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3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是要打仗了,不论如何咱们赶快离开那是非之地没什么不好。”
听到这话,一个女孩问道“探春你平时最关心这些事,你觉得大周和北朝比起来谁厉害?”
“打起来的话,大周是肯定不行的。”被称作探春的女孩摇摇头,笃定的说道“就是不知道文大人、徐大人、包大人他们能顶住多长时间。”
“真希望几位大人能马到功成。”
“呵呵,希望他们成功?你现在在北方的船上,却希望南方胜利?”
“可是,咱们家毕竟在南方啊……。”
探春冷笑道“咱们现在相当于许了人了,哪有许了人的姑娘还老念叨娘家的道理?何况,其实他们打的越好,对天下人就越不好。现在北朝还念道同族情谊,但若是死伤太大,你看他们会不会报复。若是报复,咱们家都是最肥的猪。”
“其实也没有那么肥。”刚才被探春称作湘云的女孩叹道“家中看似繁花似锦,其实早就蛀空了。”
“可惜,外面人都不知道,北方人就更不知道了。”
探春出自金陵贾家,湘云出自史家,还有薛、王两家以及其他一些略小的豪族家的小姐也都在。
史湘云说的,差不多是她们几家的共同状况了,只是有些姑娘知道,有些姑娘不知道罢了。
“咱们这样,看似离家千里,孤苦伶仃,其实还算是好的。”
贾探春叹息着说道
“好歹咱们在北方,算是远离了江南的大漩涡,看看林家小姐吧,他在我家住着能有什么好结果?”
离开江南越远,贾探春就越敢说话,毕竟不论她现在说什么,贾家都没法惩罚她
“四大豪族说起来威风,其实早就败絮其中了,我家接她进家,其实就是看上她家的银钱。”
“那姑娘现在还想着嫁给我家宝玉以后掌家呢,呵,其实她那嫁妆,嫁给谁不是嫁啊。”
“好了好了,快别说她了,考虑考虑我们自己吧。”薛家的小姐宝钗轻声说道“江南是漩涡,对咱们来说,北方其实也不承多让——那可是皇家,走错一步就万劫不复了。”
贾探春知道薛宝钗也挺喜欢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因此有些听不得林家小姐与贾宝玉之间的事情。
“我们万劫不复只是有可能,林家小姐的将来,呵呵……。”
贾探春最后还是忍不住出言讽刺一句。
……
天下局势按部就班的发展着。
文月顺利返回北方后,帝国立刻派遣使节前往江南,向隆道皇帝递交国书。
华夏帝国宣布,帝国国内有民众控诉大周太上皇当初对女真称臣,根括民众的行为。
帝国给自己的民众做主,要求大周交出已经隐居了快十年的建兴皇帝到北方接受审判,同时帝国提出大周皇室对当时因根括而破家的民众大约两亿贯经济赔偿。
帝国的这份国书让建兴皇帝愤怒不已,他觉得北方真的是太无耻了!
人人都知道北方要南下了,这没什么问题,不管怎样,皇帝应战就是了。
可开战的理由居然是翻十多年前的旧账!
这未免就太过分了。
而且还要隆道皇帝交出自己的父亲去北方受审!
无论是作为天子的尊严还是作为人子的孝道,隆道皇帝都无法接受这个要求。
只是作为皇帝,隆道天子觉得自己应该比北方那些蛮子一样的叛逆更有天家的道德。
于是,在大周的朝堂上,隆道天子命令文仲以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驳斥了北方的无理要求,同时斥责北方背信弃义的行为,认为北方从称帝开始就已经是叛逆了,而现在居然以如此荒谬的理由试图攻击真正的天子,这更是天下人人可以诛之的罪人,而且罪行将来必然会永载史册,为世人所唾骂。
北方的使节认真听取了隆道皇帝的宣言,直到他确认大周不会接受北方的要求后,他当场对大周皇帝递交了宣战书。
这是这个世界的战争史上,第一次有人在开战之前对敌人正式宣战。
之后,北方的使节转身离开,临走之前,他以个人的身份的隆道天子和大周满朝文武说道
“论文采,帝国大抵是比不过大周的。”
“不过文采再好也写不死鞑子,也没法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大周当初抛弃江北南迁,本就是自己把大义名分丢掉了。帝国挽狂澜于既倒,消灭各路鞑子,重振华夏雄风,这就是最大的大义。所以我们完全不在乎以什么理由开战,因为只要开战,我们必胜——我们才是王师!”
