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地广人稀的程度实在是令人头疼,自然抽调不出很多人力去开发什么台岛。
“但江南就不同了,江南人口稠密,大周又不禁土地兼并。”
文季回忆着共和皇帝和华夏户部的介绍,以及安排给他的任务,淡淡说道
“特别是靠近台岛的闽省,七分山两分水一分田,根本养不了那许多人口,溺婴的恶习一直改不了。”
“这不能怪他们,但朝廷其实能有一个解决办法的——只要能让闽人有养活孩子的可能,谁会把自家孩子抛进水里?”
“所以文兄希望我能投资台岛?”王宗说“可台岛上有疫症,恐怕会死很多人。”
“初期估计确实会死一些人,不过相对溺婴和饿死,这损失不算什么。”
文季回答
“何况我们的经验证明,只要不喝生水,不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注意消灭蚊蝇,其实疫症的爆发率没有那么高。”
“海盗都能从闽省吸引移民过去开发台岛,没理由我们来干就不行了。”
张宗点点头,这话有道理。
“那么,我投资这件事,有什么好处?”
“活人无数,万家生佛,这是其一。”
文季回答
“给自家留条后路,即使大周有什么不测,你们张家也不用担心,这是其二。”
“台岛上的出产,你们张家可以分润一份,这是其三。”
“够了吗?”
够了,名和利都在里面,无论是作为世家大族还是作为儒士,这些都够了。
只是,此事一旦开始执行,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张家为代表的一部分江南豪绅家庭,开始脱离大周,绑在华夏的战车上。
“还有,张兄,小弟私下里提醒您,在华夏,汉不为奴是铁律,台岛也是华夏的领土,您这次回去后,得尽快把家里奴仆散出去——至少把那卖身契作废。”
“我明白。”
张宗点头表示认可。
他本来就不是那种苛责下人的家主,现在也无非就是把买断的卖身契改成雇工罢了。
嗯,可能家里将养的那些美人儿会是最大的麻烦,不过多花点钱,也不是解决不了。
最多就当是养外室了。
……
在台岛,华夏获得了海盗、海盗家眷和海盗移民在内共两万一千户,男女老幼约十万人口。
这其中部分海盗和海盗家眷将被贬为庶民使用,其余汉人移民则自动获得平民身份,算起来,是四万庶民,六万多平民的样子。
华军在征服全岛的过程中抓捕了大约三千多当地猎头族奴隶。
根据审讯海盗得到的情报,目前已知的猎头族各部落,全部加起来应该有2、3万人口,若是清扫一遍,大概能获得一万左右的奴隶。
也就是说,平民、庶民、奴隶全加起来,台岛可利用人口在十一万上下的样子。
这当然是严重不足。
台岛在未来几年将会成为华夏主要硫磺来源,还有当地的稻米、甘蔗都是不能放弃的重要资源,因此华夏方面希望在五年内把台岛有效劳力增加到五十万人口。
这就需要多管齐下的合作
从最近的闽省来的移民将会是主力,预计能够达到二十万人;从北方来的移民预期能达到十万人。
剩下的十万缺口依靠奴隶,奴隶来源有两处,一处是南洋土人,华夏有利用海军开发南洋奴隶市场的计划,估计很快就会展开实施。
另外一处来自扶桑。
没错,随着织田家的统一,扶桑奴隶贸易的流量现在确实在不断变小,不过华夏帝国现在已经越来越倾向武力干涉扶桑内战,直接下场打断这一对华夏来说不利的转变。
……
1791年底,92年初的会议季上,从燕京返回泉城的徐世杨提出在1792年,从辽东990个外蕃女真百户中抽调三十个迁徙台岛的计划。
台岛猎头族生性野蛮,躲在大山之间的原始森林里,想把他们找出来很困难,是不是还会被反咬一口。
因此徐世杨打算用女真人来执行这种挖地鼠行动,反正猎头族和外蕃死了谁都不会让人感到心疼。
况且女真人同样生性野蛮,用来对付野蛮人正合适。
唯一可虑的问题是,从辽东的寒冷地带迁徙到台岛的热带亚热带丛林,一场疫病放倒一半人都是可能的。
不过毕竟是外蕃,谁会在乎呢?他们走了还正好给汉人腾出辽东的土地。
……
对华夏帝国来说,控制台岛除了能获得大量急需的资源和土地之外,还有个好处是获取了一个通往南洋的中转站。
南洋的土人国家战斗力向来不强,但人口众多,国家、部族势力错综复杂,还有当地和外来海盗的存在,是个巨大的,几乎完全以丛林法则为行为准则的猎场。
这里的人口、资源、粮食都是华夏垂涎的宝物。
现在,华夏这个贪婪的饕餮巨兽终于打开了通往南洋这座原始宝库的大门。
第579章 江淮防线
进入共和1792年,徐世杨私下里留给大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随着华夏内部的整合和发展,华军已经具备了用武力迅速解决大周而不引起巨大社会动荡的实力。
当然,大周朝廷中的部分人也能看到这一点。
特别是台岛落入华夏之手后,大周本能的发觉北方已经形成一个对大周的包围圈。
1792年年初的华夏国家会议上,大周荆湖路经略使徐世柳和华夏帝国驸马文季出现在泉城,并且参加了会议。
前者意味着荆湖路和荆湖军已经在即将到来的南北摊牌中做出了选择——这倒是并不奇怪,毕竟徐世柳在江南只是经略使,回到江北他就是亲王。
