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新马超-第7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一时都已做出下意识反应,看到来人是张灿后,慕远峰有些羞恼地小声喝道:“张灿,你如此冒失,可知此番任务的严重”

    张灿面色微红,他不算正经的暗影成员,胜在武艺高强才被马超派来。不过,当下致歉后又道:“是寒古古让我进来的,他让我告诉你们,街面上有不少曹军在排查外客”

    “靖安曹这些笨蛋,反应倒也算可以,这么快就知道我们已经入城了。”单曲冷哼,这个状况在意料之中,他们对付曹军的排查,早已有一套应对方案。

    “不是,”张灿面色更红,暗责自己没有表述清楚:“是皇陵已经建好,三日之后,便是天子要祭拜皇陵的日子。那些曹兵,是提前排除隐患而来的”

    汉室故都乃是洛阳和长安,当年董卓迁都长安时,对汉室皇陵有一番惨无人道的洗劫。不过,长安那里总算还建了一座皇家祠堂。当初马超入长安的时候,就是在那里结识了唐姬,继而入了皇宫与刘协有了一番密谋。此番刘协又入主许昌,皇陵之事一直没露过一丝半点风声。不曾想,三人赶来之时,正好赶上了许昌皇陵建成的前夕。

    屋内之人都是颇有几分政治眼光的家伙,一番思虑之后,随即明白了刘协为何这时要去祭拜皇陵的原因:如今曹操对皇室打压十分明显,不管刘协是自己想去祭拜皇陵,还是那些保皇派正好中了曹操引蛇出洞之计,怂恿刘协通过此事再树皇权的威望。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是汉室与曹氏一次意图十分明显的分庭抗礼行动。

    相较于单曲、端木不明等人,慕远峰更知道汉室与曹氏之间的龌龊。听完张灿说出此事之后,他立刻就想到了长安里那位年青的狐狸,那个让主公又爱又防的小狐狸,似乎一直就想费尽心思挑拨汉室和曹氏的关系。而眼前,不正是天赐的一箭双雕的良机吗

    “去烧皇陵”端木不明、单曲、张灿三人大惊。但随后,嘴角却又是一笑,异口同声说道:“远峰同志,你很不错哦,我喜欢”

    “来烧皇陵”曹昂和戏志才两人脸色也是大变,他们完全可以想象的到,假如天子在祭祀先祖的时候,皇陵突然起火,那将引起天下多少人的口诛笔伐

    而唐小米却心下却微微一笑,望着刚来通知让曹昂安排祭祀皇陵大典的亲卫背影,万分感慨:来的还真是时候啊,正愁编不出什么好理由呢

第一千二百三八章 故太尉府

    许昌西城区故太尉府前十分安静,一点都不似往常络绎不绝、热闹喧哗的样子。沐杨知道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曾经门生故弟无数的前太尉杨彪已经被曹操暗杀。经历了差不多一个月后,终于渐渐不可抑制出现了人走茶凉的事态几乎没有人任何人,会在恩师上司故去一个月后,还来祭拜的。

    而另一个原因,便是今日是天子祭祀皇陵的日子。这场政治争锋寓意十分明显的盛大活动,早已将许昌城内所有的眼睛给吸引过去。而新皇陵的地方在许昌城外二十里处,所以,今天就出现了一个十分奇怪情况:热闹非凡的城中一下冷清起来,而一向冷清的城外此时却人山人海

    沐杨此刻的心情蓦然有些紧张,说实话,他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这位入暗影不久的新人,为何会被主公派来做如此重大的任务。甚至,还出动六位老牌暗影协助掩护,而且,那六位老牌暗影连他们这次为何要在许昌搞出一些动静的原因都不知道。

    这其中自然有保密的因素,但沐杨仍旧觉得这样实在有些太过冒险了。如此重要的任务,沐杨觉得,就应该在那些手段熟练、经验丰富的元老暗影的掩护下,让暗影三位当中的任何一位前来,才够保险。