“诸公,好好想想吧。”
……
共和1795年五月,华夏帝国对大周王朝宣战。
帝国的统一战争终于开始了。
第654章 南北1
战争一开始,华军立刻展开凶猛的攻势。
江淮一线,华军兵分三路进攻,由4万人组成的第一军团顺着运河南下,直扑长江进攻金陵。
4万人的第二军团负责进攻庐州,5万人的第三军团负责长江上游的襄阳方向。
周军方面,童贯率领的禁军部队分头堵口,但是区区十五万兵分散在数千公里长的战线上,处处布放的结果就是处处兵力不足。
进攻开始仅仅十天,华军全面突破淮河防线,除了襄阳之外,战线寸寸断裂的童贯不得已下令部队开始撤退,尝试寻求徐世松机动部队的保护。
另外一方面,大周荆湖路经略使徐世柳宣布反正,荆湖军改旗易帜加入华军当中,随后六万荆湖军与华军第三军团会师。
徐世柳的行动切断了襄阳以及川省一代与大周朝廷的联系,让华军轻易完成对襄阳合围的同时,华军得以控制长江上游。
最后一路,华夏海军从台岛出发,与五月二十五日占领崇明,并在岛上建立中转基地。
六千海军陆战队直接从这里乘坐中小型船只进入长江,开始尝试切断大周的长江航运。
战争一开始,华军就尽显优势,徐世松那个以禁军为盾,迟滞华军,以新军为矛,进行防守反击的策略从一开始就被证明不成功——原本被认为有些战斗力的禁军根本连迟滞华军片刻都做不到,只是因为华军下手不够狠,让大部分禁军得以安全撤退。
华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他们每占领一地,首要工作不是清除大周的武装力量,而是任命官吏、严肃镇压违法乱纪行为,同时统计本地库存物资。
如果粮食布匹等民生物资储备不足,还要从本土调运一部分补充,以保证市面稳定。
为了确保战争期间不出现大的动乱,所有新领土的原大周官员一律暂且留用如果他们没有逃走或者为大周殉死的话),之后如何处理这些官员,则要等待本土调查团的审计审核工作。
让徐世杨感到欣慰的是,虽然华军进攻过程中有人逃往深山,也有报告说一些年轻女子躲在家里,脸上抹了锅底灰,但并未出现民众大规模南逃的现象——相对四十多年前大周南迁,数百万江北民众一齐南逃,之后每年还有大量民众南迁的景象,这次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然,大周也不是一个忠臣都没有。
至少襄阳城守将吕文焕坚决拒绝投降。
吕文焕在襄阳还算得军心民心,战前他在城中大量储备粮草,足以供应全城军民十年之用,同时他还整顿城防,在原有的城墙基础上继续加高,同时疏清护城河,以扩大地利优势。
为了对抗华军的炮兵,吕文焕准备了超过三百架八牛弩,又从大周朝廷获得了数十门各种型号的火炮和大量火枪。
吕文焕认为,如果凭借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有山,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他可以在襄阳防守十年以上——当然,前提条件是朝廷能保证长江上游水道的畅通,能够通过水路运来补给和援军。
第三军团不可能允许自己继续进攻的时候,背后还有这么一个大钉子,因此襄阳—樊城成了华军南下过程中,南北双方爆发第一次真正大战的地方。
这个时代的襄阳—樊城其实是一座母子城,襄阳在汉水以南,樊城在汉水以北,护卫犄角。
其中樊城看起来像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地形南高北低,但她南部紧靠汉水和襄阳,不比担心背后的攻击,只需要防守北面的低地。
加上樊城城墙的高度,从北面进攻樊城就相当于仰攻高地,地利上吃亏很大。
而且樊城与襄阳之间有浮桥连接,可以随时撤出伤员并得到来自襄阳的增援和补给。
至于襄阳城本身更加易守难攻,经过吕文焕的加固,其城墙高度在8米以上,周长上千米,把整个襄阳城护在当中,此外还有引来汉江水形成的宽达数十米的护城河。
这样的城市,在冷兵器时代,若是防守者意志坚定粮草充足,而进攻者没有强大水师以控制江面的话,无论多么大的兵力优势都难以攻克。
从这一点上来看,吕文焕的信心不能说是狂妄自大。
如果换上一个同时代的对手,他大概真的有很大机会守住。
可惜的是,他的对手与周军并不处在同一个时代。
在得到荆湖军的支持下,华军得以轻易控制襄阳周边的几个制高点和关键位置。
随后华军从陆路运来一些大舢板,用以封锁汉江水面。
六月十二,华军开始第一攻击襄阳。
华军在襄阳以南的虎头山制高点上部署了六门三十斤臼炮,直接凭借高度优势和高弹道射击襄阳城。
在臼炮的掩护下,华军攻城炮兵越过西面的万山,在襄阳西门附近强行布置攻城炮兵阵地。
吕文焕集中所有炮兵试图阻挡华军,但是他手中的炮兵无法攻击有效射程之外的华军炮兵,而华军臼炮却可以在观察员的校正下一步步摧毁周军炮兵。
华军炮兵的射程优势让吕文焕十分后悔过于轻易的放弃南山制高点,然而大错已经铸成,后悔也无用。
十四日,吕文焕派兵出城野战,试图阻碍渐渐成型的华军攻城炮兵阵地,但主动出城的周军被华军野战炮兵轻易击溃,不得已退回城内。
十六日,一支满载援军和补给的周军船队从长江下游逆流而上,进入汉江,尝试对襄阳进行增援,但在半路上就被华军内河船队和部署在汉江两岸的陆基炮兵击溃,援军中两千多人战死,五千多人被俘,全军覆没却没有一艘船冲破唐白河口,更别说达到襄阳了。
十七日,华军攻城炮兵部署完毕,当天发动总攻。
华军连续轰击两个小时,在襄阳西门城墙上打开一个巨大的豁口,随即陆军乘坐大舢板强渡护城河。
吕文焕命令守军使用八牛弩对华军船队射击,给华军造成一定伤亡,一艘舢板被投石机砸中翻沉。
但华军不为所动,继续进攻,第一艘舢板在火枪和大炮的支援下与襄阳西城附近靠岸,随即用刺刀冲击城墙。
第655章 南北2
一部分周军勇敢的迎上来与华军白刃战,双方在城墙倒塌形成的狭窄斜坡上激烈格斗。
华军士兵一波波涌上斜坡,杀声震天,刺刀如毒蛇的信子一般吞吐,不断有周军士兵被刺中,从斜坡上滚下来。
事实证明,周军在对射中不是华军的对手,白刃战照样不是。
华军有在白刃战中战胜女真和党项的记录,而且他们士气高涨,三五成群的互相掩护连连刺突,无法形成阵型又士气不高的周军几乎完全不是对手。
只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