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对方是兵力接近6万的大军,再瞧不起对方的战斗力,该有的压力还是要有。
散出去劫掠的部队纷纷返回王京附近。
部队重新集结后,徐世杨只留下一个野战旅(平远),1千登陆作战的李家海盗和1千新投靠的高丽仆从军,总计4千部队,在公孙胜的指挥下继续对高丽王京实施包围。
他自己率领5个野战旅、中军卫队、陷阵兵部队、蓝军旅、龙骑兵以及刚刚组建不久,尚未投入过战斗的胸甲骑兵部队,合计1万6千人组成的机动兵团,准备迎战各路高丽勤王军。
……
大战一触即发,整个高丽战争的局面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隆道三年正月十五,也许是察觉到高丽边军主力已经离开,在凤凰城拥兵自立的完颜银术可突然率领5千兵马越过鸭绿江,进入高丽平安道。
留在平安道的守军无力抗衡饿红了眼的女真人,两天后银术可占领平安东道首府宁边,仅仅五天之后,他又占领了平安西道道首府平让,平安道全境沦陷。
得到消息后,已经逼近到临津江附近的高丽北路勤王军军心浮动。
大部分北路军兵将的家属亲人都在平安道以及受到银术可威胁,随时有可能陷落的咸镜道,因此很多军官提议返回平安道,先想办法驱逐威胁自己家人的完颜银术可。
然而,以北路勤王军统帅申硈为首的另一部分将领坚持忠于王事,主张先打败齐军,然后再回过头去驱逐女真人。
争执中,北路勤王军诡异的在临津江北岸停住了脚步。
原本高丽国王所期盼的三路大军齐至,应战齐军的计划,还未开打就已经破产。
南路勤王军并不知道北路军的情况,李洸按战前计划,率领三道勤王军4万余人于正月二十二越过已经被齐军劫掠一空的水原,逐渐向王京靠拢。
此时,鱼龙混杂的南路勤王军情况十分混乱,因为水原已经是一座空城,高丽军在城内没有找到任何补给,而勤王军带出来的军粮并不足以支撑数万大军的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高丽将领们只能尽可能补给优先提供给正兵和将领们的私兵(相当于家丁),至于义兵、僧兵、服替代役的代立军,那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还有人数最多,但也最穷的官奴婢,自然只能每到一地,就四处散开找吃的。
一过水原,南路军就是一路走一路散,逃亡之人逐日增多,期间还发生了两次兵变,一次有两千多人私自脱离部队当了逃兵,一次有接近三千人干脆直接向齐军投降。
这些投降的人给齐军带来了南路勤王军的确切情报,得知敌人已经近在咫尺后,原本打算先对付北路勤王军的徐世杨临时决定改变目标,先消灭李洸,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在临津江北岸徘徊不前的申硈。
正月二十七,李洸才带着他那没什么士气的大军抵达阳浦,而齐军主力早已严阵以待。
面对没有强大骑兵的高丽人,齐军对野战没有丝毫畏惧,他们甚至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防守反击战术,直接主动出击迎战。
当然,齐军也不会直接一头撞上去,那样未免显得有些太蠢了。
在围城期间,齐军强迫被掳的高丽人为他们制造了几百辆盾车,这些盾车挡板很薄,车体很轻,制造非常简单。
但再薄那也是盾车,抵挡高丽人的片箭没有任何问题。
随着进军的战鼓声响起,齐军盾车阵在高丽降兵的推动下缓缓向前,长达数里的大阵展现出惊人的气势,而高丽军人喊马嘶,各种旗帜胡乱摇晃,分属于不同将领的部队来回调动,很多部队却一直找不到主将安排的位置,还未真正开打,高丽军就已经陷入致命的混乱中。
