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兴-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帝国得到这一消息之后,第一,也是唯一的反应,就是出兵围剿这个部落。
    最终,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事的保长被当众处决,华夏人在奴隶堆里找到原百户一个未成年的儿子,让他成为新的百户。
    事后,帝国政府的官员召集所有外蕃百户训话,明确告知华夏帝国承认,且只承认那些得到百户牌照的人,若是索伦百户进行更替,必须从老百户的子嗣里挑选继承人。
    若是老百户没有子嗣,那就从最亲的亲人里面挑选,下面人不论有多么勇力,全都不允许窥视百户的宝座。
    这件事之后很久,车尔格才算明白过来一个道理只要自己不背叛帝国,老老实实听从帝国的命令,那么本部落的部落长这个位子,将在自己的血脉中永远传递下去。

第582章 为什么
    车尔格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帝国会对自己这些人表现出如此明显的矛盾。
    他们压榨部落,但也给予丰富的回赐。
    他们削弱部落,但也维护部落长的权威。
    对于一个不识字的生女真前部落长,现华夏帝国外蕃百户来说,这是个很难理解的问题。
    当他无法理解帝国政策的深意,在面对帝国新的命令时,他想的脑袋疼都想不出帝国此项命令的目的。
    于是只好把手下所有保长都叫来,把命令宣读一下,再跟他们商议个所以然出来。
    “叫你们来当然是因为有事。”
    即使是跟人商量,车尔格的语气也不怎么友善
    “布政使司传来太子令,要我们部落出四个丁,自备武器军粮到布政司听令。”
    在华夏帝国,省级主官为布政使,他办公的部门就叫做布政使司。
    因为徐世杨是太子,同时也是军方最高领导人,因此目前帝国军方下达的最高命令,一般都是以太子名义发布的太子令。
    “要打仗了?”一个保长问道。
    “这不废话吗?不打仗咱们带武器去作甚?”另一个保长很不客气的说道“打仗不算什么,咱们以前就年年打仗,我看,问题在于咱们这次是去打谁。”
    百户大帐里立刻响起一片嗡嗡的探讨声。
    有人认为应该是去打蒙兀,蒙兀人战斗力不强,以前大金国的时候就经常揍他们,现在大华夏国收拾他们自然更加轻松愉快。
    而且打蒙兀人可以抢到好多牛羊丁口,运气好的话还能获得不少免费马匹。
    也有人说应该是去扫生女真,也就是那些没有获得百户牌照的部落,他们更容易对付,就是干掉他们后,除了一点丁口和皮子,什么都抢不到。
    “车尔格,咱们这次到底要去打谁?”
    讨论半天不得要领,保长们不耐烦的直接问一直沉默不语的车尔格。
    “出四个丁口,两个去西边打党项人,两个去辽阳听令,还不知道要去哪。”
    嘈杂的帐篷中立刻沉寂下来。
    去打党项人?按照华夏的作风,去那么远的地方,肯定就不能回来了,没死的话,直接留在当地屯驻的可能性是十成十。
    估计去辽阳的也差不多——肯定不会在辽阳屯驻,因为那里被算作汉地了,估计也要去个很远的边角旮旯。
    “这是又要分咱们的丁口了。”一个保长叹息道。
    保长也好,百户也罢,这些索伦底层统治者没有贵族名号,却已经有了当主子的自觉,他们按照自己的习惯,把手下那十户几十户人口当成自己的私产。
    丁口出去打蒙兀人或其他生女真,多少能给他们这些奴隶主带来一些好处,因此所有人都喜欢。
    但若是去远方打仗,打完仗丁口就不回来了,这些奴隶主就会产生一种自己的财产被人侵吞一部分的感觉。
    “四个丁口,他们屯驻别处,之后朝廷肯定还会要求把他们的婆娘崽子一起迁走,他们还得带着兵刃和行粮,俺一点好处都没有!”一个保长仿佛牙疼一般呲着牙说道“俺的人不去,车尔格你从别处选人吧。”
    “俺的人也不去!”
    “俺的也是!”
    “俺也是!不去!”
    一连五六个保长表态不想派兵参加这次征召,剩下几个没说什么的保长也阴沉着脸看向车尔格。
    “你们的人不去,那就你们去吧。”车尔格拿着小刀,盯着锅里煮熟的羊肉,淡淡的说“从你们六个人中出四人,你们自己选出两个人留下,下次再征召的时候这两人再去好了。”
    “车尔格,你在说笑?”保长们的脸色变得狰狞起来“别忘了,俺们手上有一百户,你只有二十户!”
    “俺是百户,在布政使司登记在册的。”车尔格淡淡的说“你们就是有一万户,俺也是管着你们的,不服气去求布政使老爷把俺撤了啊。”
    当然没人敢去。
    布政使司只认在册的百户,因为那是帝国任命的,而保长是百户指定的——必然得有,但保长是谁根本无所谓。
    实际上,车尔格也是刚刚才想明白,帝国要求每十户设立一保长,真的只是为了管理方便——帝国通过百户来管理部落实际上应该叫百户所),而部落长通过保长管理下面户口。
    若是自己觉得保长做的不好,换一个不就得了?
    这些当上保长就开始装模作样的白痴,正好扔到汉人那里当奴才去。
    一众保长这才意识到车尔格是来真的。他真的要选四个保长出兵!
