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冉魏霸业-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皓与秦牧辅佐石闵多年,自然了解后者的脾性,再加上事关重大,石闵此前没有与任何人商量过便下此决断,如此乾纲独断,想必是铁了心的要改组悬镜司,创建这个权柄尤甚的锦衣卫了。

    冉文又道:“大王,臣听说,自古文死谏,武死战。君主所做的事情有过错,为人臣子的若是不加以指正,那是庸臣。”

    “大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世间有人开始便形成了一种秩序,只有人人各司其职,各得其位,各安本分,世间才会祥和,天下才会大治!”

    “眼下大王打算创建的这个锦衣卫,集巡察、逮捕、刑狱、守卫、仪仗之权于一身,多重职能,恐怕不妥。守卫皇帝,那是宫中宿卫做的事情,作为仪仗,那是御林军做的事情,缉捕刑讯,那是官府衙门做的事情,眼下锦衣卫却大权独揽,置各司于何地?”

    闻言,石闵没有动怒,而是压抑着自己的脸色,环视四周,冲着群臣道:“此事,不必再议。寡人不是在跟你们商量,而是在向你们宣布!”

    稷下学宫。

    今日的稷下学宫十分热闹。

    自从石闵的新政在赵国上下推行之后,通过裁撤尸位素餐的官吏,或者是被革职查办的贪官污吏,各地方和中央的干事都出现了真空,虽然不至于使得整个官场瘫痪,但是效率太低,迟早是要新官上任的。

    而根据石闵所颁布的政令,选官之法有三:其一稷下学宫选拔,其二据招贤令,入招贤馆选拔,其三官员自行举荐。

    这三种选官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能进入稷下学宫的士子,无一不是经过被朝中大臣亦或是地方官吏举荐之后,再通过考核才成为稷下学宫的一员的。

    期间为了杜绝走后门或者是滥竽充数,石闵还专门对稷下学宫的导师和学子人数限定。导师一百五十人,学子一千八百人。

    能进入稷下学宫的无一不是出色的青年才俊,而那一百多个导师中,其实大多都是挂着头衔的大臣,真正传道受业解惑的导师没多少。

    稷下学宫,就是相当于国子监的存在。

    只不过国子监是专门学习官道的,而稷下学宫则是涉猎极光,什么都学,什么都要进修。

    四书五经要涉猎,五谷农耕也要涉猎,甚至于被当做“贱业”的经商和工匠之学都有所涉猎!

    而今天,在稷下学宫这里,一场关乎他们未来的命运的考试正在进行中。

    稷下学宫的学子,还有招贤馆的士子,包括各地方官吏和大臣们举荐来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正在踌躇满志地准备考试。

    此时此刻,石闵自己一个人穿着常服,扮做一个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公子哥混在士子们的队伍里。石闵的身材很高大,皮肤泛着健康的小麦色,但是他的面容并不粗狂,算是北人南相吧,反正看上去就跟普通的士子一般。

    “冉大哥?”

    听到背后响起了声音,石闵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又转过身,果不其然,正是多日未见的庾文君。

    对于这个庾文君,石闵真是倍感无语。

    怎么这个时代的女子都那么喜欢女扮男装?

    庾文君,化名庾文,出身颍川庾氏,是故去的晋国重臣庾亮的女儿。

    现在应该还是庾氏势力最强的时候,不过庾冰、庾翼相继去世后,颍川庾氏后继乏人,庾氏作为执政家族的地位不久便由谯国桓氏取代。

    不过庾文君作为庾氏的嫡女,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这里,就连石闵都不得不佩服她。

    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庾文,你……这是来考试的?”

    “冉大哥不也一样吗?”

    石闵摇摇头道:“我可跟你不一样。你来自南方,我嘛,还是自由身,也没那么多的羁绊,所以能不能考得上,能不能步入仕途,平步青云还很难说。”

    “嘻嘻,相信以冉大哥你的才华一定不会被埋没的。”

    “那庾小弟你呢?你也是来参加考试的吗?”

    “我只是来看一看。倘若真能博得一官半职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庾文君环视四周,不禁感慨万千道:“没想到来应试的人竟然这么多?看这场面,只怕考生应该是超过两千人的啊!”

    “人数不止于此。”石闵微微一笑道,“别的不说,光是稷下学宫的学子几乎是个个都参加考试了,还有被举荐的士子,自招贤馆出来的人才,这些人加起来不少于三千人。”

    “他们是赶上好时候了。”庾文君笑着道,“眼下赵国在魏王的推动下,整肃吏治,裁撤冗员,惩治贪官,各地方的官场和朝中都出现了一大片的真空,只要有点真才实学,想在赵国混口饭吃并不难。”

    “庾小弟,不知道你对魏王推行的新政有何看法?”

