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新马超-第7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连发生,孟达终于意识到了马超及那些狐狸们为何会拼了命一般打肿脸充胖子:在这样一个铁血和虚妄的乱世当中,人心飘零摇摆如浮萍,假象烟云趁虚而入,最能成为它们归向的判断标准。马超和那些狐狸就是看透了人心,才会以最隆重、最浮夸、也最迷惑人心的一场受封仪式,令普天臣民的心都随着马家日后宏景跳动,成为马家彻底转型一种内在催动力。

    如今时间黎庶,还有哪个仍旧认为马家不过是一边塞出身的武夫家族在这一个月连番轰炸的作用下,每个人都将马家上升到了封疆裂土、划地为王,且可以与当今朝廷分庭抗礼的强横存在,谁要是敢怀疑这些,其他人都立刻会来一句:“你能花一亿钱搞个受封仪式吗你能让四方诸侯来贺吗你能坐拥汉室将近二分之一的疆土吗”

    所以,来回一算账,孟达发现,这一亿大钱,花得其实并不冤那些无形的收益,还都真是千金难换的由此,他带着一种肉疼但心不疼的纠结表情,向着马超神鞠一躬:“主公深谙人心、洞悉大局,子度此番受教了。”

    可马超脸上却没有半分喜色,他随意将那价值千金的东珠玉帘博冠望案桌上一扔,悠悠吐出了一个烟圈,然后才高深莫测地说道:“哎,这跟小夫妻过日子一般。喜大普奔之时,总得有个蜜月浪漫浪漫。可真将所有积蓄花光了之后,就该从云端跌落尘埃,尽享柴米油盐的无奈了。”

    这一刻,烟云缭绕,马超突然有种落寞管家婆的气质,看得孟达又是一头雾水。rd可收藏本书

    推荐阅读:、、、、、、、

    、、、、、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前后左右

    慕残文学:  马超在长安德阳殿前,在当年董卓举行受禅的高台上,完成了他被陛下亲诏雍王的仪式后。大汉十四州闻信,震动非常。天下局势似乎进入了一个稳固平和的时期。

    这一做法跟历史上朱元璋发展之初,曾采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截然相反。因为马超对此信誓旦旦说了一句很嚣张的名言:骄傲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落后

    诚然,若还是乱世崩析、混沌不明之时,马超采取朱元璋那种闷声发大财的发展策略还是可行的。但问题上,他毕竟是穿越者,敏锐抓住了历史轨迹上每一次机遇,将马家的势力犹如吹气球一般膨胀至极点。

    这个时候再夹起尾巴做人,有些晚了

    所以,马超只能虚张声势,用狂热的精神信念引导,将马家打造成一幅即将气吞天下如虎的样式,才能让上下一心,共谋万世。

    也由此,在昭告天子之后,马超立即又开展了下一步行动:大封群臣

    这次分封,并不是仅仅是加官升爵而已。德阳殿上,众文武听着那小黄门开口册封的消息时,心中就隐隐有了狂喜中夹杂着一丝惊惧的意味。

    拜庞德为前将军,领冀州牧迁谏议大夫田丰为中书仆射,入冀州任职;迁郝昭为镇北将军,兼魏郡太守

    拜张辽为后将军,领并州牧迁内史侍郎法正为中书仆射,入并州任职;迁杨修为河东太守;迁淳于琼为荡寇将军,驻上党;迁张燕为讨虏将军,驻马邑

    拜赵云为左将军,领雍州牧迁内史侍郎徐庶为中书仆射,入雍州任职;迁李驰为鹰扬将军,驻天水

    拜徐晃为右将军,领凉州牧

    这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历来为汉代重号将军,马超册封这四人也乃众望所归。但唯一不同的是,是他们四人封衔之后,竟然还兼领了州牧一职甚至,那些最早随着马家起家的战将策士,也都被打散调入各州郡任职。