    当然,到了汉人那里,保长也就不能算是保长了。
    “车尔格,俺家里婆娘刚生了崽子,俺不能去。”
    立刻有人开始诉苦。
    “俺病了,俺也不能去。”
    “俺没有铠甲,去了会被布政使主子责怪。”
    “俺……”
    “婆娘崽子,俺先替你们照顾着,你们在那边安定下来之后会给你们送去。”车尔格淡淡的说“病了的,正好去找汉人医生医治一下,人家有神医,啥病都能治好。”
    “没有铠甲更不是事,汉人又不需要你们去冲锋陷阵,看汉人杀光那帮党项人,你们跟上去扒一副铠甲就好。”
    “就这么定了,做好准备,三天后出发去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现在是墨龙江布政使司所在地,省城。
    ……
    按照布政使司的命令选出四个出兵的男丁后,车尔格毫不客气的把剩下的人全都赶出自己家。
    他的婆娘见正事做完,赶紧拿出一个木碗,给他盛了一碗羊肉,然后摸出两个烘的热腾腾的饼子和酪。
    车尔格端着碗,却没有急着吃这些精美的食物。
    他还在想事情,自从第一次朝贡回来后,他就经常这样想事情。
    ‘我现在不仅能吃饱,甚至也能吃肉了。’
    以前,车尔格的部落向金国效忠的时候,即使是他这个部落长,也是不能经常吃肉的——大部分牲畜和猎物都要作为商品拿去跟金国女真交换其他必须的生活物资。
    还有金国的税赋,虽然相对华夏的贡赋较低,但也相当沉重。
    当时生女真的主食主要是酪和鱼,掺杂一些粮食、野菜、野果和少量肉。
    而现在,作为部落长,车尔格在承担更庞大贡赋的同时,反而吃得起肉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

第583章 产业链
    ‘大概,是因为我们的装备好了不少。’
    辽北,特别是墨龙江以北的地区,冬天总是很长,以往车尔格部落穿的鱼皮衣裳,还有胡乱填在衣裳里面保暖的乌拉草,都严重限制了部落民的活动时间。
    最少每年最冷的那几天,部落民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没法出门的,只能围在火塘边上,静静等待天气稍微转暖一点。
    但现在不同了,虽然粗糙,但厚度足够,保暖性出色的毛布随着帝国的商人在本地全面铺开。
    一个部落民,只要不是太蠢,天暖和的时候努力个半年,挣出一件保暖的衣裳并不困难,冬天就可以穿着它继续工作。
    部落民可以在冬天去河面上凿冰冬捕,也可以深入深山老林围猎貂、狐狸、鹿、狼和熊。
    ‘嗯,皮草卖给汉人的价格也比以前卖给金人要好不少。’
    冬天的皮毛质量自然比天暖和的时候强得多。
    何况金国自己就有大量皮草,足以满足贵人们的需要,因此部落民把猎到的皮子卖给女真人,其实没啥赚头。
    汉人就不同了,华夏不仅自己就是一个庞大的皮草消费市场,而且他们可以把辽东的皮草对外出售。
    江南,甚至海外的商人对此都趋之若鹜。
    再加上华夏的采购商可以使用在华夏较为廉价的毛布、盐等物资交换,这一来一回等于赚了两波钱,因此他们也不介意收购皮草的时候,稍微多出点钱。
    为了让索伦人能够更好的猎到大量皮毛,汉人采购商甚至愿意出售武器——铁箭、高丽产的上好复合弓、虎叉等能用来打猎的武器。
    嗯,还有斧头,有了这玩意,索伦人就可以利用原始森林里巨大的木材资源。
    这些木材被扎成木排,在夏天的时候顺着墨龙江直抵庙街,就地卖给汉人木材商。
    还有人参、鹿茸以及各种草药,在汉人那里都能卖上价钱,不仅仅是车尔格,其他索伦人的部落都能变得好不少——只要他们按时朝贡,照章纳税,华夏帝国也不会去特意压榨他们。
    车尔格的见识,并不能让他明白融入一个庞大、完整的经济体所能带来的意义,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因此赚到不少好处。
    ‘跟着汉人干真的好太多了。’
    总结下来,即使连车尔格这样的文盲野蛮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以前跟女真人也要出丁打仗,也要上贡,也有税赋,但跟着汉人,我们能赚到的其实更多。’
    ‘既然如此,想不明白汉人要干什么,就不要去想了,继续跟着汉人干下去就行了,汉人要摊派丁口,把那些不听话的家伙交出去就行。’
    ……
    “我从来不信任外族的忠诚——鞑子哪来的忠诚可言?”
    泉城,会议间歇的闲暇时间,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聚在一起过的徐世杨、徐世柳两兄弟坐在椅子上,捧着茶杯聊起类似的话题。
    当时,徐世柳问徐世杨,为何要给那些外蕃百户这么多好处,是不是觉得这些人可以信任时,徐世杨就是这么回答的
    “何况我给他们好处都是有目的的——给百户长毛布帐篷,能让他们明白棉、毛布的好处,把我们的纺织品推广到辽北的深山老林里——这相当于广告,惠而不费。”
    索伦人有了更加实用的纺织品,就可以深入深山老林猎取更多皮毛,卖给汉人行商能让帝国获取更多税收,也能让帝国人民获得更多好处。
    为了猎取更多皮毛,索伦人还会继续向北或向西深入西伯利亚的大森林,这在无形之中等于扩大了帝国的北部领土。
    实际上,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沙皇俄国曾经依靠哥萨克猎取西伯利亚的皮毛而支撑起四分之一的国库收入。
    沙俄再怎么说也是个半工业化的国家,远不是现在的华夏能够匹敌的,由此可见西伯利亚的狩猎业能带来多么庞大的收入。
    徐世杨对此项收入一直十分眼馋,他认为,哥萨克能做到的,生女真肯定也能做到,只要给他们合适的引导,他们就能深入西伯利亚,给华夏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何况,我现在实际上是构建一个产业链,若是那些生女真反叛,把自己从这条产业链中摘出去,我们自己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