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兴-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我现在实际上是构建一个产业链,若是那些生女真反叛,把自己从这条产业链中摘出去,我们自己不会有任何问题,那些生女真可就过不下去了。”
    徐世杨可以不信任生女真的忠诚,但他信任利益。
    一两个人还好说,但这世上绝对不会有集体背叛自己利益的人存在。
    “这就是三哥你的想法?”徐世柳认真听的样子,仿佛在刻意学习“今后征服别的鞑子,比如党项和蒙兀,也是类似的处理方式?”
    “差不多吧,还有你那边的荆蛮,还有别的什么外族。”
    徐世杨认真的回答
    “我们需要蒙兀人给我们养羊、剪羊毛;也需要党项人当炮灰去开拓西域;或许还需要扶桑人、荆湖蛮子帮我们干一些肯定要付出大量代价才能见成效的活。”
    “这对我们很重要,对他们同样如此,因为那些无法融入我们产业链条的夷人,我就只好请他们去死了。”
    “我大概明白了。”徐世柳笑着说道“这样的话,这次我回去,在荆湖也按照三哥的试试看。”
    徐世柳在荆湖,针对外族的政策很简单,也很传统听话的就给好处,不听话的就杀。
    他与徐世杨最大的区别在于没能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把荆湖蛮族纳入其中。
    这样的话,他手里有好处的时候,别人自然听他的,若是哪一天他拿不出好处,只凭暴力可压不住那么多蛮子。
    “可是,我该让荆湖蛮子去做什么呢?”
    徐世柳又泛起了难,徐世杨的做法,有个关键点是不能让那些外族去干涉及基础民生的工作,比如务农,比如做工。
    因为做这些基础工作,如果他们未来背叛,即使从产业链中剥离出来,他们至少活得下去,打不了从头发展。
    而目前的荆湖,最大的收入点其实是种植稻米——最基础的民生行业,按徐世杨的理论不应该让外人碰的行业,起不到类似蒙兀人剪羊毛、女真人抓狐狸那样的效果。

第584章 世界那么大
    “如何在经济上捆绑荆湖蛮族,可以今后再说,这个不着急。”
    徐世杨说道
    “对付蛮子,手段有的是,我们还可以分化瓦解大小相治。”
    前世白皮的经验,对殖民地用这手很管用,比如牛牛在次大陆就用泰米尔人管理僧伽罗人。
    没有民族差异的地区,他们也可以制造民族差异,这不仅仅是从别处引进二狗子民族,白皮甚至能生造一个民族出来——比如胡图族和图西族,其实图西族就是当地黑人中略有些薄财、长得略微高一点的那部分人,白皮把他们生生捏成一个新的民族,从而酿造了二十世纪末的那场巨大惨案。
    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但这一手确实管用,徐世杨也可以拿来现学现如他可以把索伦人迁徙一部分到西域去,利用这些人的帮助压制党项、羌、回鹘之类。
    他同时也可以反过来把党项迁徙一部分到辽北去,压制各路乱七八糟的索伦。
    “当然,这些都是手段,可以用,却不可以拿来当做依仗。”
    徐世杨继续循循善诱
    “我们唯一真正的依仗只有我们自己的人民、民族和国家,要明白我们的核心到底是那些人,是谁让我们稳稳坐在现在的位置上,只要我们真心维护他们的利益,直接把所有鞑子贬为奴隶我们也不用担心。”
    “三哥你为什么跟我说这些?”徐世柳忍不住问道“这种事情,你跟咱们老爹说正合适,你跟别人说也行,可跟我说……”
    徐世柳在华夏地位很高,无路如何他都是皇帝和皇后的儿子,将来正式回归华夏,就是标准的亲王身份。
    何况他在大周还掌管荆湖,只要帝国有那个意思,他就可以带着整个大周荆湖路投向华夏。
    有身份,有功劳,也有苦劳,但问题就在于他只是个亲王!
    不是皇帝,皇帝是他老爹。
    也不是太子,太子是他三哥徐世杨。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徐世柳做到亲王就到头了。
    甚至说,只要不作死,他有没有功劳其实都一样。
    而通常来说,亲王作死的一大手段,就是干政。
    这比后宫干政更加要命,简直就是明说“我对皇位还有些想法,快来弄死我。”
    历朝历代的宗室亲王,若是没有被养成废人,那就一定是政争的重要一方,几乎从未有过例外。
    徐世柳不想跟徐世杨争皇位,他虽然不是废人,有自己的势力,但根本争不过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因此,徐世柳其实不怎么想知道徐世杨的政策深意——有些事,他作为亲王,属于了解越深死得越快。
    “给你说怎么了?”徐世杨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是我弟弟,今后还有很多事需要你来帮我,你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行?”
    “我知道你在顾忌什么,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想多了。”
    “华夏是个新的王朝,一切的一切都会不同以往,我跟我手下的那些将军们说过,现在跟你说,将来还会跟我的孩子们说这件事。”
    “华夏不会出现功高盖主之类的事,我也不会在乎你们威胁我的地位,我宁愿选择从制度上杜绝这种事,也不希望你们通过自污来表达忠诚。”
    “若是华夏的宗室、勋贵最终都变成一群猪一样的废物才能让皇帝放心,那这个王朝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徐世杨认真的说道
    “至于你,世柳,你现在还得继续回去经营荆湖,等到我们跟大周摊牌的时候,你再正式回归,之后我会让你入阁,在内阁好好干一段时间,若是你实在不放心,我可以把你分封到海外去。”
    “扶桑王还是西域王,你可以自己选,也可以到时候再选择,你有单独经营领地的经验,到时候不论去哪应该都能做的很好。”
    干嘛非得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争的你死我活呢?
