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着耀眼的银色胸甲,黄铜头盔上一根长尖高高挑起红缨的胸甲骑兵骑在高大的帕尔斯蒙兀混血马上,手持挂着三角小旗的长枪,威风凛凛的小步前进,如同赛马场上的盛装舞步。
不时有军官发出一声号令,骑兵们立刻对想象中的敌人发起排山倒海般的进攻,隆隆的马蹄声中,想象中的敌人被打倒在地,并且被踏成齑粉。
也有几天齐军搞了实弹演习,这个时候最出彩的队伍自然是声光效果俱佳的炮兵了。
四斤骑兵炮、六斤、八斤和十斤野战炮、十八斤攻城加农炮和三十二斤攻城臼炮阅兵一般密集的排列在一起,对不远处的目标区域疯狂倾泻实心弹。
作为靶标的各种木制塔楼模仿攻城塔),土堆模仿夯土墙)瞬间淹没在汹涌的烟尘中,为了提高观赏性,齐军甚至暗搓搓的在目标区域埋了一些火药,在炮击表演时引爆,给不远处大同城墙上看热闹的敌人造成一种齐军炮兵无坚不摧的假象。
没错,齐军演习的时候,他们现在的敌人就在高处看热闹。
实际上,围城十几天后,齐军已经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同普通平民老百姓的信任,甚至一些世候兵也变得不再惊慌。
这之后齐军在城墙下不远处的演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嘉年华,大家坐在城上城下,吃着小点心喝着小茶,就像看大戏一样欣赏齐军华丽的队列变换和烟火表演。
除了世候自己和他们最死硬的亲信,没有人觉得齐军对大同城是个威胁——因为齐军太强了,强到了人人都知道他们若是对这座城市有什么恶意,根本没人有丝毫办法阻止他们。
既然他们现在仍未展现任何恶意,那么他们自然就是没有恶意。
很简单的道理对不对?
实际上,齐军不仅对大同的老百姓没什么恶意,甚至还主动展现出某种特别的善意。
这种善意最大的展示,就是齐军允许老百姓出城去照顾他们在城外的那几亩薄田。
对汉人老百姓来说,允许大家安安心心耕种土地本就是最大的善政。
只不过齐军军官明确告诉他们,这些土地不论产权属于个人还是世候,今年都不用按照世候们的规矩缴纳种类繁多的税赋了——今年晋省税收要按照齐国的律法执行。
这就很明确了,齐军不是没有恶意,只是恶意全都集中在世候身上而已。
连最最贫穷的老百姓都能明白,齐国人推翻了世候定下并且执行了十多年的税赋规矩,自然就是不承认世候对晋省的控制权。
他们要的是整个晋省,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只是不要世候而已。
……
杨老幺对城外精彩的表演没有任何兴趣。
因为他是个佃户,一日不耕就一日不得食。
于是发觉齐军并不阻拦出城耕作的农民后,杨老幺就扛起锄头和扁担,直奔城外他租种的那十五亩坡田而去。
之前为了躲兵灾,他已经十几天没有出城了,现在地里肯定已经长满了杂草,另外坡田地力不足,杨老幺还要顺路捡些粪肥。
嗯,还得挑点水浇在地里,总之农活永远是做不完的,庄稼人没有闲暇去看什么大戏,那都是城里人的享受。
今天是七月二十三,围城的第二十二天,也是杨老幺出城耕种的第八天。
之前的八天他出城都很顺利,齐国大兵给他发了个木牌,告诉他以后出城带着这个就不会有人拦着他,杨老幺很听话,所以这八天他一直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只是今天似乎有些不同,杨老幺刚一出城,一个满脸堆笑,脸有些圆乎乎的年轻人凑到杨老幺身边,小声问
“老丈,出城干活啊?”
外地口音,不用多想,一个齐国人。
虽然被个齐国人拦住让人有些不安,但杨老幺也不敢当没听到,他老老实实回答“嗯,去地上看看。”
“老丈是自家的地,还是租别人的?”
听到这个问题,脾气极好的杨老幺都有些生气了,他有些不耐烦的回答“租的。”
朝廷南迁之后到齐国建立为止,晋省的情况比齐省好不少,但不代表晋省没受过兵灾,老百姓仰仗世候庇护的结果就是,自耕农阶级已经在晋省彻底消失了。
现在八大世候已经占据了晋省八成以上的耕地,剩下的那点土地也属于几个小有实力的大地主——其实他们也是世候们的远房亲戚,否则不可能在这个该死的时代拥有自己的土地。
“租地种啊?”那小胖子仿佛没察觉杨老幺的不耐烦,依旧笑着说道“租了多少?一年能收多少?”
“收不了多少,看天吃饭。”
这也很正常,世候们把持了土地、人口、牲口等生产资料,却只想着如何从老百姓身上压榨更多财富,而不是想办法提高生产力。
晋省名目上与水利相关的税有差不多十多种,但水利工程却是十多年一点都没有更新。
说是看天吃饭已经很客气了,其实现在的晋省老百姓,就算是老天爷赏脸,也未必能不遭灾。
那小胖子笑的更欢乐了,他看着杨老幺挑的粪篓子,小声说道“租的田,地力肯定不足吧?老丈想不想每天能得很多粪肥?”
“想啊!”这个话题成功引起了杨老幺的兴趣。
对庄稼把式来说,粪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是,哪里有那许多粪肥呢?
而且,世候们是收大粪税的。
“那边齐国的军营啊。”小胖子指了指齐国大军连绵的营帐说道“哪里有快十万人,他们当兵的不种地,每日拉撒得有多少啊?”
