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兴-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世杨打算把能参战的三十个亲兵编成两队,一队负责使用火门枪。另外一队负责操作木炮。
    剩下不能参与战斗的20人,这段时间就训练装填火药,帮前线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这天,徐世杨下令两户铁匠暂停手中的一切工作,为亲兵队打造一批矛头,这种矛头被要求可以直接插在火门枪的枪管上,这样,参与白刃战的时候,火门枪可以当做短矛使用,而非令人尴尬的铁棍。
    这不是刺刀,型制也并不统一,好在徐世杨一共只有15杆火门枪,他可以给每一杆枪专门准备一个矛头,不用操心零件互换问题。

第39章 备战2
    按照徐世杨的要求,解珍解宝从坞堡民中挑选8个强壮一些的男丁,组成一支精锐小队,徐世杨希望这只小部队未来能够发展成强大的斥候队伍,执行战术侦察、散兵战等个人技战术要求较高的任务。
    因此他打算给这只队伍装备眼下最精良的武器——从鞑子手中缴获的甲胄、圆盾、弓箭、长刀以及狼牙棒或飞斧等投掷兵器。
    从外表上看,这十个兵就像是鞑子的复制品,看起来蛮吓人的。
    当然,也仅仅是外表像,实际战斗力差的还很远,只有作为正副队长的解珍、解宝实力配得上装备。
    亲兵队和斥候队之外,就是十五屯真正的核心——由200名堡民男丁组成的队伍。
    其中50人装备削尖的木枪充当长枪兵,50人装备伐木斧和镰刀,就当是近战兵了。
    剩下100人,实际上被当做辎重队来使用,于是他们就只能装备各人准备的“武器”,比如哨棒、锄头、耙子甚至干脆就是一根扁担……。
    这样的队伍,除了人数较多以外,恐怕还不如别的坞堡,毕竟别的坞堡铁匠不需要把制作枪管当成主业,有时间给民兵的木矛装个铁枪头。
    为了让这只队伍变得稍微像样一点,徐世杨发动全村的人一起制作盾牌。
    盾牌的原材料来源于被西边几个被鞑子焚毁的坞堡,那里留下不少破门板,用驴骡大车拉回来,再裁成一些小块,穿上一根绳子就成了。
    盾牌有圆有方,虽然缺乏统一形制,好歹也算是一种防具。
    徐世杨命令解珍解宝测试了一下,这种简易盾牌在远处能防住鞑子的轻箭,但离得近了就不行了,10米左右的距离上,1、2箭就能击碎整块盾牌,更别说破甲锥之类的重箭。
    倒是用来防御土匪的软弓相当不错,而且,能够给装备简陋的民兵极大的心理安慰。
    “战兵”队由公孙胜负责指挥,辎重队的队长则是李木匠。
    鉴于有可能攻城,徐世杨把两户木匠全都编入辎重队伍,如果需要,他们可以就地制作简易盾车。
    最后,徐世杨还有一支由8个叽叽喳喳的小丫头组成的医疗队——徐世杨宣布这支没有战斗力的小部队也属于亲兵队行列,不允许任何人骚扰她们。
    8个医疗兵每人都斜背着一个小挎包,里面装着一些草药,纱布等简易医疗用品,以及一柄小刀。
    小刀是医疗队队长赵珊强烈要求的自卫武器,徐世杨很诧异这个看起来过分温柔的姑娘居然会有这种要求如果是赵琳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在他看来,等到医疗队的小姑娘必须用这种东西自卫,那证明己方全军已经崩溃了,一柄小刀什么都保护不了。
    但是赵珊告诉他,这柄小刀,只是给女兵们一个保护自己贞洁的机会。
    这个解释让徐世杨恼羞成怒,在他看来,这话简直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信任——一个连女人都保护不了的家伙,如何相信他能改变这个世道?
