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兴-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金国皇帝喘了几口,缓缓说道
    “所有元帅、都元帅都要把兵马放在防止草原鞑子半路打劫上!岁币队伍绝对不能出问题!”
    “先不要管齐省几个小毛贼了!朕拿到岁币,休养生息几年,等将士们家中牛羊肥美、粮仓满丰,再点起大军,横扫整个中原!”
    “这一次,朕要全取天下!”
    ……
    建兴十三年,齐省,日照私港。
    以往不过是个中转站,只是零零星星停泊十几二十艘船舶的港口,如今已经被如林般的船帆彻底塞满。
    徐世杨在江南拉来的第一笔价值20万贯的投资,今天正式到港。
    超过一百艘中型福船,一口气拉来了6万多石糙米,5千石盐,数万斤咸鱼以及天竺土布、大周的军装、苏钢、闽铁、硝石、硫磺、倭铜等等等等物资。
    亲自前来接应船队的徐家家主徐睦河,看到这如山如海的物资,竟然有了一种无限富足的感觉!
    李飞虎亲自派遣的一个管事,拿着物资清单一项一项通报给徐家家主,或是称重,或是点数,细心的让徐家人统计清楚后,才拿出收据,请徐老爷盖章接收。
    徐睦河意外的发现,这20万贯的物资中,有12万贯是按照8成“漂没”送到的,也就是说,账面上价值12万贯的物资,实到是96000贯。
    这倒是在徐睦河的理解范围内,毕竟这是赞助,人家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
    何况就算徐家自己的船队,以往去一趟江南,船员过一道手,实收能有应收的8、9成也能算是不错了。
    可是,这一次,另外那价值8万贯的物资,竟然是一文不少的全都到齐了!

第170章 有子如此
    徐睦河十年前就当过大周的地方官,对各种下面人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一清二楚。
    只是他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漂没这种事情,是哪朝哪代都避免不了的弊端。因此只要不是太过分,徐睦河自己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倒是这次,8万贯之多的物资,居然能一文不少的全都运到目的地,这反而让徐睦河感到奇怪了。
    “老爷。”
    随船过来的李家掌柜恭敬的站在徐家家主面前,递上最后一本账簿。
    “贵属已经都看过了,8万贯物资一文不少,账簿在此。”
    “嗯,你做的很好。”
    “谢老爷夸奖。”那掌柜不咸不淡的说道:“还请老爷用章,小的也好回去跟我家主人交代。”
    “嗯,呈上来吧。”
    徐睦河掏出自己的私章,一张一张、一项一项的给每一条记录在案的物资盖章。
    在此期间,徐睦河还是有些恍惚。
    价值超过二十万贯的物资(有漂没,但还有徐世杨抢来的铜和硫磺,以及他自己用银子采购的部分物资,加起来还是超过20万),居然就这样到手了?
    整个徐家,以往十年的收成全加起来恐怕都没有这么多吧?
    那一瞬间,徐睦河感到自己内心突然变得火热起来。
    ‘我徐家的未来绝不只是一个小小的莒州!’
    ‘说不定,徐家会在我的手中全取整个齐鲁!’
    ‘说不定,我会名垂青史!’
    徐睦河觉得,自己不能把所有工作都推给两个儿子了。
    很多他能做的事,必须现在就着手去做。
    比如——自己前妻的娘家,日照王家最近一直在跟他接触,似乎有全族与徐家合并的意思。
    今天这么多物资入库后,这件事就没必要再拖下去了!