    虽然这种事大概也在情理之中,但马超这般如此干脆决绝地将亲近重臣调配至各州郡,镇守一方独当一面,一时还真有些出乎人的意料在所有人看来,这一时期,至少要等整个马家治下脉络理顺之后,才会进入这等君臣拱卫的局面吧

    可惜,马超没有给这个人心理准备。按照他的意思就是,蜜月过完了,小夫妻就该认清现实了。之前昭告天下、检阅军队,不可一世,为的就是将这些还攒着一鼓气的亲近之臣的热情带入各州郡,开战马家轰轰烈烈大发展的时期。

    大体来讲,如今汉室江山虽然仍旧四分五裂,但各个诸侯势力已经浮出水面,进入了一超多强的割据态势:中原大地由曹操牢牢掌控,青州的袁谭苟延残喘,世人皆认为日后被被曹操所擒;江东大地以小霸王孙策为首,连结淮泗,北进之日旦夕有期;荆襄、蜀中一带仍旧掌控在老牌皇亲刘表、刘璋之手,两人偏安一隅,进图无功,但自保有余。

    而北方超级大国,便是新崛起的马家。此番曹氏欠下马家一年巨债,使得三年之内,曹氏没有任何力量再与马家一战;江东孙策应当是一个强有力的威胁,但同马家一样,征讨袁术之后,国力疲敝,后劲不足;而剩下刘表、刘璋两人,实在更不用多费脑筋。

    表面上看来,马家只要率先恢复过来,以强凌弱,分而灭之就可一统江山。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见得。

    三年时间说长不算长、说短不算短,其中的变故实在太多。马家兴盛崛起,曹氏也不会没有半分起色,更何况,曹操这个家伙,早在半年前就与孙策结成了翁婿。其用意,除了应对马家之外,还会有其他因素

    刘璋那片小王国倒是没有多大变故,他敢动马家,绝对是活得不耐烦了。可话说回来,马家即便兵强国盛,就能轻轻松松灭了刘璋

    也不太可能,蜀中之难,难于上青天。境内道路崎岖坎坷,一境十八关。即便暗影已经将蜀中的山川地理绘画至大禹定鼎图之中,但若不知各关隘兵力配置和益州全部信息,那马家铁骑一头扎进去,只能弄个头破血流回来。

    目前看来,唯一要倒霉的,就是荆州那个刘表马家恢复好之后,第一时间会干它;曹操要扩大生存空间,也会干它;孙策想北进中原,也会干它

    统一的过程一向如此,大乱至格局稳固后,总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拉锯时期,历史上三国鼎立时期可比群雄割据时期长太多就是明证。三年后,直至荆襄狼烟遍地之时,各大势力在那里角逐拉锯、尘埃落定之后,再谈天下大势还有几分可信。如今说什么,都是妄自揣测、异想天开。

    而这三年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上下齐心,一鼓作气先将马家真真正正打造成这个时代最强盛、最煊赫、最超众的诸侯。而这一伟业的完成,就需由上至下的体制推动。马超之所以将那些能力出众、关系亲近的大臣都调入重要位置,就是为这种上行下效的体制来铺路。

    老狐狸说了,亲人不可太近,太近必不受尊;近人不可太亲,太亲必有下祸马超现在,也正是这样做的。

    所以,待小黄门将册封念完之后,马家所有人都发现,那些重臣全都成了马家的骨骼躯干;魏延派去镇守了汉中;高顺空降至颍川,统领张济、张绣、杨奉、樊稠四人,成为马家东方最重要的屏障;黄忠也到了洛阳前线,将周仓、廖化以及袁绍外甥高干三人的军队拧成一股绳

    整个长安,马超身为几乎已经没有近臣。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司马懿和丑哥这两人。而之所以留下这两人,是因为司马懿手中掌握着一条清晰明确对付曹氏的秘密谋略,这个计划,便需要还有一个暗影身份的丑哥前去实施,同时,他还有另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死死看紧司马懿那个不太安生的家伙。

