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兴-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俺想着,这就是徐睦河能一统青州的本钱!”
    “若是咱们两家能够联姻,不仅能化解一场干戈,咱家嫁出女儿,那徐家怎么说不得给咱们家一点好处?”
    “着啊!”祝朝奉喜道“此计甚妙!”
    对祝家来说,送出去一个女儿就能避免一场大战,说不定还能获得一些财帛,那简直太值得了!
    至于女儿自己愿不愿意,或者说,女儿能不能得到幸福……,在这个时代,这根本就不算个问题!
    “就这么定了,把咱家微娘嫁过去!”
    “家主稍等,在下还有话说。”师爷表情依旧平静的很,远不像祝朝奉那么激动。
    “嗯?请说!”
    “徐家跟大金是有仇的!”师爷说道“咱们也不知道徐家是否真的愿意联姻,所以还得做些旁的准备。”
    “还得准备什么?”
    “在下觉得,应该让大少爷去徐家行款和亲。”师爷摇头晃脑的说道“二少爷,应该北上,去燕云游访大金,或与燕云的汉勃极烈交友一番。”
    “三少爷可留在家中,与李家、扈家一起备战。”
    狡兔还有三窟呢,祝家庄这么大的家业,同时投资三方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这样的话,不论哪一边出了问题,祝家都还有复起的机会。
    祝朝奉也从兴奋中清醒过来。
    经这个提醒,他同样意识到,联姻是个好办法,但并不是万全的办法——青州出兵近万,如此大张旗鼓,只得到一个女人就退回去的可能性其实很低。
    “就这么办吧。”祝朝奉说道“都去准备准备,三天之内各自出发。”
    “老夫现在也要去李家庄上,与李庄主商议一下共同出兵的问题!”
    “三郎,你去库房,挑点值钱的礼物,去扈家庄上,见见扈老太爷和扈成,请他们也出兵,顺便提提你的亲事。”
    祝朝奉叹息道
    “看来,咱们家这个坎不好过啊。”

第216章 祝家庄3
    七月十七,青州军已经进逼到祝家庄东侧不足三十里处。
    就在这一天,徐世杨在自家大营里见到了前来行款的祝龙,他带来了三百匹布,三百石粮食,二十头猪和五十只羊。
    刚一见面,双方还未正式谈判,就送来这么多见面礼,足以可见运河坞堡相对来说有多么富裕。
    实际上,祝家庄比徐世杨想象的还要富裕得多。
    这一点从祝龙提出的撤兵条件上就能看得出来
    只要青州军退回去,祝家双手奉上粮食两千石、草料一千束、猪羊各五百只、粗布两千匹!
    另外,祝龙表示,如果徐世杨答应徐祝两家结亲,祝家会再奉上一笔钱粮,以及陪嫁侍女十人。
    同时,祝家同意徐家可以间接参与运河两岸的贸易,从中牟利。
    祝龙来的时候,师爷曾经跟他说过自己家开出来的条件中,最后一条是最有诱惑力的——按照师爷的估计,祝家每年可以通过运河贸易和拉纤等工作中得到大约3到5万贯的收益。
    青州军之所以急吼吼要来打自己,大概也是因为眼红这么一大笔钱吧?
    至于徐世杨对外宣传的所谓“祝家庄阴助鞑子,形同叛逆”简直就是个笑话。
    这世上,给鞑子帮助最大的不就是大周朝廷吗?
    徐世杨静静听着祝龙开出一个个条件,并仔细看了他一并送来的和解信。
    等到祝龙说完,徐世杨把信件对折,再对折,然后轻轻撕成两半。
    刚刚还口若悬河的祝龙一下子愣住了。
    过了很久,祝龙阴沉着脸问道“大人,您这是何意?”
    “我很好奇,是什么给了你,我率领大军前来是为了抢点钱粮回去的错觉?”
