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8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桐油和粮食不一样。
  粮食是国家最重要的管控物资,如果那些粮食商人做得过分了,那么朝廷就会祭出铁拳,派出法家子弟去好好的跟他们说道说道。
  桐油虽然很重要,但它却不是最重要的,和老百姓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所以他们一直都逃脱了朝廷监管的铁拳。
  再加上这些人在秀山府根基深厚,平日里对桐油工人们也不错,灾患年景还要发给肉米油,而桐油工人就占据了秀山府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因此深深得到了这些人的拥护。
  不得不说,秀山桐油商会也算是有脑子的,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也知道对身边的人稍微多一点照顾。
  如果他们像是矿场主们那样的白痴,一旦遇到什么风吹草动,就会面临全家被杀的危险。
  正因为如此,所以朝廷诸公对于这个商会的好感还挺深。
  能安抚地方上的民众,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好,又能给朝廷提供大量的税赋,还不闹事儿,这样好的商会在哪里去找?
  至于说商业上的各种纠纷,比如说他们涨价降价什么的,那都是正常的范畴,朝廷不会管。
  就比如这一次,苗炎身为从二品的大员,漕运总督,然后还兼任了钦差大臣——这个职务就一直没有卸下来过,这么牛比的大官儿,还是冷酷无情的法家重臣,但却还是无法强迫这些秀山桐油商会的人。
  其实漕运衙门最近有的是钱。
  一方面苗炎从去年携带两万漕卒大破倭寇之后,收到了无数士绅们的捐赠。
  是那种你不要都不行的捐赠,都是大米啊、土特产啊、各种衣物鞋袜啊……等等,放在漕运衙门门口就走人,你追都追不到。
  这些士绅们,一小半是被倭寇糟蹋了的区域的,大部分是那些还没有被糟蹋区域的。
  比如说靠近金陵区域的、在淮安城以里的那些区域的士绅们。
  他们看到了那些被倭寇糟蹋的地方和人的惨状之后,是发自内心的感谢苗炎。
  倘若不是苗炎,换成了之前的漕运总督林镇远的话,保证林镇远是一路会撤退到金陵,把诺大的江苏扔给倭寇。
  那时候大家可是真的惨了。
  因此他们捐献东西是非常心甘情愿的,如若不是苗炎坚决不要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捐款的人一定大有人在。
  第二个方面,在于苗炎挟斩杀三万多倭寇的威风,彻底的把之前漕运衙门积压下来的各种贪腐案件给办了,把那些贪腐的所谓的“大员”们,直接一个个拉出来审判和拷问,将他们抄家问罪。
  在那个节骨眼儿上,谁敢违背苗炎的意思?
  谁敢挟漕运的官员和小吏们来威胁苗炎?
  闹就只有死路一条,还得连累妻儿老小。
  苗炎虽然残暴,但从来不涉及家人,这也是一个好处。
  漕运衙门是多么肥的一个差使?
  苗炎抄家了一百七十多人,甚至包括了已经致仕的,就已经缴获了二千三百万两白银。
  这部分银子,除了一半上缴给朝廷,让朝廷解了燃眉之急之外,其余的全都在苗炎手中呢。
  然后还有第三个方面。
  那便是漕运船厂的大买卖。
  本来是一条小虾米的漕运船厂,在苗炎的整顿之下焕然一新,成为了天下第一的船厂。
  别的不提,人家一口气生产十艘四桅帆船,就足以让任何人刮目相看。
  在苗炎大败倭寇之后,对他信心大增的海运商人们也有的是,所以漕运船厂也迎来了不少的订单。
  这笔钱虽然目前才两三百万两银子,但是对于维持整个船厂的运作,已经是绰绰有余。
  今年二月,陈小薇率领着二十艘大船出海去扫荡海盗,一开始大家都不怎么看好。
  结果陈小薇犹如天神下凡,在四个月的时间里,铲除了超过一百股的海盗,一口气杀了三万多海盗,还俘获了八千多人归为己用。
  特别是六月份最后的对海龙王的一战,那叫一个精彩激烈。
  号称绝对没有人能攻破的龙王堡,两天之内就被攻破,纵横无敌的凶残海龙王,就像是一条狗一样的被抓出来杀掉,尸首现在还挂在了龙王堡上,警示着所有人。
  等到陈小薇胜利归来时,第一时间就到了漕运总督衙门。
  根据消息灵通的人宣称,这位海上女王对即将交付的五艘四桅帆船非常满意,也抱有很高的期待。
  她认为有了四桅帆船之后,在整个这一大片海域,她就即将是无敌的存在,再也没有人能阻挡她的步伐。
  威名都是打出来的。
  连堂堂的海上女王都这么认为,那么许多搞海贸的就动了心思。
  我虽然没有女王那么的有背景,没有德亲王他老人家那么强大的后盾,没有什么木柄手雷和地狱鸡尾酒之类的宝贝,但我也可以买四桅帆船啊!