    甚至于马超的族弟马岱,也被调到了文骋的帐下,带入了三万匈奴迅骑,用于作为日后对付刘表的实力积累这样的变动,一下让马家诸臣都看出了马超的决心和野望。因为这种举动,完完全全就是要并吞天下前的调整和威慑

    三日之后,整个长安城内烟尘滚滚,无数骄兵悍将相继出城而去。长安百姓望着这些面上带着万分铭感肺腑和一脸凝重大将策士的脸,隐约也预感到了,这个乱世风云,即将进入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他们没有任何本事去预料这场暴雨漩涡的风潮何时来临,唯一的期望,就是那一天,可以来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好让他们将心恢复到可以再接受那场磨难才好慕残文学;如果你觉得不错;按ctrd可收藏本书

    推荐阅读:、、、、、、、

    、、、、、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兴平六年

    慕残文学:  兴平五年就这般悄然过去,但随之而来的兴平六年,对于曹操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年头。

    自去年大败于马家,被四十万马家军包围困陷打得又是伤兵又是折将,数十万青州兵丢在冀州,最后连自己都差点成了马超的枪下之鬼,实在是曹操统兵以来从未有过的惨败。丢面子丢得抬不起头来,元气伤得直不起腰来。尤其后期曹泰谈判还丧权辱国,直接将所有的前势都化为一个天下笑话。

    若是有可能,曹操真恨不得老天打一个劈雷,把马超和他那些马家军都全都劈死。

    战乱的创伤还没来得及恢复,竟遇上了天灾。或许是兴平五年的冬天不太冷,没有冻死那些蝗虫卵,也或许老天有意给苍生一个公平。七月里,一群群蝗虫黑压压布满了兖州的天空,如同翻滚的乌云,狂怒的暴风,所过之处,啮桑嚼草噬禾吃树,眨眼之间,遍地里空空如野,连一根谷子杆都剩不下。老百姓被吃得饥寒啼号,哀声遍野,扶老携幼逃向司州、青州、徐州,一路之上饿死的百姓塞道盈渠。曹操站在许昌城上,眼望这一片惨象,不由得悲从中来。

    而更可悲的是,曹操还是挟持天子之人。历来蝗灾就被认为是德政不修,帝王应下罪己诏的。然而,世人皆知帝皇久居深宫,政令所出,皆由司空府定夺。一时之间,曹操一下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那些故老汉臣又开始蠢蠢欲动、兴波造谣。

    最令曹操忍无可忍的是,这次内乱还只是针对他曹某人。可靖安曹汇报,天下各地的民风,竟然已经指到汉室正统上有前面马家镇灾斗蝗的事例在前,人们猛然发现,汉室正统和曹氏司空在面临天灾时,竟无很强力的措施,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由此,一时之间,马家什么都没有做,却又顺利打压了汉室的威信,拔高了它的声望。

    对于这点,曹操及手下幕僚愁眉不展。也就是这个时候,曹氏与汉室的关系,确实进入了一个很不友好的节点。去年任峻分析出刘协对曹氏仍旧有剪除之心后,曹操对那个天子就采取了更冷却的处理方式,将刘协的权力死死限制在了深宫当中。然而,越是如此,便越遭到群臣的反对。虽然董承一系的反抗力量已经被彻底拔除,但朝堂之上,似乎又出现了新兴的力量。

    最明显的,曹操认为那个跟马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杨彪,就不是一个什么好东西。曹操认为自己遇刺那件事儿,怎么看都能跟杨彪有说不出的联系。更何况,曹操近来发现,杨彪一直避着自己,甚至,蝗灾发生之后,他更是以有病之由,除非陛下奉话,否则绝不上朝。

    还有在剪除董承一派时侥幸脱身的少府孔融,最近更是摆出一副复兴汉室威仪忠臣的姿态,还宣称这是一个伟大的使命,就像他的二十世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