    徐世杨冷冷的回答
    “鞑子几次劫掠青、莱两府,甚至连登州府都遭过灾,都是从你家这边过得运河!这全是因为你家阴助鞑子的缘故!”
    “你们祝家是帮着打鞑子的叛逆!汉奸!人人得而诛之!”
    汉奸是什么意思,祝龙并不清楚,不过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倒也不难。
    祝龙愤怒的反驳道“俺家是叛逆?给女真人扛活就是叛逆?那最大的叛逆就是大周朝廷!你有本事去打大周朝廷去啊!”
    “会的,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
    徐世杨冷笑道
    “汉奸别想得到好下场,不管是你们,还是江南那些更大号的,我会一个一个找你们算账!”
    “至于祝家,回去跟你爹说,现在开门投降,迎接王师,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公正的审判!”
    “若是对抗到底,我保证你们没有好下场!”
    祝龙知道此事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只能用刀枪决胜负。
    于是他也冷笑着说道“俺家与李家、扈家三家联保,数万丁壮也是出得起的,未必怕了你青州!”
    “如果你们继续执迷不悟,那我跟你们就没什么话好说了。”徐世杨一伸手“送客!”
    ……
    七月十八,青州军前进二十五里扎营。
    由于祝家军完全龟缩在坞堡里面,完全没有主动出击,或者在围墙外扎营的打算,青州军的进展十分顺利,这天结束的时候,他们已经逼近到能够直接看到祝家坞堡围墙的地步。
    七月十九,青州军开始按部就班的收集木料,制造攻城武器——在得到了江南的大批粮食后,青州军在外作战的周期也变得长了不少,徐世杨有足够的时间一点点蚕食他的对手。
    七月二十一是预订的总攻日。
    清晨,天还不亮,青州全军起床,负责后勤的辅兵将准备好的食物、热汤分发给各部队。
    吃过早饭,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各新军步兵营按之前预定好的顺序进入攻击阵位。
    此时,站在祝家庄坞墙顶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青州军大营低矮的土墙后面涌动着无数枪尖。
    此时,除了前往燕云暂避的祝家老二,其他祝家核心都站在坞墙顶上看着不远处的青州军大营。
    祝朝奉强压着心中的不安,问祝彪道“扈家兵何时能到?”
    “应该就是这几天。”祝彪回答“扈家成哥已经答应孩儿一定会出兵助战,扈老太爷也同意了孩儿与三娘的婚事,说是打退了青州兵,不,青州贼就可以完婚!他们家不会不来的!”
    “嗯,这就好,这就好。”祝朝奉像是安慰自家儿子或者他自己)一样小声嘟囔着“李家家主李应也是一条好汉,他已经答应为父会前来助拳,咱们三庄联合,上万丁口,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老爷安心,现在这时日正是农忙,李家扈家仓促间也无法集结佃户壮丁来助战,这才晚了。”
    枪棒教头韩涛劝慰道
    “只要咱家坚持个日,援军必到,到时候青州贼兵疲马乏,咱们必胜!”
    “如此,一切全都拜托……”
    轰!
    一声闷雷般的巨响,打断了祝朝奉收买人心的话语。
    青州军阵地上,射程较远的4斤将军炮打出第一发试射的炮弹。
    这枚4斤铁弹拖着长长的尖啸声越过3里左右的距离,在祝家庄坞墙前一百多米的地方落地,溅起一片尘土后,又猛地跃起,就这样打水漂一样又飞了百多米,这才耗尽动能,堪堪停在坞墙脚下。
    祝家庄坞墙上响起一片惊慌失措的叫声
    “这是何物?”
    “这是啥?”
    有些见多识广的人听说过青州普遍存在的木炮,于是赶紧解释道“这是大炮!别怕!就是扔几个石头过来而已!咱们躲在墙后面,这些小石子没用的!”
