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目前已知的情报,华军进攻大白高国的部队应该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同时跨海进攻扶桑的部队也在十万以上。
这样的话,华军在外征战的部队已经在二十到四十万之多,对于一个江北政权来说,这个数字已经十分惊人了,李乾顺认为华军应该没有更多机动部队了,最多还有一点守备力量。
这样的话,不管华夏人有多强,大周的蒙兀二三十万大军压下来,华军还得撤退。
只要华军撤退就是机会,抓住就赢了。
可惜,现在的问题是,李乾顺并不清楚北蒙兀南大周会不会被自己的使者说动,在此时出兵,大家一起合力对付华夏。
他现在非常非常希望有一种远距离通讯的手段,能够让他联络远在察哈尔和临安的使者。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电报、没有无线电、也没有卫星电话和互联网,因此李乾顺并不知道他所期盼的包围网能否成功,只能选择赌自己的策略能够成功。
……
兴庆府,又是一次决战前通宵达旦的御前军议之后,大白高国最有权势的宰执同时也是大部族族长)们走出皇宫,返回各自住处。
走在这群党项高官显贵最前面的,自然是国内最强大的部族长仁多家的仁多楚清,没藏家的没藏讹庞,叶家的叶孛麻。
这些跺跺脚,大白高国都要地震的顶尖党项权贵,现在都是一脸愁容。
“陛下想的还是三十年前那场胜利。”
没藏讹庞愁眉苦脸的说道
“可蒙兀人和周人能靠得住吗?”
“靠得住也不能靠。”
仁多楚清回答
“他们就算随了陛下的意思来抄华夏人的后路,肯定也是等咱们打个两败俱伤之后!”
李乾顺打算赌蒙军和周军回来救他,因此并未改变之前的策略,既不把南面那些城堡的守军撤回,也不带着兴灵的主力南下寻求决战。
这意味着,南方那些堡垒的守军都被放弃了,只得到北蒙南周加入战争之后,李乾顺才会率领主力出击。
大德皇帝想的挺美,可在场的诸位都觉得难以接受,原因很简单,南方那些堡垒的守军大多是他们的部族兵,现在战死被俘的将领,不是姓仁多,就是姓没藏,要不就是叶孛,反正没有姓嵬名的——这些宗室将领都蹲在兴灵,等待大德皇帝设想的尾随追击华军之战。
“他们嵬名家能等,咱们可等不起了!”叶孛麻咬牙切齿的说道“等华军到了兴灵,就算咱们真的赢了,孩子们都战死了,之后我们如何在国中立足!”
大夏国是个部落联合政权,实际上等于是王族嵬名和仁多、没藏、叶孛等大部族共治天下。
因为他们有兵。
嵬名家的兵大概是夏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他们这些大部族占另外三分之一,其他则是一些小部族,以及投靠过来的吐蕃比如禹藏花麻)、汉人和西州回鹘、高昌等西域人。
夏国的权利、土地和财富分配,也是根据各部的实力来的,嵬名家实力最强所以他们是宗族,其他大部族则长时间把持着宰执位置。
可若是自家的兵被拼光,不论是谁,肯定都不会相信自己的功勋,以及那宰相、枢密的官职能保住家族。
第611章 平夏战争3
“现在必须有个说法,不能那家中的孩子们去拖时间。”
没藏讹庞也不顾及现在还在皇宫门口,直截了当的说
“要不然就南下跟华狗决战,要不就把孩子们撤回兴灵,在兴灵决战!”
“没错,要是还想这么拖下去,就让他嵬名家的兵去吃炮弹!”
其他人立刻应和起来。
虽然他们都知道这是肯定行不通的——临阵换将就是大忌,更别说临阵换军了,这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战术动作。
因此他们也就是说说罢了,根本目的还是选择决战,而非继续拖时间等待不知道来不来的外军盟友。
“可如果天子一定要继续拖时间呢?”叶孛麻问。
这个问题让现场一片沉寂。
这确实没有好办法,现在甚至有人认为,大德皇帝现在的选择其实是想借外敌之手削弱国内大族。
“陛下已经老了。”没藏讹庞冷冷的暗示“太子今年已经16岁,有德行。”
话中的暗示让很多人猛的一怔。
“做不到的。”仁多楚清摇摇头说道“咱们的兵都在外面,现在兴灵之地都是嵬名家的兵。”
“那怎么办?”没藏讹庞微怒“华军已经到了耀德城,到灵州的路已经走了一半了!再拖下去……”
“做不到的事想都不要想,不过可以选择别的方式达成目的。”叶孛麻在旁边提醒道“嵬名家的兵都在兴灵,而我们的兵在南方的堡垒中,也就是说,陛下其实也管不到南边……,呵呵,如果陛下一意孤行,我们就干脆放弃南方那些堡垒吧。”
“对对,这个办法好!”一个小部族长大声赞同道“咱们把各家的兵直接撤回兴灵,陛下还能把咱们都杀了?只要咱们到了兴灵,害怕陛下不决战?”
