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瞎吆喝的官员,在徐世杨看来,大都是些以大言言博出位的家伙。
剩下的小部分,估计是想给自己所在的部门争取些权益。
……
根据国家战略,徐世杨希望在明年解决扶桑问题,然后集中精力,寻找机会,准备解决江南大周,完成帝国的真正统一。
为此,包括军费在内的全部财政支出,明年都不会有所减少,甚至在进攻江南的过程中,还要因为必须安抚战争难民,稳定江南经济,不使江南产生太大社会动荡,而编制庞大的特别经费——不低于五千万新币两,与大周一年的财政收入相当。
大规模增加支出,自然要通过大规模增加收入抵消。
明年的财政收入(依旧不计算直接战争缴获)要求至少达到16000万两,把明面上的财政赤字控制在6000万两的水平。
这样,加上今明两年的直接战争缴获,帝国的财政实际维持在收支平衡的地步。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此时帝国国库还有折合18000万两的存款。
此外,帝国的民间存款同样有很大富裕,如果有必要,帝国也可以加大国债的发行量——目前帝国有内债2000万两,外债3000万两,算不得什么大数字,因为利息给付及时以及抵押物始终在升职,因此帝国外债在江南销路很好,由此户部认为国债翻两番都可以接受。
当然,徐睦河和徐世杨都不可能同意一下子发行如此大量的债券,帝国的财政也没窘迫的如此地步。
但这个数字至少表明了,即使帝国继续像今年这样不断进行大规模战争,只要还能获得胜利,财政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汉兴
汉兴
第629章 去江南
军事上超越一个时代以上,经济又不会出任何问题,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十分好战的。
华夏帝国就是如此,在扶桑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候,帝国实际上已经开始考虑与大周之间的战争了。
当1793到94年度会议季上,有人试探性的提出进攻江南,结束中原分裂状态的时候,会议现场氛围迅速变得及甫文相公病重,估计已经时日无多了。
作为亲外孙,徐代灼必须前往江南文家一趟,一起回江南的,还有文相公之子文季夫妇,以及徐代灼的母亲,华夏帝国太子妃文月。
这是汉人最重视的孝道,作为标榜汉人帝国的华夏,不可能夺情,只是现在江南大周对华夏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帝国对大周朝廷也是一样),因此这次江南之行必须有多重安全保障。
海军决定直接抽调一支分舰队,就在临安外海停泊,一旦有事,他们就沿江而上,强行进入临安救援。
此外帝国内阁还专门联系了江南的友好人士——包括徐世松、文仲、包拯等人,向他们取得了一定确保一行人绝对安全的保证。
江南一些跟帝国有经济关系的豪绅,也同意担保。
安全上没问题,那么徐代灼就得尽快出发,回国跟母亲和舅舅他们汇合,然后乘船前往江南。
文相公的身体情况很不好,他们必须争分夺秒。
汉兴
汉兴
第630章 安全
“上尉,你现在回自己的舱室收拾东西,一个时辰以后要,快速风帆通报舰‘飞燕’号会与本舰对接,你乘坐‘飞燕’号直接回国。”
“是。”
徐代灼不想走,他从未见过自己的外公,对文相公感情并不深厚。
何况战争还没结束他就离开战场,会让他产生一种自己是逃兵的感觉。
尽管现在扶桑人的水师已经没有还击的能力了。
然而很遗憾,他不得不走,这是皇室和内阁直接下达的命令,海军司令部方面都已经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给自己准假了。
“上尉,先等一下。”
舰长叫住转身准备离开的徐代灼,在后者疑惑的目光中,将一枚带绶带的八角银星勋章挂在徐代灼的脖子下面:
“这是奖励你在服役期间英勇作战的事迹和为海军做出的贡献。”
“属下受之有愧。”
要说英勇作战,徐代灼确实没在战场上退缩,濑户内海海战的时候他甚至还参与了加过织田水军旗舰的跳帮行动,并且杀死了两名扶桑水兵。
但是,这种程度的英勇在帝国海军中根本不算什么,更加不值一枚第二等的银星(金星只授予将帅)。
至于为海军做出的贡献……,一个一年前的预科少尉,一个刚刚才升职的上尉,能为海军做出什么了不起的贡献?
