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兴-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几年前,完颜银术可曾经率领几千兵马全歼大周最精锐的西军,创造过很多次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
    他去对付汉人,特别是野战,大家都很放心。
    “那就这么定了,咱们集结主力去对付蒙兀人,留银术可对付汉人。”完颜宗弼认可道:“我去找大汗附议。”
    金太祖的儿子们清洗了他的兄弟后,原本打算让完颜宗辅暂时接任汗位,但完颜宗辅只做了三个月,就病倒了。
    原本,四太子们想的是由完颜宗望再出面顶上,不过宗望对宗辅的病有些疑虑,他害怕自己坐上去后也会步这个兄弟的后尘,因此他提出选个听话的宗室孩子出面继承汗位,他们三个宗亲勃极烈共同摄政的主意。
    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弼立刻就同意了,他们最终选择了太祖的嫡长孙完颜合剌(汉名亶),年号天辅。
    此时完颜合剌只有10岁,他的父亲完颜宗峻已经入土5年了,虽然在汗位上,却对三个叔伯毫无牵制力,现在不过是安放在那个位子上的牌位而已。
    因此,宗干、宗望、宗弼三人议定的事,合剌能做的就只有盖章同意而已。
    “就这样定了,我们两个月后出兵。”
    完颜宗望说道:
    “再给银术可一些援军,告诉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暂时放弃复州,省的徐世杨缩在乌龟壳里不出来。”
    “那不重要,银术可自己能把握。”
    完颜宗弼又说道:
    “只是得告诉他,这次尽量少杀人。”
    “为什么?你想要那些汉人做阿哈?”
    “是啊。”完颜宗弼点头道:“我希望这次能抓些工匠,汉狗玩弓马不堪一击,但他们能工巧匠确实多。”
    “我今年找人拼死拼活干了一年,一共搞出来一千斤火药,各种枪炮试射就打掉一半,炸死吴乞买花了快300斤,现在一共只剩下200斤了。”
    “听齐省的降人说,那徐世杨一个月就能造不止一千斤火药,这产量差的太大,听说是因为齐省那边熬硝的方子跟咱们不一样之故。”
    “还有,咱们自造的火药药效跟缴获的火药相差甚远,同一门2斤虎蹲炮,达到同样的射程和威力,用齐药只需要咱们自己的辽药的一半,这算起来差距就更大了。”
    “原来如此。”
    完颜宗干和完颜宗望一起点头,表示明白了。
    “那就这样告诉银术可,胜了之后尽量少杀人,多抓些俘虏来,若是有人能把齐省熬硝和火药的方子献给大金,那人可以直接封汉猛安!”
    大家都是打老了仗的,火药这东西对军队有多大助益,他们都能看得出来。
    特别是他们还用这玩意一举干死了天会汗完颜吴乞买和他所有亲卫。
    ……
    辽南,长生岛。
    徐世杨再次施展他的龟缩流:在长生岛东侧靠海地带修筑一道夯土胸墙,照例是阻拦沟、胸墙与堑壕结合的防线。
    不过这一次他需要防守的地段比黄河/运河防线短的多,因此他没有去搞复合防线式的筑垒地域,而是尝试把胸墙修成锯齿状的类棱堡形势。
    这样的防线特别适合枪炮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新军,若是鞑子没有重炮直接压制胸墙防线,他们有多少人都难以突破这道看似单薄的防线。
    何况复州海峡还有徐世杨的水师巡逻,海峡对岸也有南北信口两个据点可以提供早期预警。
    徐世杨认为,长生岛的防御已经足以用一个旅的防守兵力顶住鞑子全师而来——如果他们还敢全师而来,攻打新军即设阵地的话。
    防御渐渐成型的时候,徐世杨开始有心情整理这段时间取得的战果。
    首先当然是土地,徐世杨打算近期回齐省一趟,跟老爹商议一下向辽南移民的问题。
    徐世杨希望,金州以南连带旅顺,能获得三千户移民,这样可以让辽南驻军就近获得一部分粮草补给。
    另外,长生岛、中岛、西中岛等大岛可以移民一千户。
    当然,辽南是战区,相对齐省,距离鞑子实在太近,也显得太危险。
    何况齐省荒地同样数不胜数,指望民众自愿移民辽南是不可能的,因此徐世杨打算对辽南移民做些经济上的鼓励。

第344章 辽南布局
    徐世杨决定,对自愿移民辽东的民众,每户直接发放土地20亩。
    土地在汉人心目中的地位完全不言而喻,齐省现在绝大多数平民老百姓都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尽管都督府收的地租相对很少,即使熟地也基本维持在2公8民左右的水平上,而且只有税没有赋,农民实际负担大概是这个世界最低的。
    然而,农民手中虽然有些存粮,但土地所有权并不属于他们自己,他们仍然属于佃农而非自耕农。
    拥有自己的土地,对这些人来说,绝对是非常具备吸引力的目标。
    当然,除了土地,现在齐省人还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本钱——招工。
    进入都督府的工厂成为工人各种福利待遇和薪资其实都比种地强得多,而且还有更好的上进渠道。
    这一点,老齐省人都很清楚,因此在辽南办几个工厂,也有利于吸引移民。
    徐世杨的设计蓝图中,在辽南建设的一期工厂,以造船(旅顺)、纺织(旅顺)为主、盐业(长生岛),此外还有各地的采石场(这个以外族奴工为主)。
    初期,造船和盐业将能分别吸收300和500男性工人,纺织厂则有能力吸收500到1000女性工人。
    这样的话,人口比较多,二十亩土地养不活的大型家庭,可以分出几个家庭成员去工厂上班。
