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冉魏霸业-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当于范雎在政治斗争中损害了白起的恩人,这为日后两人失和埋下伏笔。长平之战后,白起主张乘胜进攻邯郸,灭赵国。

    赵国派苏代见范雎,劝说他上奏秦王暂缓进攻,原因是一旦白起破赵、灭三晋,功劳将远远在范雎之上,位列三公之后,由于两人不和,很有可能对范雎不利。

    范雎于是劝说秦昭襄王进行修整,于是灭赵良机被错过,白起开始和范雎关系进一步恶化。之后,攻赵受阻的时候,白起不肯受命,接到强制命令后,不情愿地带兵出征,走到半路的时候,范雎劝秦昭襄王,认为白起心有不甘,久必生变,于是促使了白起的自杀。

    秦昭襄王在这个冤案过程中负有更加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听信了范雎的主张,使得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获得喘息的时机,导致自己错过了灭赵继而统一六国的机会。

    其次,邯郸一战损兵折将后,白起对于秦昭襄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而失败表示嘲讽,被秦昭襄王知道后非常生气,严重影响了君臣关系。这是秦昭襄王的问题,明明就是战略失误,被白起指出反倒恼羞成怒。

    此后,还有一个星象的说法,说天象中有”太白食昴“的星象,昴星宿的分野是赵国,太白星是将军星,意味着有天兵助赵,秦昭襄王开始猜忌。

    后来,令白起前往邯郸指挥,白起死活不受命,秦昭襄王的猜忌更加严重了,强令白起出师后,又得知白起非常不情愿前往,加上范雎的话,最终赐死了白起。

    据记载,秦昭襄王也很后悔。

    其实,白起不赴任是明智的选择,因为长平之战后,白起成为赵国人民的公敌,如果由白起指挥邯郸之战,只会引起赵国上下同仇敌忾,抵御秦军,可能对于秦军是最不利的情况,然而秦昭襄王确不解其意(白起也没有明言),冤杀白起,应该负有主要责任。

    这不是主要原因,此案应该算是冤案,但是白起个人还是有一些问题没有处理得很好,毕竟如此功勋卓著的大将,若是谨小慎微还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第一,和范雎的关系。

    从史书上看,白起从未挽回过自己和范雎的关系,即使在双方关系尚未完全恶化之前,这是不明智的,将领领兵在外而得罪在皇帝身边的文臣之首,后果不言自明。

    第二,缺乏基本政治素质,比如在邯郸之战秦军战败后,君主正是苦恼、尴尬、无颜面对自己的时候嘲讽君主的失误,只会令君主恼羞成怒。

    第三,缺乏基本的政治敏感性,知道白起临死前,还非常不解“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白起自以为军功卓著不会被杀,但是正是功劳大的人才会更加危险,而他自己确没有自知,这也是促成悲剧的原因之一。

    但是,对于一员驰骋沙场的大将而言,能够百战百胜已属难得,至于政治思维这些都是奢求,然而驾驭将才是君主的本职工作,所以说这个冤案的责任必须由范雎和秦昭襄王承担。

    谢艾坦然道:“王上,现在石闵就是羯赵国的白起!”

    “那何人为范睢?”

    “赵国侍中申钟、中谒者令申扁,乃至于燕公石斌皆可为范睢。”

    “如何运作?”

    “申扁、申钟父子有宠于石虎,皆受其器重,臣听闻,赵国九卿以下,望尘而拜。唯侍中郑系、王谦、常侍卢谌、崔约等十余人,与之分庭抗礼。而石斌是石虎之子,有成为储君之可能。此三人者,倍受石虎信重,皆可为范睢。然则,王上,臣认为申钟可以忽略。”

    “为何?”

    “申钟为侍中,石虎不理朝政,大兴土木,百役俱兴,申钟曾屡加劝谏,石虎均不纳。这足以说明申钟的为人。申钟其人,刚正不阿,公忠体国,断不会在此时陷害石闵的。”

    “这么说,我们要笼络的是申扁和石斌?”

    “正是。”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石闵这般的年纪轻轻,便高居魏公,拜大将军,岂能不让申扁、石斌这些同龄人眼红?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180章 人红是非多


………………………………

第0181章 受辱

    仓松城。

    石闵统率军马十万,便气势汹汹地直扑这座城池。

    赵军欲攻打姑臧,其中的仓松、骊轩两座城池便首当其冲,无可避免一战。

    赵军固然可以绕过这些城池,直接去攻打姑臧,但是这样做的风险极高。城池久攻不下绕道而行有可能被包围。绕道而行有可能是孤军深入,城池还是敌人的,绕道而行不就变成腹背受敌了吗,敌人来个双面夹击或者反包围,这就是自找死路!

    古时最惨烈的莫过于攻城战,于是攻城之战都是能避就避的。

    绕城风险大,一个是路途遥远,敌军可以花时间了解军情做出反包围的策略,另一个是经济,攻下一个特别重要的城市,战略意义堪比攻下其它不重要的城市数倍,战线不拉长,好管理,进退自如,不被动,集中一点打好补给,省钱。

    绕过城池相当于切断了自己的补给线。如果打仗的时候绕过城池,抛开浪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不说,战线首先拉长了吧,你的补给供应也就没有保障了吧。

    即使是这些你都没有问题,那么那绕过的那些城池时不时的骚扰你一下,断你的后路,你又该怎么办呢?