    徐睦河下定决心,日照王家应该以徐家一个下属坞堡的面目出现,他可以给王家第9屯的名义,由王家自己来决定谁当这个堡主。
    但王家应该出兵组建一个新的步兵营,徐睦河已经想好了,新营头跟新军其他七个营一样,命名为“济远”。
    徐家家主自己不会练新军,那从头到尾都是徐世杨的工作。不过没关系,济远营建成之后直接拉出来,到徐家跟新军一起训练即可。
    新军那么多军官,徐世杨去江南后也没有停止训练,让他们多管500兵自然不是难事。
    “老爷。”
    李家的那个掌柜小声打断徐睦河的沉思:
    “刚才那8万贯是我家主人——李飞虎大柜亲自嘱咐装船的,装船的时候就多装了一成半,因此能一文不少全部到港。”
    “嗯?”徐睦河疑惑一声,但很快又明白过来:“嗯!”
    “你家大柜想要什么?”
    海盗掌柜直白的说道:“我家主人希望老爷能给三少爷写一封信,略微提及我家主人的这份情谊。”
    “三少爷?是指世杨?”
    “正是徐世杨少爷。”
    “呵呵。”徐睦河忍不住笑了一下:“这好办,你稍等即可。”
    “谢老爷。”
    ……
    ‘世杨做的真不错啊。’
    ‘呵,世杨世柳做的肯定都不错。有子如此,吾复何求?’
    ‘嗯,新营可以组建,但不能让世杨觉得为父是在抢夺他的军权。’
    ‘让王家出粮出丁即可,其他一律不去插手,等世杨回来再做决定。’
    ‘还有,联盟中的其他家族,再凑一个营出来应该没问题吧?’
    ……
    在文家居住的第一夜很快过去了。
    昨夜的酒宴上,一众文士玩起了合诗之类的文人游戏,徐世柳对此倒是能够应付,但徐世杨完全不行。
    这个世界与蓝星历史完全不同,确实少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旷世诗篇,但第一徐世杨需要维护自己武夫的形象,第二他也没能力总是找到合适的应景诗去配合这种小游戏。
    因此徐世杨干脆闷头饮酒,弃权认输。
    好在文仲那伙人已经知道徐家是徐世柳文,徐世杨武,他们也不好意思逼一个武人做什么酸诗,给他敬几杯酒,也就轻轻放过,让他自己玩自己的去了。
    这正合徐世杨心意。
    也许是第一次看到大周前进的希望,文仲和一些较为年轻的主战派官员们全都喝高了,反倒是徐世杨明显比他们清醒不少。
    第二天清晨,除了年纪大了,早早退场的文相公和徐世杨,昨日参加酒宴的那帮人全部醉宿不起……。
    徐世杨看着徐世柳的房门,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家里的时候,徐睦河一直督促徐世柳早起读书,结果到江南的第一天,他就要晚起不少时间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昨天他跟文仲那些人玩的太嗨了。
    徐世杨却不愿浪费早晨的大好时光。
    他依旧像是在莒州家中一样早早起身,在赵琳的伺候下穿好衣裳,然后出去跑圈。
    此时,侍卫们自然也都起来了,谢宝率领的选锋兵正在院子里跟鲁智深率领的陷阵兵一一对练,身边还有一圈文家的下人,伸头探脑,好奇的围观。
    另外一边,神机兵的队列训练就显得单调不少,根本没人欣赏他们的努力。
    这也难怪,徐二带着另外4个神机兵笔直的站在门廊下面,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当然不像一对一打的热火朝天的选锋陷阵那么吸引人。
    徐世杨出门前,大概看了一下。
    所有近战兵中,鲁智深一枝独秀,只要他上场,那任何人都别想把他打下来。
    其次是解珍和蒲鲁浑,两人实力在伯仲之间,在鲁智深手上都能支撑二十招,但一定会在三十招内落败。
    其他人则在更低的档次上,面对鲁智深,他们都会在十招内落败,包括看着好玩,一起来凑热闹的甘雄在内。
