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草-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没想到,见秦白将信将疑,郭可道就说出了来龙去脉,更没想到的是,这样的行为在当时,还真的是司空见惯。
这就要从几个月前,登州水师校阅说起:
嘉靖年间,为了防止倭寇侵犯,朝廷大大加强了登州水师,并且还设立了一个参将在水师领军。虽说这年代不怎么重视海上的威胁。但滨海湾实在太重要了,登州水师和天津卫水师就像一道铁锁,守护着京城的东大门。
到了现在,登州水师并没有怎么荒废。并且在名义上,登州水师的参将还指挥着沿海的登州卫、灵山卫、鳌山卫等等卫所,防止倭寇可能的侵犯威胁。
第197章 原来是包税权
这一次,登州水师的参将新上任,他就提出了校阅全军。
卫所也是有海船的,虽说仅仅就是哨船、蜈蚣船这样的小船,并没有沙船、福船这样的大战船,但起码是有的,也归属于登州水师的编制之内。
之所以会这样?一来,有着实际需要。如果有敌来袭,可以很方便的通讯联络;二来,为什么不继续压榨卫所一把呢?这些船都是登州水师的,但大部分的费用却有卫所来承担,操纵的人员也同样是那些卫所军户。可以名正言顺的吃空饷。
卫所肯定也会转嫁到那些军户身上。如此一来,不又咬了一口唐僧肉了吗?
由此可见,军户确实特别的“好用”,剥削的办法可以五花八门,也怪不得朝廷怎么也不愿意废除了。
既然上峰有令,灵山卫肯定不敢怠慢,于是灵山卫的指挥使,他就率领着几乎所有千户以上的武官,乘坐着两艘船直奔登州。没想到海上出了意外,突遇海龙卷,两艘船全部倾覆,而灵山卫的高层也一下子全灭了。
一场令人悲伤的海难!
可日子总是要继续过下去。老指挥使嗝屁了,按照灵山卫这里的规矩,应该由他的嫡长子丁远歆来继承。
这也没什么问题,只要打点到位,按照官场规矩走,也没人会使绊子。可没想到的是,规矩走到最后一步——到京城兵部审核批准,朝廷下发凭照官印,并且上殿面圣,却突然被卡住了。
兵部的理由也很强大:你灵山卫的人都是吃屎的吗?莫名其妙来了个全军覆没?如果不是老指挥使也死在了意外中,我们兵部肯定会来撤职查办。
你丁远歆现在还想很轻松的继承?算了,看着以往的香火情,那场海难就不计较了。但你就不能交寻常的规费,起码也要翻个好几倍!
换句话来解释——就是兵部抓到了灵山卫的痛脚,想要从丁远歆手里多敲诈些银子!
丁远歆顿时吓了一跳,这突然就多出来好几千两。而且别忘了,当时那两艘船也同样没了。按照官场规矩,丁远歆想要继承的话,他就需要自己出钱来填补亏空。这里里外外加起来,就让丁远歆很肉疼了。
然而再怎么肉疼,总不可能放弃继承卫指挥使一职。丁远歆就估摸着算了算,身边的银子已经不怎么够,回灵山卫一趟也太麻烦,而且更怕夜长梦多。于是无奈之下,就找到了一家借京债的店铺。
在明朝当时,借京债相当盛行,因为有着很庞大的需求市场。
期满官员和新入朝的士子,他们都想要好一点的新官职。但这些人并不是人人家中有矿有田,许多人还是贫寒出身,那怎么办呢?哪里来银子打点呢?于是京城里的一些店铺就出借京债,借高利贷给这些官员。
当然,敢做这样的生意,这些店铺的背景都相当的深。他们根本不怕这些官员赖账。甚至还明码标价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替着送礼(有银子也不一定能找到门路);锦上添花(如果有政争双方,不见得送两份礼?就让这些店铺出面,谁赢了就送给谁);甚至还有挑选官职和解决麻烦(只要肯花钱,大多数事都可以解决)。
可万万没想到,让丁远歆吐血的是,那家店铺根本就不肯借。
借给文官没什么风险,文官在衙门里随便玩些花样,还清这笔债务那是小意思。借给武官风险也不大。他们起码也可以吃空饷。
但卫所的武官还算是官员吗?就一个大农庄的庄头,军屯田是有定量的,卫指挥使的每年收入也差不多已经固定。你想怎么还呢?
倒不是这些店铺真的没办法,而是嫌弃麻烦,看不上这种“小生意”。难道就为了这区区几千两,跑到你们灵山卫去要债?这不是主动上门挨揍吗?如果动用厂卫或者官场的关系,代价可能还会超过这几千两,那更是得不偿失。于是就不怎么有兴趣。
到了此时,发觉被拒绝,丁远歆已经被彻底惹恼了。平时文贵武贱,被鄙视也就算了,现在连借京债的那些伙计都来鄙视自己吗?
丁远歆从小生活优越,沾染了不少富贵子弟的习气,他其实已经不像是一个武将子弟了,一直和文人混在一起,平日里诗歌唱和,押妓游湖,同样全家也居住到了繁华的登州府城里。
由此可见,丁远歆根本就看不起灵山卫这样的乡下地方,更不想去管灵山卫那些破事。当然,灵山卫也没有什么琐事,里面的权利分割已经很平衡,里面有着各级的官吏管理。
而带兵治安方面更不需要操心。戚俞等人的老亲兵退役后,被大量赏赐了个低级武官职位,成为了卫所的百户总旗,还有附近地方上的巡检。
要知道,一个老亲兵,起码会带着几个十几个老兵一起上任。这些可都是戚家军俞家军!还怕区区几个倭寇吗?
