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兴-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横刀是仿前朝制式近战兵器,其实算不得特别好用,但帝国制造这种玩意本意是宣扬民族特色(而且直刃刀制造简单又便宜),也不指望它能起到什么了不起的作用,因此兵工厂利用水力锻锤一造数万柄,超量供应前线充当佩刀,替代腰刀和倭刀的角色。
    近卫军没有铠甲,但其他跟随的汉兵有些装备有这种玩意。

第646章 贾时飞的野心
    小孩子对骑术的感触并不深,他们看不出什么技术好坏,只看是否热闹好玩。
    周围的大人都在叫好,所以徐代焕徐代煣也一起跟着欢呼雀跃,徐代灼都差点没能拉住他们。
    一个颇有些气度的声音在徐代灼身后响起
    “小友可要当心,这里说是天子脚下,拍花的渣滓可一直不少。”
    徐代灼回头一看,是个穿着青衫的儒士模样中年男子,以这个时代的观点来看,算是一个长得蛮帅的大叔。
    “兄台,拍花是什么?”徐代灼好奇的问。
    “呵,一看就知道小友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公子。”那人轻抚长须,淡淡的说道“一些自称江湖人士的杂碎玩的旁门左道,其实就是人贩。”
    徐代灼下意识紧紧抓住弟弟妹妹的手。
    “公子出来游玩,为何不带下仆?那样才能确保小公子和小姐的安全。”
    徐代灼带着枪,他本以为至少在临安,各种小毛贼应该不用怕才是,不过听这位不认识的大叔的意思,人家用下三滥的手段,你就算有枪都不一定知道该打谁。
    人贩少有强抢的,都是偷骗,不跟你刚正面你有枪又能怎么地?
    徐代灼对那中年男子点点头,由衷的感谢道“多谢兄台提醒,小子下次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他并不清楚此刻他身边就有数十位各方面派来的保镖——有很多人对他和他弟弟妹妹的安全十分关心——至少比他自己更加关心。
    “听口音,小友不是本地人吧?”那中年人一副风淡云轻的样子,算是接受了徐代灼的道谢。
    “是,在下江北人,来江南探亲的。”
    “原来是江北来的公子,怪不得不了解这临安的内情。”中年人微微额首算是行礼,自我介绍道“在下湖州人士,姓贾,字时飞。”
    林如海的女儿到底还是住进贾家去了,不过贾时飞也被林如海推荐在金陵任官,脱离了林家师爷的身份——他本来就是有功名的,被巡盐御史荐个小官并不难。
    贾时飞不知道这个结果是不是林如海对自己的安抚,不过他本人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江南的官,现在当着还有什么意义?真当他贾时飞看不清天下大势啊?
    可惜,他看的清天下大势,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为贾时飞在江北没有任何人脉,就算现在投效过去,也得人家江北能看得上他这个小小的文官才行。
    必须通过这次文月文季南下,跟北方搭上线,否则官做的再大都不算是官。
    但一定要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绝对不能贱卖。
    这就是贾时飞目前最大的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毕竟贾时飞的牌太少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因为他可以出卖,而且是正大光明的出卖别人。
    所以贾时飞并未急着在金陵上任,而是带着仅有的几个忠实家仆和全部财产,来到临安蹲点。
    他希望找到一个徐代灼独自出门游玩的机会,先给这位未来的帝国统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不管未来徐代灼的地位如何高不可攀,他现在都只是个不满17岁的年轻人,贾时飞不信他能永远窝在文府不出来。
    一旦徐代灼出门,就是贾时飞的机会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贾时飞和几个忠仆轮流蹲点,终于等到了徐代灼单独出门的机会。
    然后贾时飞就跑来制造了这次偶然的相遇。
    哪怕先留个印象,今后在见面就有机会了——这么简单就能“简在帝心”的机会,天下难寻。
    “公子既然来自江北,那么一定见过不少好马和好骑手吧?”
    贾时飞并未在意徐代灼没有介绍他自己这种有些不礼貌的行为,他按照自己的计划问道
    “眼前这对父女,在公子看来水平如何?”
    北朝以武立国,军力强横无匹,在贾时飞看来,徐家人应该是对骑兵很上心的,以此话题拉进关系,似乎是个很不错的主意。
    徐代灼牵着弟弟妹妹的手,看看已经完成一套表演,下马休息的女孩和正在对周围的人拱手作揖讨赏的老头,淡淡的说道
    “大概算是中游水准吧,我对这个其实不怎么熟悉,就是在球赛马赛之前看蒙兀鞑子表演,感觉相比之下他们略微欠点火候。”
    徐代灼确实不怎么了解骑术方面的问题,他是海军,一天是海军终身是海军,跟属于陆军的骑兵天生不对付。
    你要是问他航海、造船、牵星板的使用之类的问题,他倒是能说一大串。
    这个答案让贾时飞有些意外,他本来以为这位北方的皇族应该很重视马匹骑手之类的问题呢,这样他就可以趁机提议徐代灼把这对父女收入囊中。
    他们是贾时飞的人,虽然不是亲随,但早先的时候,贾时飞曾经接济过这对跑江湖的父女贾时飞曾经想纳那女儿为妾,不过因故一直没有做这事),他们对他一直很感激,这几天,也是贾时飞让他们在这附近跑马卖解,以便吸引别人注意力的。
    这一点倒是成功了,但把这对父女推荐给徐代灼的想法却似乎是失败了。
    不过也没什么大碍,那老头走到贾时飞身边,他故意装作不认识一样,掏出二十文大钱官价当伍文的铜钱,民间交易可以当做两文铜钱看待)递给老头。
    徐代灼看了他一眼,想了想,最后掏出一枚帝国银币。
    老头愣了一下,然后连连道谢——一两面值的帝国银币在江南也算硬通货,官牌价是一两等于一千文,实际上一千二百文都换得到。
    “小友好大气啊。”贾时飞笑着说“这银钱可以让他们父女过几个月好日子了。”
    “好几个月?”徐代灼奇怪的问“不是说江南富足繁华吗?一两就够两个成年人生活好几个月?”