    当然,这些人都是赤手空拳,若是使用兵器,鲁智深那根62斤重的禅杖会让他以更快速度取得胜利,而谢宝和蒲鲁浑的箭术也能让他俩具备战胜鲁智深的可能。
    徐世杨笑了一下。
    自己的这些护卫其实是在炫技,战阵之上是用不着这种单挑技术的。
    不过嘛,他们愿意玩就让他们玩一会吧。
    毕竟在文家人面前演武不是真的上战场。
    徐世杨微笑着走出文家大门,开始每日例行的跑步锻炼。

第171章 人
    这一世,徐世杨的生活非常健康。
    他的家世不至于让他吃不饱,但他也绝不暴饮暴食,什么肉鱼蛋奶,蔬菜水果粗细粮都吃过不少,完全不挑食。
    要知道,现在这个年头,无论牛奶羊奶都不是汉人喜欢的食物,不饿极了是不会有人去喝的。
    徐世杨却是来者不拒,只是每次喝奶都要煮沸消毒,耗费比较大就是了。
    再加上穿越带来的福利——一个非常健康,很少生病的身体,以及不间断的锻炼和劳作。
    徐世杨的个人武力在鲁智深这样的高手眼里或许还是不入流的,但战阵经验结合优秀的身体素质,他现在白刃单挑蒲鲁浑那样的鞑子谋克已经不再需要赵琳背刺帮忙了。
    话句话说,嗯,徐世杨现在的个人武力,如果穿越到水浒传世界,大概能算是地煞前十名的级别吧?
    这样的身体水平,让徐世杨每天早晨例行跑步锻炼变得非常轻松。
    他穿着劲装,腰间左右对称别着两把燧发枪,挂着虎切,手腕脚腕都绑着自制的沙袋,全部负重在5公斤左右,每天小跑个3到5公里,已经不算什么难事了。
    甚至,像今天这样因时间充裕而故意放慢脚步的时候,徐世杨还有余暇边跑边想些别的事情:
    ‘近期内,有文家和李家的支持,粮食和物资问题算是解决了。’
    ‘只是这样一来,人口又显得少了不少。徐家现在一共只有3万壮丁和半丁,加上他们自己耕种的收获,那么多粮食反而没人去吃,只能暂时储存起来。’
    ‘所以得想办法增加人口,而且必须是核心汉人人口,蒲鲁浑那样的外族奴隶不好抓,也不好用,还不值得信赖。’
    ‘而且我还缺工匠,缺能读书识字的人,缺军官,缺基层管理人员……,简直什么人才都缺!’
    ‘所以如果有可能,我得在这江南招募些人才……,不,不只是人才,只要是愿意去江北找活干的人就行!’
    不得不承认,江南的经济条件比百废待兴的江北强出很多,但要说人人富足,那绝对是吹牛。
    至少具徐世杨一路行来所见,那些没有大户人家居住的小社区巷道中,就蜷缩着很多流民和乞丐。
    5月的江南气温已经回升,大概是冻不死人的,但若是没有食物,身体太过虚弱,肯定也撑不了多久。
    所以流民们其实也没有睡懒觉的权利,他们只能早早起来,身体还算健康的壮男壮女,游荡在在几家店铺门口,寻找一个工作的机会。
    身体素质不行,无法依靠短工糊口的,就只能跪倒在路边,期待路过的好心人施舍一餐剩饭。
    徐世杨多少听说过一些,大体上这种居无定所的人,以江北流民为主。
    他们因为鞑子和盗匪劫掠而失去了家园,费劲千辛万苦,耗光几代人的积蓄,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渡江来到江南的机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江南就能过上稳定的生活——那本来就是真正的大户人家或者缙绅才有的机会,普通老百姓来到江南,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被缙绅世家掌握的店铺或农庄吸收,成为廉价劳力。
    运气差的……。
    徐世杨通过一个陌生的小巷,眼前是一条小河,河岸两边布满精致奢华的小院落。
    与其他那些富裕阶级经常往来的地方总是难得见到流民不同,这条小河周围的空地上,跪着一排排衣衫褴褛的孩子。
    徐世杨好奇的停住脚步,缓步走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