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其实是试图把本民族最后一点力量全部压榨出来,用在战场上的的做法。
但现在汉人已经伤的足够重了,再重又能重到哪去呢?
徐世杨把在153堡的做法,又在151和152两个堡子里重复了一遍——先是定远营边唱歌边行进,如同阅兵一般在堡民面前展示己方军队的雄姿。
然后就是徐世杨在全体堡民面前发表近乎种族主义的演讲。
效果不错,至少现在看起来,大家对战胜鞑子还有信心的。
当然,之前一年,徐世杨的几次胜利,也提高了十五屯系统的信心,毕竟有过一次战胜鞑子的经验,再来一次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好不容易把士气鼓舞起来,接下来当然是趁热打铁,赶紧做些准备。
无论跟谁打仗,如果能让敌人在自己选定的战场上决战,首先就赢了一分,因此徐世杨派遣胡兰山等人,前往运河附近的几个坞堡做些交易。
运河坞堡不受鞑子劫掠,存粮通常比其他坞堡多不少,徐世杨也不管粮价昂贵,命令胡兰山过去从多个运河坞堡中分别采购一部分粮食。
同时,还把一条重要“情报”留在当地——去年杀了鞑子谋克海呼里的,是就是徐世杨。
与这条消息一起被留下的,还有153屯的所在位置,以及徐世杨的宣言他说今年就要把海呼里的爹一起砍了,好让他们父子团聚。
运河坞堡是因为鞑子需要他们运岁币而存在的,通常跟女真人的关系不错,每次鞑子南下劫掠,运河坞堡还会负责帮他们运输部分粮草,并把劫掠到的贵重物资沿着运河运到燕云一代。
这次自然也不会例外,运河坞堡知道的事情,其实就相当于鞑子也知道了。
徐世杨希望通能通过这些消息,刺激鞑子直接来围攻153堡。
这个激将法非常蹩脚,但徐世杨认为成功的机会很大。
原因吗,倒也简单,第一肯定会来的那个鞑子猛安,是来给儿子报仇的,冤有头债有主,当然要先来153找徐世杨的麻烦。
第二,鞑子对汉人充满鄙视,徐世杨的计策再蹩脚,恐怕他们也不会意识到这是在吸引他们来决战。鞑子只会把这当成徐世杨侥幸胜利后,忍不住四处吹嘘。
而且他们一定很想让徐世杨早点彻底闭嘴。
既然主战场选择153,那么徐世杨自然全力加强153的防御能力。
他打算在秋收之后,立刻把151和152的民兵调到153来,这样他将拥有定远营的500士兵和大约1000民兵。
仅从兵力上来说,15屯单独对一个猛安仍然具备一定优势。
弱点在于,民兵战斗力和装备差的都远,可能只相当与女真人手下的奴隶兵,完全无法与真正的鞑子对抗。
这也是徐世杨不敢直接跟鞑子野战的原因,他必须通过防守,削弱鞑子的攻击力和机动性。
7月初,徐睦河亲自来到153堡,同时还带来了20石粮食。
此时徐世柳已经登船前往江南,船上装载着徐世杨和徐世柳兄弟俩之前战斗所分到的金银,他的主要目的是买粮,同时还要给即将开始的战争做个提前宣传。
徐世杨希望把自己宣传成在江北孤军奋战,独自抵抗鞑子的英雄,捞点名声上的好处。
原本这个角色应该是整个徐家的,但现在徐世杨已经跟长房闹翻,他不打算再给长房分好处了。
徐睦河来见徐世杨的目的当然还是因为徐世柳,他在私下里希望徐世杨能够把这次战争的荣誉不管胜败,只要打鞑子,就能在江南主战派那里算成荣誉)分徐世柳一份。
作为交换,徐睦河答应在秋收之后,鞑子到来之前,再给徐世杨100石粮食。
粮食永远是不嫌多的,何况徐世杨原本就跟徐世柳商议好,这次作战要两个人互相配合,分他荣誉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因此他很痛快的答应了老爹的要求。
徐睦河对此略感意外,这可不像那个敢在宗祠拔刀冲着家主大骂的徐世杨的性格。
随后他又感到一丝欣慰,毕竟是自己儿子啊!再怎么跋扈,内心还是向着真正的亲人呐。
实际上,徐世杨现在对自家亲戚的观感都不怎么样,包括徐睦河在内,可能也就徐世柳好一点。
他意识到徐世柳并未把两人的计划透露出去后,立刻向老爹索取更多的好处。
心满意足的徐睦河倒是也大方,他答应在本月内给徐世杨运20杆火门枪。
这些武器都是按十五屯的标准生产的,但二屯的人并不喜欢使用,因为有效射程太近,让训练不足的民兵在10步之内用一根管子跟敌人对射,太难为他们了。
二屯有很多人向徐睦河进言,说火门枪没什么用处,那么多铁,还不如用来打造长矛。
徐睦河对武器方面没什么见识,提不出合理化的建议,下面的人说不好用,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决定把这些自己用不上的东西送给徐世杨。
徐世杨倒是来者不拒,他的火绳枪产量有所提高,但想完全装备所有神机兵也不可能,这些火门枪正好能补上缺口。
徐睦河给的另外一个好处,或者说帮助,是允许十五屯系统内没什么战斗力的妇孺,优先前往浮来山躲避战火。
特别是赵珊,现在怀着徐家的骨血。徐睦河认为徐世杨这次跟鞑子决战,有些凶多吉少,因此至少应该留下一点血脉。
徐世杨答应在秋收之后,让15屯系统内的妇孺进山躲避,但他拒绝让赵珊离开。
“普通堡民的家眷倒也罢了,赵珊是我的女人,她不能走。”徐世杨解释道“我需要她留在这里,留在最前线,这样能够稳定军心,让士兵们知道,我绝对不会抛弃他们。”
赵珊只是徐世杨的妾室,并不是真正的妻子,没有正妻的权利,却要承担正妻的义务,这其实并不公平。
但是没有办法,即将开始的战争,对十五屯以及徐世杨来说,意义极其重大,他必须利用每一分可以利用的力量,迎接这场决战,这其中自然包括自己的女人。
第101章 备战3
徐睦河走后,徐世杨回到家里,把自己的决定告诉赵珊。
赵珊性格柔顺,是那种传统的封建女性,她对自己丈夫的决定没有异议,倒是赵琳像是炸了毛的小猫一样,冲着徐世杨又叫又骂
“徐世杨!你这个王八蛋!你还是不是个男人!我姐姐有身孕!她怀着你的孩子!你竟然让她留在战场上!你竟然要利用自己的女人!你……”
“把她拖出去。”徐世杨一转头,吩咐容嬷嬷。
“是。”
片刻后,骂声越来越远,赵琳被拖到院子里去了。
诡异的是,这个时候,她反而不骂了,也许,她也知道,这种事自己家里骂一骂无伤大雅,传出去影响不好?
