知道,大康现在已经有了新的太子——以前的裕王世子柳铭淇!
  小部落联盟对柳铭淇还比较的熟悉,毕竟他们倒卖了那么多裕王府的商品,知道那就是柳铭淇发明的。
  所以这些人就琢磨着,干脆趁着这次做生意的机会,让柳铭淇过来。
  然后等到柳铭淇到了,他们直接就谈归顺的事情。
  柳铭淇是太子,只要他答应了,皇帝肯定不会反悔,他们的权益就有了保障。
  一旦能很快的谈好,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收拢一切的族人和牲畜,直接跟随柳铭淇回到大康,进入温暖又踏实安全的大康境内,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草原上的厮杀和残酷。
  这是再好不过!
  这就是他们所有的盘算。
  只不过小部落联盟的人怕走漏消息,现在没有说。
  他们只是内部讨论的时候征求过大家的意见。
  因为他们部落里面都是几十年一起生活的自己人,对部落的忠诚度还是够的,毕竟大家的妻儿们都在部落里生存嘛,出卖部落,难道还能落得了好?
  故而大康的密探们便得到了消息,找机会先后把情报给送了回来。
  有了这么合情合理的情报,再配合着他们怎么别扭怎么奇怪的要求,于是一切都豁然开朗。


第784章 一个人的死,微不足道!
  十万匹骏马对大康朝是一种诱惑。
  数十万匹骏马,外加上百万头的牛马羊,还有数十万优秀的牧民们,对大康朝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只要有了这批牲畜,外加擅长饲养他们的牧民,最多五年的时间,大康的战马和牲畜,存栏量都会上一个大大的台阶,国力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况且这还不仅仅是战斗力提升的问题。
  还有是容纳了这么几个小部落,对于大康的整体形象也会有极大的提升。
  你想想看。
  回鹘手下的部落们,因为不堪回鹘的暴政,不顾一切的投奔大康,这对周边所有的小部落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示范作用啊!
  包括西羌和室韦都是这样。
  他们的实力实际上都是本部人马加上附庸部落。
  附庸部落有大有小,基本上都是靠着武力和威势来征服的,彼此之间绝对不是亲如一家人的关系,甚至是矛盾重重。
  如果小部落联盟的投奔大康,引发了大量的雪崩效应,让更多的小部落投奔大康,这就会极大的削弱这三大强敌的实力。
  敌人的实力降低了,我的实力提高了,这不就是大好事儿一件吗?
  因此不但是朝廷大臣们心动了,皇帝也更是有些兴奋。
  本来眼看着现在大康的形势大好了,肥皂、红薯、木柄手雷……等等东西不断的发展壮大,也就代表着大康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坚持下去,胜利一定是大康的,所有敌人都得趴下!
  结果忽然就来这么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大战。
  六方势力一起攻击大康,战乱波及到了九个省份,要不是南诏太弱,乞颜别有心思,恐怕现在大康的命运还要凄惨一倍。
  可饶是如此,大康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就只有两口气了。
  但上述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大康的一群军民大臣们,愿意拼死抵御的重要原因。
  尼玛!
  劳资马上就要有好日子过了,你们还敢来捣乱,这不是犹如杀我父母,亡我妻儿吗?
  不共戴天啊!
  靠着大家上下一心的咬牙坚持,大康是熬过了这一关,但损失也是极其惨重的。
  城池被打残了二十多个,最重要的锦州城也付之一炬,军队总共损失了六七十万,民众被屠戮也超过了三百多万,无数的民众无家可归,无数的民众连吃饭都不行。
  兵灾的灾害,真的比起大自然的灾害要残忍上百倍。
  可朝廷掌管着全天下,再苦再累再痛,也得咬牙把这些残局给收拾好了,继续过日子。
  人生是这样,一个国家同样是这样。
  经济上的事情还好办。
  大康拥有最强大的商贸资源,最多三五年就能恢复到七八成。
  但问题是在军事上面,却颇让皇帝有些担心。
  一个合格将士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打铁还要十天半个月呢,一个边军至少要两三年的培育训练才合格。
  禁军九卫就更不用说了,除了绣衣卫能投机取巧一点之外,其余的全都是至少三五年的培训选拔,以及每年周而复始的不断训练。
  毫不夸张的讲,每一个禁军将士都是大康的宝贝。
  但是现在呢?
  甘肃的边军基本上就剩下银川、嘉峪关的五六万了,陕西的边军也全部调集过去参战,也只剩下了三万多。
  再加上援救的禁军、川军、滇军等等,西北一口气就战死伤残了二十多万。
  还有福建、江南、山西、河北、辽西走廊……
  加在一起,怎么没有六七十万之巨?
  特别是从福建泉州登陆的池野信纲,屠杀了福建和浙江的守军、边军超过二十万,杀了上百万的平民百姓,真的是血债如山如海,罪不容赦。
  大康损失了六七十万军队之后,可谓是非常的惨痛。
  老百姓还好一点,军队这么被打残,特别是禁军居然只剩下了三分之一,更让景和帝心疼万分。
  大康的人是很多没错,但想要再培养这么二十万禁军和禁军后备役出来,那真不知道要花多少金钱和多少时间。
  军队损失惨重的同时,骏马也是一个损失的大项目。
  作战的损失,迁移的损失等等,都非常巨大。
  就拿熊渠卫大将军李南渊来说,带着骑兵和室韦人厮杀五个多月,不但战死了五六万人,战马也消耗了二十万匹之多!
  所以大康能支撑下来,不仅仅是靠将士用命,还真是靠着资源不断的去堆积,去拼消耗拼下来的!
  固然现在大康是想要慢慢的恢复元气,靠着固守城池、要塞来慢慢蓄积力量,但如果你一点机动能力都没有,被人家的骑兵长驱直入的杀戮抢夺,那也不是办法。
  不说实力上的损失,单是这人心上面就得凉凉。
  考虑到这些问题,你说说看,遇到这么几个小部落联盟举族来投,上到皇帝,下到文武百官,哪个不高兴得很?
  正是考虑到收纳小部落联盟后的一系列巨大的好处,所以哪怕景和帝之前再怎么不希望柳铭淇出马,现在也是心动不已。
  他都如此,就更别提大臣们了。
  他们巴不得柳铭淇明天就出京,去西北,和小部落联盟谈判,早点把人口、骏马、牛马羊给拉到国内来。
  至于之前为柳铭淇设定的那些“永远不许出京”的禁令……那是什么东西?情况有变,应该要随机应变才对嘛!
  不过就如曹仪刚才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