    根据统计数据估算,帝国平民阶级的年人均收入在50两上下,公民更高,是70两。
    庶民平均水平则要低很多,大概在8到10两上下。
    如果刚才贾时飞说的是真的,那么江南卖艺的人,收入还不如帝国的庶民!

第647章 南征准备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贾时飞笑着说“江南繁华,却不是他们的繁华。”
    机会来了!
    贾时飞暗自给自己鼓劲。
    现在就是展示自己腹中才华的时候!
    “要说江南繁华,这对父女这样沿街跑马卖解的,都是最下九流的行当,有再大的本事,每天求一饱而不可得。”
    “他们最好的下场,大概就是女儿嫁入殷实人家做妾,做父亲的能跟着进去做个管事了此一生吧。”
    “但若是因此说江南不繁华……,呵呵,不知小哥听没听说过几句谚语?”
    “大叔?什么谚语?”
    那对父女正在休息,准备接下来的表演,略感无趣的徐代煣把注意力转移到贾时飞身上,把他当成个茶馆里讲故事的说书先生了。
    当然不只是她,徐代灼徐代焕同样很好奇。
    贾时飞清清嗓子,朗声说道
    “第一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第二句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第三句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第四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两个小孩子一脸茫然“什么意思啊?”
    徐代灼倒是听明白贾时飞这话什么意思了——四个很有钱的江南大姓呗。
    “贾、史、王、薛,此乃江南四大豪族,以上四句谚语,就是形容他们家豪富的。”
    “这四大豪族无不作用良田万顷,美屋千间。然而他们只知每日纵情享乐,完全无视一墙之隔的地方就有流民无数!”
    贾时飞愤慨的说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江南如今的繁华,就是这么回事而已!”
    “刚才吾听闻小友来自江北,所以吾才会对小友说这些话——如今的天下,当为江北所得!吾日夜所想,就是江北大军南下,将贾、史、王、薛这等不思社稷,只晓得夸赞积富的蛀虫,彻底清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贾时飞的内心当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激愤,但他认为自己今天的表现很好,完全达成了目的。
    他刚才那番话隐含着这么几件事
    第一,四大豪族很有钱,干掉他们能搞到很丰厚的收益。
    第二,四大豪族为富不仁,名声很臭,干掉他们不会有名声上的麻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贾时飞虽然身在江南,但却是希望华夏帝国统一天下的。
    贾时飞并不指望徐代灼能立刻听明白这几点,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能够慢慢琢磨过来。
    等到江北大军南下抵达金陵的时候,他应该就会想起应该抄了四大豪族的家,到时候自己这个首倡功臣说不定还能从中捞一笔。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让这位北朝的皇太孙记住自己这个身在南方心在北的小臣,这样,等他登基,自己将来一定有大展宏图的机会!
    而徐代炫默默的看着眼前这个慷慨激昂的中年男子,一句话都没有说。
    ……
    共和1794年渐渐进入尾声。
    这一年,帝国的整体国力再上一个台阶。
    由于吞并了扶桑,帝国的总人口在一年内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公、平民1370万人,庶民550万人,奴隶1100万,总人口3000万的庞大数字。
    不过这个数字其实并不健康,因为增长最快的是庶民和奴隶,绝大部分是从扶桑直接通过战争掠夺来的人口。
    这些不可靠人力的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帝国核心人口,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帝国的发展却又不得不依靠这些庶民和奴隶——至少要让他们负责繁重而危险的农奴、矿奴工作,以释放核心人口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这成了一个矛盾帝国需要大量庶民和奴隶,但庶民和奴隶数量太多很危险。
    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快速增加核心人口数量。
    徐世杨没有让汉人的孩子一夜之间全都长大的能力,帝国的生育率不算低但顷刻间也没法生出那么多核心人口。
    因此,办法只剩下一个——把江南吞并进来,用江南汉人人口稀释江北的庶民和奴隶比例。
    江南有五、六千万人口,绝大部分是汉人,稀释、消化千多万庶民和奴隶不会有丝毫问题。
    何况江南还是帝国向南洋扩张的大本营,是非常合适的工业区和原材料产地,同时也是帝国商品的销售市场。
    种种原因导致了,帝国在北方已经没有扩张空间的情况下秦王即将开始的扩张是附属国间接扩张,对帝国的影响很小,属于赢了大赚输了也不会心疼的那一种),消灭大周,吞并江南已经势在必行。
    为此,帝国开始了一轮静悄悄的备战工作。
    首先是野战军部队开始悄然扩充,帝国把原有的十万野战军陆军直接扩充到两倍二十万人。
    兵员来自预备役重新征召和少数民兵,部队并未扩建编制,而是给每个单位增加一倍人手,实行一个老兵带一个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