齐军的攻击按部就班,由各旅属侦察连轻骑兵组成的游骑前出至高丽军大阵百余步处,三五成群的对高丽人做出威逼姿态,许多高丽部队忍受不住压力,对这些灵巧的骑手射出大量轻巧的片箭。
轻骑兵立刻拉远距离躲避,由于齐军骑兵过于分散,片箭的威力也不足,一轮射击过后,齐军只损失十几个人。
随后轻骑兵再次做出威逼姿态,高丽人也理所当然的继续射击,就这样来回进行了数轮试探,轻骑兵马力和高丽弓箭手的臂力都消耗巨大,轻骑兵转移到盾车阵后面,暂时退出战场。
就在此时,齐军盾车阵已经逼近到高丽军阵不足三百步的距离上,炮兵开始发言。
齐军十个炮兵连80门大小火炮在近距离上同时对高丽军展开射击,炮兵部队第一次尝试在盾车阵后面部署观察员,前出到距离敌人更近的而距离,用旗语帮助某个炮兵连调整弹着点。
这种战术非常适合对付机动性不够,只能列阵而战的敌人,齐军炮兵在第二轮射击中就开始取得命中,在第四轮射击时,已经有三成炮弹可以直接命中敌人了。
数十枚2斤到8斤中的铁球在高丽军阵中横冲直撞,各种兵甲碎片和人体残肢四处乱飞,特别是那些8斤炮弹,每一次直接命中,都能在高丽军阵中开出一条血肉胡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398章 降服4
高丽兵在各级军官的拼命催促下,用射程极远的片箭对盾车阵发动徒劳的反击,这些轻箭自然被盾车全部挡住,只有几个不小心把身体露出盾车缝隙的高丽降兵被片箭命中。
高丽军已经对齐军轻骑射出多轮片箭,现在有仓皇对盾车射击,慌乱中,几轮过后,高丽弓箭手的体力就彻底耗尽,连这点反击力量都变得稀稀拉拉起来。
本来,按照战术,齐军步兵应该在盾车的掩护下继续上前,逼近到70步左右的距离上,用火枪对敌军射击几轮,彻底击溃敌人后,再由骑兵追杀。
不过,现在看起来用不着这么麻烦了。
高丽军正在崩溃,让步兵继续前进只是浪费时间。
于是徐世杨改变主意,打算用更简单直接的方式结束高丽兵的痛苦。
齐军大阵响起一阵刺耳的军号声,这是徐世杨剽窃自另一个世界PLA的冲锋号,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个号声将会成为所有与华夏为敌的民族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现在,这个号声还是第一次在华夏传统领地之外的地方响起,不过高丽人已经开始觉得着号声像是索命无常的催魂铃了。
伴随着冲锋号声,盾车阵纷纷停下,中间位置的盾车向两侧让开,十个胸甲骑兵连从这通道和盾车阵两翼涌出,在距离敌军只有150步的位置上开始从容列阵。
新组建的胸甲骑兵是齐军此时唯一一支完全以冲阵而存在的重骑兵,部队里所有骑兵奢侈的达到了一人双马的配置,机动性十分强大。
而且所有人都是内锁子甲,外胸甲的双铁甲,马匹也都披着鱼鳞马甲,行动起来就像是一群铁人,仿佛任何武器都无法击穿的铁甲反射着阳光,不用开打,就能给任何敌人带来巨大压力。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甲骑具装的威力也确实配得上他们的名声,因为即使是鞑子的重箭近距离平射,如果不是击中少数几个没有铠甲遮挡的部位,也无法给这些铁人造成什么伤害。
甲骑具装的缺点就是装备价格实在太过昂贵,而且对攻击地形要求也太高。
但若是给他们找到机会,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步兵能够抵御这种装甲骑兵的冲击。
徐世杨刚刚亮出足足十个骑兵连,一千甲骑,其强大的气势就彻底压垮了大部分高丽军的士气。