  这个四桅帆船的参数,其实早就被苗炎给泄露了出来。
  他就是想要大家都来买这个大船。
  一艘大船十五万两银子,成本最多才八万多九万两,利润非常的高。
  倘若是有更多的订单,这个成本还能继续下降,漕运船厂就会赚得更多。
  所以如果是海商们大量的购买四桅帆船,那么对于整个儿的漕运船厂都是巨大的利好消息。
  但是很可惜,一艘十五万两的大船,在很多人看起来都没有必要。
  因为一艘大型的艨艟不过才两万两,一艘大型的海鹘也才一万五千两。
  而这两种都是目前为止最大最好的船只,无论是商用还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船队,都已经足够了。
  故而苗炎的船厂买卖一直打不开局面。
  直到陈小薇横空出世,四个月时间创下了奇迹,打得所有的海盗望风而逃,让所有人对她刮目相看。
  然后陈小薇这样的热门人物,还想要买四桅帆船来增加自己的战斗力,顿时让饱受海盗之苦的海商们,也找到了一个可以避免损失的办法。
  倘若是买下两三艘的四桅帆船,不但是装载的货物能增加,而且防御力和战斗力也会加强。
  虽然咋一看是一笔投入太多了,可长期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现在他们除了纷纷赶往漕运衙门船厂去查看和现场观摩之外,就是看明年陈小薇会怎么用这些四桅帆船干事儿。
  一旦真的确认四桅帆船能有很好的效果,那么肯定有海商咬牙要买四桅帆船的。
  别说是一百个商队想要买,哪怕只有十个商队买,那都是十艘四桅帆船的订单了。
  其实也不仅仅是他们的预期,柳铭淇自己已经又预定了五艘四桅帆船,不过和之前的有些不一样,有明显的改装痕迹和要求。
  在这样的订单和预期订单之下,苗炎当然是卷起袖子想要大干一场啰。
  于是他开始积极的准备起了各种原材料。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种。
  第一是木材。
  第二是桐油。
  第三是铁料。
  木材包括了制造船身、船板和龙骨等的原材料,这是最重要的。
  铁料包括了铁钉、铁皮、铁架等等,这也是必须的契合工具。
  铁料这个最简单。
  漕运船厂就有自己专门的打铁工坊,造船所用的各种铁制零部件,都由他们提供。
  桐油自然也不可或缺,没有了它,木材便不能防水,也就无法航行到远方。
  本来木材还需要大量的海外采购,这应该是最不能把控的。
  但偏偏木材的购入很顺利,可桐油这一关,却是如同拦路老虎一样,横在了苗炎的面前。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苗炎的大动作大家都能看见。
  十五万两银子一艘的四桅帆船,这是一个天价。
  同样的,它所需要的桐油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考虑到了制造四桅帆船时桐油的不可或缺,秀山桐油商会的一群商人们,便开始有了别的心思。
  你这船厂是要挣大钱的啊。
  既然如此,我们这些供应原材料的,也应该跟着发点小财吧?
  而且你用料这么多,我们还得积压对别人的供应,来专门保证你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稍微给得多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所以,这群桐油商人们大大的提高了桐油的报价,给苗炎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第937章 专程去解决
  苗炎不是一个小气的人。
  法家子弟们虽然严苛,但做事情绝对不会小气。
  当年的商君,为了显示自己说话算话,让人扛着一根木头去另一处很近的地方,直接就开出了一千金的赏赐筹码,最后还真的给了。
  当然了,“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并不是来源于此。
  而是来源于汉初名将季布的“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话说回来。
  做生意你赚大钱,人家合作商跟着赚点小钱,那也很应该。
  可为什么苗炎会觉得很麻烦,而且还把这个难题交给了柳铭淇来处理了?
  聪明的老爷们自然一下子就想出来了。
  没错。
  这群桐油商人们开出的价码太高了。
  去年的时候,因为四川、两湖和京畿地区都没有遭受兵灾,而且获得了不错的收成,所以桐油价格并不昂贵,大概是一斤桐油二十文铜钱的样子。
  今年的年生更好,桐油的产量也和大米的产量一样的高,但之前还卖的是十八文一斤的价格,到了苗炎想要购买三千万斤的时候,他们提价到了五十文一斤。
  首先要明白一点,刷这个桐油,并不是刷一次就好。
  需要长期反复的刷,最后才能防腐防水防霜等等,不然的话,只刷一次就能行的,你以为是占士邦……不是,你以为是立邦广告啊?
  而且是在还在切割成各个板块的零部件的时候就要刷,等到拼凑铆接成一艘船之后,还得刷。
  基本上造船的工序,有一半多的时间都花费在这个刷桐油上面了。
  所以这样一来,桐油的消耗就特别的大。
  三千万斤桐油对于一家敢生产四桅帆船的船厂来说,不算什么夸张。
  况且漕运船厂也不是只生产这一种四桅帆船,他们每年还得修上千条漕运衙门的船,拿过来保养刷油漆,然后还准备开始打造更多的船型。
  按照平日里的价格,哪怕是二十文一斤,三千万斤也不过是六十万两白银,价格不算太贵。
  可和如今的一百文一斤共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的价格,也是提高得太多了。
  这么算下来,漕运船厂一年需要做二十艘的四桅帆船,赚的钱才能抹平这个桐油的成本。
  当然这么记算也不对,不能把别的方面的用途,放在这个四桅帆船上让它承担。
  但终归的说起来,这个价格实在是太贵了,根本就让漕运船厂承担不起。
  也不单单是漕运船厂,根据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秀山桐油商会是针对所有需要用桐油的船厂,都进行了提价。
  苗炎向来不是什么谈生意的料。
  在几次派人过去商谈无效之后,他便没有了耐心,直接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柳铭淇,请他帮忙。
  ……
  少年不是傻瓜。
  看电影都知道,有官方身份的人出去探案,和没有官方身份的人探案,那是两码子事儿。
  一个叫做师出有名,一个叫做私自行事。
  你要是一个官员那还好一点,倘若是一个宗室子弟……呵呵。
  所以他拿着苗炎的求救文书就去了皇宫,专门挑皇帝和众位丞相们在御书房办公的时候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