    如果是之前青州坞堡普遍装备的木炮,或者说稍微先进一点的神机炮,确实无法对夯土坞墙构成真正的威胁。
    但将军炮是真正的野战炮,漏气问题远比神机炮轻得多,而且弹丸更重,初速比神机炮和木炮都要高得多,因此,这种武器对江北常见的坞堡墙体十分有效。
    这方面,徐世杨做过一些实验。
    结果表明,在这个距离上,若是有五发以上的炮弹击中坞墙,就会让坞墙变得十分脆弱,便于打开缺口。
    若是有十发以上击中同一个地方,坞墙就会垮塌,形成一个可供士兵直接冲过去的斜坡。
    因此,祝家军犯了一个大错误!

第217章 祝家庄4
    在这个时代,前装滑膛炮的命中率是个很大的悲剧,即使面对目标的是一座能住几千户人口的庞大庄园的围墙。
    所以,在以往的战斗中,无论陆战海战,徐世杨总是强调炮兵要抵近射击,最好能直接顶住对方的胸膛。
    今天这样距离目标2里还多一些的长程射击,其实更像是一场训练——徐世杨担心面对鞑子主力的时候,他素质较低的炮兵无法起到最大作用,因此需要尽可能在此之前让炮兵有机会成长起来。
    而实战中的炮击,无疑是最能锻炼士兵的方式。
    反过来讲,站在祝家军的角度上,在完全没有远程火力对抗的情况下,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对徐世杨的炮兵阵地发起坚定冲锋,阻碍炮兵的观测,中和火力优势。
    但祝家军没有这样做,也许是不清楚炮兵的危害,也许是对兵力优势的青州军有所顾忌。
    祝家的选择让徐世杨那幼稚的炮兵可以从容射击,以极低的射速一发一发调整弹道。
    过了很长时间,新军编制内的7门将军炮各射击两发,依旧未能取得任何直接命中,以至于一开始被气势惊人的大炮吓得十分慌张的祝家兵都渐渐放下心来。
    现在看起来,这种打起来挺吓人的玩意应该是没有传言中那么厉害。
    很多人甚至觉得,这些大炮也许永远都打不到什么东西。
    “哼,东边过来的行商还说青州兵的大炮厉害,能开山裂石,俺看也不过如此,就是吓唬吓唬人罢了!”祝彪满不在乎的笑道
    “奇技阴巧,终究上不得大席面,要射杀人还得靠强弓劲弩!”
    祝家跟鞑子关系很好,有些时候,帮鞑子干活,他们会用些强弓重箭代替报酬,因而祝家军手中弓箭比江北大多数坞堡多很多,这也是他们得以在运河边上立足的本钱。
    听到弟弟的感慨,在徐世杨那里憋了一肚子火的祝龙也赞同道“三弟说的在理!那炮威力再大,打不准又有何用?俺也觉得这东西打不过弓箭!”
    咻~~~
    轰!!!
    话音未落,祝龙突然听到一声尖锐的啸叫声由远及近,随后就脚底就传来一声炸雷般的爆响!
    正对青州军的祝家坞堡东墙如同一个巨人被弩箭射中,开始剧烈颤抖起来,足足两息之后才停下。
    在墙头观战的祝朝奉、祝龙、祝彪以及师爷等人不得不双手扶住墙垛,以免摔倒。
    只有功夫高强的韩涛能直接稳住身形,他连忙向外伸出半个身子,仔细观察这边的坞墙。
    “糟了!”过了一会,韩涛叫道“被打中了!”
    已经打出二十多发试射弹的将军炮终于取得了第一个直接命中!
    青州军阵地上响起一片欢呼声——取得第一个命中后,接下来的事情就会简单许多。
    徐世杨一直在属于高技术兵种的炮兵和军工厂中推行他“发明”的,更精确一些的公制度量衡。
    此时,青州军的武器公差虽然依旧很大,但已经远远小于这个时代的所有其他武器,特别是同一型号的将军炮,弹道差异微乎其微!
    因此,整个炮群所有将军炮都可以按照同一个观测数据标的射表,特别是对坞墙这样庞大、无干扰、又不会动的目标,一次命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