    一家人,亲兄弟,若是没有机会坐上皇位,那就带着自己的支持者去海外开拓生存空间吧。
    世界那么大,出去看看挺好的。
    ……
    共和1792年的东方,华夏灭亡伪金之后,其势力范围最北已经抵达外兴安岭;南方则是淮河北岸;向东,华夏的乐浪州实际上就是原高丽的咸镜道、平安道;向西,华夏已经把西夏和大周隔绝开,并且有一小段边境线与吐蕃接壤,此外,华夏还悄悄控制了台岛。
    这样的势力范围,从面积上来看也已经是一等一的顶尖大国,何况国力还明显比周边强出至少两个档次虽然那些势力看不出来)。
    这一年,华夏帝国的人口为
    奴隶100万人。
    庶民40万户,150万人。
    平民240万户,1200万人。
    公民60万户,310万人。
    总人口1760万,这个数字大致相当于另一个位面公元1810年拿破仑战争时期)奥地利帝国的人口,区别在于华军的武器装备先进程度已经超过当时的奥地利。
    华军野战军的轻武器已经全面换装击发米涅,炮兵则以类似拿破仑1857炮的新式炮兵为主。
    这两样武器都比拿破仑时代先进一个档次,唯一的问题在于华军预备队和民兵的装备仍然以燧发枪为主——当然,在这个时代这不是问题,毕竟这里没有一个1810年的哈布斯堡奥地利。
    更重要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华夏帝国的经济条件已经越来越好,国库积攒的钱财和粮草已经足够支撑三年颗粒无收的饥荒。
    民间的储备应该也有差不多的数字——现在八成以上的华夏平民已经在帝国国内生活了两年以上最近两年流民进入华夏的数量已经明显下降),只要勤奋工作,两年时间已经足够华夏平民长时间都保持三个月以上存粮了。
    这一点,从帝国各大银行的民间储蓄数额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由于国有银行信誉的稳步上升,华夏的老百姓已经很少把大量现金藏在家里——存在银行最起码还有点利息,更多的则是买成国债。
    在华夏,钱是真的能生钱的。
    人口、武器、经济上都有余力发动战争,一项好战的华夏自然就会发动战争。

第585章 陇西之战1
    共和1792年5月,华夏帝国发起对党项伪夏的战争。
    华军并没有一头扎进灵夏寻求跟党项军决战,具备绝对战略优势的华夏非常从容的首先发起针对横山一线的进攻。
    横山、青唐一带有许多吐蕃部落,这些部落人口众多,生产力也不错,此时是党项伪夏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可以给党项人大量兵员和粮草补给。
    此外横山有利于防御的地形,还可以为伪夏南方掩护。
    可以说,横山、青唐一带,是党项伪夏除了灵夏之外最重要的控制区——虽然这个控制区更像是半盟友关系。
    负责横山开拓的指挥官,毫无疑问选择了左鹤林。
    作为陕省世候出身的军官,他对横山、青唐一线所有势力都很熟悉——在西域,左鹤林曾经跟青唐蕃的援军一起抵御帕尔斯的军队。
    这份人情对开拓青唐会有很大好处。
    此时,左鹤林手下有一支陕省野战军抽调的特别战斗群,兵力五千人,另外徐世杨把辽北来的两千索伦兵都给了他。
    七千兵力,对付横山、青唐蕃已经足够了。
    根据左鹤林的了解,横山、青唐一带所有吐蕃部落合计大概有二十多万,不到三十万人口。
    极限动员的话,能动员出十万大军,但其中只有两三万是有马有甲,战斗力不错的部队,其他男丁类似于辅兵,虽然马不少,但几乎无甲,在冷兵器军队中也算不上强有力的部队。
    ……
    五月底,左鹤林带队进驻陇西。
    他并没有急着发动进攻,而是先给与自己相熟的吐蕃部落分别写了信,邀请他们在陇西商谈。
    这大概也算是先礼后兵了,但真正来到陇西的一共只有七个小部落,代表不足一万人口。
    而且,这七个小部落也是吐蕃中的二等公民,因为他们多少都有点汉人血统——前朝强盛时期曾经经略西域,一路抵达葱岭。
    但随着王朝衰落,远离统治核心的西域成了累赘,自然也是第一批被放弃的土地。
    只是当时有很多汉民和少数驻军被隔离在遥远的西域,跟当地人混居后,他们留下的后代跟吐蕃、回鹘、羌等民族已经没有太多区别,只在老人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中才能想起祖先遥远的辉煌。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对他们自己和对真正的吐蕃人来说都已经足够了。
    吐蕃人会瞧不起他们,而这种瞧不起会让他们更加倾向于内地的汉人政权。
    所以,左鹤林一招手,他们就来了,带来了两千士兵——虽然这些士兵的装备水平很差。
    左鹤林对只有这点人来支持自己,感到很是失望,他原本以为自己的面子结合帝国的国势,应该能招来更多盟友的。
    六月初,左鹤林还在等待其他吐蕃部族做出最后决定,却没想到,他还没发动进攻,吐蕃人倒是先来招惹他了。
    河州蕃部最强大的首领,赞普蒙正率领七千骑兵从西方逼近陇西,与他呼应的,是伪夏驻扎兰州的将领也是领主)禹藏花麻,后者手中有两万兵。
    来袭的两个蕃人统帅,蒙正是吐蕃第一位共主松赞干布的直系子孙,虽然目前只是河州吐蕃的首领,但在所有蕃人心中的地位都十分尊崇。
    而禹藏花麻是兰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