“小子我承包了给他们清理厕所的活儿,他们所有粪肥都是小子的,只要给他们把硝石留下就成。”
小胖子笑道
“老丈您一定能听出来,小子不是本地人,这活能赚不少,但需要很多人手,小子现在缺的就是人手,老丈若是愿意,每日一早一晚来帮小子干活,清理齐军的厕所,小子保证老丈有用不完的粪肥!”
第536章 到处都是机会
小胖子姓穆,穆有财。
名字虽是如此,但他其实挺有财运的。
穆有财出身泉城府,大周还在江北的时候,他们家是泉城府的粪段,祖上三代人包揽了为整个府城居民清理粪便的工作。
这活儿听起来腌臜,但其实利润非常丰厚——除了打点衙门,没有任何成本。
人工只要从城外村子里雇佣就好了,之后用粪肥当工钱。
其他粪肥可以出售给农民,简直跟白捡钱一样。
有了积攒,或去放贷子,或购买土地,只要不去烂赌败家,三代人时间已经足够积攒大量财富了。
而且穆家还通过包揽粪段积累了不小的人脉,大周南迁的混乱时刻,穆有财的爷爷辈纠集自家壮丁、雇工、佃户,在泉城附近筑起坞堡,又当了十多年的坞堡主。
也就是说,穆有财是坞堡主子弟出身,搁在齐省也算大户人家。
徐家崛起,向泉城府进军的时候,穆家非常识时务的主动向当时还是节度使的徐家投降,这让他们家保留了很多以往积攒下来的财富——至少齐军没有没收他们家的已有的钱粮,除了人口和土地之外。
当然,穆家的损失也不小,首先是以往拥有全部人身权利的坞堡民成了自由人,穆家已经无权无偿使用这些宝贵的劳动力。
其次是土地限定,以往坞堡的全部土地全都属于坞堡主,在其上耕种的农民全都是坞堡主家的佃户。
齐国建立后,齐王和王世子进行了土地改革,坞堡主只准按两丁一户,每户五十亩为标准保留耕地,多余出来的土地都得按一个低廉的价格“卖”给齐国政府。
而且,若是一个家族在当地有三户以上,多出来的户口就得迁往异地——有时候是辽东,也有可能是冀省或者本省的其他府,用当地土地置换。
当然,齐王政府鼓励坞堡主家族以这笔钱投资工业,若是坞堡主不收钱而把土地补偿按政府引导投入到工业中,他们可以额外获得1到2成的补偿。
因此,当初收土地的时候坞堡主确实亏了,但若是按照齐王政府引导投资工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分红,其实是赚的。
比较悲剧的是,不是所有家族都信任收了他们土地的齐王,比如穆有财的老爹,他家就把所有钱财都攥在手里,没有投资任何工业。
因此对穆家来说,齐国的土地改革政策确实是完全亏本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穆有财老爹试图贿赂齐国官员,重新包揽粪段的企图彻底失败了。
因为齐国对硝石的需求量前所未有的庞大,因此当初在十五屯的时候,徐世杨就一直推行公共厕所。
齐国建立后这又成了某种制度性的东西——城市内和乡村道路中严禁随意大小便,城市中每个坊郭以及乡下每个屯村,都得有至少一座公厕。
出门在外若是随意大小便,抓住就罚款或罚做清理街道的义务劳动。
公厕里的粪肥可以出售或者用在本村地里,所得按各户人口平分,公厕所产硝石则要上交。
也就是说,齐国没有包揽粪段这一说,农村公厕的粪肥都用在他们自己的地头上,城市粪肥则是坊郭居民的财产。
老穆家失了祖传的买卖,在穆有财的老爹看来,这个家已经无可避免的衰败了。
不过穆有财本人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如今的齐国蒸蒸日上,很多旧的产业虽然消失了,但同时新的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只要有心,找个能传家的新生意其实一点不难。
因此穆有财的老爹与本家分家,带着一些钱财迁居冀省之后,一直浑浑噩噩一蹶不振,但穆有财本人确是一直在仔细寻找发财的机会。
他小本生意,大的机会把握不住齐国小有余财的前坞堡主家庭,最大的发财机会其实就是当初政府引导投资工业,那时候有政策支持,之后你个人再想投资人家企业可不见得愿意要了),多抓几次小机会,还是有机会积攒一笔可观财富的。
比如说,这次出征。
如今齐军在大同城下有差不多两万战兵,晋省当地投靠的乡兵和齐晋之前往来的后勤车队、商队,少说有十万人。
这么多人每天吃喝拉撒,各驻扎营地中的公厕自然有数量惊人的粪肥。
齐军和商人们当然不可能把这些玩意运回国内去,齐军也不禁止大同城中居民出来照顾田地,大同附近的农民自然需要大量肥料。
有产量有需求,这就是个好买卖。
最妙的是,除了家里包揽过粪段的穆有财,别人一时半会还看不到这种生意。
这简直是上天直接把机会扔到穆有财头上了。
唯一可惜的是这生意注定长远不了,因为齐军不会肯定围城太久,一旦拿下大同,部队离开,这生意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不过没关系,把本钱攒的厚实一点,今后就能可以去争取更大的机会了。
……
齐国对晋省奇异的征服给了很多类似穆有财这样的小人物机会。
有人胆子比穆有财大,家底也比他厚,一开始就认定齐军此战必胜,晋省在他们眼里已经等于纳入齐国的管辖范围。
因此他们趁着本土企业尚未开始大举进驻的短暂时机,开始抢先机。
有人投资煤矿,有人开设砖窑,也有人抓住这里距离草原不愿的机会开设毛纺织厂。
齐军尚未完全占领晋省的此时此刻,一些较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