“夫君,琳琳还是个小孩子,你别生她的气。”
“小孩子?这小孩子比你聪明多了。”徐世杨摇摇头,笑着说道“她知道如何争取权利,而你只会服从我的一切命令。你太傻了。”
赵珊微笑着看向徐世杨,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徐世杨弯下腰,轻轻趴在赵珊鼓起的肚子上,静静停了一会儿。
“他很不老实呢。”赵珊说“老踢我。”
“是啊,太皮了。”
“跟你一样,所以一定是个男孩。”
徐世杨抬起头,看向赵珊。
“他也知道要打仗了,现在很兴奋呢。”赵珊继续说道“他想留在这里,看自己的父亲如何战胜鞑子。”
“你一定能战胜鞑子的,对不对?你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对不对?”
“我一定能战胜鞑子。”徐世杨认真的说“我保证。”
“那就行了,不要在这里儿女情长了,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去吧。”赵珊决绝的说道“男人的事业在外面,家里交给我们女人来管着。”
片刻后,徐世杨来到院子里,转身轻轻的把门关上。
“让我姐姐去山上。”赵琳在他背后气呼呼的说道。
“不行。”徐世杨摇头“她是我的女人,这是她必须承担的责任。”
“她只是你的妾室!”
“妾室也是我的女人。”徐世杨毫不动摇。
“那……。”
赵琳咬着嘴唇,片刻后,下定决心说道“我也做你的女人,你把我也纳为妾侍吧,这样你就有别的女人留在这里了,让我姐姐去山上躲避!”
“呵……,哈哈哈!”
徐世杨一通爆笑,就像是听到了世间最好笑的笑话。
“你笑什么!”赵琳急道“行不行你倒是说一声啊!”
“不行。”徐世杨回答“你本来就得留在这里!”
“你是医疗队成员,你们医疗队有一半的人志愿参军了,别人倒也罢了,你们5个都是军人,军人本来就得留在战场上,这跟你是谁的女人无关!”
赵琳愣愣的看着徐世杨,片刻之后,她才说道“你真是个天字第一号大王八蛋!”
“也许吧。”徐世杨收起笑容,严肃的说道“赵琳二等兵,明天给你们医疗队发枪,你们一起参加训练。”
“现在,滚回你的营地去!姗姗这边有容嬷嬷照看就够了!”
赵琳狠狠瞪了徐世杨一眼,转身就走。
“赵琳!”
她走到院子门口附近的时候,徐世杨叫了一声。
她停住了,但没转身。
“我承认我现在的做法很对不起你姐姐,但这世道就是这样,乱世之中,女人总是比男人更艰辛。”
“若是你不想自己将来也经历这一切,就努力让自己变强吧。”
“变得比男人更强大。”
赵琳站在门口,呆立片刻。
然后,一声不吭,昂首挺胸的走了。
……
从这一天开始,徐世杨基本就不回家去住了,他白天依旧维持着上午去田里干农活,下午参加军事训练的作息方式,只不过现在到了晚上,他会跟定远营士兵们同吃同住。
睡觉前,他会给士兵们讲一些关于鞑子女人的荤段子,顺便给他们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
像后世所有的老板一样,没法提高手下待遇的时候,他就开始谈理想,以未来事业的发展诱惑手下努力。
比如,他向士兵们承诺,这次战胜之后,每个士兵都可以获得10亩的土地券。这土地券需要很久以后才能兑现,现阶段其实只是一张白条。
另外一点就是战争中,如果能够立下功勋,将会得到军衔上的提升——战后,凡是军士级别以上的官员,徐世杨承诺将会安排一场集体相亲会。
还有勋章等荣誉上的安排,唯一现实的物质奖励,只有提升军衔后个人平时获得的待遇会提高到相应的水平。
好在,任何经济上的优惠,对士兵和堡民们来说,都意味着相当丰厚的待遇——现阶段,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本来就相当低。
十五屯系统逐渐转入战时轨道,定远营暂时下辖4个标准步兵中队,每个中队100人。
徐世杨从剩下的100人编制中挑出50人,交给栾廷玉和孙立,让他们帮助训练骑马步兵。
另外有10个司号兵和旗鼓手,以及40个超编的选锋兵和锐士兵——外家坞堡不愿意得罪徐世杨,派来“应聘”的人以丁壮为主,徐世杨把他们充实进选锋和锐士,神机兵依旧以可塑性较强的青少年为主。
为了给所有士兵合适的装备,徐世杨被迫下令重启火门枪的生产,这东西枪管比火绳枪短三分之二左右,也没有枪托之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