后者则是证明,至少有一部分江南士绅家族,并未把自己绑死在大周这条看似依旧稳健,实则风雨飘摇的大船上。
但也有一条心要跟大周走到最后的人,比如徐世松。
被冷藏几年之后,徐世松再次出山,因为大周的几个统帅中,徐世柳已经确定不再可靠了,童贯和翁书平被认为远远不是北方的对手。
此时除了徐世松,大周也没有别人好用了。
共和1792年
隆道九年
隆道皇帝十分无奈,且有些不甘的任命徐世松接替童贯的职务,并且荣升枢密使,开始负责所有周军的指挥。
徐世松上任后,立刻快马加鞭,准备针对北方的防御。
他明确对隆道皇帝说明,此时周军没有北伐的能力,在北军南下的时候能顶住就算成功。
徐世松采取的战术比较接近当初北军面对伪金的黄河运河防线以淮河为第一线,从淮河入海口开始挖堑壕修胸墙,一路修一路挖到襄阳,与长江的一部分一起形成第一道防线。
然后同样的防线一路向南,初期计划先挖五道防线,若是有时间就再挖五道。
总计十道防线,同时在各条防线的重要城市比如襄阳)部署有野战能力的部队,形成坚固支撑点。
预计两期工程,全部完工需要五年时间——若是朝廷对徐世松绝对信任,愿意给他最大支持的话。
作为周军中少见的有丰富军事经验,而且是胜利的军事经验的统帅,徐世松很清楚,乌龟壳修的再坚固,总有一天也会被别人攻破。
何况大周在西面还有徐世柳的荆湖路这个大口子。
因此,想要守住,一支强有力的野战军是必须的,人数不必太多,十万左右就可以,但质量上不能差北军野战军太远,否则无法利用防线打防守反击。
徐世松的计划是,尽可能对周军现有的野战部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争取让周军具备与华军野战的能力。
他计划是以自己当初组建的淮南东路军为主体,加上从禁军和淮南西路军可战之兵中抽调的人马,共同组成大周新军。
按照徐世松的编制,大周新军共有120个步兵指挥,60个骑兵指挥和20个炮兵指挥组成。
不论军种,每个指挥500兵,步兵指挥以两百火枪,两百长枪和一百刀盾组成;炮兵编制内则有一百甲兵和一百火枪用以掩护火炮,剩下的三百名炮手要负责操作十门大小火炮。
与徐世杨重视轻骑兵和龙骑兵不同,周军仅有的战马几乎全部装备给冲击骑兵,因此所有骑兵都以冷兵器为主,尽量不参与下马步战。
但即使这样,徐世松构建中的新军仍然需要最少两万六千条步枪和两百门火炮才能填满编制。
徐世松搜遍全军,一共找出七千条可用的火枪,而且其中五千五百是小口径鸟枪,周造北造的都有,剩下的一千五百左右是大口径火绳枪,依旧包含很大一部分北造货北方独立后大周朝廷一直用北边来称呼华夏,以示兵部承认华夏为独立的国家)。
缺口最少也有一万九千条,如果算上备用,徐世松需要另外准备至少两万五千条步枪。
火炮的情况好一些,周军只有三十门北方风格的野战炮和同样数目的神机炮,但缺口可以用简单而且便宜的虎蹲炮或碗口炮之类的货色补充。
而且周军有一部分重型火炮,虽然不能编制到新军中,但至少可以用以要地防守,充当要塞炮。
定下编制后,徐世松马不停蹄的寻找工匠尝试弥补火枪缺口。
根据他的调查了解,去掉废品,大周匠作监每个月可以制造一百条合格的鸟枪,要弥补新军火枪缺口,需要二十年时间……。
这显然是等不起的,于是徐世松上书奏请利用民间工匠生产武器,隆道皇帝同意了。
这方面他可以得到在民间有极好名声的包拯的帮助,徐世松估计可以把火枪月产量提高到三百左右。
剩下的部分,只能依仗进口了。
而且唯一能出口火枪的势力只有一个北方。
徐世松觉得有些尴尬,他在忠孝之间选择的前者,并且打算一条路走到黑,要抵抗自己的家里人时,却不得不请求家里给他一些帮助……。
这怎么想怎么别扭。
不过北方倒是并未拒绝对大周出售武器——他们甚至愿意出售比鸟枪和火绳枪强得多的燧发枪,只要大周愿意出钱。
大周倒是真的还有些余钱,于是隆道皇帝大笔一挥,拨款购买北方火枪,总数目为鸟枪、火绳枪各五千支,燧发枪两千支。
同时购买北方重炮十门,中炮十门,轻炮二十门。
这笔庞大的军火订单中,燧发枪和火炮都不是给徐世松准备的——隆道皇帝痛定思痛,决心用京中勋贵子弟、宫廷禁卫和部分志愿参军的游侠,组成一支完全由自己指挥的新禁军。
这支禁军预计有十个指挥五千人。装备各式火炮一百门包含大周自己制造的神机炮),火枪三千支同样包括自己造的燧发枪),骑兵一千人。
算是世界上除了华军以外,火力最强的军队之一。
除了以上二百一十个指挥之外,徐世松打算整顿其他队伍,核实原大周禁军中的丁壮数目,补充部分厢军和民间青壮,组建六百个新的满员禁军指挥。
这些部队装备原有的冷兵器,自造的火门枪,粗制滥造的鸟枪和木炮之类,主要用以填充江淮之间的防线,战时迟滞北军南下的速度,给新军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决战机会。
这就是徐世松的计划,把一切都赌在能够与江淮挡住北军,不让江南核心地带遭受损失上。
第580章 新的战争
目前大周共有五位宰执级高官,他们分别是文及甫、文仲、包拯、童贯和徐世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