但反过来说,既然权利已经平衡,那么卫指挥使的油水也不大了。因此借京债的不感兴趣,丁远歆同样是兴趣不怎么大。于是他灵机一动,不如索性就把灵山卫给卖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卖了”,并不是卖什么官职,如果说的再准确些,应该这样解释——卖掉包税权!
如果某人借给丁远歆一笔可观的银子,就可以获得一定年限的包税权。怎么收税?具体收多少?丁远歆不会去管。只要不逼的那些军户造反,随便你怎么去折腾。当然,如果收不上税,同样也算你自己倒霉。
另外,那两艘船由包税人去填补亏空,并且以后将负责所有船只的维护。每年卫所上缴朝廷的税契同样由包税人承担。并且每年固定给丁家一笔生活费,具体金额可以商量。
而包税人将聘任为卫指挥使府的幕僚,也就是师爷,以后将能够借用丁家指挥使的名义。并且有权私人招募一队狗腿子。这也考虑到了实际情况,没有武力的话,就根本没法在灵山卫收税。
还有,官场方面的事务丁远歆可以出面。但万一有战事,那么包税人将要保证足够的兵源和装备!起码能够糊弄过去。
第198章 总算明白过来
听完郭可道的介绍,秦白算是彻底服了,原来这玩意都能公开买卖?
没想到更为奇葩的是,居然还有售后服务。那家借京债的店铺,虽说不愿意放债,但愿意做担保。如果丁远歆赖账的话,店铺将负责追偿。当然,追偿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将由包税人承担。而店铺将收取3000两的担保费。
这家店铺有着司礼监的背景,是比较有信誉的老字号。司礼监的大太监可能经常换人,但司礼监这个衙门却一直存在。因此可以放心,他们做的是长久生意。不过追偿的代价究竟值不值得?这就与店铺无关了。
也就是说,仅仅起到了一个威慑作用。如果包税人选择鱼死网破,最后丁远歆也落不到什么好处。但同样如此,风险极大,利益……也就这样吧!毕竟丁远歆是灵山卫的地头蛇,真准备玩出什么花样,那也够让人头疼的。
因此说,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道理,那么包税人的选择面就相当狭隘。首先就是有钱,拿不出银子的话,那不是胡扯蛋吗?其次最好就是本地人。否则银子再多,谁愿意去碰那些地头蛇呢?最后就是要有一定的势力,但又不能势力过大。如果双方不对等,那就没法合作,谁也不敢放心。说到底,这样的包税人也是挺难找的。
而在灵山卫中,郭可道属于丁家的亲兵家将一系,属于祖祖辈辈都是亲信。既然主家遇上了事,那么亲信们就多想想办法。
于是郭可道就找到了秦白:“白二哥,其实这事对你们勇胜也有好处。那些荒地毕竟不在卫所的田亩册上,你想要多少,都可以划拨给你。收成可能不高,但起码也能收租。如果真不行的话,那些荒草还能烧着熬盐。但有一处得说好,怎么卖?那就要看你们自己的本事!另外卫所的那一份可不能少!”
郭可道还抱着那种固有思维。他认为,秦白之所以买地,无非就是想当个大地主。既然是这样,那么灵山卫就无所谓多给出去一些,反正都是些没用的盐碱地。至于能不能种田?还管那么多吗?不是还有那个包税权吗?如果你们勇胜自己都收不上税,那还能怪谁呢?
关于那笔银子,郭可道同样没什么隐瞒。其中3000两就是店铺的担保费,而1000两就是郭可道的跑腿费,至于丁家的那2万两,那还可以商量。不过价格方面就很难下降,就是可以提出些不怎么过分的条件。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秦白就准备一口回绝,因为这事实在是太荒谬了。
然而听到这里,秦白就微微有点心动。
其实用屁股想想就知道,这绝对就是一个大坑,跳进去以后,十有八九就是血本无归。包税权?还私下买卖?再怎么潜规则,那也不可能放在台面上,难道以后找朝廷去主持公道?那绝对就是找上门求着砍头!那肯定就是私下里解决。说到底,就是看谁的拳头大!
然而拳头再大,民不与官斗!谁敢去威胁一个卫指挥使?那不是造反吗?
因此说,那二万四千两,如果那个丁远歆还要点面子,可能多少还能收回一点本钱;如果他彻底的不要脸,那绝对是血本无归,这些银子就是扔水里了。
但另一方面,秦白的诉求根本不是什么包税权。他想要的是一块根据地、一条退路,如果能够名正言顺的建设起来,那么这些银子花的值得吗?
于是秦白就开始了试探,想要试探出灵山卫的底线。可结果再次让他大吃一惊,秦白认为很重要的事,郭可道却认为根本就不值一提。
“……白二哥,你想建个庄子?那容易啊?其实最好不要叫什么庄,什么镇,还是称之为堡。堡有大小,军中并无规制。边关中有万人大堡,也有几人瞭望烽火的小堡。这样就不起眼,而且就是卫所给兵备道衙门的一纸公文。咱们卫所自筹建造,不动用朝廷分文钱粮,那就没有不批的道理,就是为了防倭禁海嘛!而且卫所还剩有不少以前筑城的材料,都可以便宜些卖给你。”
“……对,你那青岛堡可以给你两个总旗、十个小旗,百户军户。但其中的一半要由我们来分配。不瞒你,兄弟也要上下摆平,还能收些好处。跑腿费可以少收些,800两怎么样?但有话在先,你的人同样也要在卫所入军籍。如果他们不愿意,那只能我们卫所来了。”
“……那块地可以都给你,你想要干嘛就干嘛,我们可以立下契约。那几座无人岛也可以给你。”
“……码头?你想要造当然可以。那就说定了,卫所的那七艘海船,以后就放在你们码头。哦,现在只有五艘了,还有两艘你可要补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