    不过,随后沐杨就想起了自己在长安时,主公那副真诚且信任和眼神和充满鼓励的微笑沐杨情不自禁摸了摸自己的右肩,那个时候,主公就是轻轻拍着他的这个地方,用那种一下印在人心的信任微笑对自己说道:“沐杨,好好干,我看好你哦”

    可怜的沐杨,他还不知道,马超几乎对任何亲卫手下都这样说过。不过,即便知道这点,他仍旧会誓死效力因为马超当时的信任,是真的。

    想到这里,沐杨深深吸了一口气,悄悄地接近故太尉府,他巧妙地利用屋檐和墙壁阴影的曲线,将自己的身影在大部分时间内都隐藏着黑暗中。很幸运的是,基于人们对一些不好事件的规避心理,故太尉府前实在太过寂寥,连一个人都没有。这给了沐杨很好的行动环境。

    越接近故太尉府,沐杨越发觉事态炎凉在这里体现地越淋漓尽致:故太尉府以前有三十五名卫兵,其中二十五名在任,十名流休。不过,自从杨彪突然被暗杀之后,这些拿着杨老俸禄的私兵在断了粮饷来源之后,渐渐熬不住现实的残酷。沐杨暗自观察故太尉府已经三天,刚到许昌的时候,故太尉府就剩下十五名卫兵。而这三天之内,陆陆续续又走了五名卫兵。

    由十个人负责二十五个人的巡逻区域,实在是十分勉强。更何况,剩下这些家伙恐怕也没有巡逻的心思,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了寻找曾经那位家门煊赫的老人是否在府邸内藏着什么财宝上面吧

    这不是沐杨的擅意猜测,三天之内,他便发现那些卫兵老是跟太尉府那个老奴套近乎,还时不时在长相怪异的树下挖坑什么的。而且,那五名陆续走离的卫兵,离开时也都是一副垂头丧气兼恼羞成怒的样子。

    此刻,故太尉府内四个角楼只有两个前楼上有人驻守,正门看守两人,余下的六人则分为两人一组来回在丁字走廊巡回。无论巡逻间隔和密度都差强人意,反正作为让人看看他们不忘旧恩的样子,是足够了。

    沐杨游走到北侧耳房的外墙,贴着墙根朝角楼张望。这位置的角楼今天没人看守,而后方又是一座被曹操干掉高员府邸的缘故,更是连人烟都没有。沐杨确认自己不会被看到以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飞钩,在钩上系上麻绳,然后用力朝墙另一边扔去。飞钩唰的飞过墙头,特制的回钩铁头啪的一声吃住了泥砖砌成的故太尉府外墙内侧。

    沐杨先听了听四周动静,确定安全之后,才又拽了拽绳子,感觉第一个钩已经牢固,然后又取出第二个钩如法炮制。接下来,他在手里沾了些滑石粉,双手以两根麻绳为支撑,手脚并用朝上爬去。只一会工夫就攀上了墙头。他第一个动作就是伏下身子,因为巡逻队恰好从墙内侧走过来。两名卫兵懒散地用目光扫视了一圈院子,就回转过去。

    沐杨立刻抓紧这个空档把两根绳子从另外一边拽过来,隐秘垂到墙壁内侧,这是为突发状况准备退路。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其实一点都不紧张了。暗影培训上的所有内容,全都活在了脑子里,指导着他一步步的行动。

    接下来,沐杨借助绳子溜下墙头,在耳房走廊的柱子旁蹲下来。在那些一个月都没经打理而长得十分茂盛花草的遮挡下,除非有人走到柱子旁边仔细观看,否则不可能会发现这里还蹲着一个人。沐杨就这样一动不动、甚至连呼吸都渐渐减弱的状态下静静等着,他知道,这次自己要蹲多久,就要看老天的意思了。

    半个时辰过去了,沐杨仍旧忍受着炎热在那里一动不动。不过这个时候,他又趁巡逻兵士不注意的情况下,搓了搓手和腿。这是为了使身体保持灵活的必要措施,下一刻,他从怀中拿出三枚铜针打量,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这三枚铜针从它们的形状和大小看,应该不会是某一件机械的零件,更像是一把工具。而且,铜针尾部正适合一个人用拇指与食指夹住,而这个倒钩明显是用来做拔、带之用的。在汉代这种冶炼水平整体很落后的环境下,也只有马家的兵工厂能制造出这么精密的工具。