    最后还是容嬷嬷劝住了火冒三丈的徐世杨。
    用她的话说,女人落在敌人手里,只会更加悲惨,到时候,死亡反而是某种解脱。
    如果男人们觉得这很丢脸,那就鼓起勇气,好好打仗,不要让自家女人有机会用这种东西好了。
    “你们绝对用不着这东西的!”徐世杨咬牙切实的对赵珊说“我发誓你们绝对用不着这种东西!”
    “嗯,我信你。”赵珊温柔的笑了。
    ……
    “姐姐,他好奇怪啊,居然为这种事发火,男人不是都希望女人对自己忠贞不二的吗?”
    “嗯,他的想法有些与众不同呢。”
    “呵呵,姐姐是不是心动了?前几天容嬷嬷找你说了些什么?是不是替他说媒来了?”
    “琳琳,我们不是堡主家的小姐了,哪用得着说什么媒?”
    “……。”
    “我呀,只能做个妾了呢。”
    “姐姐……。”
    “什么?”
    “我会保护你的!”
    ……
    鞑子出征喜欢选在秋高马肥的季节,而汉人豪强打仗一般是秋收过后。
    时间不同,但原因是一样的——方便后勤。
    秋收之后,坞堡民兵才有余粮出外打仗,才有余粮搞一些战前训练,也不用担心战事耽误田里的活儿。
    如果是别的季节,繁重的农活足以耗光所有人的体力,谁还有心情去打仗?
    这也是坞堡与土匪的区别——只要目标合适,坞堡也会抢劫,但他们的主要经济支柱仍然是农业生产。
    而土匪相反,虽然他们在山上也有一些农田,但他们主要依赖抢劫维持生活。
    土匪不会刻意选择秋收之后打仗,他们不像坞堡民那样在乎是否耽误农活。
    好在,之前徐家一直与浮来山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等到徐家下定决心开打的时候,属于坞堡民兵的时间窗口已经到了。
    像徐世杨这样粮食留存多的,甚至可以在战前维持每日一训的高标准。
    上一辈子,徐世杨曾经看过一些戚大帅的书,对鸳鸯阵这类适合小规模战斗的阵型推崇备至,但实际应用,现在还不成熟——坞堡民兵本质上就是一帮农民,无论是武器还是技战术,都不足以支撑任何复杂战阵。
    因此,徐世杨干脆简化战法,试图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
    按照他的设想,如果浮来山土匪下山野战,那么十五屯的战术就是用木枪抵住对方老匪的突击,以木炮、火门枪和弓箭手1到2轮火力打击,削弱对方的战斗力,然后投入镰刀斧头兵掩杀。
    如果对方死守城墙,那简直再好不过,他可以用简易盾车掩护少数勇士,用火药爆破对方寨墙,等到土匪的土墙被火药炸上天,不信那些乌合之众还有抵抗决心!
    因此,十五屯的战兵队,只需要训练两种战术第一,长枪兵训练以密集队形抵挡积年老匪的突击。
    第二,镰刀斧头兵训练5人规模的小规模群架,啊不,是小规模白刃战的能力。
    标准的乌合之众,好在用来对付同样乌合之众的土匪没什么问题。

第40章 午夜故事会
    十一月初三
    徐世杨亲自带队,15屯270人的“大军”浩浩荡荡前往1屯与徐家其他部队汇合。
    此时他骑在鞑子的战马上,身穿女真谋克级别的亮银色铁札甲;腰里挂着虎牙大刀;鞍背上有一副鞑子的战弓,一副箭插,里面装着10支重箭和10支轻箭,此外还有一柄马刀和一面圆盾。
    这不是民兵的简易木盾,而是背面有铁条加固,正面覆盖两层牛皮的真正盾牌。
    这一套耀眼的装备,加上徐世杨魁梧的身材,搁在这世上哪一伙势力手中,都能得到一个“精锐”的评价。
    果然不出所料,他这身烧包的装备,一露面,就引发聚集在1屯附近的其他坞堡民兵极大的关注。
    “这人是谁?”有年轻的堡民问。
    “咱十五屯的堡主,徐世杨徐大人!”一个2屯曾经见过徐世杨的老堡民啧啧赞道“果然,不愧是能杀鞑子的莒州雏虎!看这样子就知道,绝对有万夫不当之勇!”