    除了预定的移民之外,徐世杨还有把驻军留在辽东的想法,因为不论什么时候,军队士兵都是最好的移民。
    他们不仅可以给本族移民保驾护航,他们自己在辽东生根发芽,也能巩固对汉人对辽东的统治。
    为了解决士兵们的后顾之忧,从辽南抓住的外族年轻女性,将首先分配给驻扎辽南的士兵。
    这些外族女性将为汉人士兵生育子女,增加徐世杨最重视的汉人人口,巩固他对新开拓领土的统治。
    除此之外,徐世杨还命令齐省农业银行开办保险业务。
    按照徐世杨的要求,在辽南作战的新军士兵,每月将拿出百分之五的军饷,都督府官方另外支付百分之五的军饷存入银行购买保险。
    士兵若是不幸阵亡,农业银行将会承担他们的后代或指定继承人长大成年(18岁)的全部费用(包含教育和医疗费用)。
    然后他们的后代还会享受优先招工、参军等待遇。
    士兵若是受伤退役,银行将会支付半饷直到士兵去世。
    这些待遇在稳定军心方面能起到很大作用。
    当然,每个兵都少发百分之五的军饷,对银行业务也有很好的提升和帮助。
    ……
    徐世杨还在新领土上布置各种防御和产业的时候,一艘大号福船缓缓驶入旅顺港。
    这是“福安”号,李氏海盗集团新大掌柜李飞虎的座舰。
    徐世杨得到消息后,迅速从长生岛赶赴旅顺与李飞虎会面。
    他就在齐军驻辽南司令部(原金国驻旅顺奚勃极烈萧佛奴的府邸)会见了李飞虎。
    这个人今天气色不错,还没进屋,徐世杨就听到他爽朗的笑声,看起来是给徐世杨带来了好消息。
    确实有好消息。
    “我的船沿着扶桑海岸转了大半圈,还在扶桑南部跟当地的大名狠狠打了一架。”
    李飞虎得意的说:
    “我们抢到三条安宅,还有一些其他船,光俘虏就抓了快一百哈哈哈……。”
    “贸易的事怎么样?”徐世杨问。
    “啊,我正要说这事。”李飞虎笑着说:“扶桑南部的大名都不跟我贸易,我就一直北上,用抓到的俘虏当向导,见到谁都想办法联络一下,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前,有个扶桑小大名答应跟我维持贸易啦,啊哈哈哈哈……。”
    “是吗?那个大名是谁?”
    虽然看到这家伙这得意样,徐世杨就有一些预计,不过真的听到这消息,他还是感觉很开心的。
    毕竟现阶段,最好最近的硫磺来源就是扶桑。
    “是一个叫织田的家伙,他刚刚对自己的邻居取得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现在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李飞虎笑着说:
    “他的领地比较小,实力其实并不强,所以他打算跟我合作,他想利用商业赚些钱养兵打仗,我已经跟他谈好了,最近三年先每年交换30万贯的货物,我们两个都能赚些钱。”
    对李飞虎来说,每年60万贯的往来额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数字,不过他对重新在扶桑市场打开一扇窗户感到很高兴。
    有一就有二,对不对?
    “姓织田?”徐世杨啼笑皆非的问道:“该不会是尾张的领主吧?”
    “嗯?徐兄知道这个人?”
    “真是他啊?织田信长?”徐世杨笑道:“这个人值得投资一下,他有些前途。”
    李飞虎收起笑容,奇怪的问:“徐兄为何这样说?”
    “没啥,只是我觉得,现在这种他周边所有人都不敢跟你贸易的情况下,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人至少在进取心上值得称道。”
    “是这样吗?”
    李飞虎低着头想了想,最后说道:
    “确实有点意思,倭子中有这种见识的确实不多,他能有跟咱们合作,在扶桑那种小地方确实有闹出一番场面的可能。”
    有狗P意思啊,徐世杨这样说其实就是作弊而已。
    真正有意思的是这个世界,大陆上闹完颜女真时代怎么会有织田信长这种玩意?
    这个时代串戏太厉害了吧?
    “李兄,我不管你跟那个织田有什么协议,我的要求是他每年给我至少一万斤硫磺。”
    “嗯,应该没问题,倭子手里硫磺特别多。”李飞虎点点头:“不过徐兄你打算从我给你的钱中拿出一部分买这批硫磺?”
    “不,买硫磺的钱由你付。”徐世杨说道:“我给你一些别的东西做补偿。”
    “什么东西?”
    “上好的琉璃制品。”徐世杨说道:“他那里在打仗,这些奢侈品他们消耗不了太多,但李兄不同,你拿着琉璃,可以卖到江南,甚至南洋、天竺、帕尔斯去,几倍的利润都能赚回来。”
    徐世杨的玻璃工厂终于出品了第一品还算能看过眼的产品。
    虽然与现代化的玻璃产品质量差的依旧很远,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可以接受,能够上市了。
    这些玻璃,将成为自盐之后,第二件可以为齐省带来大量收入的产品。
    徐世杨自然会尽可能给它拓展销路。

第345章 江南市场
    作为非必需的工业制品,徐世杨甚至不介意把玻璃制品直接卖到蒙兀甚至女真人那里。
    不过徐世杨现在没有市场,也没有流通渠道,因此虽然这个时代琉璃制品依旧属于高档奢侈品,但他仍然定了个相对十分低廉的价格:差不多相当于现阶段瓷器原产地价格的一半。
    李飞虎看到样品后,像是发现了金矿一样两眼冒光。
    瓷器一直是大周的传统出口商品,这玩意在西方价格堪比宝石,但在大周这边,也就是普通廉价奢侈品甚至日用品而已。
    但琉璃不同,现在这个时代,这玩意无论在哪里都是高价奢侈品:在西方虽然不如瓷器,但价格也不低。在东方则是超过中等价位的瓷器,比高等瓷器低一些而已。
    而且,相对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