    当然了,古往今来,绕过城池进攻的例子也不少。

    比如说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劫掠时,就是绕过城池。那么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能绕过城池呢?这是因为他们都是骑兵,机动能力强,而且就地补给,所以不怕被守军抓住。

    但是即使这样,他们也需要比较快速的离开,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攻下城池,一旦守军反应过来的话,将城池连成网就行防御,关门打狗的话,这些骑兵也会凶多吉少。

    “这里就是仓松城了。”石闵抬头眺望着远处的仓松城的城头,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现在身处一个山坡上,坐在马背上。

    这时,一个小校飞骑而来。

    “报!大将军,敌军出城迎战了!”

    “什么?”

    诸将闻言都勃然变色,就连一向面不改色的石闵,此刻都不禁有些动容,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好端端的,凉军突然出城迎战干嘛?难道凉军的主力在此?可就算如此,张骏有何把握能战而胜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石闵深知此理,故而在战前已经做了一番情报工作,据他所知,现在姑臧及其附近的兵力不超过六万,且多为疲弊之士,何以战?

    “凉军的主将是何人?”

    “护军将军索超!”

    “索超……”石闵并不认识此人,想来应该是凉国诸将中的后起之秀。

    “大将军,现在我等应该如何是好?”石鉴出声问道。

    “让悬镜司的人去搜集一下索超此人的情报。”

    石闵打手一挥道:“传令下去,全军将仓松城团团围住,破军营、玄甲骑兵以及诸军精锐三万人,随我一同到东阳门与敌军一战。”

    这个时候,石闵可不缺乏一战的勇气。谨小慎微固然没错,但是太过谨小慎微就是胆怯了。

    很快,石闵就带着三万人马在仓松城的东阳门摆开架势,全军分作六个方阵,一个方阵五千人,左右协调,步骑搭配。

    赵军惯用的战阵,就是骑卒在前,盾牌手紧随其后,接着才是步卒,各种各样的长枪手、武士、刀斧手等都一一站立,宛如苍松一般伫立在那里,除了“咚咚咚”的沉闷的牛皮战鼓的声音,整个战场上无一丝杂音。

    旌旗飘飘,长枪如林。

    看着赵军如此严整的阵型,索超丝毫不怂,直接提着一柄大戟拍马而出。

    “赵国大将军石闵可在此?”

    石闵并不答话,也不派人回话,而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身边的文泰。

    文泰心领神会,随即拍马出阵,挥着手中的百鸟朝凤枪道:“呔!匹那贼子!我家大将军何等之尊贵,岂是你这无名之辈,黄口小儿想见就见的?!”

    闻言,索超不禁大怒!

    “哼!他石闵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恕我直言!石闵,你这数典忘祖,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的奸贼!人人得而诛之!”

    索超将自己会的辱骂之词,都一股脑儿地喷薄出来。

    “想你祖上,世代牙将,为汉人之将!你的祖父冉隆何等英豪,乞活军之名威震天下!没成想到了你父亲石瞻的那一辈,便认贼作父,将自己的杀父仇人当做了亲爹一般侍奉!还为其卖命!石闵!你与你的父亲石瞻一般卑鄙无耻,不忠不孝,不信不义!”

    “为羯人卖命,杀害汉儿是为不忠!认石虎做父,弃祖宗之灵位于不顾,是为不孝!擅杀降卒是为不信!纵兵对地方手无寸铁之民,烧杀抢掠,是为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信不义之徒,你有何颜面生于世上?!”

    闻言,在石闵身边的各位将领不禁为之色变。

    这话骂的,就连他们都为石闵感到无尽的愤怒。若是换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被骂成这么一个狗血喷头的模样的话,绝对火冒三丈,恨不得把这个索超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但,石闵毕竟是石闵。

    石闵的心里很生气,十分的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因为索超的话语,句句都如同犀利的银针一般,刺在他石闵的心头上!

    还好石闵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暂时忍气吞声。别看石闵一脸的云淡风轻,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能看见他抓着缰绳的手臂都在微微颤抖——都是被气得!

    本来想羞辱索超一番的,没想到反倒自己被他羞辱了!

    正所谓,主辱臣死。

    索超如此羞辱、奚落石闵,文泰亦是十分愤怒,挺出一杆百鸟朝凤枪道:“匹那贼子!休要饶舌!看你爷爷文泰如何拿你!”

    说着,文泰便挺枪拍马冲了出去。

    “来的好!”

    斗将索超是一点都不怂的,毕竟他当年还做过张骏宫中的羽林郎将,没有两把刷子,还当不了这个类似于贴身保镖的职务!

    当年索超能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其勇武过人!

    “铛!”

    索超使的是一把乌金长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不过却显得更为犀利。当枪与矛碰撞在一起的那一刻,便产生出了剧烈的火花。

    “叮叮当当!……”

    第一个回合之后,索超与文泰又调转马头,同一时刻冲向了对方。

    一阵让人眼花缭乱的交击,二人都是勇武善战之辈,善使长武器,于枪一道都颇有造诣。

    大概过了十个回合,文泰虚晃一枪,卖了一个破绽,不料索超根本没上当,照着他的面门,一阵猛戳。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181章 受辱


………………………………

第0182章 惜才

    文泰与索超在两军阵前,大战了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乌金长矛力大势沉,百鸟朝凤枪疾如闪电,势若奔雷,二人是矛与枪又交击了一下,随即又一拍战马,拉开了距离。

    “驾!”

    “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