    庾文君想了想,最终说道:“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如何走向,何去何从,终究难以预料。不过我可以确定的是,若是赵国真的能力行新政,从上到下进行改革的话,不出三五年,整个赵国的国力就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到时候就是想要一统天下,只怕都不是难事。”

    石闵闻言,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过了没多久,石闵他们就被分配到一个考场里。

    由于人数过多,考场又不够大,所以有的人是要在外面的庭院里进行考试的。

    考试的内容,既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治国方略,而是要考究一下考生们对于新政的看法,不少于一千字。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275章 考试


………………………………

第0276章 短命皇帝

    出了考场,石闵便与庾文君一同找了一家酒楼,落座,点酒点菜。

    “二位客官,要点什么?”

    “你们这儿都有什么好酒好菜?”石闵问了一句。

    那个厮将抹布往肩膀上一甩,一脸谄媚地笑着道:“客官问得好。本店有好菜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狮子头、龙井虾仁、叫花鸡等等,好酒的话更是有陈年佳酿,女儿红、竹叶青、猴儿酿和九丹金液等等,这九丹金液曾经可是汉代的御酒,传承至今,已在民间流传数百年了。还有广陵散,这可是出自当今魏王经营的美酒!”

    “客官,不知道你是否晓得。广陵散之香醇,远近闻名,其浓烈程度也远胜于一般的烈酒!这广陵散,在我邺城也是有价无市的啊!今年魏王的溧阳老窖,不过出产了一万坛!一出产就被抢购一空了。就连我们酒楼也只是进购了二十坛广陵散!”

    闻言,石闵淡淡的一笑:“那就给我们上一坛广陵散,两坛十年的女儿红吧。材话,就来鱼香肉丝、红烧狮子头、叫花鸡和宫保鸡丁吧。”

    “得嘞!”那厮顿时喜笑颜开,石闵要的都是他们酒楼的名酒名菜,那价钱可谓是不要太多。

    “庾弟,你可还要点什么?”

    庾文君摇摇头道:“不用了。再多就吃不下了。”

    “下去吧。”

    “得嘞!”

    等到那个厮下去了,石闵不禁含笑道:“庾弟,今的考试你觉得如何?”

    “差强人意吧。”庾文君道,“我本以为此番考试,朝廷考耗不过是四书五经,或者经史子集什么的,没成想竟然要作一篇关于魏王新政的文章。事先没有任何的准备,不过我已经将自己的一些看法写了进去。”

    “庾弟,你认为朝廷这般的选官之法是否可行?”

    闻言,庾文君想了想,最终道:“可校古往今来,选拔官员的方法大多是通过大臣或者地方的举荐,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莫不如是。似赵国现在这般通过考试步入仕途的不是没有,但场面也绝不会这般弘大。”

    石闵微微颔首。

    华夏古代选官制度基本上有四种: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世官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顾名思义,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察举制是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举孝廉”。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对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由于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科举制则是华夏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

    而现在这个时代,各国用的几乎都是九品中正制,还有部分通过察举制出来的。

    “不错。庾弟,自古以来,选官之法层出不穷,有被君主赏识的,有被大臣或者地方举荐都,有通过世袭的,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不过这些入誓途经似乎都有些差强人意,被君主赏识的人,固然很有才干,似战国时的商鞅,楚汉时的韩信,他们都被自己的君主简拔于微末之中,看似慧眼识英才,但是像商鞅、韩信这样的人着实少见,而像他们这样一开始就身居高位做得如此之好,完全胜任的更是不多。”

    “世间贤能,更多的还是缺少经验,缺乏锻炼。所以不论是招贤馆出来的人才,还是稷下学宫和国子监出来的学子,或者是通过招贤令慕名而来,被大臣亦或是地方举荐来的士子,他们都无一不通过科考,步入仕途。”

    听到这话,庾文君的神情有些复杂:“冉大哥,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呃……”

    石闵愣了一下,随后道:“这都是我个饶一些看法。”

    庾文君摇了摇头道:“若不是看着不像,我还真的以为冉大哥你就是当今赵国的魏王呢。”

    “……”

    石闵又与庾文君谈了一会儿,厮就将各种美酒佳肴都摆到了台面上。

    “来,庾弟,你我痛饮一番。为你我的功名,贺!”

    “干杯。”

    见到石闵举起了酒杯,向着自己敬酒,庾文君也不好推辞,便拿起了同样斟满酒的杯子,与石闵干了一杯。

    溧阳酒窖出来的广陵散着实够烈的,只喝了一杯,石闵跟没事人一样,庾文君却是红了脸,感觉有些头晕脑胀的了。

    看着面色红润的庾文君,石闵有些好笑,看来自己的这个“庾弟”还真是不胜酒力。

    建康,晋国皇宫。

    “宣赵国使者秦牧觐见——”

    原本等候在大殿外面的秦牧,听到这话,顿时将宽袖一甩,叉着手,在一名内侍的引路之下,与身后的两个邺城来的大臣一同进入晋国的太极殿。

    晋国的议政殿,太极殿十分的奢华,占地极广,起富丽堂皇的程度,并不下于赵国的议政殿,但是正如晋国的国势一般,富丽堂皇有余,磅礴大气则是不足。

    当着二百多个晋国大臣的面前,在陛台之下,秦牧与其他两个赵国的使臣都行了一礼。

    “赵国大鸿胪秦牧,参见晋国皇上!皇上万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