要知道,帝国九成的舰长连铜星都没拿到呢。
“不要想太多,我也不想避讳,以你的身份,只要你是海军的一员,对海军来说就是最大的贡献。”
舰长笑着解释道:
“等你从江南回来,海军部就会提拔你为少校……,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回海军,如果是那样,我希望你记住,你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帝国海军战士。”
“我明白了,谢谢您,中校。”徐代灼再次敬礼:“我永远都是海军军官。”
“永远都是。”
……
一个时辰后,“飞燕”号准时与“登瀛洲”号接舷,徐代灼背着个人行李,通过踏板登上这艘快速风帆通报舰。
离开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来送他,没有感人至深的战友告别也没有任何人表示对“逃兵”的不满,这让徐代灼多少感到有些落寞。
实际上,水兵们并未觉得徐代灼离开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相反,少这样一个背景通天的衙内,至少不用分太多功劳出去了。
“飞燕”号张起全部风帆,用最快的速度,与五天后抵达登州军港。
之后徐代灼换乘快马,在十个近卫骑兵的保护下从登州一路赶往泉城。
此时,徐世杨和他所有儿女都已经从燕京回到泉城,这位37岁的帝国全军最高统帅跟自己的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
家宴上,徐世杨心情显得很不好——他的长子在燕京的时候就提出要去西域开边,徐代炫的理由很充足,但徐世杨总觉得自己儿子不过17岁就要远行万里出去闯荡,就算是天家这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
只是,徐世杨没有反驳的理由,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么他这做父亲的除了支持之外,根本无法阻止。
这次徐代炫愿意来泉城,纯粹是为了给弟弟送行,跟家人吃顿团圆饭——他不去江南,徐代灼的外公又不是他的亲外公。
然后他就会去西域,在左鹤林、徐世桢以及王启年的帮助下,准备筹建远征军事宜。
估计几年甚至十几年内,他都不会回家了。
徐世杨突然有了一种萧瑟的感觉——天家家事果然比国事还要难处理啊。
家宴过后,徐世杨亲自把文月、文季一行送上前往江南的船队。
为了规避航海风险,文月这次回江南乘坐的是内河船,直接走大运河航线——帝国统一北方后,一直在疏通大运河航线,而且还建造了数座水库用于储水。
如今的南北商贸,走海运的运载量最大,其次是运河,陆路运输排敬陪末座。
但是安全性上又要倒过来,陆路最安全,因为帝国和大周都曾经多次剿匪,沿淮河为界的两国路上交通十分安全。
海上运输就容易出事,虽然海盗没了,但因为海况变化之类的原因损失的船舶,每年都有数艘十数艘的样子,船只损失比例大概在万分之五,不算大但总归是有风险。
至于运河运输,什么都比较中庸,就算是船沉了,以运河的宽度和船只密度,至少救人问题不大,最后时刻强行靠岸搁浅也比较容易,
因此就成了这次江南之行的最优选项——若是自己去江南,徐世杨肯定选择最快的海船,但老婆孩子去,就算是他也不愿意冒险。
南下船队有两百多艘内河船组成,为了保证安全,参谋部从近卫军中抽调一千名士兵,他们中有三百人被大周朝廷批准可以携带武器进入江南。
他们的任务是:一旦之前所做的种种准备都不起作用,隆道皇帝真的发疯要扣押文月等人,他们需要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把所有重要人物送到钱塘江边,那里会有海军的快速风帆船等待接应。
徐世杨很不喜欢给自己的部下下达这种“拼死”、“不惜一切代价”之类的任务,实际上,参谋部内部开会的时候,徐世杨曾经对平夏军团的军官们提出过批评:
因为有人在战斗中采取自爆的形势突破敌人防御。
士兵的这种行为不能批评,只能表扬,但指挥他们的军官必须受罚——徐世杨认为,一支强大的军队固然不能害怕牺牲,但能保存自己的同时杀伤敌人,才是最好的。
只是这次为了万无一失,徐世杨也只能下达这样不近人情的命令。
他终归没有达到那种为了胜利不惜牺牲家人的高度。
为此,徐世杨还默认总参谋部制定了一个大规模演习计划,动员靠近淮河的数省预备役、民兵,并且抽调野战军合计十万人,沿着淮河部署,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这只部队就会直接进攻江南。
这样计划外的演习花费不菲,但户部并未在费用问题上为难军方,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眼里,这些用来保证太子妃和皇太孙安全的花费完全无可厚非。
反倒是徐世杨对此很有些不好意思。
汉兴
汉兴
第631章 西征1
泉城第二军事预科学校后操场旁边的小树林里,扎着麻花辫,一身戎装的小金正抱着一个肉夹馍啃得欢畅。
“真有那么好吃吗?”徐代炫好奇的问。
肉夹馍是他带来的,一共五个,他自己吃了一个,小金吃了三个,现在还在啃最后一个。
馍是陕省原坞堡主家的老厨师做的,如今是美泉宫的面点师傅,用最好的面粉,烤的恰到好处,再夹上饱含汤汁,肥瘦相间的腊肉,吃起来确实口感不错。
不过真的好吃到这种地步吗?
对此,小金的答案是边吃边猛烈点头。
把最后一个肉夹馍吞下肚,小金意犹未尽的挨个舔舔手指,心满意足的说“肉最好吃啦,学校里很少吃肉啦。”
军事预科学校就是所谓“孤儿军校”,以皇室的名义收养全国范围内所有汉人孤儿,不论男女。
作为徐世杨任名义校长的初级军事院校,经费和食物自然是不缺的,但现在,即使以帝国的生产力,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顿顿有肉吃。
像小金这样16、7岁,还在长身体的孩子,通常每十天有一顿猪肉、一顿鲸肉、一顿鸡或鸭肉、两顿鱼、五个鸡蛋算是荤菜,其他时候,就得完全依靠奶制品和植物蛋白——比如豆腐,补充营养。
所有孩子都是馋肉的,从小生活在饥饿中的小金自然也不例外,肉食那是永远吃不够的。
但怎么吃都吃不胖就很奇怪了。
“你到底把这么多肉都填到哪里去了?”徐代炫看着这个瘦瘦的女孩“我刚见到你的时候你就跟个麻杆似得,为啥这么多年了现在还这样?”
“我也不知道呢,怎么吃都吃不饱,也吃不胖,老师都担心我是不是有什么病。”
这确实是一种病,小时候长期营养不良的人,长大后也很难吃胖——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另一个位面的赫本。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都不知道这一点罢了。
“行了,你吃好了,我也该走了。”
徐代炫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