叶孛麻一摆手“这是陛下不听忠言,迫不得已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咱们这几天还得劝谏陛下。”
这是部落联盟政权最大的缺点,很可能没有之一——如果自家部落有需要,国中的大部落丝毫不会在意损害本国的利益。
话又说回来,夏国的皇帝对利用外敌消耗下面大部族实力的做法,也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
共和1792年12月20,华军攻克辉德城。
这是一个驻军稍多的大型要塞,足足五千夏军士兵被华军一勺烩了。
这一次,李井槐并未继续进攻,因为下了大雪,他需要更多时间把手上的车辆轮子换成雪橇条幅。
这耽误了很多时间,此外,之前一个多月的战争,虽然前进速度一直不快,但他认为部队仍然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休整,正好趁着大雪时间完成这件事。
最后,李井槐希望趁这段时间给前线囤积更多粮草和弹药,并且开始动员民工修复他攻克的那些堡垒——这些堡垒对华军来说就是肉罐头,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撬开吃到里面的美食。
但对党项人来说,有华军防守的堡垒,就是用牙齿啃铠甲——完全没机会。
华军参谋部在战前曾经预测党项人在野战连续失败后,会失去跟华军野战的信心,但他们有可能尝试派出精锐骑兵切断华军越来越长的补给线。
这是很正常的想法,实际上,三十年前,周军对伪夏进行战略进攻的时候,他们就曾经用过这一手,并且取得过很大成功——在金军入关的时候,已经打到灵州的大周西军每天口粮只剩下正常的一半,这也是他们撤退的时候,党项人能够一路尾随追击,造成西军全线崩溃的原因之一。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李井槐并不想重复大周当初的失误。
基本策略就是把党项人自己修的堡垒当成一系列屯粮兵站,每个兵站驻留保证敌人轻骑无法攻克的兵力,储存可供一线部队使用三天以上的口粮。
然后,兵站向前方,或者兵站与兵站之间的补给,尽可能使用带着护板车厢的大车,一旦遭到突袭,车队可以迅速围成车阵。
这样,哪怕只有民兵,车队也足以坚持到骑兵增援到来。
李井槐的作风就是完全不给敌人一点机会,尽管他所带领的部队有以一敌十的能力,但他仍然希望尽量制造以十打一的机会。
……
李井槐一点点向兴灵推进的同时,最西路的左鹤林战斗群正在继续向西进攻。
左鹤林的风格与李井槐完全不同,他就是那种宁愿冒风险,也要尽量突袭敌人的将领。
这种人,把握住机会就很容易创造名垂史册的辉煌胜利,但一旦翻车,他就是历史笑话。
但左鹤林完全不在乎,何况他的部队大部分都是吐蕃人,这些人现在连外蕃都算不上,就算全死了也没人心疼。
因此,左鹤林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十月底,进攻开始的时候,左鹤林率领两万汉蕃从青海湖边誓师出发,十一月初八就攻克凉州,切断了党项甘州军司与兴灵之间的联系。
这实际上也是切断了西域诸国与党项人的联系——这些小国都是伪夏的朝贡国,虽然更西边有帕尔斯的重压,但在这种宗主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还是有可能出兵增援的。
左鹤林风一样的行军速度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比如从甘州匆匆赶向兴灵的党项军,就完全没能想到华军居然在这里有两万大军。
十一月初十,党项甘州军司和西平军司驻扎瓜州)的部队在凉州城下被左鹤林全歼,两万大军只有不足一千人逃出战场,而且他们没法继续前往兴庆府方向,只能原路返回甘州。
失去了全部补给的溃兵,走几百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即使华军不追击,能有多少人或者回去也是个问题。
何况左鹤林这种性格,怎么可能不追击?
全歼党项两个军司之后,左鹤林在部队中挑选三千汉蕃精锐骑兵,一人双马,沿着党项人东来的道路向西急进。
十一月十三日上午就抵达甘州城下,此时少数溃军才刚刚回家,左鹤林骑兵几乎是在守将知道东进部队被全歼的同时,直接冲进城内。
当天,左鹤林阵斩甘州军司正将,甘州易手。
第612章 西域1
夺取甘州后,左鹤林并未作出过多休整,甚至并未等待援军,只休息两天之后,就继续帅兵向西挺首发
十一月二十,左鹤林攻克肃州。
这一次他遭遇的抵抗比在甘州时还要轻微,实际上,当他帅军抵达城下的时候,当地部族就干脆控制了城市,并且直接向左鹤林投降。
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得到华夏的妥善对待。
左鹤林认为自己没有权利处理这些当地的地头蛇,不过他队伍里有能处理的人——华夏的宗室将领(实际上是校官)徐世桢。
抬出徐世桢的身份来,当地的部族全都十分信服,纷纷表示愿意团结在华夏的大旗下,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左鹤林还有更大的目标,因此他没有继续跟当地部族浪费时间,简单的命令徐世桢暂时驻留肃州后,他自己率领部队继续西进。
这一次,左鹤林战斗群掺杂了更多外族部队,包括两千多甘州、肃州的本地部族兵——有党项、羌、回鹘、吐蕃,也有几个自称是汉人的部族也出兵了。
左鹤林此时有了五千骑兵,而且经过补充,仍旧维持一人双马不说,甚至队伍中还多了五百多封骆驼。
战斗力唯一的削弱点,是队伍中真正的华军士兵越来越少了——本来出兵的时候人就少,每占领一地还得留下几百人,等待战斗群的后续部队增援(比如徐世桢就不得不留在肃州),以至于左鹤林再次出发的时候,华军士兵只剩下不到三百人了。
人数虽少,却依然是左鹤林最信任的部队。
因此他在出发前,把队伍进行重组。
三百华军士兵组成一个单独的战斗群,既充当护卫、中军,也用来当做其他队伍的督战队。
随后是当地有一定汉人血统的部族兵——这些人大多是前朝遗失的汉人遗孤,虽然衣帽风俗与中原已经大不相同,也很难看出他们与当地部族有什么不同,但左鹤林依旧打算给予他们特殊的信任——出发之前,总参谋部已经有过详细的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