    这三枚铜针是用来开锁的,也是接下来沐杨要进行的环节。

    三枚铜针的来历十分有趣,那是马超无意巡查兵工厂机密武器铸造图纸的时候,看到锁图纸的锁头都是金属簧片结构的锁,非但没有夸奖韩枫办事谨慎,反而嘟囔了一句:“这不是等着别人来偷吗”

    韩枫当时十分震惊,金属簧片的蝶翅铁锁是这个时代最牢固的锁头。可马超第二天就拿着三枚崭新的铜针,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三枚铜针依次插入锁孔之中,互相支撑;然后轻轻地以一种奇妙的韵律摆动其中的一根,只听喀的一声,锁应声而开。

    此后,兵工厂全都用上了马超设计的复合滑齿铁锁,除非特定的钥匙,一般人根本无法打开。不过,对于堂堂当时还是骠骑将军的马超来说,他是如何懂得开锁技艺的,便成了兵工厂排行榜第六的八卦。只是后来隐隐约约听马家身边侍卫说,主公曾经念叨一句什么这要是我认识的那位开锁公司的高人在,偷来皇宫公主的内衣都是小意思之类的话

    不久后,暗影的培训内容当中,就增加了这项神奇的开锁技艺虽然开不了马家的锁,但其他各个地方的锁,对于暗影来说,实在形同虚设。

    将三妹铜针插在衣服上避免掉落,沐杨终于听到了远处前院传来一声极为短促的声响。随后就听见有人呼喊跑步的身影,其中还夹杂着果然还有隐藏的钱财啊的话。沐杨这时看到,负责巡逻故太尉卧房的两名兵士脸色一变,随即赶紧跑向了前院。

    沐杨微微一笑,突然又感觉有些心疼:他知道那是从屋檐上掉落的两块马蹄金被人发现了。而那两块金子,可是当初自己救马超时追补的赏赐。这次用来做诱饵,掉在屋檐上、凭风和自重来回摩擦细绳掉落之后,就会成为这些人争抢的对象,从而给自己创造独一无二的潜入机会。

    不过,同时,那两块金子,也就彻底跟自己无缘了干这项任务,还得自己赔本钱,沐杨心疼不已,他觉得有些冤。

第一千二百三九章 使劲烧?

    这一日的天气其实挺晴好,就在沐杨安安静静蹲在故太尉府邸时,一串长长的队伍从许都的正北厚德门徐徐开出,朝着城北的和梁而去。队伍中有当今天子与皇妃、尚书令荀彧、司徒赵温以及朝廷百官,就连曹公的大公子也来了。

    一路上,不少士族后生和闲情百姓尾随观望。他们都知道,今天是陛下祭祖的日子,此番出行,对于许昌城中那些各怀鬼胎的士族子弟和懵然不懂的百姓来说,可是一件不能错过的盛典。

    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队伍的仪仗十分简陋,仅仅只有皇帝与皇妃的座驾是一辆翠羽黄里的双辕马车,卤簿只有十余名打着冠盖的黄门。其他皆为轻车,许多人甚至不得不在干硬的土路上步行。

    翊扈左右的原本该是羽林、期门二军,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被别的卫队替换。这些卫队分成了步、骑两部:步兵皆着黑甲,乃是曹仁营中的精锐;骑兵则是曹纯统帅的虎豹骑;这两支队伍鲜明怒甲、刀枪森寒,与可怜的队伍仪仗比起来,胜过不止一星半点,从而那些倒霉的、艰苦跋涉的文武百官更加心生怨怼。

    不过,车中的刘协倒是对此没有半分表情。他知道这是曹操故意摆弄出来的手段,外紧内松。对于这种无关紧要的事件,他偏偏表露出欺压皇权的姿态,但在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