    听起来,这老堡民还读过一些书呢。
    “哇……,好厉害!”
    人群中发出阵阵混杂着羡慕、惊讶、欣喜等等情绪的赞叹声。
    “哈哈,三弟,好威风啊!”徐世松站在宗祠大门前,大声笑道“你这一身铁甲,怕是站在那里让土匪打,他们也打不穿吧!”
    “大哥要是喜欢,等下次鞑子再来的时候,小弟再抢一副送你!”
    “哈哈哈,这话不对,下次三弟如果再去打鞑子,可要记得叫上为兄,到时候我自己去抢一副!”
    徐世杨的装备,真是羡煞徐世松了,这会宗祠前面的小广场上,来自15个坞堡的近4000民兵,都在看着两人,这让他突然产生一种豪情,仿佛鞑子确实没有那么可怕,他们的装备,如果自己想要,也是手到擒来一样。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徐世杨就喜欢听这种豪言壮语,他也不管对方这是不是大话,只是一口答应下来“下次鞑子再来,咱们兄弟一同杀敌报国!”
    ……
    这次出兵,徐家可谓倾巢出动,15个坞堡一共凑了3900多人,比徐世杨当初预计的还要多出好几百。
    光各个坞堡牵出来用以运送粮草的马骡大车就有上百辆。
    汉人出动这样的大军,恐怕是建兴年以来,齐省大地上的头一遭了。
    1屯没有那么多空余屋子,因此其他坞堡来的民兵,只能围着1屯的土墙休息,好在大家都有在外露宿的经验,1屯了充足的柴草。
    喝一碗加了少许盐巴和野菜的粟米粥,点起篝火,再在地上铺一层厚厚的干草,人睡在上面非常舒服。
    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有不开眼的野兽袭击几千人组成的队伍,因此,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第一屯里面有徐世杨住宿的地方,但这一次,他没有住进去,而是选择跟十五屯的民兵一起野营。
    人类军事史上,大多数时候,军官在生活待遇上都会搞特殊化,甚至在普通士兵眼里,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仅有的贯彻几个官兵平等的特殊例子,每一个都能发挥出令人无法直视的强大战斗力。
    徐世杨现在无法给部队精良的装备、完善的训练和充足的补给,因此只能在这种边边角角的问题上加以弥补。
    傍晚吃饭的时候,他坐在一个篝火堆旁边,给一大帮围过来的民兵讲故事。
    当然不是什么白雪公主之类哄女孩子的玩意,而是取材自系统科技,经过徐世杨改编,大体符合本时代风格的荤段子。
    大家都是俗人,一帮民兵很快被逗得前仰后合,甚至有人笑的肚子都疼了。
    到最后,徐世杨身边乌泱泱的围了好几百人,那嘈杂的景象,他都怀疑后面的伙计们能不能听清他在说些什么。
    趁这个机会,徐世杨又开始不动声色的在荤段子中插播yy片段,基本都是些嘲笑鞑子的小故事,取材自另一个世界的某点。
    什么汉家儿郎天下无敌,漂亮的鞑子小姑娘争先恐后的投怀送抱,然后来上一段汉男鞑女如何敦伦的404片段,期间还要增添一些母女、姐妹之类的调味料。
    徐世杨一口气讲了半个多时辰,听得男兵们热血沸腾,很多人甚至已经开始畅想何时能去鞑子的领土上看看,那些鞑子婆娘是否真的如此“热情”。
    这种情绪当然不可能长久,再遇到鞑子兵他们仍然会两腿发软直打哆嗦,不过徐世杨的目的也只是给他们埋下一颗种子,他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等待种子生根发芽。
    “行了,明天还有誓师大会,然后就要出兵,大家早点回去休息吧!”
    徐世杨果断结束了这次午夜故事会,大声对意犹未尽的民兵们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