徐世杨听到高丽军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潮水般的呼声,无数高丽士兵扔下手中的武器,慌不择路的四处逃窜。
高丽军崩溃了。
四万大军如同被开水灌了窝的蚂蚁,一边发出惊天动机的惨叫一边亡命奔逃,只剩下大约数千人的正兵精锐和战争经验较为丰富的替代役士兵还在原地固守。
徐世杨怀疑他们不逃,是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大军星散,若是被齐军骑兵追杀,步兵的两条腿想跑都跑不掉,还不如团起来坚持一下,等敌军骑兵去追溃兵,他们再走也还来得及。
想法是不错的,不过相对士气全无的溃兵,徐世杨更想消灭这些在溃败中还能咬牙坚持的老兵精锐。
在徐世杨眼里,这些人才是高丽军的脊梁骨,只要消灭他们,其他人再多都没用。
因此徐世杨只派出火枪骑兵和休息了一阵的各旅侦察连追杀溃兵,其他人都留在原地,参与对高丽老兵的围攻。
胸甲骑兵连按原计划缓缓加速,目标直直留在原地的高丽兵,这些老兵肩并肩,前排长枪手半蹲着向上斜举长枪,形成一个圆形枪阵,后排一些刀盾兵举起圆盾保护长枪手的头顶,再向后是弓箭手,摆出一副这个时代最为标准的反骑兵阵型,静静等待最后一击的到来。
然而最先来的还是齐军炮兵,两个骑马炮连在高丽军两翼摆下16门神机炮,两分钟之内就将48发2斤重的炮弹倾泻在高丽人头上。
高丽军一片惨嚎,严整的圆阵立刻变得松散起来。
就在这时,胸甲骑兵抓住机会,发动急速冲锋,锋利的枪尖刺穿柔软的人体,一次就能把紧密排列的数个高丽兵串在一起,随后骑兵放弃骑枪,顺手抽出马刀或直剑,照着身边涌动的高丽人脑门直劈。
高丽军最后的圆阵在一瞬间就被击穿,马刀和直剑劈开高丽兵的脑门,再由战马的铁蹄把这些最勇敢的士兵踩进泥土里,惨叫声不绝于耳,鲜血狂飙,整个大地被鲜血和马蹄践踏成一片泥泞。
半个时辰后,齐军取得了彻底的胜利,高丽南路勤王军4万余人,阵亡主帅、全罗道巡察使李洸以下3700余人,近万人被俘或投降,其余全部溃散。
……
让我们把时间倒退一点点。
徐世杨亲自率领主力前往南方迎战李洸之时,王京附近只剩下齐李两家联军和高丽降军共4千人。
其中李飞凤指挥海盗兵负责封锁相对较为安全的西大门(敦义门),他们在这里学着齐军的样子,挖掘了一道壕沟并修了一道胸墙,除此之外还在壕沟前摆了一道拒马。
这样的防御当然称不上坚固,不过在李飞凤看来,对付孱弱的高丽人已经足够了。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陆地上的围城战不是海盗们喜欢的战争形势,很多跟着李飞凤来高丽助战的中柜小柜们,对呆在原地封锁城门的任务怨声载道。
他们想要去高丽的乡下劫掠,然而这次战争,李飞凤始终坚持遵守徐世杨的命令,绝不去做军令之外的事,这样子一点都不像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大海盗。
“掌柜的,那徐世杨只让他的人四处劫掠,让咱们守在这里一动不动,这未免太过分了吧!”一个与李飞凤关系不错的中柜小声说道:“现下他的人去对付高丽援军去了,却还是让咱们呆在原地不动……,咱们是来助拳的,何至于这么听他的话?这样下去,这一仗打完,咱们能得多少东西?”
李飞凤站在胸墙后面,看着高丽王京低矮的城墙,很久之后才答非所问的说道:“你觉得高丽兵怎么样?”
“其实还行,水军打不过咱,不过陆上就不好说了。”那中柜很诚恳的回答:“毕竟有十好几万大军呢。“
“是啊,你这不是很明白吗?“李飞凤冷笑道:”你觉得棘手的高丽军,在徐世杨手里被打得跟狗一样,咱们当然得听他的。“
第399章 海盗的想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